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代官僚体制有哪些毛病?贪官污吏中的“污吏”是谁,咱们来说说

我国古代的官僚体制有哪些问题呢,咱们今天来唠叨唠叨

首先,是权力过分集中,降低行政效率。宋代以来,财税都要先交给中央,再由中央层层分配,这就形成了下级依赖上级、上级依赖上上级的怪圈,下级做什么事都要层层上报,最终由皇帝定夺。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我们就能看到,战争决策、将帅任命、军队调度、前线作战,都要由道光皇帝决定,严重减弱了效率,导致清军在战场上处处被动,被英军牵着鼻子走。等打了败仗,官员害怕受处罚,于是欺上瞒下、谎报军情,这又极大地误导了皇帝的判断。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其次,每个王朝的中后期,官僚集团都积聚了大量资源和财富,发展到后来,官僚集团本身变成了一个追名逐利的群体,只要能保持自己的财富,可以置国家兴亡于不顾。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明朝末年,官员都成为大地主、大财主,相反,国家财政却极度困难,拨不出军费去镇压农民起义。为此,崇祯几次要求官员拿出一些个人财产,帮助朝廷渡过难关,然而没什么效果。当李自成从陕西向北京进军的时候,所到之处望风而降,北京也很快被占领,崇祯上吊自杀。随后李自成发现,那些大臣其实富得流油,但就是不肯牺牲点个人利益。

最后,官员的办事能力不足。科举考的是四书五经,通过这种方式,君主保证选出来的官员按照儒家原则来思考、做事,方便自己的统治,但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虽然读书人从小读书,孔子、孟子背得滚瓜烂熟,但做官不是做学问,它要有很多具体的事,要处理各种关系,就需要人脉,需要实用知识和技术,这些书里都没有。怎么办呢?那只能依靠胥吏。

胥吏没参加过科举考试,所以不是官,做个勉强类比,他们有点像基层公务员。胥吏地位比官员差,但是,专业知识和处理事务的能力,比读了几十年圣贤书的官员要高很多。他们把国家的法令法规研究透了,案子怎么判,官员考核怎么弄,钱粮收多少、跟谁收、怎么收,工程款结算怎么报,水利怎么搞,都非常熟悉。胥吏还能传代,你是管钱粮的,你的儿子、孙子就继续管,如此代代相传,使胥吏在专业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人脉。所以官员要想干好,必须依靠他们,明清时期,甚至到了没有胥吏做不成事的地步。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就感叹说:“百官者虚名,而柄国者胥吏也。”百官都是吃干饭的,真正操纵国家命运的反倒是胥吏。

官员的无知和无能,给了胥吏搞腐败的广阔空间。他们利用官员的名义,骗取政府经费,搜刮百姓财产,这让人们对胥吏极其痛恨。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塑造过很多胥吏角色,他们的主要特征就是贪婪、残酷和狡猾。胥吏还经常跟贪官狼狈为奸,营私舞弊,民间把“贪官”“污吏”放在一起,是非常准确的,因为每一个贪官背后,都有一群协助他的胥吏。可以说,胥吏是官僚政治的毒瘤,但是直到清朝灭亡,这个毒瘤也没有被割除。

上面这几个弊端,导致了中国古代的官僚政治会出现周期性动乱。就是说,一个王朝刚刚诞生的时候,君臣励精图治,使官僚政治能够良性运行,拥有很高的效率,官员也比较清廉,越到后面,效率越低、腐败越严重,最终旧王朝灭亡,新王朝建立,再重复这个过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朱元璋“群众反贪”真相:不许抓“贪官”
统治风险与胥吏人事:官吏分途现象形成与持续的政治逻辑分析
官员与小吏:古代王朝政治中的死循环结构
关于元朝的选官制度
不知如何用人?跟着雍正就对了
西方民主体制进化于欧洲的封建分封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