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纪念老舍诞辰120周年——诵经典 忆老舍

201923日,是老舍先生诞辰120周年的日子。


老舍(189923日—1966824日),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巴金称他为“中国知识分子最好的典型”,曹禺说他“是中国当代‘人杰’”,朱光潜认为他的小说首屈一指……是的,《骆驼祥子》畅销美国,《茶馆》震动欧洲,老舍先生在世界文坛自有他的地位。


1953年夏,老舍一家在丹柿小院合影(左一为老舍,右一为舒济)

 

早在去年8月,老舍先生的女儿舒济就找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希望能够帮助她实现一个心愿——录制出版老舍经典作品的有声版本。


《舒济的心愿》 来自娱乐广播 23:47


舒济(左一)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央广编辑周彬

 

历时半年,老舍作品朗诵第一阶段的录音工程结束了,表演艺术家郑榕、蓝天野、斯琴高娃、雷恪生、李滨、方旭等参与了录制。


郑榕演播《断魂枪》片段

郑榕说 

我认识老舍先生开始是因为1952年演出《龙须沟》,我演赵大爷;后来1956年演老舍先生的《青年突击队》,我演郝支书;1958年演《茶馆》,我演常四爷;1959年演《女店员》,我演尤师傅。因为演了好几个戏,所以跟老舍先生就认识了。《断魂枪》是后来在老舍家里一次晚会上读过一个片段,当时老舍先生不在了,老舍夫人主持的这次晚会。


蓝天野朗诵《想北平》片段

蓝天野说 

老舍先生是一位杰出的作家,他在解放以前更多的是写小说,从新中国成立以后,他更多的就是写剧本了。老舍先生的剧本,我们北京人艺演了很多,其中的代表作《茶馆》,我就参加演出了。而且老舍先生的经典之作《茶馆》,是中国的话剧第一次走出国门到国外去演出的经典剧目。当然,老舍先生也写过很多散文,他还创建了曲剧,还写了一些快板。他是一位多产作家。


 

斯琴高娃演播《月牙儿》片段

斯琴高娃说 

我曾经在1982年出演了由老舍先生的名著《骆驼祥子》改编的同名电影,扮演了虎妞这个角色,因为这个角色,我获得了1983年的金鸡、百花双奖,也因为这部电影,我和老舍先生就结下了不解之缘。1986年,我又主演了由老舍先生的作品《月牙儿》改编的同名电影。2006年,我将《月牙儿》搬上了话剧舞台,担任这部剧的总导演和主演。这是我演艺生涯中一次新的挑战。之后我又担任了好几部老舍先生的话剧的艺术总监。老舍先生的作品对我们后人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能够以各种的形式参与到老舍先生作品的演绎中,对我来说是一种莫大的荣幸。


 

雷恪生演播《上任》片段

雷恪生说 

我50年代为了看老舍的戏,一宿没睡。因为当时我住校,我们又规定八点钟关大门。一天上晚自习的时候我偷偷就溜出来,看完了戏回不去了,只好遛大街,一边想着演员的表演,一边想着我明天该怎么办?天亮了以后我才回的学校。


 

李滨演播《龙须沟》片段

李滨说 

我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演员,2月3号是老舍先生的生日,也是我们北京人艺话剧《龙须沟》首演的日子。我当时是21周岁,演剧中的青年王二春,自此,老舍先生便直呼我“二姑娘”。67年前《龙须沟》首演成功以后,老舍请我们演员一行十余人到丹柿小院赴家宴,自此,我成了丹柿小院的一员。有一次我在小院听老舍闲谈,到饭点了,他就带着我到王府井北口路东的全素斋吃鸭油饼。1966年春天,有一次看河北梆子的《山乡风云》,老舍见我就问,怎么来的?我说坐公共汽车呀。他说散了戏坐我的车一块走!不想,这很平常的一句话,时隔四个多月,竟成了最后留给我的声音。现在想起来,长辈对晚辈的关怀竟成了诀别。


 

方旭演播《我这一辈子》

方旭说 

我生在骑河楼,住在南小街,打小跟姥姥在四合院长大,一个工业学院毕业的理工男,考了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因为土生土长在北京,所以迷恋京味儿;因为学习戏剧,所以热爱舞台。是老舍先生的文学作品,帮我把对京味儿和戏剧的热爱连接到一起。从2011年开始,我先后将老舍先生的小说《我这一辈子》《猫城记》《离婚》《二马》等改编成话剧搬上舞台,被朋友们说成“老舍专业户”。老舍先生一生为我们留下了一个内容丰厚的文学宝库,他深刻的思想内涵可以跨越时空,至今仍发人深省,他独有的京味儿幽默依然广受人们的喜爱。

 

目前,《老舍作品名家朗读本——纪念老舍诞辰120周年特别纪念版》正在进行最后的制作、印刷,图书和光盘将于今年4月份由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发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根据老舍先生的同名话剧改编电视剧-----龙须沟
于是之:北京人艺最不像演员的演员 却是何冰濮存昕最崇拜的偶像
重读《茶馆》和《龙须沟》
历史上的今天:表演艺术家于是之逝世
《茶馆》里泡出中国两代最好的演员
北京人艺为何被称为“郭老曹”剧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