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学第一法则——石鼓文

石鼓文 是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文字,它刻在十只大小不等,高度和直径约二尺的圆形石头上。原刻石应有七百来字,现仅存三百多字,文字主要记载了秦国君王狩猎游乐的事情。石鼓文是唐初在陕西凤翔县发现的,是目前存世最早的刻石,堪称“石刻之祖”,同时也是在书法理论研究方面最早受人注目的碑刻作品。

石鼓文当中的文字和书法均备受历代学者们的推崇,如唐代的韦应物、韩愈、宋代苏轼、明代董其昌等都作过《石鼓歌》赞叹该石刻的珍奇。唐代张怀瓘在《书断》中评论说:“体象卓然,殊今异古。落落珠玉,飘飘缨组。仓颉之嗣,小篆之祖。以名称书,遗迹石鼓。”清代康有为也说:“石鼓文如金钿落地,芝草团云,不烦整截,自有奇采。”

秦文化承袭了西周的文化,在文字方面也与西周金文一脉相承,成为汉字的正统。石鼓文线条较金文更匀整、圆转,字形整齐、匀称,呈长方形;用笔圆劲挺拔,笔道遒劲凝重,圆中见方;结体严谨茂密奇崛;字距行距开阔均衡,疏朗如晴空星月。故有人称石鼓文为我国“书学第一法则”,当不过誉。石鼓文具有这一时期文字的典范性,它进一步地脱离了图画的性质,逐渐向线条化的小篆发展,字形结构也较甲骨文、金文规范工整多了。它为秦统一文字提供了重要的根据。

石鼓文集大篆之成,开小篆之先河,在书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历代书家无不视其为研习篆书的重要范本。石鼓文对书坛的影响以清代最盛,如著名篆书家杨沂孙、吴昌硕就是主要得力于石鼓文而形成自家风格的。

《石鼓文》中所发现出来的审美意识,无疑还是力主规范、力求装饰的类型,在上古社会生产力极度低下时,整饬是先民们唯一的理想,笔划的盘曲委迤,现在看来是很普通的艺术处理,但在先秦时期,这就是了不得的技巧高度了。此外,追求平行、均匀、对称之美,使它成为书法艺术空间塑造在早期的第一批理性成果,其审美指向至少决定了后数百年的秦汉书法发展的轨道。——节选自陈振濂《历代书法欣赏》


  

☆自思自省☆自勉自立☆自语自乐☆自游自在☆

以美启真·以美储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么“烂”的书法,你能欣赏吗?
历代文人书法之四??文人书法起源初探
中国书法考试复习提纲
篆书源流之石鼓文
石鼓文详介整理,喜欢书法的朋友记得点赞收藏
国宝传奇:战国文物中所保留的书法作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