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驱鬼御凶保平安,中国门神你知道有多少

看过《红楼梦》的读者,都很佩服曹雪芹对生活细节的描写。尤其是逢过节、婚丧大事,曹公一枝生花妙笔写得有情有致,有详有略。既无雷同之处,又无隙疵可寻。比如第五十三回,写宁国府、荣国府过年了的情景,是这样描述的:“已到了腊月二十九日了,各色齐备,两府中都换了门神、联对、挂牌,新油了桃符,焕然一新。宁国府从大门、仪门、大厅、暖阁、内厅、内三门、内仪门并内垂门,直到正堂,一路正门大开,两边阶下一色朱红大高烛,点的两条金龙一般。次日由贾母有封诰者。皆按品级着朝服,先坐八人大轿,带领众人进宫朝贺行礼,领宴毕回来,便到宁府暖阁下轿。诸子弟有未随入朝者,皆在宁府门前排班伺候,然后引入宗祠。”曹雪芹在这短短的篇幅中,将宁国府、荣国府过年的礼仪、排场,说得一清二楚。值得注意的是,作为贵族人家,他们在过年的准备工作中,首先是“换了门神”,“新油了桃符”,这是为什么呢?



神是古代传说中把守门户的神,是我国民间影响最大的神祇之一,旧时人们将门神像贴于门上,左右各一,用以驱鬼御凶。贴门神成为民俗,至少已有二千年历史。不要说《红楼梦》所描述的封建时代,直到现在,门神影响还很大,尤其农村,仍然广为流行贴门神的习俗。


在上古神话中,有关于司门之神的传说,与门神有相似之处。先秦时代,有所谓“五祀”,祭祀门神就是其中之一。但“门神”一词最初的出现,见于西汉成书的儒家经典《礼记》之中,其中《丧大记》云:“君……释菜”,郑玄注曰:“礼门神也。”此外,《礼记》中还有“祀门”、“祀户”的记载。


在古代文献中,有关门神形象的描绘。汉代已有贴门神的习俗,对门神画像进行记载的是《汉书·广川王传》。该书说:汉代广川王去疾殿门上,贴有古代勇士成庆画像,身穿短衣大绔,手握长剑,显得威风凛凛的样子。


成庆为门神的说法,后世并不盛行。关于门神的姓名,通常有神荼和郁垒、秦琼和尉迟恭两种说法。


一、神荼和郁垒为门神


有一种源于汉代的门神传说,说门神是两个有名有姓的神将,这就是令鬼魅望而生畏的神荼和郁垒。这两位门神的形象,十分丑怪凶恶。


汉代王充在《论衡·订鬼》中,引《山海经》的说法: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郁垒,主阅领万鬼。恶害之鬼,执以苇索而以食虎。于是黄帝乃作礼,以时驱之,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悬苇索以御,凶魅有形,故执以食虎。”


《山海经》中关于门神的神话,流传甚为广泛。汉代应劭所著《风俗通》中,也作了类似的记载:“黄帝上古之时,有神荼与郁垒兄弟二人,性能执鬼。度朔山上有桃树,二人于树下检阅百鬼,无道理妄为人祸害,神荼与郁垒缚以苇索,执以食虎。应劭认为神荼与郁垒是黄帝时人,是最早的门神。


神荼与郁垒,最初以桃人的形式出现,每年春节,人们将其悬挂于门户左右两侧,使鬼魅妖魔不得擅入,以保平安。后来,门神的形式逐渐变化,日趋简明实用,其中以桃符最为流行。    



二、秦琼和尉迟恭为门神


有一种源于唐代的门神的传说,说门神是唐代的开国元勋、大名鼎鼎的秦叔宝和尉迟敬德。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门神二将军》叙述:“唐太宗不豫。寝门外抛砖弄瓦、鬼魅呼号,……太宗以告群臣。秦叔宝出班奏曰:‘……愿同胡敬德戎装立门外以伺。’太宗可其奏,夜果无警。……因命画工图二人之像……悬于宫掖之左右门,邪祟以息。后世沿袭,遂永为门神。”这里说的“胡敬德”,就是赫赫有名的尉迟敬德。


《土风录》的看法是:“俗多用秦叔宝、尉迟敬德,盖本唐小说也。”秦叔宝、尉迟敬德原是驰骋沙场的名将,让他们守卫皇宫,连鬼都害怕,于是就成了门神。


秦琼、尉迟恭原来是守护皇宫的贵族门神,后来又流传民间,平民百姓也以他们的画像镇邪。秦叔宝被画成白脸,尉迟敬德画成黑脸,都是威风凛凛,咄咄逼人,令鬼魅邪物望而生畏。



三、民间奉祀的其它门神


除了神荼与郁垒、秦琼与尉迟恭外,民间还奉祀有其它门神。明代冯应京《月令广义》记载:“近画门神为将军、朝官,或复加爵鹿蝠宝马瓶鞍等状,皆取美名以迎祥祉,世俗沿传,莫考其何也。”这种说法有异于前二种说法之处,是把二个将军形象的门神,变为一个将军、一个朝官了。


《月令广义》的说法,门神一文一武,很是别致。通常人们塑造门神的形象,都是威武勇猛的大将,没有白面书生。因为人们认为,只有凶猛勇悍的武将,才能抵御和战胜鬼魅妖邪。请看历史上所塑造的门神:神荼和郁垒,手持利剑,何等凶狠、狰狞;秦琼和尉迟恭,手舞兵刃,何等威武、雄壮!此外,民间塑造的门神,还有孙膑、庞涓、韩信、钟馗、赵云、马超、薛仁贵、哼哈二将等。他们有的是运筹帷幄的统帅,有的是冲锋陷阵的战将,或以善战著称,或以骁勇闻名。人们认为,将他们奉为门神,守门护宅,鬼不敢侵,邪不能迈,让人有一种安全感。    



四、门神抽象为桃符


门神形象时有变化,也有抽象为桃符的。所谓“桃符”,就是在桃木板上画神荼和郁垒的神像,或者将这两位门神之名写在桃木板上,也有将符画于桃木板上的。桃符通常是悬于门户上,用以驱鬼避邪。南朝梁宗怀所著《荆楚岁时记》叙述:“正月一日,……帖画鸡户上,悬苇索于其上,插桃符其旁,百鬼畏之。”到了五代后蜀时,开始在桃符板上书写联语,此后又改为将联语写在纸上,演变为春联了。


桃符板简称“桃板”,在古代春节前夕,需求量很大。所以梁宗怀在《荆楚岁时记》中说:“正月一日,……造桃板著户,谓之‘仙木’。古代诗词中,常见吟咏桃板的佳句。如元代方回《乙未岁除》一诗中,有这样两句:“诸公富贵新桃版,我是春前旧土牛。”


由于古代传说中,有度朔山上有大桃树,神荼与郁垒兄弟二人在树下镇鬼、缚鬼的记载,所以古人以为诸鬼害怕桃树,便将桃木削为人形,称作“桃人”,矗立在门旁,以此驱除鬼魅邪物,应劭在《风俗通·祀典·桃梗》中记载:“于是县官常以腊除夕饰桃人,垂苇茭,画虎于门,皆追效于前事,冀以卫凶也。”


《风俗通》篇目上所列“桃梗”,是指用桃木雕制的木偶。汉代刘向编定的《战国策》中,已有关于桃梗的记载:“今者臣来,过于淄上,有土偶人与桃梗相与语。”唐代房玄龄、褚遂良等撰《晋书》,许多材料取自传说,有不少关于神怪、民俗的描写。其中《礼志》云:“岁旦,常设苇茭、桃梗,磔鸡于宫及百寺之门,以禳恶气。”古人之所以对桃梗如此青睐,就是因为相信桃梗可以避邪。


避邪除了用桃梗外,汉代也有用桃印的。所谓“桃印”就是刻桃木为印,挂在门户之上,据说鬼魅邪物都会望之却步。晋代司马彪所著《后汉书·礼仪志》记载:“仲夏之月,万物方盛,日夏至阴气萌作,恐物不。……以桃印长六寸,方三寸,五色书文如法,以施门户。”可见用桃印避邪不仅流传民间,还记录于官方的“正史”之中。


古人认为桃木可以扫除不祥,所以便用桃茢辟邪,所谓“桃茢”,就是用桃枝编的扫帚,相传为春秋时左丘明所著的《左传》中,有这样的记载:“乃使巫以桃茢先祓殡。”儒家经典《周礼》中,也有关于桃茢的记载。是书《夏官·戎右》说:“赞牛耳,桃茢”上述“茢”,指的都是笤帚。


古代既用桃茢扫除不祥,还用桃汤挥洒屋壁。所谓“桃汤”,就是用桃煮成的汤。东汉班固所撰《汉书·王莽传》云:“又感汉高庙神灵,遣虎贲武士入高庙,……桃汤赭鞭,鞭洒屋壁。”后世相沿成俗,并在春节时,以桃汤为饮料,用以辟邪祈福。梁宗怀《荆楚岁时记》就有这样的说法:“正月一日……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    



门神与桃符的流传,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从宗教学的角度说,创造门神,使用桃符以打鬼、镇鬼、驱鬼,用以招徕信徒,扩大影响。从心理学的角度说,人们都希望趋吉避害,由于对幸福、平安的追求,对灾祸、鬼魅的恐惧,是许多人都有的心态,门神与桃符能驱鬼避邪,保护家庭的安全,所以人们就很乐意张贴门神。从民俗学的角度来说,门神的出现,并广为流传,是古人受到各种自然灾异和社会压迫的威胁,感到无力摆脱,只得盼望神灵的保佑。门神的功能作用,正适合人们的需要。并因此而走红。但当贴门神、桃符从最初的求神护佑而变为民间习俗,人们对鬼魅、灾祸的恐惧已逐渐减少,每逢新年换上新的门神或桃符,已成为一种传统习惯,一种喜庆形式,而它的真正意义,被大多数人淡忘或疏忽了。


摘自《中国道教》2002年第2期

原标题《迎新年重换门神桃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古代桃文化(上)
古代民俗:桃符·门画·春联
从13位传统门神像,看中国门神的实力与作用
【转载】门神画探寻
年画
春联起源的故事,原来如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