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青龙汤加石膏汤-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17.3)
userphoto

2023.01.12 河南

关注

17.3小青龙汤加石膏汤

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龙汤加石膏汤主之。

这看上去与上面的差不多。也是咳而上气,也肺胀,它当然也喘,不过是烦躁而喘。所以我们用这方的时候,光看病名啊这是不行的。

这个是在小青龙汤的基础上而有热,所以有烦躁,就是不汗出而烦躁。它是表不解,心下有水气,这个方子用干姜、细辛、五味,一方面去水,所以水一去,麻黄、桂枝也发挥作用了,就能够汗出了。

这个同样是咳逆上气而喘,从这几点上来看,跟越婢加半夏汤没什么分别。可越婢加半夏汤那是在越婢汤的基础上而挟饮,这是在小青龙汤的基础上而挟热,它有热。

这个小青龙汤咱们都知道的,就是一般咳嗽,喘,吐涎沫,不得平卧,那么有表证,也是外邪内饮。那么这种情况我们用小青龙汤,但是多了烦躁,就是有热,所以要加石膏。

小青龙加石膏这方剂的应用啊必须要注意的,你看这里没有目如脱状啊,前面那个咳嗽、会喘,跟越婢加半夏汤大致都差不多,那个脉浮大,这个脉也浮。

所以有时还得分析,主要的呢,它那个水气的热比这个厉害,冲逆的也凶,所以目如脱状;那么小青龙汤它不是的,它只是咳逆倚息不得卧,这后头还要讲的。

所以小青龙汤在痰饮篇,它单去痰饮;越婢汤偏于治风热。所以两个方子应用的方证是不相同的。

小青龙汤就是咱们以前讲过的,麻黄、芍药、桂枝、细辛、甘草、干姜、五味、半夏。这个方子是常用的。

它主要偏于辛温,所以在临床上遇到这种一般的咳而上气啊,这种喘啊,偏于有热的,你用小青龙汤要注意,它是偏于饮盛,它心下有水气,开始在《伤寒论》就提出这个问题,就是痰饮太盛,都支饮了嘛。

那这个人啊,口什么的都不那么干,这个时候有用它的机会。真正有热,用它机会不多。要注意老年人气管炎呢,用这个方子有时候很多。

但它也有挟热的时候,你看这个烦躁,虽然一派都是痰饮这种征象,可以用小青龙汤,但它烦躁,烦躁这是一个石膏证的反应。小青龙加石膏汤因为有干姜、细辛这些药啊,它也不渴的,别看搁石膏,它不渴的。

这个药呢,主要是半夏、细辛、干姜、五味,这些药啊,有镇咳,有去水,合起来温中镇咳去水。另外以这个麻黄、桂枝、甘草、石膏解表去热。既有表证,内里头也有水。

这在《伤寒论》里讲很多了,表证时,内里有水,你要不兼去水,只是发汗,不行的,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常常的,由于你发汗,激动里水,也发展很多的变证,所以发汗必须兼去水。

这里面只是胃有停水,用干姜、半夏啊这类药就可以。如果小便不利呢,还是要搁利小便的药。

 石涛 莲花峰图

转自 半癫大师 馆藏
小标题为编者所加


本号所发布的资料大多精摘自网络公开内容,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若涉版权立删。

越婢加半夏汤-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17.2)

葶苈大枣泻肺汤-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17.1)---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肺痈)

泽漆汤-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16.5)

皂荚丸-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16.4)

麦门冬汤-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16.3)

 射干麻黄汤-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16.2)

甘草干姜汤-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16.1)

肺痿肺痈-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15)---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肺萎篇)

炙甘草汤-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14.7)---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虚劳2)

大黄蟅虫丸-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14.7)---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虚劳2)

酸枣仁汤-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14.6)-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虚劳2)

薯蓣丸-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14.5)---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虚劳2)

八味肾气丸-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14.4)-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虚劳2)

黄耆建中汤-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14.3)---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虚劳2)

小建中汤-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14.2)---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虚劳2)

胃是生之本-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14.1)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虚劳2)

马刀侠瘿-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13.4)---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血痹)

天雄散方-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13.3)---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血痹)

桂枝龙骨牡蛎汤-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13.2)---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血痹)

论虚劳-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13.1)---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血痹)

黄耆桂枝五物汤-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12.2)---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血痹)

血痹的病因和治法-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12)---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血痹)

越婢加朮汤-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11.6)---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历节篇2)

崔氏八味丸-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11.5)---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历节篇2)

朮附汤-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11.4)---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历节篇2)

《千金》三黄汤-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11.3)-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历节篇2)

《古今录验》-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11.2)---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历节篇2)

乌头汤-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11.1)---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历节篇2)

桂枝芍药知母汤-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10.2)---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历节篇1)

风湿关节痛的病因-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10.1)---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历节篇1)

古人对中风的看法有误-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9)---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中风篇)

《外台》方-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8.2)-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蜀漆散-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8.1)-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白虎加桂枝汤-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7.2)---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鳖甲煎丸-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7.1)---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升麻鳖甲汤-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6.3)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第三(狐惑篇)

甘草泻心汤-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6.1)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第三(狐惑篇)

百合滑石散-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5.8)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第三(百合篇)

瓜蒌牡蛎散-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5.7)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第三(百合篇)

百合洗方-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5.6)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第三(百合篇)

百合地黄汤-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5.5)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第三(百合篇)

百合鸡子汤-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5.4)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第三(百合篇)

滑石代赭汤-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5.3)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第三(百合篇)

百合知母汤-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5.2)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第三(百合篇)

百合病的总纲-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5.1)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第三(百合篇)

一物瓜蒂汤-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4.2)---痉湿暍病脉证第二(暍篇)

白虎加人参汤-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4.1)---痉湿暍病脉证第二(暍篇)

甘草附子汤-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3.9)---痉湿暍病脉证第二(湿篇)

白术附子汤-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3.8)---痉湿暍病脉证第二(湿篇)

桂枝附子汤-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3.7)---痉湿暍病脉证第二(湿篇)

防己黄耆汤-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3.6)-痉湿暍病脉证第二(湿篇)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3.5)---痉湿暍病脉证第二(湿篇)

麻黄加朮汤-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3.4)---痉湿暍病脉证第二(湿篇)

风湿病不可火攻-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3.3)---痉湿暍病脉证第二(湿篇)

风湿性关节痛-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3.2)---痉湿暍病脉证第二(湿篇)

湿家无下法-痉湿暍病脉证第二.(湿篇)- 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3.1)

大承气汤-痉湿暍病脉证第二(痉篇 )-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2.4)

葛根汤-痉湿暍病脉证第二(痉篇 )-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2.3)

栝蒌桂枝汤-痉湿暍病脉证第二(痉篇 )-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2.2)

痉湿暍病脉证第二(痉篇 )-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2.1)

五行五运.脏腑经络先后病脉症第一-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1.2)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症第一-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1.1)

总目录2021030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18 讲 汉代的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换算
学习笔记(1):关于小青龙汤的争论
把这治疗咳嗽极经典的方子拆分开来,应对各种类型咳嗽!
魏长春经方治咳的几则经验
【名医讲名方⑳】毛德西:厚朴麻黄汤,脉浮咳喘此方当
胡希恕老先生讲伤寒 40伤寒表不解 心下有水气 干呕发热而咳 或渴 或利 或噎 或小便不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