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何平治疗小儿咳嗽经验

摘要:归纳咳嗽病因病机是以风为先导,挟寒、热、燥邪,病位在肺,涉及五脏。临床分6型辨证论治:风寒犯肺,治以疏风散寒、宣肺止咳,方用天麻疏风汤加减;风燥伤肺,治以疏风润肺止咳,方用桑叶连贝散加减;风热袭肺,治以疏风清热、肃肺止咳,方用银翘散加减;痰热壅肺,治以清肺化痰、肃肺止咳,方用千金苇茎汤加减;痰湿蕴肺,治以燥湿化痰、理肺止咳,方用苏葶二陈汤加减;肺阴亏虚,治以滋阴润肺止咳,方用沙参麦冬汤。


咳嗽为小儿常见病症。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有声有痰称之为咳嗽。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多发。


1、病因病机


《活幼心书·咳嗽》载:“咳嗽者,固有数类,但分寒热虚实,随证疏解,初中时未有不因感冒而伤于肺”,指出咳嗽的病因多因外感而引起。风为六淫之首,其余外邪多随风邪侵袭人体,故外感咳嗽常以风为先导,挟寒、热、燥等邪。张景岳曾提出“六气皆令人咳,风寒为主”,认为咳嗽以风邪挟寒居多。笔者认为随着气候的变化、饮食热量的提高等因素,多数患儿即使感受风寒,也迅即人里化热,或寒热并见,此类患儿临床中最为多见。《素问·咳论》提出“五藏六府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即强调脏腑功能失调影响及肺,导致咳嗽。清代陈修园说:“咳嗽不止于肺而亦不离乎肺”,亦说明咳嗽病位主要在肺经,但也不仅仅局限于肺经,而常常与其他脏腑都有关系。小儿脾常不足,加之小儿饮食不知自节,家长喂养失当,易为饮食所伤,脾失健运则酿湿生痰,痰湿内蕴,上贮于肺,肺失宣降,发为咳嗽。因此,肺虚脾弱为本病的主要内因。


2、辨证论治


2.1  风寒犯肺   咳嗽频作,咽痒,声重,痰稀色白,鼻塞或伴流清涕,发热头痛,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紧或指纹淡红。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方选天麻疏风汤加减。常用药物:天麻、钩藤、枇杷叶、款冬花、白前、刺蒺藜、京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等。表邪重加荆芥、防风;寒邪重加炙麻绒等。


2.2 风燥伤肺干咳,无痰,或痰少不易咳出,舌苔薄白,舌质干、少津,脉浮。治法:疏风润肺止咳。方选桑叶连贝散加减。常用药物:桑叶、杏仁、连翘、浙贝母、芦根、枇杷叶、款冬花、沙参、甘草等。


2.3 风热袭肺咳嗽,咳痰不爽,痰黄质稠,咽痛,鼻流浊涕,或伴发热,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指纹淡紫。治法:疏风清热,肃肺止咳。方选银翘散加减。常用药物:金银花、连翘、荆芥、浙贝母、淡竹叶、芦根、杏仁、桑叶、沙参、牛蒡子、甘草等。咳重加枇杷叶、款冬花;咽肿痛者加玄参等。


2.4 痰热壅肺咳重,喉问痰鸣,痰色黄、质稠,或伴发热口渴,小便黄,大便干,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指纹紫。治法:清肺化痰,肃肺止咳。方选千金苇茎汤加减。常用药物:苇茎、薏苡仁、桃仁、冬瓜仁、浙贝母、鱼腥草、黄芩、瓜蒌皮、桑白皮、甘草等。


2.5 痰湿蕴肺咳嗽重浊,痰多,质黏,纳呆,舌淡红,苔白腻,脉滑。治法:燥湿化痰,理肺止咳。方选苏葶二陈汤加减。常用方药:苏子、葶苈子、京半夏、茯苓、陈皮、甘草、厚朴等。痰多酌加莱菔子、白芥子;久咳加百部等。


2.6 肺阴亏虚 干咳无痰,或少痰,声嘶,口渴咽干,手足心热,午后潮热,舌红少苔或花剥,脉细数。治法:滋阴润肺止咳。方选:沙参麦冬汤。常用药物:沙参、麦冬、百部、玉竹、天花粉、百合、阿胶、炙枇杷叶、甘草。


3、验案举隅


李某某,女,6岁6个月,患儿因“咳嗽5d”于2012年6月18日初诊。现病史:患儿5d前因受凉后咳嗽,喉问有痰,无发热,无犬吠样咳声,无喘促。曾在外院诊为“急性支气管炎”,给予头孢美唑钠等静脉滴注后仍咳嗽,咽痒,喉间有痰声,纳差,睡时汗出较多,大便稀,日行2~3次,色黄,有泡沫,无脓血、黏液,小便调。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查体:神清,面色稍黄,咽稍红,双扁桃体不大,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哆音,心腹(一)。诊断:咳嗽。证属风寒犯肺。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处方:天麻8g,钩藤3g,京半夏6g,茯苓9g,陈皮6g,枇杷叶6g,款冬花6g,刺蒺藜6g,谷芽9g,仙鹤草9g,甘草3g。3剂。2012年6月22日二诊:家长诉患儿服上方后咳嗽明显缓解,喉间痰声减轻,饮食好转,大便日行1次,色黄呈糊状,无黏液脓血,无泡沫,小便调。查:神清,面色红,咽不红,双扁桃体不大,双肺呼吸音稍粗,未闻及干、湿哆音,心腹(一)。处方:天麻8g,钩藤3g,陈皮6g,半夏6g,枇杷叶6g,款冬花6g,鸡金6g,砂仁5g,谷芽9g,甘草3g。3剂。2012年6月25日三诊:家长诉患儿仅晨起时偶咳,喉中已无痰声,纳可,二便调。继予上方加减善后,2剂,嘱避风寒,注意饮食调理。


4、讨 论


《灵枢·邪客》载:“人与天地相应也”,意即强调治疗本病应根据季节、地域、体质及饮食习惯等不同情况,用药应相应调整。正如《医门法律》载:“凡治病不察五方风气,衣食居处各不相同,一概施治,药不中窍,医之过也。”也强调了因时、因地、因人施治的重要性。小儿为稚阳稚阴之体,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加之寒热不知自调,故易感受外邪,引起咳嗽,且表证居多。因此,治疗本病应注意辨证、辨病与辨时令相结合,灵活化裁,巧妙用药,临床上方能收良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8种专治咳嗽的中成药,好用不贵,用药“首选”,值得分享收藏
咽痒咳嗽的治疗心得
反复咳嗽半年,看看中医是如何调治的  过敏性咳嗽。
紫菀甘草汤直肠滴入治疗小儿咳嗽140例
小儿感冒咳嗽 从痰论治主健脾化痰
中药治疗过敏性咳嗽的研究进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