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日一练】方剂




【答案解析】
1、

[正确答案] C

[题眼解析]  《医方考》是历史上第一部专门解释方义的专著,以病证为纲目,下列方剂,释明方义,涉及700余方。就方剂命名、组成、功效、适应证、方义、加减应用、禁忌,特别是对方剂配伍进行重点分析和阐述,成为医史上第一部方论专著(故选C)。
[知识拓展]  方剂学发展史大致以三本著作为标记,即《伤寒明理论》、《医方考》和《医方集解》。《伤寒明理论》开始从君臣佐使的角度剖析方剂但是范围仅限于《伤寒论》中的20方。《医方集解》是清代汪昂所著方剂专著。《金匮要略方论》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成文便读是清代医家张秉承汇编成书。古今名医方论是清代罗美编撰。


2、

[正确答案] C

[题眼解析]  保和丸,功用:消食化滞。理气和胃。主治:食积证。二陈汤,功用: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主治:痰湿证(故选C)
[知识拓展]  消法:是指通过消食导滞、行气活血、化痰利水、驱虫等方法,使气、血、痰、食、水、虫等渐积形成的有形之邪渐消缓散的一类治法。适用于饮食停滞、气滞血瘀、癥瘕积聚、水湿内停、痰饮不化、疳积虫积以及疮疡痈肿等病证。


3、

[正确答案] B

[题眼解析]  桂苓甘露饮,功用:清暑泄热,化气利湿。主治:饮水不消,呕吐泻利,水肿腹胀,泄泻不能止者;兼治霍乱吐泻,下利赤白,烦渴。本方即五苓散加甘草、寒水石、滑石而成。水热互结于内,胃失和降,则见饮水不消;气逆于上,则有呕吐;外溢肌表,则见水肿腹胀;下注于肠,则泄泻不止。方以五苓散健脾利湿,化气行水;滑石、寒水石清热利湿;甘草调和诸药(故选B)。
[知识拓展]  六一散,功用:清暑利湿,用于治疗感受暑湿所致的发热、身倦、口渴、泄泻、小便黄少;外用治痱子(祛暑利湿剂P95)(故不选A)。清暑益气汤,功用:清暑益气,养阴生津。主治:暑热气津两伤证,身热多汗,口渴心烦,小便短赤,体倦少气,精神不振,脉虚数。临床常用于治疗小儿夏季热等属于气津不足者(祛暑益气剂P98)(故不选C)。新加香薷饮,功用:祛暑解表,清热化湿,治疗感受暑邪,发热微恶寒,无汗头痛,心烦口渴,舌红、苔薄白,脉洪大者(祛暑解表剂P95)(故不选D)。 


4、

[正确答案] B

[题眼解析]  金·成无己《伤寒明理论》中说:“制方之体,宣、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湿十剂是也。”至此,方书中才有“十剂”这个名称。故清、温不属于“十剂”的内容(故选B)。
[知识拓展]  清·程钟龄《医学心悟》中说:“而论治病之方,则又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一般说来,病邪在表用汗法;病邪在里、在上属实用吐法;病邪在里、在中属实用下法;病邪半表半里,气机不调用和法;病的性质属寒用温法;病的性质属热用清法;积聚、积滞属实用消法;正气虚弱,机能不足的虚证用补法。


5、

[正确答案] AB

[题眼解析]  临证遣药组方的基本要求是“方证相关”和“君臣佐使”。“方证相关”是指一个方剂内的药味及其配伍关系与其针对病证病机或病理环节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或针对性,是辨证选方遣药的前提。“君臣佐使”是组方配伍的规矩,不一定君臣佐使俱全,但君药不可缺少(故选AB)。
[知识拓展]  君、臣、佐、使,是以药物在方中所起作用的主次地位为依据,君药在全方中是最重要的药,但总药量所占比例不一定最大(故不选C)。引经药即能引领方中诸药至特定病所的药物,目的在于引导药力更好地集中作用于相关病位而增加疗效,但方中不是必设一药专作引经之用(故不选D)。 


编辑:裟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方剂的功用认定
中药方剂 大全
君臣佐使---中药遣药组方的规矩
中药配伍奥妙无穷
§140方制小大:君臣佐使配伍,方剂之制有小中大
第六节 明清时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