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许仙言医谈感冒的误诊说温病与伤寒



告诉大家,今年的冬天啊,这个天气天运的因素,很多感冒都是温病,属于中医温病的范畴,大家很容易把它视若伤寒,与狭义的伤寒相混淆。如果治疗不当,容易误诊误治,会造成严重的后果。这点中医朋友们千万要注意。这次从湖北、杭州一路到北京,一路走来发现,出现了很多同样的病啊!以前我也很少接触到温病,但发现今年的温病特别多。


这个温病,有别于伤寒,它们二者感受外来邪气的途径,以及其传变规律和辨证方法是有区别的。温病发病,他的些症状和普通感冒,中医说的伤寒,有很大的相似之处的。如果我们辩证的时候啊,不仔细辩证,很容易把温病当成伤寒感冒,去采取发汗发表的方法,造成温病的误诊误治。


昨天晚上十一点多钟,群里的江作阳,大家都认识的,人民的“勤务员”,我们群里很多朋友到安陆去,到我那里去玩的时候,都是江作阳同志细心的安排,周到的照顾!为我们群里的朋友们做了很多的贡献。昨天到十一点钟的时候呢,他突然给我打电话,孩子发病了,高烧都烧到四十度,怕冷。如果当时呢,我们只是这么简单判断的话,很可能就把它判断为太阳病,你看,恶寒,发热,头项痛,很容易把它判断为伤寒。我仔细地往下一问呢,所有伤寒主要的症状似乎都有。


当时呢,我就问了其他的问题。比如说,咽喉是否痛啊,口干吗,看看孩子舌头啊,看小便是否黄啊等情况后,我完全判断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温病。


温病和伤寒症的区别在哪儿呢,首先他们感受外邪的途径不同。


伤寒病是从皮毛而入,外在的风寒燥火是从皮肤腠理进入人体的,所以它是按六经传变的过程,首先是足太阳膀胱经受邪气,影响人的营卫之气的运营,或为风热,化为风寒。这个伤寒呢,根据症状予以发表,发汗,可以择机选择麻黄汤,桂枝汤或者葛根汤等等,这些传统的方剂进行治疗。


但是温病和伤寒就有区别了,这个研究中医的人都知道,吴鞠通写了一本书叫《温病条辨》,叶天士,吴又可,这些温病大家,他们在清代的时候呢,遇上了很多的温病,发现了这些温病和传统的伤寒那是有区别的。吴鞠通集大成写了一本书叫《温病条辨》堪称为经典。其实以前,我对这本书呢,虽然我看过学过,但却很少在临床上遇到,治疗的机会比较少,所以没有切身的体验。但是做为一个医者,我们必须要明白,这个温病的来源途径和治疗的方法。


温病感受邪是口鼻而入,它和伤寒的由皮毛腠理而入是完全不一样的。《温病条辨》上有一句很经典的话叫“温邪上受,逆传心包”。温病它的感受途径不是按照六经传变走的,它是直接由口鼻而入,进入我们的肺后直接传到心,所以温病的传变是非常快的,非常快。所以温病的辩证是按照卫气营血,按照从上焦肺经卫分开始,卫分到营分,营分传到血分,迅速传遍全身,容易导致严重后果,也就是我们中医说的瘟疫,实际上,经常发的什么什么瘟疫呀,什么大头瘟啊,各种瘟疫,都是温病。


再严重的伤寒一般不会死人的,不会导致立即死人的,但是温病就不一样了。很快,一天、两天,甚至是几个小时,就传到心包,导致人昏迷谵语,甚至死亡,所以温病不可小视。它的时间非常短,传播得非常快,必须要及时处理。所以希望大家最近遇到一些感冒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查别是否是温病。


那么温病和伤寒怎么区别呢?因为它们很容易混淆。温病有伤寒的某些特征,比如说恶风寒,发热,头痛啊,这些症状都有,但是温病它的发热和伤寒的发热又不一样。温病一发热就是,一发病就发热,而且一发热就是高烧到四十,四十一,四十二,是壮热,很容易引起昏迷,这个病传变非常快,我们要记住啊,它是壮热,温度一般在四十左右。而我们的伤寒感冒的发热一般它是逐步起来,成一个曲线。可能三十七点多,三十八、三十九,很少到四十度以上的,这种比较少。


温病它是,第一从发热的程度上它比伤寒要高,第二个呢从恶风寒的角度上讲,温病那是微恶风寒,它这个恶风寒和伤寒的恶风寒不一样,伤寒的恶风寒它是寒邪或者风邪受于表,影响了肺的开合。这个温病呢,是威胁直接从口鼻而入,导致影响肺本身的功能。一个是因,一个是果,前面伤寒是因为束皮毛而导致影响肺的开合,一个是(温病)直接影响到肺的升降宣发功能,同时反过来影响到了皮毛。两者是因果的关系,两者是完全颠倒的关系。所以温病它是因为肺的宣发升降功能受到影响,反过来影响的皮毛的开合。


因为肺有於热致使阳气无法输布,所以导致微恶风寒,但这个风寒是微恶,它是轻轻的有那么一点儿,它的程度比伤寒病的风寒束表或者是风热袭表,它是有区别的,程度上的区别,程度上比较轻一点。


那么有人会说,这我不太好区别啊?嗯,这无法判断啊,不好拿捏这个尺度。既然你不好拿捏这个尺度,那我再教你一种方法。伤寒的舌苔可以看到是,舌质是淡红,苔薄白。温病呢,舌质一定是红的,一定是绛红,红的,发红,少苔或者是黄苔,或者苔一定是干燥的,严重的呢,到了营分的时候它会出现,舌头会出现发裂,出现芒刺,黑色,一直发展到黑色,这是温病的特点。而伤寒的它的特点的是舌苔滑润,色质淡红,苔薄白。而温病呢,它是舌质绛红,舌干,苔黄,或黑或燥,嘴唇发干,咽喉发干,甚至肿痛等,等等,一派火热之象,甚至脸颊会微微发红,这个是伤寒绝对没有的,这个是区别伤寒和温病的最典型特点。

还可以观察尿液,伤寒的尿液一定是清长的,它不会导致小便的发黄。伤寒它除非到了后期的热入膀胱,淤血於堵等,那个症状的时候才会出现,刚开始的时候是不会出现的。

但是温病则不然,温病一发病,小便赤,小便黄,舌苔干,咽喉痛,虽然表现为发热,恶寒,胃痛,但是大家千万记住,一定不能简简单单的依据这些就按照伤寒杂病的条文,就立马判定为伤寒或者是中风。若是把温病视作伤寒,因为中风症甚至有可能用到桂枝汤,那可能用反了,就会出大问题,这个温病用错了药可是要死人的,这是为什么我今天抽着时间专门给大家讲温病,讲讲温病和伤寒。

那么温病怎么治呢?这个古代已经有成熟的方法,比如说我们用银翘散。

我们古人治病有个说法,叫“治上焦如羽”,用则轻举。治疗的思路是清热,是以清热为主,透发为主,而不是发表。就是把肺里的於热,给它清出去。这不是发,是清,比如说银翘散就用到金银花清热解毒,也防止这个热邪入心包,入了心那就麻烦了。用的芦根,昨天咱们这个芦根的思路一样,用到芦根,因为这个芦根呢它可以让痰热下行,是吧,也畅通三焦气机,它用的桔梗,来宣发肺气。用的淡豆豉汤,有淡豆豉和栀子,用这两位药宣发心中的於热。好,宣发还不行,还要给皮毛开个门儿。这个开门很重要,这个开个门儿不是发表,轻轻的开个门儿,那就要稍微的用点儿发表的药。那我们治疗伤寒的时候用荆防败毒散的时候,那荆芥、防风十五克,三十克没用,用,没问题。打开大门,把敌赶出去,“出敌于国门之外”。在这就不同,这个我们要轻轻地打开一扇门,给病邪以出路,哎,这就不是发表了。用药的时候呢,要用得轻盈,用多少呢?我们荆芥可用三克,薄荷我们可以用1.5克,就这么用。

如果你把药量用大了,把门开大了,荆芥用十五克,薄荷用十五克。对不起,那你用错了。那你就发表了,一发表,病就发生传变了。

好了今天就讲到这里,希望大家群里的医生啊,最近的感冒多多留心一下,到底是伤寒还是温病啊,如果是温病要抓紧治疗,而且服药的方法和普通服药的方法不一样。两小时服药一次,一副药啊,一天服个五次六次,甚至更长的时间,让於热轻轻的往外透,往下泄,这个病就好了。昨天晚上江作阳同志,到十一点多钟打电话,然后开着车在京山县,在那个镇上几个药铺,去找人看,找药,没找到。结果开了几十公里,又跑到我家药房去。因为他非常清楚啊,我给他讲过温病传变非常快,所以他知道这个厉害性,赶快去抓药。今天反映,吃了一幅药,这药还没有吃完,孩子发烧已经退下来啦,咽喉已经不痛了,各种症状已经消失了。这时候,我让他再稍微的吃一点,然后就要就停了,不要吃太久了!这个病状已经没有了,消失了,剩下的就不要吃了,不要舍不得。不过有的时候该吃药,不能感觉好了就不吃药了,遵照医嘱,不同情况会不一样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精彩绝伦的赵绍琴温病讲座(第三讲)
温病讲座(一)
中医对肺的详解_
赵绍琴:温病与伤寒的区别(卫分证证治)
赵绍琴:银翘散、桑菊饮治温病“发热、咳嗽”,有何相同与不同?
61讲 外感温热篇 第一条(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