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传染病学—病毒感染(八)

真题演练

A1型题

1. 下列有关乙脑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家庭聚集性明显

B. 我国北方地区多见于3-5月份

C. 抽搐者均伴有意识障碍

D. 抗原检测是临床最常用的诊断方法

E. 患者是主要的传染源

2. 乙脑的主要死因是

A. 高温抽搐

B. 意识障碍

C. 循环衰竭

D. 呼吸衰竭

E. 脑水肿

答案   C D

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亦称日本脑炎,简称乙脑,是经蚊虫传播乙型脑炎病毒而引起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

考点一  流行病学

1. 传染源

主要传染者是家畜、家禽。在流行期间,猪的感染率为100%,马为90%以上,故人不是主要的传染源,猪为本病重要动物传染源。蚊虫感染后,病毒在蚊体内增殖,可终身带毒,甚至随蚊越冬或经卵传代,因此,其除为传播媒介外,也是病毒的储存宿主。此外,蝙蝠也可作为储存宿主。

2.传播途径

乙脑主要通过蚊虫叮咬而传播,能传播本病的蚊虫很多。现已被证实者为库蚊、伊蚊、按蚊的某些种。国内的主要传播媒介为三带喙库蚊。构成蚊-动物(猪)-蚊循环

3.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以轻型或隐性感染为主,成人感染后多数呈隐性感染。流行区发病以10岁以下儿童多见,尤以2-6岁儿童发病率为高。感染后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

4.流行特征

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地区是乙脑的主要流行区,夏秋季为发病高峰季节,80%-90%集中在7、8、9这三个月。流行地区分布与媒介蚊虫分布密切相关。本病具高度散发性,家庭成员中多人同时发病少见。

考点二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为4~21日,一般为10-14日。典型患者可分为4期。

1.初期

病程的1~3日。起病急骤,发热,体温在1-3日内达到39℃~40℃,伴头痛、食欲不振、呕吐,多有嗜睡和精神倦怠。少数患者可有颈项强直。头痛是乙脑最常见和最早出现的症状

2.极期

病程的4~10日,此期多为脑实质损害的表现。

(1)   高热

此期发热达顶点,可达40℃以上,一般持续7~10日,重者可达3周。发热越高,持续时间越长,病情越重。

(2)   意识障碍

见嗜睡、谵妄、昏迷或定向力障碍等。意识障碍最早可见于病程的1~2日,以3~8日多见,一般持续1周左右,重者可长达1个月以上。

(3)   惊厥或抽搐

多于病程第2~5日出现,是病情严重的表现。可由脑实质炎症、脑缺氧、脑水肿及高热等所致。重者伴有呼吸暂停、发绀、痰鸣声。

(4)   呼吸衰竭

为最严重的表现之一,也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多见于深度昏迷的患者。主要为中枢性呼吸衰竭。由于脑实质炎症、缺氧、脑水肿、颅内高压、脑疝和低血钠脑病等所致,其中以脑实质病变,尤其延脑呼吸中枢病变为主要原因。

(5)   颅内高压及脑膜刺激征

(6)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3.恢复期

病程的8~12日,患者体温逐渐下降,于2-5日内降至正常,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逐日好转,一般于2周左右可完全恢复。重症患者可留有神志迟钝、痴呆、失语、多汗、吞咽困难、颜面瘫痪、四肢强直性瘫痪或扭转痉挛等。

4.后遗症期

发病半年后,5%~20%重症患者仍有意识障碍、痴呆、失语、肢体瘫痪、扭转痉挛和精神失常等,称为后遗症。经积极治疗及耐心的护理可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癫痫可持续终生。

5.临床分型

(1)轻型

体温39℃以下,神志始终清楚,有轻度头痛、恶心呕吐、嗜睡等,无抽搐,脑膜刺激征不明显。病程5~7日。

(2)   普通型

体温39℃-40℃,嗜睡或浅昏迷,偶有抽搐及病理反射阳性,脑膜刺激征明显。病程7-14日,多无后遗症。

(3)   重型

体温40℃以上,昏迷,反复或持续性抽搐,病理反射阳性,深反射先亢进后消失。可有肢体瘫痪或呼吸衰竭。病程多在2周以上,恢复期常有精神异常、瘫痪、失语等,部分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4)   极重型(暴发型)

起病急骤,体温于1~2日内升至40℃以上,常反复或持续性抽搐,深度昏迷,迅速出现脑疝及中枢性呼吸衰竭等。多于3~5日内死亡,幸存者多有严重后遗症

考点三 实验室检查

1.血象

白细胞总数常增高,多为(10-20)×10*9/L,中性粒细胞80%上,嗜酸粒细胞常减少。

2.脑脊液

脑脊液压力增高,外观清或微混浊,白细胞计数多为(50~500)×10*9/L,个别可高达1000×10*9/L以上,分类早期以中性粒细胞稍多,以后以单核细胞为主,糖及氯化物正常,蛋白质轻度升高。

3.血清学检查

(1)特异性IgM抗体测定

可用做早期诊断。一般在病后3-4天即可出现,脑脊液中最早在病程第2天测到,两周达高峰。

(2)   血凝抑制试验

血凝抑制抗体出现较早,一般在病后4~5天出现,2周达高峰,抗体水平维持数年,可用于临床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

(3)   补体结合试验

为IgG抗体,多在发病后2周出现,5~6周达高峰,1年后消失。用于回顾性诊断或流行病学调查。

(4)   中和试验

出现和消失最晚,可持续10-20年,主要用于免疫水平调查,一般不用于诊断。

考点四 治疗

主要是采取积极对症治疗、支持治疗和护理。重点处理好高热、抽搐和呼吸衰竭等危重症。

1.一般治疗

住院隔离,室温保持30℃以下,昏迷患者应注意口腔及皮肤清洁,定时翻身、拍背、吸痰,防止继发肺部感染和褥疮发生。注意保护角膜。昏迷及抽搐者防坠床,防舌咬伤。注意水及电解质平衡,重症患者应输液,成人每日1500~2000mL,小儿每日50-80mL/kg,并酌情补充钾盐,纠正酸中毒,但输液量不宜过多,以防脑水肿。

2.对症治疗

(1)降温

以物理降温为主,药物降温为辅,降低室温,肛温控制在38℃左右。

(2)   止痉

包括去除病因及镇静解痉。

①高热所致者以降温为主。

②脑水肿所致者以脱水降低颅内压为主。

③因脑实质病变引起的抽搐,可用镇静剂,首选地西泮,成人每次10-20mg,小儿每次0.1-0.3mg/kg(每次不超过10mg),肌内注射或缓慢静脉注射;水合氯醛鼻饲或灌肠,成人每次1-2g,小儿每次60-80mg/kg(每次不超过1g)。巴比妥钠可用于预防抽搐,成人每次0.1-0.2g,小儿每次5-8mg/kg,肌内注射。

(3)   防治呼吸衰竭

积极降温、控制颅内压以防止呼吸衰竭的发生

3.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其有抗炎、退热、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和渗出、减轻脑水肿等作用。对于重症患者,可早期短程应用。

4.恢复期及后遗症出理

考点五  预防

以防蚊、灭蚊及预防接种为预防乙脑的关键。

1.控制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人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书笔记之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
​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_传染病PPT课件
流行性乙型脑炎
防乙脑,是时候展示真正的技术了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症状,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早期症状,体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