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岂能以此辨寒热

醫家~鐘定波老先生

的臨證醫案

鐘定波

出生中醫世家,自幼耳濡目染中醫之道,1959年入讀廣州中醫學院(現廣州中醫藥大學)


師承:
國醫大師鄧鐵濤教授
傷寒溫病學家劉赤選教授
婦科專家羅元愷教授
針灸專家靳瑞教授及司徒鈴教授
西醫內科專家歐明教授
以及
山西兒科專家張光煜教授

畢業先在國內基層從事中醫工作,于20世紀80年代末赴美國舊金山繼續從事中醫門診,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和醫案故事

岂能以此辨寒热

如何辨别表证的风寒与风热?

中医内科学教材有云:“发热重,恶寒轻,此为风热;恶寒重,发热轻,此为风寒。”以发热与恶寒的孰轻孰重来辨别表证的风寒与风热,首见于“文化大革命”时期出版的《新编中医学概要》。

这一说法,在以后的数十年间被各种中医教材广泛引用。

风寒与风热的辨证是中医的基础知识,这一概念若不澄清,必定影响中医的临床效果。

所谓表证,乃是指疾病初起,病邪在表,病位较浅,病情较轻。《伤寒论》谓之太阳病,温病学中谓之病在上焦,邪犯肺卫。太阳病包括伤寒与中风,为风寒所引起。温病始犯肺卫,为风热( 风温) 所致。

《伤寒论》曰:“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又曰:“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此太阳病所指中风、伤寒,乃属风寒表证。风寒在表有恶寒(或恶风),有发热(或未发热)。条文以不必需的形式来描述发热,可知仲景没有把发热当作主要症状来辨证,也没有把发热与恶寒作轻重比较,只强调太阳病必具备恶寒一症。而发热一症对外感风寒并无特异的诊断意义。所以然者,发热乃寒邪闭表、邪正交争的一种积极的抗病的表现,由于人体体质的强弱以及邪气的盛衰不同,寒邪犯表之后,可以不发热.或延后发热,微热或高热都可能出现。

譬如,体质虚弱,无力抗邪,而邪气又不凌厉的情况下,外感风寒常常是以恶寒项强、体痛脉浮的体征出现,而发热一症,可以始终不见。但若体质壮实,邪气强悍,则寒邪犯表,邪正交争激烈,可以引起恶寒体痛而高热,其发热的症状常明显地重于恶寒。若以恶寒、发热的孰轻孰重来分辨寒热,其辨证的结果常是错误的。

再者,在疾病的发展进程中,外感风寒表证也会出现恶寒发热、热多寒少的症状。如《伤寒论》曰:“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若按《新编中医学概要》标准辨证,此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应是风热表证。但实际上,此是外感风寒,表邪不解,阳气怫郁不伸所引起的发热。其发热的原因正是风寒闭表,而不是外感风热,故仲景仍用祛寒解表法,予辛温之桂枝麻黄各半汤。

因此,风寒表证( 包括伤寒、中风)的辨证要点应以脉浮(浮紧或浮缓)、头项强痛(或体痛)而恶寒(或恶风)为妥。

《灵枢·论疾诊尺篇》曰:“尺肤热甚,脉盛躁者,病温也。” 《伤寒论·太阳篇》曰:“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因此,风热表证应该是:发热,或尺肤热(身热),不恶意而渴,脉盛躁。

温病学家吴瑭对外感风热的解析更为详细,《温病条辨》云:“太阴之为病,脉不缓不紧而动数,或两寸独大,尺肤热,头痛,微恶风寒,身热自汗,口渴或不渴而咳,午后热甚者,名曰温病。”脉不缓不紧,显然不是太阳伤寒或中风之脉象。外邪属温热,邪气犯肺卫,血脉为之奔腾,故脉动数或盛躁。邪犯手太阴,则两寸脉独大而咳。风温为热邪,热邪伤人,易动阴津,故口渴是必然的,但风热初起,邪气轻浅,未动阴津,口不渴是短暂的,与太阳伤寒的“口中和”,自始至终不口渴是不同的。太阳中风发热汗出,此是表虚,营卫不和,腠理自开所致,故发热汗出而不渴;风温身热汗出,乃热邪迫津液外泄,故身热汗出而口渴。

仲景认为 “不恶寒者为温病”,吴瑭则认为”太阳之为病……微恶风寒”。临床所见,温病初起,也有微恶风寒的。

所以然者,风热外袭,风乃先行,故风热之始,可见微恶风寒。但瞬间即逝,热随风至,恶寒即罢,不像太阳伤寒中风,恶寒贯穿整个表证过程,必待表解,恶寒方罢。而温的恶寒虽去,但病未解。

相反,恶寒一去,则病方兴未艾。因此,仲景云温病不恶寒是从大处着墨,吴瑭云温病微恶风寒,是从小处圈点。两者互相补充,并不矛盾。

所以,综上所述,风热表证辨证的要点应该是:发热或尺肤热(身热),不恶风寒或初起微恶风寒而口渴,脉浮数、动数或盛躁。

寒邪伤人可致发热,热邪伤人也可致发热。

两者发热的孰轻孰重,不完全取决于病邪的性质,而邪气的盛衰与体质的强弱也是重要因素。

若邪正俱盛,则正邪交争激烈,发热就重;

若邪盛正衰,正气无力抗邪,或邪正俱虚、交争无力,发热就轻或不发热。

因此,临床所见,外感风寒者,若邪正俱盛,则发热必重;

外感风热者,若邪正俱虚,则发热必轻,或不发热。

所以,以发热的孰轻孰重来区分外感风寒或风热是不妥当的。

C先生,40岁,造纸厂厂长。高热7天,看过西医,用抗生素、退热片未能退热;转诊多位中医,皆须予银翘、桑菊、白虎汤之类,罔效。因入夜头痛难忍,乃邀余出诊。

病者高热40.5摄氏度,面色青,呕逆,头痛体痛而恶寒,舌质暗红,舌苔薄白,脉如转索。此麻黄汤证也,乃风寒闭表,卫阳被郁所致。处方:

麻黄15克,桂枝15克,

苦杏仁15克,炙甘草7.5克,

生姜25克,

3剂,日服1剂。

嘱药后若汗不出,可再日服2剂,得汗后不可再服。

此是40多年前的事,彼时吾初出茅庐,病者对年轻医生心存疑虑,乃曰:某老中医用药皆乏20余昧,尚不见效,此方数味何济?余曰;用药不在多,而在对证,无的放矢,百发不中。吾老祖宗治此病只用4味,此方用了5昧,不算少了。

病者听说是祖宗秘方,当晚服下1剂,翌晨微汗,呕逆已止,早上再服1剂,汗大出,发热已退,头痛体痛均消失。至此,麻黄汤本不可再服,但患者却于中午令3剂尽,药后大汗不止。乃告之以浮小麦、粳米煮粥,取稀汁待冷,频服汗止。

按:

寒邪闭表,卫阳被郁则发热。阳气怫郁愈甚,则发热愈重。麻黄汤祛风散寒,1剂取效,2剂病已。而诸医作风热治以辛凉,却7天未退热。是故,以发热与恶寒的孰轻孰重来辨别风寒或风热是不可取的。




部分图片来自网路,如有异议,请联系本微删除,谢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温病初期演变成“风热表证”的原因——源于张仲景、叶天士、吴鞠通三位大师的错误
赵绍琴:温病与伤寒的区别(卫分证证治)
李士懋:表证的特征是什么?
李士懋:发汗法不仅仅是用于解表
经典心悟 研读《伤寒》
李士懋、田淑霄中医临床经验——温病的本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