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症状】气随血脱证
气随血脱证

名词解释

气随血脱证,中医病证名,是指因大量出血,气无所附而随之暴脱,以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大汗淋漓,气息微弱,甚至昏厥,脉微欲绝,或虚大无力等为常见症的危重证候。常见于血证、崩漏、产后血晕、血厥等疾病中。

病因

多因大量失血,如外伤失血、异位妊娠破裂、产后大失血、妇女血崩,或因某些原因引致内脏破裂而大量出血,进而引发气无所依附而亡脱。

临床表现

大量出血时,突然面色苍白,气少息微,大汗淋漓,手足厥冷,甚至晕厥,或舌淡,脉微或芤或散。

症情分析

血亡气脱,气血不能上荣于面,故面色苍白,舌淡;气脱致宗气不足,故见气少息微;气脱亡阳,形体失于温煦,则手厥冷;神随气散,神无所主,则为晕厥;津随气泄,则大汗淋漓;血液骤然亡失,气无所依附而迅速外越,故见脉芤或散;若阳气亡失将尽,无力鼓动于脉,则脉微。

常用中药

人参。

常见病

1、产后血晕

临床表现为产时或产后失血过多,突然晕眩,面色苍白,心悸愦闷,甚则昏不知人,眼闭口开,手撒肢冷,冷汗淋漓;舌淡,无苔,脉微欲绝或浮大而虚。治宜益气固脱。方用参附汤。

2、血厥

临床表现为常因失血过多,突然昏厥,面色苍白,口唇无华,四肢震颤,自汗肢冷,目陷口张,呼吸微弱,舌质淡,脉芤或细数无力。治宜补养气血。急用独参汤灌服,继服人参养营汤。

预防调护

严密观察病情的发展和变化,若出现头昏、心慌、汗出、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芤或细数等,应及时救治,以防产生厥脱之证。

转归预后

气可行血,血能载气。气无血依附则飘浮不定而无所归,血无气温行则凝泣不流。今大量失血,血不能载气,气无所依附而外脱。气血皆失,故面苍白;脉中无血,故脉微绝;气不能固摄,故大汗淋漓或汗出如油;气失温煦,故四肢逆冷;神明失养,故昏厥不省人事。此时若不及时抢救,气血两脱,阴阳离决,必死无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日积月累话中医
气滞血瘀、气虚血瘀、气血两虚、气不摄血、气随血脱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对比记忆
【学中医、懂中医、看中医】——气血同病证……
中医知识简练分享记忆和考点:中医诊断学
中医诊断学关于气血兼病辩证的知识点
【袋鼠笔记】中医诊断学10——气血津液辩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