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初恋

初恋

因着最近读到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一下子便又想起了屠格涅夫来。要说俄国作家中我最喜欢哪一位的作品,便是屠格涅夫无误。

或许是由于茫茫北境的严寒,俄国文学的骨子里总带着那么一股傲立的清芬。从普希金的大海与皇村,到契诃夫的公务员。俄国的诗人是真正的诗人,仰着高傲苍白的面庞,给自己愿意为之决斗而死的美人吟咏爱意。但说到爱情,我始终认为,真正会写爱情的,只有屠格涅夫。

我知道,此时你想起的一定是《贵族之家》中拉夫烈茨基与丽莎在修道院中最后的相遇,丽莎低着头路过他的身边,睫毛颤动了一下。曾经深入骨血的爱情化作落在念珠上的一滴眼泪,这是最后的结局,人生若只如初见。

这的确很美,时代的无奈,爱情的无奈全部都在那个无言的错肩中一目了然,令人唏嘘。但在我心目中,最美的爱情,始终是《初恋》里那个懵懂男孩的眼神。

《初恋》收录在屠格涅夫的中短篇小说集中,篇幅不长,学习之余很快就能够读完。故事也异常简单——十六岁的男孩爱上了邻居家美丽的公爵小姐,却发现她全身心投入了一段让她心碎的,不可能的爱恋之中。而那个让她柔肠寸断的人,竟然就是男孩英俊的父亲。

作品以说故事的形式展开:一群中年人聚集在一块,要听听彼此富有传奇意味的初恋故事。弗拉基米尔将自己的初恋故事写了下来,在下一次的聚会上读给了大家听。

那件事发生在他十六岁那年,邻居家搬来了公爵夫人与她的女儿。弗拉基米尔无意中瞥见公爵小姐齐娜依达美丽的倩影,从此以一颗少年稚嫩的心脏沦陷其中。齐娜依达已经二十一岁,坦率,明朗,而又高傲,端庄。她既将弗拉基米尔当作一个可爱的孩子,又带着恶作剧的意味捉弄着他混沌未开的心意。

屠格涅夫使用了大量绮丽的心理描写,细致入微地展现了一个初坠情网少年的内心世界。他不能抑制地想到齐娜依达,喋喋不休地向自己的父亲诉说齐娜依达的可爱之处。尽管齐娜依达有时显得有些高傲,有时又有点儿喜怒无常。但在弗拉基米尔的眼里,她的一举一动都足以左右自己的世界。她笑起来便是晴空万里,稍稍皱眉都叫自己心疼的难以呼吸。初恋是每个男孩心里最柔软的地方,就算多年后想起,音容笑貌仍历历在目。弗拉基米尔写齐娜依达的金发,她的灰眼睛。不经意的狡黠,温柔的神色。读者们仿佛也和他一起爱上了这个富有魅力的女孩,感受着他的心情,不可自拔。

同时,屠格涅夫也着重描写了“父亲”这个角色。

屠格涅夫本人出生于俄罗斯中部的一个贵族家庭,母亲是个脾气暴躁的农奴主,父亲却是个性情温和的退职军官。母亲的专横和暴戾给少年时代的屠格涅夫留下了阴暗的回忆,而父亲的温文尔雅也给他以深刻的印象。《初恋》里那个年轻而英俊,风度翩翩却又总带着冷淡神色的父亲,无疑就是屠格涅夫对自己父亲的实际反映。

在屠格涅夫笔下,弗拉基米尔的父亲有一张“聪慧、俊秀、快乐的脸”,有着一股“冷冰冰的态度”,和独子说话时的神色则是“既冷淡,又亲切”的。这无疑是一个极为富有魅力的中年男子形象,而在写到透过弗拉基米尔的视角,看到他与齐娜依达的第一次见面时,也有一句有趣的描写:

“父亲站住了,用脚跟急剧地转过身去,往回走了。当他赶上了齐娜依达,跟她并肩行走时,他彬彬有礼地向她鞠了躬。她也向他行了礼,脸上有一些惊讶的神色,并把书放下了。我看见她一直目送着我父亲。我父亲一向穿得很讲究——别具一格而且很大方;可是他的身材在我看来从来没有比今天更匀称,他那顶灰色呢帽戴在他那已经有点儿稀疏的鬈发上也从来没有比今天更合适、更漂亮。”

如此含蓄地描写一见钟情的场景,我曾以为这样的笔法只有日本文学中才会出现。不必说出“我爱你”,只需一句“今夜月色很美”足矣。

此后,齐娜依达来家中做客时与父亲并肩而坐,又向母亲提出了外出骑马的要求,弗拉基米尔回家时听到自己的母亲因为什么事情在责备父亲,齐娜依达常常展现出一种因为有心上人而焦灼的痛苦……种种的暗示,通过弗拉基米尔这个男孩澄澈的眼瞳,呈现出一种清丽的景致。

这段诡秘的爱情让齐娜依达变了,她总是回避着弗拉基米尔,整个人渐渐苍白。年轻的男孩在爱情与热血的鼓动下,取出抽屉中的小刀,想要在齐娜依达夜晚与心上人幽会的庭院对那个伤害她的男人刺上一刀。他躲在阴影里,漫无目的地想着如何行动,直到他看见自己的父亲。

“一个嫉妒的、准备杀人的奥赛罗这时忽然变成了一个小学生。”

弗拉基米尔陷入了一片混乱的思绪之中,完全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他看到“齐娜依达卧室的小窗上那些不大的、微凸的玻璃在从夜空中投射下来的微光映照下呈现出暗淡的蓝色”,然而“突然间,它们的色泽开始变了……在玻璃后面——这我看得很清楚,那白色的窗帘谨慎小心地轻轻放下了,一直垂到窗台上,就这样纹丝不动了”。

男孩带着满腔的不解回到了家中,不久后,他们一家搬回了城里。弗拉基米尔告别了自己的初恋,带着朦胧的痛苦,想着自己再也不会见到她了。

但故事还不止于此。

弗拉基米尔终于明白了父亲与齐娜依达的关系,是在与父亲一起外出骑马的一天。他远远地看见父亲和不该出现在这里的齐娜依达交谈,她的脸上流露出“无法用笔墨形容的忠贞不渝、悲伤、爱恋,以及某种失望的神情”。似乎不耐烦的父亲举起短鞭在齐娜依达的胳膊上抽打了一下,而齐娜依达竟然亲吻了手臂上那条红色的鞭痕。弗拉基米尔无法理解,又难过莫名。交错复杂的感情如同潮水般淹没了他。他坐在书桌前自言自语“这就是爱情啊”,十六岁的背影单薄到叫人心折。

之后父亲因为中风去世了,临行前收到了一封从莫斯科寄来的信。这封信让这个始终冷淡的人激动落泪——但却没有然后了。

纵观这整个故事,屠格涅夫对爱情的描写干干净净,一泓见底。无论是弗拉基米尔对于齐娜依达的心意,还是齐娜依达对于父亲的追寻。全部都含蓄而悠远,呈现出一种古典主义的“克制”特点。但这样的感情却又无疑都是炽烈的,像是浪漫主义作家们笔下不顾一切的生死相许。而对于俄国乡下生活,贵族与没落贵族的描写却又是详实的。齐娜依达与男孩父亲之间的爱情完全通过男孩的眼睛来捕捉,用零碎的片段拼凑出恋慕的断音,无疑又是现实主义的惯用手法。

最后,弗拉基米尔的初恋还有一个异常悲剧的收尾——在他读完大学后打听齐娜依达如今的下落,却得知她已经难产死去了。

初恋彻底远去了,他再也见不到她了。他失魂落魄,思绪万千。他“在一种不可克制的感情冲动下自愿去吊唁跟我们同住在一所宅子里的一个贫苦的老妇人”,在她的棺木前为齐娜依达和自己的父亲祈祷。

我爱着那个害羞、敏感,不知所措的少年,在爱情的洪流中始终清澈;我也爱着那个明朗、美丽,又带着点儿高傲的公爵小姐,她的光华叫人为之倾倒。这是一个配拥有初恋的男孩,而那是一个配成为他人初恋的女孩。

屠格涅夫从头到尾没有写过齐娜依达与父亲如何相爱,也完全没有提到他们是为何分开。对于这场有悖道德的恋情,他只给我们展现了男孩眼中这场爱情的片段和结局,让我们自己去联想那过程中的火焰是如何炽烈。同时男孩的初恋展现在我们眼前时,也已经是一座废墟——这整个故事都是在他的追忆中展开,一个早已死去的女孩和一段没有结局的故事。

浅淡,温吞,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过——然而一切却都已经发生了。或许每个人的初恋都是这样。在高涨的那些日夜,如同满潮般充满自己的心胸。而在此后想起时流下的眼泪,才是这个世界上唯一印证着它曾存在过的勋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学巨匠的青春这样修炼
【名著选读】屠格涅夫《初恋》
干干净净的屠格涅夫—董桥
《初恋·屠格涅夫》原文|读后感|赏析
俄罗斯文学插图:《初恋》(屠格涅夫自传体小说)
世界文豪.屠格涅夫妙语大全(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