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门诊新视野
『推荐理由』
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搭桥术后的患者因再发缺血接受PCI治疗。指南推荐CABG术后再发缺血,如果技术可行,优先选择PCI,血运重建应针对自体冠状动脉或乳内动脉桥血管,而非闭塞或严重病变的大隐静脉桥血管。该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既往曾有CABG史,LIMA桥血管存在严重狭窄,需要干预改善血供。术者选择干预LIMA和自身LM-LAD病变的策略是合理的。糖尿病ACS患者血小板反应活性显著高于非糖尿病患者,远期发生支架内血栓、再狭窄等血管事件的风险更高,因此在充分考虑出血风险的前提下,采用替格瑞洛强化抗血小板是更优化的药物治疗策略。
病史资料(男,74岁,80 kg)

就诊日期: 2015年9月14日。

主诉: 因“胸痛10小时”入院。

现病史: 10小时前出现胸痛,无憋喘、大汗,口服速效救心丸后缓解不明显,来诊。平时劳累后自觉出现胸痛,休息数分钟后可缓解。

既往史: 既往2年前行冠脉搭桥治疗,糖尿病病史2年。

个人史: 无吸烟史。

入院检查

体格检查: 体温36.0℃,脉搏68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49/75 mm Hg。神志清楚,查体合作,自动体位,平卧位。无颈静脉怒张,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音有力,律齐,心率68次分,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明显水肿。

实验室检查: 【cTN】<0.01 ng/ml;【ck-mb】2.2="" u/l;【血生化】scr="" 79="">+ 4.0mmol/L;【血常规】WBC 9.25×109/L,N 65.2%,HGB 142.10 g/L。

入院心电图: 窦性心律,基本正常。

彩超诊断报告显示: 心脏各心腔内径正常;房室间隔连续完整;各瓣膜形态、回声未见异常;心包腔内未探及明显液性暗区;左室下后壁中上段心肌动度减低,后壁中间段局部心肌变薄,动度极差,余段心肌厚度、动度及回声未及异常。二尖瓣探及少量返流信号。左室收缩功能58%。

初步诊断

诊断依据: 活动诱发,休息数分钟自行缓解,冠脉搭桥病史,缺血性ST-T改变。

病症: 1、冠心病 不稳定型心绞痛、冠脉搭桥术后;2、2型糖尿病

危险评估: 既往冠脉搭桥病史,伴糖尿病,ST-T段改变,GRACE评分高危患者。

冠脉造影

造影时间: 2015年09月15日。

造影前用药: 造影前给予肝素3000单位。

造影结果1: 前降支近段狭窄95%,中段100%闭塞,以远血流TIMI 0级。回旋支远段100%闭塞,以远血流TIMI 0级。

造影结果2: 右冠中段75%狭窄,远段90%狭窄,远端血流TIMI 3级。

造影结果3: 静脉桥(主动脉-对角支-回旋支-后降支)血管通畅,未见狭窄,血流正常。

造影结果4: 左侧内乳动脉桥与前降支吻合处偏心狭窄95%,血流正常。

造影结论及应对策略: 本病例行冠脉造影发现: 前降支近段狭窄95%,中段100%闭塞,以远血流TIMI 0级。回旋支远段100%闭塞,以远血流TIMI 0级。右冠中段75%狭窄,远段90%狭窄,远端血流TIMI 3级。静脉桥(主动脉-对角支-回旋支-后降支)血管通畅,未见狭窄,血流正常。LIMA桥与前降支吻合处偏心狭窄95%,血流正常。造影后向患者家属交代病情,并请心外科会诊认为无法再次行冠脉搭桥治疗,与家属沟通后决定择期做介入治疗。

手术过程

手术时间: 2015年9月18日。

术中用药: 术中肝素7000单位。

手术过程1: Runthrough导丝6F JR 4.0指引导管支撑下经乳内动脉至前降支远端;选用2.0×10 mm Empira球囊进行预扩张。

手术过程2: Endeavor 2.5×14 mm支架12 atm释放; 选用NC Sprinter 2.5×9 mm 球囊进行后扩张18atm。

手术过程3: Firebird 2 2.75×23 mm支架14 atm释放;(之前预扩)选用NC Sprinter 3.0×9 mm 球囊进行后扩张18 atm 。

手术总结:
术前病变部位造影图

术后病变部位造影图

PCI术后及随访

术后用药: 拜阿司匹灵 100 mg qd;倍林达 90 mg bid;可定 10 mg qd;倍他乐克缓释片 47.5 mg qd。

出院心电图:

随访结果: 1、6个月后复查超声心动图,EF60%,LVDd 50 mm。2、随访至今患者无胸痛,活动后无气促,未发生并发症。

病例总结

病例特点及应对策略: 患者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冠脉造影显示三支病变,从心电图、病变狭窄程度上看考虑为前降支病变引起。患者前降支两处病变:前降支近段严重狭窄和前降支LIMA桥吻合处严重狭窄,又再次行再灌注治疗的必要,心外科无法再次搭桥。冠脉治疗方案包括:1、尝试原位血管开通。2、前降支近段、桥血管吻合处置入支架。乳内动脉(IMA)其10 年的通畅率保持在95%, 粥样硬化发生率仅4% , IMA旁路左前降支显示了其优越性,故最为常用,其中吻合口是其再狭窄的常见部位,对吻合口病变的处理至关重要。我们考虑目前其LIMA桥单纯吻合口病变,可首先考虑给予治疗。如果以后桥血管病变弥漫,可再考虑第一种治疗方案。

用药经验: 该患者为中危ACS,血栓发生事件可能性大,而且患者曾经行冠脉搭桥治疗,术后复杂,所以给予应用替格瑞洛。2009年 PLATO研究显示:替格瑞洛较氯吡格雷显著降低12个月主要终点事件风险16%。其中,与氯吡格雷相比,替格瑞洛降低ACS患者心血管死亡风险21%,降低再发心梗风险16%。2015年ESC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管理指南对于所有中高缺血风险的患者,无论初始治疗如何,即使前期已使用了氯吡格雷进行预治疗,若无禁忌,建议停用氯吡格雷,换用替格瑞洛。(Ⅰ,B)

个人替格瑞洛用药经验及心得回顾: 1)替格瑞洛发挥作用较快,术前提前应用替格瑞洛能够减少术中无复流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尤其适合复杂病变、血栓负荷重等急症PCI治疗患者。2)对于中高位的ACS患者,替格瑞洛能够降低该人群的全因死亡率、心血管事件等,应作为首选。3)替格瑞洛不增加大出血风险,如遇一般出血,可观察,原则上不主张立即停药,可先停用替罗非班、低分子肝素等药物;替格瑞洛的类腺苷效应可引起呼吸困难,大多为一过性可耐受,应对患者积极说明,原则上不主张立即停药;4)我们科从替格瑞洛上市后就开始用,至今已有500例左右PCI患者使用替格瑞洛。该300例左右患者主要包括ACS行急诊、择期PCI术,根据随访数据来看,应用了替格瑞洛,支架内血栓率为零,大出血发生率为零。整个病区:应用数量为120;应用人群为复杂病变、急性心梗;使用至今还没一例使用替格瑞洛的患者出现支架内血栓。

医师介绍


李涛,山东省立医院急救中心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山东大学医学院,一直从事急危重症,并熟悉急性心肌梗死的介入治疗,积累了较多的经验。

二维码(扫一扫即可分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病例分享|张妍:替格瑞洛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围术期治疗
病例分享|郑华峰:多支病变伴血栓高负荷处理策略
瓜蒌薤白半夏汤配合复杂病变介入治疗
早读 | 介入医生的噩梦:支架内血栓,我们该何去何从?
【干货】冠脉造影vs.冠脉CTA
冠心病左主干病变治疗策略至关重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