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必杀技】看完这篇,下次见到CK-MB>CK,不要再找心内科会诊了!

随着肌酸激酶MB型同工酶(CK-MB)测定频率的增加,许多同行在日常工作中常碰到CK-MB测定值高于肌酸激酶(CK)的情况,令人疑惑不解。


我们知道CK等于肌酸激酶MM型同工酶(CK-MM)、CK-MB、肌酸激酶BB型同工酶(CK-BB)之和,但在日常检测中常出现CK-MB检测值与理论值不符,甚至CK-MB值大于CK值的情况,使检验工作者和临床医生产生疑惑,有些临床医生甚至怀疑检测结果的真实性,为何会出现这种结果呢?下面让我们结合一个病例,给您分析分析。


话说,2016年9月23日呼吸科来了一位先前已确诊肺癌的患者,该患者有咳嗽、胸闷、胸痛等症状,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病史,多次检查结果示CK-MB(免疫抑制法)值为204 IU/L(0~24 IU/L),CK(pH比色法)值为108 IU/L(25~173 IU/L),怀疑心肌梗死;于是请心内科会诊。


我们的“福尔摩斯医生”仔细侦查后,指示重新改用化学发光法(质量法)检测CK-MB,结果提示CK-MB为3.6 ng/mL(0.3~6.3 ng/mL),CK(pH比色法)检测结果仍在正常范围内。因此,“福尔摩斯医生”认为之前的CK-MB为假性升高,应排除急性心肌梗死,考虑此假性CK-MB>CK与肺癌相关。


看到这里,您可能会问,为何“福尔摩斯医生”能一眼看穿事实真相,如此肯定CK-MB值为假阳性 这首先得从CK-MB与CK的关系说起。

CK是由M(肌肉)型和B(脑)型两种单体亚单位组成的二聚酶。M型和B型亚单位结合形成3种CK同工酶:CK-BB、CK-MB、CK-MM。



CK-MB为CK中的一种,所以CK-MB检测值是不可能大于CK的。因此,当CK-MB>CK时,多为假性的异常结果。


那为何临床会出现CK-MB>CK的情况?与检测方法有关,或受疾病所影响?

CK检测方法临床常用pH比色法,其检测原理如下,



NADPH在340nm处有特异吸收峰,通过测定NADPH生成速率计算CK活性。


CK-MB检测临床常用免疫抑制法和化学发光法2种方法。


1.免疫抑制法



2.化学发光法


此方法是双位点酶免法,将抗CK-MB、CK-BB抗体均加入血清标本中,其中CK-MB抗体中存在碱性磷酸酶结合物,血清中的CK-MB、CK-BB与抗体结合为固相物质进而被磁场吸住,未结合的CK-MM被冲洗除去。将化学发光底物添加至反应管内,此化学发光底物与CK-MB抗体上的碱性磷酸酶结合物结合后,再进行光度测定。所产生的光量与样本内CK-MB浓度成正比,即可计算出CK-MB的浓度(单位为ng/mL)。


免疫抑制法具有迅速、简捷、省时等特点,因此临床多用此种方法。然而,免疫抑制法因自身方法学不完善和易受某些干扰因素的影响,会造成CK-MB活性假性升高。而基于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技术的质量法却不存在该方面的问题,故化学发光法是目前较优的方法。


那么,影响CK-MB检测结果出现假阳性升高的因素,具体机制是什么呢?

1.CK-BB的干扰


上面说过,正常人血清中几乎无CK-BB,可忽略不计,免疫抑制法也是假定标本中无CK-BB,但如果机体内CK-BB含量升高,此时CK-MB结果便有可能大于CK值。


2.巨CK(CK1、CK2)的干扰


巨CK1为CK与免疫球蛋白结合形成的复合物,巨CK2为CK与线粒体聚合后所形成的复合物。巨CK是巨分子酶,具有高分子团,不能被免疫抑制法抗CK-M抗体所抑制,故CK-MB的测量结果会假性升高。


回到上面的病例,“福尔摩斯医生”考虑CK-MB>CK与肺癌相关的理论依据是什么?CK-MB>CK与哪些疾病有关?

1.恶性肿瘤


有研究报道,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CK-BB含量升高或存在巨CK2,因此,恶性肿瘤患者可出现CK-MB假性升高。


2.颅脑损伤


脑组织细胞损伤、缺血、缺氧、坏死时,大量存在于脑组织细胞胞质和线粒体中的CK-BB释放至血液中,血清中的CK-BB就会升高,因此颅脑损伤患者可出现CK-MB假性升高。


3.炎症


炎症患者的血清中存在巨CK1,因此,炎症患者可出现CK-MB假性升高。


4.婴幼儿及新生儿


婴幼儿及新生儿在母体内以胎盘获取营养,其获得CK-BB的含量要多于CK-MB,因此,婴幼儿及新生儿有可能出现CK-MB>CK的情况。


5.其他疾病


当患者有神经系统疾病、大理石骨病等疾病时,也可出现CK-MB假性升高。


总而言之,免疫抑制法测定的CK-MB>CK多为CK-MB假性升高,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可基本排除心肌梗死,建议改用化学发光法进行定量测定,以测定CK-MB(单位为ng/mL,而不是IU/L)的真实值,并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症状等,筛查患者有无肿瘤、颅脑损伤、炎症等。


好了,如果您掌握了以上知识,下次遇到CK-MB>CK,您也可以成为“福尔摩斯医生”,再也不用请心内科会诊了

 。


参考文献


1. 王霞, 肌酸激酶同工酶 MB活性大于总肌酸激酶活性的原因分析.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6. 13(37).


2. 王伟, 肌酸激酶同工酶活性大于肌酸激酶活性原因分析及临床应用. 中外医疗, 2012. 06(31).


3. 吴文礼, 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活性大于肌酸激酶活性常见原因分析.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1. 18(08).


4. Strom, S. and R. Bendz, Serum creatine kinase (CK) activity after M-subunit inhibition in patients with atypical CK isoenzymes--a comparison to findings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Clin Chim Acta, 1983. 132(1): p. 73-81.


5. Takagi, Y., T. Yasuhara, and K. Gomi, [Creatine kinase and its isozymes]. Rinsho Byori, 2001. Suppl 116: p. 52-61.


6. Apple F, et al, Clinical and analytical evaluation of two immunoassays for direct measurement of creatine kinase MB with monoclonal anti-CK-MB antibodies. Clin Chem, 1988. 34(11): p. 2364-7.


作者:航天中心医院    周航 赵运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CK-MB假性升高,应该怎么辨别处理?
是什么原因导致CK-MB大于CK?
肌酸激酶升高 = 心肌炎?错!
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酸激酶:哪些情况会如此?如何分析?怎样处理?
CK-MB>CK?为你抽丝剥茧剖析背后的原因
检验案例:CK-MB活性大于CK,是检验科的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