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季度锂电负极材料增速迅猛-负极材料技术发展多样化 竞争格局变化或在两年后

   

2016年第三季度国内负极材料产量35970吨,同比增长86.18%,环比增长34.47%

  人造石墨同比增长最快,增速达108.7%,增长主要受动力电池、高端数码电池、出口带动,目前国内动力电池和高端数码电池用负极材料以人造石墨为主。天然石墨环比增长最快,增速达44.5%,主要是因为第三季度3C数码市场产销两旺。

受新能源汽车行业迅猛发展以及消费电子行业增长的驱动,锂电负极材料市场需求快速增长。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调研显示,2015年中国锂电负极材料的出货量达到7.28万吨,产值规模达到38.8亿元,同比2014年分别增长37.1%35.2%。受益于动力电池市场强劲需求,2016年前三季度国内负极材料产量总计8.4万吨,同比增长76.7%,环比增长42.7%。其中,人造石墨以其可靠性和安全性成为了负极材料的市场主流。

    值得注意的是,负极材料行业格局相对稳定但竞争却依然激烈,市场高度集中导致具有实力大型负极材料企业将占据更多竞争优势。在传统负极材料市场成熟之后,负极材料企业也面临着产品价格持续下滑、市场竞争加剧、新材料研发进展缓慢、账期延长等诸多挑战。

    目前国内负极市场集中度相对比较高,对中小型负极企业而言,唯一的出路就是实现产品创新或是引入资本实现华丽转身,单纯靠以前的经营模式是很难生存。但产品创新也需要大量的研发资金和人才的投入,因此归结来看,资本市场将是影响未来负极材料行业发展的决定因素。

事实上,动力电池市场的兴起对所有负极企业都是一个新的机会,产品和市场永远都是竞争的两条主线。哪个企业能在产品上有新的突破,在市场上优先抢占先机,就有可能改变现有的竞争格局,但这些都需要时间。

   预计未来两年内负极材料市场两级分化的竞争格局不会发生太大变化,但两年以后的格局可能会发生变化。一些中小型企业如果在资本市场上有所突破,可能会出现市场均衡的情况。

   动力汽车领域:从国家对乘用车新的标准规划看,随着续航里程的提高,未来电池的能量密度将大幅度提升,这也意味着其对应的正极、负极材料也将发生本质的变化。因此,具有高能量密度的硅碳负极复合材料可能会提前大量应用起来。

目前,大部分大型电池企业已经开始启动了硅碳负极的产品实验和电池生产。预计未来360mAH以上的人造石墨和400MAH以上的硅碳材料将是动力汽车市场的主流。

电动大巴领域:电动大巴正极主要以磷酸铁锂为主,更多的是注重安全性、高低温启动、快速充电等性能。未来具有特殊功能性的负极材料也将有一定的需求量。因此,具有一定倍率型的负极材料也是未来负极材料的一个发展方向。

储能领域:储能市场的锂电应用主要是针对传统铅酸电池,更多关注的是材料脉冲充电性能和成本,将会以价格较低的人造石墨材料为主。

数码领域:数码市场未来几年将是聚合物的天下,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长循环的负极材料将会成为主流。预计以人造石墨为主体的360mAh以上的复合材料将是主要的发展方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造石墨:锂电池主流负极材料
2016年中国电池材料行业发展概况分析【图】
2020-2022年全球人造石墨行业市场需求量(万吨)及市场规模(亿元)增长预测
上市企业联手“策划”负极材料制备的降本增效
锂电池负极材料全景梳理
30页PPT看懂锂电池石墨负极材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