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扬城医院有近百种自制药,不会大涨价

    妇幼保健院的“鞣酸软膏”、“婴儿扑粉”;中医院的“平痤合剂”、“珍视固本液”;武警医院的“季血生口服液”、“屏风止咳液”……这些医院自制剂向来以疗效好、价格低深受患者欢迎。不过,医院的自制“明星药”价格可能要调整了。

    省物价局昨发布通知,自8月1日起,取消原政府制定的医疗机构制剂价格,医疗机构遵循公平、合法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兼顾患者的承受能力自主合理制定价格。

    记者调查

    本地特色药不少:

    近百种自制药外地市民慕名来买

    扬州各大医院目前在售的自制“特色药”数量有多少?昨日,记者走访了市区5家规模性公立医院,据统计,目前仍然生产并在售的自制药品数量有近百种,其中不少药品属于“明星药”,不仅扬州市民争相购买,不少外地市民慕名前来购药。

    以妇幼保健院为例,医院药剂科主任施长城介绍,目前该医院在售的自制药品大概有七八个品种,销量最大的要数治疗宝宝红屁股的“鞣酸软膏”、治疗宝宝湿疹及痱子的“婴儿扑粉”、给生养妈妈们补身体的“益母草合剂”等。这三种自制药品除了效果好以外,价格也十分“亲民”,分别只有10.7元、8.9元和17.2元。“鞣酸软膏”很受欢迎,不少外地市民专程赶至妇幼保健院购买。

    也有“明星药”消失:

    “棕色合剂”十年前就买不到了

    昨日,记者发现一个现象,扬州部分医院的自制药品品种正在“缩水”,甚至有些医院出现了完全停产的现状。

    市民胡先生介绍说,他母亲患有气管炎,好多年前,他会前去苏北医院购买一种名为“棕色合剂”的止咳药,可是近些年,他多次上门询问,对方却再无此药出售。“我后来听说市一院有一种名叫‘绿棕合剂’的止咳化痰的药出售,可是跑了几次都没有买到。”胡先生无奈地说。

    记者昨联系上了苏北医院和市一院的药剂科,对方表示,两家医院在10年前就停止生产自制药品。

    现象分析

    成本上升用量有限

    自制药生产成“鸡肋”

    苏北医院、市一院、妇幼保健院、中医院、武警医院这五家规模性公立医院中,除了妇幼保健院、中医院和武警医院还在生产并销售自制药品以外,苏北医院和市一院这两家三级甲等医院的自制药品早在十年前就已经停产了。

    苏北医院药剂科工作人员陆强介绍,10年前,苏北医院生产的棕色合剂(止咳化痰)、胃炎合剂(治疗胃炎)、考霜(治疗皮炎)等药品确实很畅销,之所以没有继续生产,也是因为成本太高。

    市一院药剂科主任刘艳秋表示,该医院在十年前停产自制药品主要原因是,当时东区医院规划建设,处于东区医院的药品自制室也被纳入了规划范围,因此直接停产了。

    武警医院药剂科王姓负责人表示,国家针对医院自制药品有着严格的要求,首先自制剂价格要比市场均价低;其次如今市场起到同种效果的药品较多,而市场存在的药品,医院不允许生产;另外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按照管理规范,医院至少要投入数百万元对现有的制剂室等进行改造,投入成本过高。

    新政出炉

    医院自制特色药下月起价格放开

    昨日,我省发布了《关于改革医疗机构制剂价格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自8月1日起,我省13市取消原政府制定的医疗机构制剂价格,也就意味着我市医院自制“特色药”下月起价格全面放开。

    《通知》中还明确,医疗机构制剂不同于普通药品,制定或调整制剂价格前,需先告知当地价格主管部门,并在收费场所公示一周,价格水平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调价周期原则上不少于6个月。另外,各地价格部门要强化事中监管和事后跟踪,做到放管结合,尤其对调整幅度大、调整频次多、与市场同类药品价格差异大的医疗机构制剂加强分析,必要时开展成本调查。

    本报追问

    价格放开

    消失的特色药会回来吗?

    针对省物价局发布的《关于改革医疗机构制剂价格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下月起,我市医院自制药品价格将放开,不再由政府决定,这种政策的刺激,是否会让已经“消失”的特色药重获新生?

    针对这一问题,市一院药剂科主任刘艳秋介绍说,即使省里对医院自制药品放开,他们也不太可能对自制药品恢复生产,主要原因依旧是成本过高。“恢复生产药品需要满足很多条件。”刘艳秋说,首先医院必须通过医监部门的审核,而审核的前提是考核医院的厂房、药品源头等,这是一整套的认证。

    扬州自制

    “明星药”一览

    妇幼保健院

    (7-8种)

    鞣酸软膏(10.7元)、碘伏消毒液(25.8元)、益母草合剂(17.2元)、呋锌油(9元)、婴儿扑粉(8.9元)等。

    武警医院

    (几十个品种)

    季血生口服液(26元)、屏风止咳液(34元)等。

    中医院

    (44种)

    20多种规模用量,其余属于“冷品种”:平痤合剂(中药合剂),防治脸上痘痘和湿疹;珍视固本液(眼科用药)等。

    苏北医院

    棕色合剂(止咳)、胃炎合剂(治胃炎)、考霜(皮炎)等,已停产。

    市一院

    绿棕合剂(止咳化痰)等,已停产。

    价格由医院“做主”

    畅销“秘方”会坐地起价吗?

    医院说法

    面对医院自制药品价格的放开,市民又不禁发问,“价格不由政府来定,是否意味着这些医院的‘秘方药’会大幅涨价呢?”

    针对这一问题,记者先后咨询了妇幼保健院、中医院和武警医院三家医院,对方药剂负责人纷纷表示,即使医院自制药品价格放开了,医院也不会随便调整药价,会从成本控制、市民承受能力等方面考虑。

    “我们现在出售的自制药品价格已经到位了,考虑到市民的承受能力,我们的药品应该不会大涨。”施长城说。

    同时武警医院药剂科王姓负责人也表示,该医院暂时未考虑上调自制药品价格,原因是该医院出售的自制药品原本就是面向部队的,产生的收入仅用作补贴医院设备老化,未想过从患者身上赚钱。

    “价格放开后,我们医院下一步的措施还不清楚,不过涨价不太现实,我会从成本控制方面着手,不会让患者感到负担。”中医院药剂科负责人乔明表示。

    部门说法

    物价部门表示,会不会涨价很难说,毕竟过去不少自制剂的价格确实“偏低”。不过,价格放开毕竟并不是政府“放任不管”。对于医院自制剂价格,虽然放开由医院定价,但政府也还是留有后手的。

    省物价局医药价格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省物价局规定,医疗机构制定或调整制剂价格前,需先告知当地价格主管部门,并在收费场所公示一周,价格水平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调价周期原则上不少于6个月。

    小贴士

    中医教你自制驱蚊香囊

    自制药受欢迎,尤其在中药方面更受市民青睐。面对酷暑以及恼人的蚊虫,很多人想出了不少办法与蚊虫作“斗争”。近年来,各种中草药驱蚊香囊也成了“香饽饽”。市中医院名医馆专家李耀谦手把手教你制作中药驱蚊香囊,虽说中草药驱蚊香囊的驱蚊效果没有市面上各类杀虫喷雾剂威力大,但确实能在一定范围内有效驱走蚊虫,防止被叮咬。相比一些驱蚊水,更加绿色环保安全。大家不妨动手试一试。

    ●步骤一:准备好以下这些中药材——藿香、艾叶、石菖蒲、陈皮、苏叶、薄荷、丁香、小茴香、金银花。

    ●步骤二:将这七种药材捣(剪)碎混合。

    ●步骤三:将这些捣碎的中药材装入无纺布袋中。

    ●步骤四:将无纺布袋装入漂亮的小锦囊中。

    ●使用方法:可放在车内,也可挂在胸前,或放在办公桌上,晚上睡觉时放置枕边,每周更换一次。

    业内探讨

    不再由政府定价

    有利于调动各方积极性

    医院自制药剂起步于上世纪50年代初,受近年来药材成本、人工成本、设备更新改造成本上升,但使用量又有限(只能在本院流通使用)等因素影响,不少医院已经放弃了这块“业务”。

    专家表示,医院制剂更多承担的是医院招牌、公益服务的角色,不会因这一纸通知就价格飞涨,“对医院而言,在保本微利的基础上实现‘价格稳定’是最好的。”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价格由医院自主确定,医院肯定会“随行就市”,“如果药材价格上涨厉害,医院会进行相应的公示后再作出上调决定,而药材价格下跌,医院也会同步下调价格。”

    一位业内专家表示,一个制剂品种从申报到批准生产至少需要3到5年,程序多、要求高、费用贵,使得多数医疗机构望而却步。改革定价系统,由政府定价改由医院自主,这有利于完善中药制剂成本的核算机制,调动各方积极性。

    记者 陈晨 文/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医院独门秘方,患者口口相传,院内制剂为啥好用难买?
重庆各医院自制“宝贝药”,物美价廉,果断收藏!
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身先士卒做表率 同舟共济战疫情——大连市药学会理事、第六人民医院药剂科主任常青燕事迹
医院药房药品管理制度
每瓶不到10元,能缓解“刀片嗓”!昆明这两种中医药制剂日产量提升3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