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8年7月26日┃选题参考┃小学语文低段“说作文”教学策略研究

陆海花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心小学


老师和学生常常感觉写作文难,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不妨让学生“说”作文,“说”作文,可以拨动学生内心的情感之弦,让学生写出好作文。


一、说生活细微处,活化表达“资源”

没有素材,作文内容无疑会贫乏。学生的认知情感来源于生活,萌生于生活中某个细小的动作、眼神、举止等。朱自清的《背影》,就是萌生于细节。 在教学中,要多给学生说的机会,让他们的思想情感喷涌而出。比如,在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习作3”指导中,我没有让学生提笔就写,而是围绕“我们在生活中总会有一些新的发现”一题,引导他们进行交流:“阳台上的花盆里冒出了一颗无名的小草,绿绿的,很可爱;发现小区里的树叶都变黄了,唯有翠柏依然碧绿;上学路上,搀扶了一位老奶奶过马路。”其实编者就是想让学生仔细观察,并说出自己的所见所感所思。待学生打开思维后,我引导学生说:“本学期,你遇到过的哪件事最有趣?你当时的心情怎样?通过那件事之后,你有怎样的发现?”我让学生以电视采访的形式,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组织小组成员依次轮流接受采访。

引导学生从熟悉的环境中探寻表达素材,表达的资源更加丰富,帮助其在主动陈述中有感而发,信手拈来而非苦思冥想。每堂课都给学生一点时间,让他们进行主题演说,让他们说出自己生活中经历的每一件小事,让他们能够带着敏锐的感思去触摸世界。多给学生点拨指引,在他们欲言又止时,给他们一点提示,让他们都能仔细观察留意生活中的点滴,形成随时随地说作文的良好习惯。


二、说交流差异性,找出表达“引子”

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意见和观点,让他们在展现不同表达内容方式基础上抓住表达中心,让内容更加动人。 说出交流的差异,使学生在相互表达中学习,在求同存异中借鉴。

比如,在汶川大地震问题的讨论上,我就引导学生从地震的科普知识、地震救灾场景、志愿者和解放军等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时的情形、文艺工作者义演救灾等话题,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建议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大地震,让他们在彼此交流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找出文章表达核心要点: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应该世代传承。学生在表达中认为:要当科学家,研制准确预报地震仪器,避免更多同胞伤亡;要当解放军,做人民生命财产的守护人等。通过交流,我要求学生以“自己最想说的话”为引子,围绕“爱的传承”写一篇观后感。

针对学生交流情况,教师应多巡听和驻足观察,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表达要求与主题各抒己见。围绕小组交流的差异,鼓励学生相互补充,给他们更多宽裕的时间进行互动,增强理解感知。多提炼升华,引导他们在自我总结反思的基础上,不断修补完善,形成更为成熟的表达提纲。


三、说评价精彩点,提高表达“效果”

经典的示范作用无穷,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认知感悟和精彩发现,能在相互学习和借鉴的过程中更好地完善自己的文章。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来评价文章的精彩点,能帮助他们在彼此运用中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效果。 引导学生带着鉴赏与学习的态度评价其他同学,更会使他们有所发现和收获。

比如,在《上学途中的一件事》作文评价中,我先挑选3篇优秀习作,请作者分别上台朗读。学生听完后,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对精彩文章予以点评。请每一组推荐一名同学,分别就3位同学精彩的地方予以点评,并说出自己从中学到了什么。我根据学生的自我叙述点评情况,针对他们没有发现的作文构思、结构安排、主题价值等方面予以补充,并引导学生按照写作的要求继续完善,鼓励他们写同题作文。

以说的方式来呈现美文佳作,使得学生在欣赏学习的过程中真切感受到其中的魅力,帮助他们体味精巧的结构、优美的词语、深刻的思想。引导学生以精益求精的精神,针对优秀习作进行深入剖析,归纳其中的写作方法。鼓励学生按照优秀习作的写作构思,组织进行二次习作,让他们有更多学习超越的机会。


运用“说”的手段,让学生学会表达,学会作文,让学生在不知不觉的表达中形成写作思维,在口无遮拦的谈话中说出最想表达的素材,让表达素材丰富多彩。多指导学生主动开口多说,激活他们的表达冲动与灵感,定会使得他们能说、会说、善说,内心的情感会涌流不止,鲜活思想和鲜明个性也就能跃然纸上。

本文来源: 《语文天地》 2016年第3期P56页


附另一篇参考文献

小学“说”作文教学策略研究


富文娟,周冬梅,闫峰

长春教育学院中文系


摘 要:传统作文教学重视书面语言的训练, 忽视了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所谓“重目治, 无视口耳之事”, 这是不符合语文教学规律, 不利于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的, 也是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各种“说”的能力是积累作文素材与能力的起步。教师要引导学生到“社会”这个大课堂中去体验生活, 发展语言能力, 改变词汇匮乏, 改变作文时的“无话可说”。

关键词:小学; 说评写; 作文模式; 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富文娟, 女, 吉林双辽人, 长春教育学院中文系教授, 硕士, 研究方向为古代汉语、古代文化。

基金: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教育部规划课题“区域性农村小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研究”子课题的阶段性成果 (FFB090577) ;


所谓“说”作文教学, 是在活动教学理念的指导下, 通过动笔前自由表达阶段、有章可循写作阶段和多种评价阶段, 让学生在动口、动笔、动脑的活动中, 达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的一种写作课模式。


一、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 启发学生表达自己独立的感受, 发展语言能力, 积累写作素材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源于生活, 来源于实践, 蕴涵着丰富的知识。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各种“说”的能力是积累作文素材与能力的起步。我们可以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 使学生看到许多平时生活中所无法见到的、了解到的、学到的知识, 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让学生练习说话, 引导他们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 不断丰富语言、词汇, 启发他们表达自己独立的感受, 发展口头语言。


1. 多角度观察“说”。

一位国外教育家说过:“图画是鼓励学生说话的一种最强有力的兴奋剂。”现行教材中有许多插图, 形象生动有趣, 常能唤起学生的观察、联想和说话的兴趣。如, 《亲人》一课, 我们首先能从人物的衣着判断她们属于不同民族。我们从小姑娘的动作 (在围裙上擦手) , 周围环境 (满院子的床单、竹篓里的脸盆、棒槌和洗好的衣物等) , 可以想象出小姑娘刚好为老奶奶洗完衣物回来, 由此, 我们想到老奶奶一定是在表示感谢。按这个思路, 自己安排一个合理的顺序, 可把图意完整地说出来。这一方面培养了观察能力, 另一方面又进行了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2. 抓情节复述“说”。

复说是学生们将读物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是一种“说”的实际训练。例如, 《小木船》一文, 文章围绕小木船写了小作者和同学陈明的友谊形成—破裂—恢复的过程, 他俩勇于认错, 建立起真正的友谊。课文结尾写到:“陈明跟着爸爸妈妈搬到外地去了。从那以后, 我们俩再也没有见过面。……”虽然两人没能再见面, 但友谊是长存的, 课文没有展开叙述。扩展“我与陈明不见面友谊都在发展的情景”, 我们可以进行扩展练习: (1) “我”寄给陈明一套航模邮票作为纪念; (2) “我”梦见陈明又搬回来了, 我们俩用塑胶积木搭了一条好大的船; (3) 20年后, 两人都成了造船专家, 并用视频电话交流彼此的科研成果……一幅幅友谊的画卷展现出来了, 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更加深入了。


3. 发散思维想象“说”。

许多课文内容都有“空白”, 教学时, 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去填补“空白”, 把自己想象的内容描述出来。如, 一教师上《草船借箭》时, 看准了诸葛亮立军令状就是第一段内容的“聚焦点”, 于是以其为填补“空白”, 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想:如果你是诸葛亮, 你该怎样写军令状而且使得周瑜满意?然后大家议一议, 评一评。这样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充分地发挥了语言的交际应用功能。


4. 自圆其说评价“说”。

演示, 就是运用动作、表情示意, 以配合解释、说明的辅助手段。如, 上海一教师教学《捞铁牛》第三自然段时, 做了一个演示:在玻璃缸中装入大半缸水, 缸内盛一装有石子的圆口瓶, 缸口上架一木尺, 木尺的两端系上棉线, 线下吊一铁块, 沉入缸底。教师将圆口瓶内石块逐一取出, 让学生观察会有什么现象, 并且评议:缸底的铁块为什么会上升?铁块上升和铁牛能从沙中捞起, 原因是什么?这样, 训练了学生语言的条理性, 培养学生言之有序的能力。


二、引导学生到“社会”这个大课堂中去体验生活, 学习语言, 发展语言能力

只有多读多积累, 学生的口语交际才有文化的基础。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 学生交际的语言就会充满魅力, 内容丰富多彩, 才能给人启迪, 给人智慧, 才能使交际活动达到左右逢源、游刃有余的境界。为此, 我们强调多读书多积累, 倡导学生广泛阅读各种有益书籍。

1. 强化熟读背诵。

现行语文教材中的课文语言规范、文质兼美, 读来朗朗上口, 我们在教学中有意识地通过朗读、背诵、复述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语感, 重视语言积累。平时的语文课堂, 我们强调多读多悟, 坚持以朗读训练为主线, 努力做到以读代讲、以读促悟、读思结合、读说结合、读写结合, 这样既提高了语文教学的实效, 也帮助学生积累了规范的基础语言。


2. 拓展课外阅读。

鲁迅先生曾说过, 读书如蜜蜂采蜜一样, 采各种各样的花, 酿出来的蜜才会香醇可口。学生学习语言 (包括口头语言) 也是这样, 仅靠课内对课文的朗读和背诵还远远不够。为此, 我们十分重视引导学生课外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一是充分利用好与教材相配套的《亲近母语》及《小学语文阅读新干线》等, 每学完一篇课文我们就布置学生阅读相关类型或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 使课内外知识融会贯通;二是各班开辟一块“阅览专板”, 鼓励学生将自己家中的图书带来, 相互借阅;三是加强了对课外阅读的检查, 我们明确要求中高年级学生每人备一本《采蜜集》或课外阅读摘抄本, 引导学生摘录好词佳句, 概述读书心得, 定期组织评比, 促使学生自觉进行课外阅读;并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口语交际和习作中学着使用积累到的词汇句段, 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3. 课外活动。

语文课外活动是语文课内训练的补充、延伸和发展, 是课内外结合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教育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语文是基础教育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 语言文字的掌握和运用在课外几乎无处不在。要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必须广泛开展多种多样的交际训练, 认真观察生活, 经常练习, 积极参加实践活动, 把在课堂获得的知识、技能和技巧应用于实践。

(1) 阅读交流会。小学作文应向社会中最实惠、最活泼的口语开放, 切实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用交流会的形式介绍一些有关的阅读知识。例如, “怎样读科技书”、“谈谈诗歌的朗诵”、“怎样写日记”、“阅读过程中关于观察、想象的处理”、“怎样写读书笔记”……可以请有关的学生来主持交流, 时间一般不宜太长, 内容上让准备的学生注意通俗、浅显, 注意趣味性。这样的形式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学习心理, 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2) 采访。采访活动对培养学生关心周围事物、分辨是非、学习先进,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交际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小学生当“小记者”, 利用节假日采访老农民、民间艺人、故事大王等, 搜集民歌、民谣、传说、革命故事、改革中的新人新事、新风。采访时, 要求学生不仅在课堂上积极主动的学习相关知识, 而且在认识能力和写作、言语表达能力上要有提高;采访过程中, “小记者”应施展才干, 使自己真正成为学习、生活的小主人。我们采用的主要方法就是:走向生活, 模拟生活, 再现情境, 进行交际训练。一是充当社会角色, 体验丰富的社会生活, 像看报、打电话、买文具、礼貌待客等都是学生生活中经常碰到的事。如, 买文具, 我们先布置《逛商店》的交际作业, 带领学生到文具店去了解各种文具的种类、式样、颜色及用途等, 并让学生有意识地与售货员阿姨进行交谈。交际课上, 学生模拟扮演营业员与顾客, 通过角色对话, 绝大部分学生能说清楚购物过程。二是充当家庭角色, 品味温馨的家庭生活。如, 结合“三八节”, 引导学生对妈妈 (由女教师担任角色) 说说知心话, 感受伟大的母爱。三是充当校园中的不同角色, 感受充满关爱的校园生活。学校师生之情、生生之情是人生中最值得纪念留恋的纯朴情感。学生病了, 老师带同学去探望, 并及时补课;同学遇到困难, 周围的人伸出援助友谊之手;老师病了, 学生也很着急, 盼望老师早日康复……在交际课上, 我们注意创设不同的角色, 学生在口语交际训练过程中也感受到校园充满关爱, 潜移默化受到“如何做人”的思想教育。

(3) 小论坛。小论坛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 启发教育对象, 以理服人, 可使针锋相对的观点进行交流, 论证自己的真理性, 揭露对方的错误。它改变了过去那种仅仅依靠教师区分事物是非的面貌, 而就人们日常生活、学习中普遍关心的问题选定专题, 从问题的两个侧面, 有组织、有准备、有秩序的辩论, 揭露出各种片面认识的缺陷, 从而帮助学生全面、客观地看待学习。这种形式具有知识性、趣味性, 学生的口头语言运用能力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4) 戏剧创作活动。学生把课文编成课本剧, 进行文字的再创作;深入到学校各个角落, 把同学们学习、课间活动、体育锻炼、文化生活编成戏剧, 自己担任导演, 让同学排演;定期组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 让学生在参与中获得满足。这样, 兴趣促进了学习的能动性, 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本文来源: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8期,P103-104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小学作文教学自能序列训练
读写结合研究现状情报综述
如何提高中高年级学生作文水平
于老谈简单语文
浅议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读写结合”训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