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访谈丨周伟力: 教研员首先要有舍我其谁的角色意识

周伟力,男,1966年3月出生,中学高级教师。自1995年以来,历任浙江省乐清市第二中学办公室副主任、教务处主任、副校长。2000年获乐清市第六届教坛新秀称号,2004年任柳市中学校长,2005年担任乐清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副主任,兼任乐清市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育委员会会长。2015年11月,任教研室主任,兼任乐清市教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法人代表。负责温州市“十三五”教育改革与发展重点规划课题《县级区域初级中学教育质量监控行动研究——以乐清市为例》的研究。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林日正/访谈 

教科研机构作为地方教育内涵发展的加速器,该机构的负责人的视野和思考,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着该加速器的运转和功能的发挥。日前,我刊记者走进乐清,对话乐清市教育局教研室主任周伟力,寻找与发现区域教研之美与善。周伟力认为,深化课改是一趟时代的列车,教师是列车的动力元素,教研部门要想方设法把各种动力元素构成一个个动力单元,再把一个个动力单元组成一个个动力系统,使这趟列车变成动力不竭、呼啸奔驰的动车组。新时代,教研员需要怎样的核心素养?他认为,教研员区别于一线教师,其至少应该具备一个意识、两种能力。一个意识,就是舍我其谁的角色意识;两种能力,就是教科研成果的转化能力、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最宝贵的是一线教学经历


《温州教育》:能否描述一下你的教育从业经历?现在回顾,你最为珍惜的是哪段经历?


周伟力:我1988年入职,分别任教于虹桥中学、乐清二中、柳市中学,2005年到教研室工作。在十五年的一线教学经历中,有近十年任教高三语文的经历;十四年的行政管理及教科研工作中,有十三年在教科研部门工作。最令我难忘的还是一线的教学经历,因为教学一线是我最喜欢的工作岗位,在这里用自己最真的内心,伴随着学生纯净的心灵,一起成长,引导着学生向善、向上,其乐融融。每当接到已经进入高校学习和应征入伍、走上工作岗位学生的一封封来信,读到“周老师,我想再听你上课”时,我的心就沉浸在幸福与欣慰之中——我没有耽误学生,对得起那一双双渴望与清澈的眼睛和他(她)身后的那个家庭。


《温州教育》:请说一说你心目中的“理想的学校”?


周伟力:在强大的功利型现实面前,理想显得苍白无力,学校教育也是如此,但是仍有一大批优秀的校长、老师都在为打造理想的学校努力奋斗。


我心目中“理想的学校”,它应该是一个学术研究的中心,理想放飞的场所。在这里,能够自发研究适合学生发展的教与学,自主研发激发学生梦想的拓展性课程,自由探讨伸展学生个性的基于核心素养的多元评价体系;在这里,校长思其道,教师爱其教,学生乐其学,家长信其校;学校能主动发展,环境能容纳学校的教育主张,让学校在自由、民主的氛围中实现教育理想。


深化课改是一趟时代的列车


《温州教育》: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你对于区域教研部门的价值与功能定位有什么思考?


周伟力:深化课改是一趟时代的列车,教师是列车的动力元素,教研部门要想方设法把各种动力元素构成一个个动力单元,再把一个个动力单元组成一个个动力系统,使这趟列车变成动力不竭、呼啸奔驰的动车组。要达到这个目的,教研部门就要用系列化的主题、主题化的活动,让一线教师到活动的台前来进行思维的交流与碰撞,以此来准确把握课改的精神,有效落实课改的任务,努力提高课改的实效;让全市的学科教研组、市教研大组、研修班成员、名师工作室成员、学科教师都行动起来,强大的动力系统就会形成。教研部门的作用与价值,用国家教委原主任何东昌先生的话来说,就是“不容忽视,不可替代”,教研部门这种凝心聚力的作用,能把各种微小的力量组合成强大动力的作用是谁也无法替代的。


《温州教育》:乐清市教育局教研室作为乐清教育内涵发展的加速器,当下与未来,你们将会推出怎样的新思路和新举措?


周伟力: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要弄清楚区域教育内涵发展要具备哪些条件。我认为,至少要具备四个条件:变革、均衡、持续、实效,这是一个整体的四个方面。为了助推乐清教育的内涵发展,我们教研部门的重点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大力推行课堂变革工作。所有教育教学要素的发展,几乎都要通过课堂来实现;传统的课堂教学,不管是理念、策略,还是评价,都已经很不合时宜了,必须进行变革。近两年,乐清教研室借势推出近100个课堂变革项目,把变革内容相近的项目组成联盟,通过联盟的自主发展来推进课堂变革工作。


二是实施增值评价提升教学质量。我们把教学质量横向比较的传统评价方式,调整为纵向比较,让每一所学校都能看到自己进步的幅度与速度,并用数据分析技术进行精准定位、有效施策,达到及时弥补、快速提高的目的,努力让更多的学校成为家门口的好学校,以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来逐步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


三是不断深化课程改革。教育持续发展的动力是教育文化,如果能把课程建设提升到构建课程文化的高度来实施,让课程突显一种精神,表达一种思想,体现一种个性,以此来影响学生,深化课改就能持续发力。因此,开发学生喜欢的拓展性课程、构建符合学校育人理念的课程群、促进以德育为中心的课程整合是深化课程改革工作下一阶段的重点与难点,教研部门要与学校、教师一起去完成。


四是加强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师队伍建设。教研部门的职责之一,就是服务于教师的发展;解决问题、突显实效就是发展,因此,我们将坚持“活动主题化,主题系列化”原则,开辟更多、更便捷的教研平台,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教研全覆盖,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培训教师,关注活动的实效,帮助教师有针对性的自主发展。

《温州教育》:在推进区域中小学课程改革、教育质量、教学新常规、教研组建设和“爱阅读”等方面,你有什么思考?


周伟力:这几个方面都是当前教育的热点问题和焦点问题。


推进区域课程改革,有两点非常重要,一是在行政推动之后,把课程改革变成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二是要技术跟进,指导学校进行课程改革。教研部门的工作重点是:对学校的课程方案进行一对一的评估论证;适时进行经验交流,为学校提供可参照的先进样本;开展专题研讨活动,指导拓展性课程的开发与建设;评比课改样本校,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引导区域深化课改工作的深度推进。


教育教学质量是焦点问题,受到的关注度很高。抓教学质量有两条途径比较关键:一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二是用评价来引导与促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建立课堂即时反馈机制。教师学会倾听,借助数据分析工具,即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出现的错误,在错误的思维还没有固化成学生的认识之前即刻进行反馈,这种方法有很高的效应量,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评价的魅力在于精准、及时。精准到知识点、精准到学生,而且是数据化的反馈,评价才能发挥作用;评价越及时,对学生发展、对课堂教学越有用。


教学常规,包括教研组的建设工作,必须坚持不懈地抓,一是因为成效显现需要时间,二是因为管理容易退回原点。这里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我们都知道常规是教育教学中的基础性问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又不肯坚持,容易被忽视,很多学校与教师在这方面比较被动,这项工作要采用海尔集团董事长张瑞敏先生的管理方法“反复抓,抓反复”来推进,一朝懈怠,前功尽弃。


推进“爱阅读”工作,其实是与阅读习惯作斗争。据媒体报道,中国人年均阅读量0.7本,韩国人、日本人、俄罗斯人的年均阅读量分别是7本、40本、55本,这种统计不一定准确,但是国人不习惯于阅读却是事实,包括天天与书打交道的教师、学生。改变习惯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工作,很难。按道理,阅读应该是教师、学生自我成长的主动需求,现在却要通过行政手段来推进。不用行政手段,推进无力;用行政手段,难以持久,我们且行且思考。乐清教研部门准备把“爱阅读”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样式来推进,并通过项目化活动,构建“阅读+反思+实践”的阅读路径,逐步实现深度阅读。


教研员的角色很特殊


《温州教育》:你认为中小学教研员的核心素养是什么?你会遴选怎样的优秀中小学教师成为学科教研员?


周伟力:教研员的角色很特殊,按行内流行的说法,他们是“老师的老师”,这个定位比较准确,关键是“老师的老师”应该具备怎样的区别于一线教师的核心素养?我认为,教研员至少应该具备一个意识、两种能力。一个意识,就是舍我其谁的角色意识;两种能力,就是教科研成果的转化能力、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角色意识就是态度问题,在提升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帮助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推进深化课改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用数据分析来引领教学发展等方面,如果有了舍我其谁的角色意识,就有了责任、有了担当,才有真正意义上的主动工作。主动,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动力源。


县市级教研部门的“研”,大多是做教科研成果的转化工作,就是用理论、模式、方法、经验来指导、提升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课堂教学水平、数据分析能力、课堂教学即时评价能力等等。这种转化工作,一要关注热点问题,二要聚焦焦点问题,用科研成果解决教育教学问题,才能体现科研的力量。


依靠旧问题的解决、新问题的产生再解决来获得发展,这是社会发展哲学的基本理论,课堂教学的发展也是如此。这也说明课堂教学中会遇到很多问题。问题意识与发现问题的能力是教研员的基本素养,或者说是核心素养。教师可以发现不了问题,但教研员不行,必须会发现问题,否则与一线教师就没什么区别了,当然,很多教师不仅会发现问题,还会很智慧地解决问题。只发现问题还远远不够,必须能解决问题,而且是有策略、艺术化的解决。因此,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是教研员的必备条件与关键能力之一。


一个意识、两种能力,就是我遴选教研员的基本条件。


《温州教育》:请说说影响你人生与教学的那一本书,或那一个人。


周伟力:在从教近30年的经历中,影响我的人、影响我的书很多。其实只要我们在成长,就是因为周围有影响你的人,有影响你的书,单纯的“自我成长”是没有的;我们的教育智慧,有一部分就是来自有力量的榜样、来自前人的思想和智慧。


在我教书生涯起步阶段,侯求英老师对我的影响是比较大的。侯老师是乐清市虹桥中学的一名高中语文老师。1988年我刚分配到虹桥中学时是教初中一年级的语文,第二年就去教高一了,没有经验是青年教师的共同特点。那一年,侯老师也教高一,我们成为平行班的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凡是遇到问题、困难,我基本上都会向侯老师求助,侯老师除了不厌其烦地为我解惑之外,还会让我看他的备课本。他的备课本对我产生了巨大冲击力,它有三个特点:新、详、正,即每个课时的教案都是新备课、每个教案都是详案、每个教案都写得端端正正且用红蓝笔分别标注。老教师这种敬业精神、负责任的态度、扶持青年教师的师者之心,让我感动至今。


教育教学理论是教师成长高度的标志。影响我的理论书籍很多,对我影响最大的是下面三本书:《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可见的学习》(约翰·哈蒂)、《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布鲁姆)。《给教师的建议》让我懂得了“学为中心”广泛而深刻的内涵,以及在学校教育教学中落地的路径;《可见的学习》让我明白真正给学校学习带来改进的原则和操作方法;《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让我找到了解决教育、教学、学习问题的办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改进方法和措施
个人校本研修计划
初中中学学校教育教学教研工作总结下载大全
竞选小学语文教师精彩演讲
天津宁河区:深耕教学教研,让课堂真正“活起来”
论以校为本教学研究的三种基本类型-余文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