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提高写作能力,看什么书好?

中医有个道理:药毒同源。意思是同一味药,用得好,就是好药;用得不对,就是毒物。

所以一根寻常无奇的萝卜,可以为佐治良方;一株珍奇的人参,若不对应,却会致人死地。关键不在药材,而在于怎么用。

选书与写作之事,以我之观察体会,似与此用药道理相通:遵循普遍方法,并对症施药,才能证得“无上菩提”。所以敢恬不知耻贸然说几句看法,谈几点我失败的经验,就教于高明。


1,如何选:取法乎上,非第一流不学。

无数案例表明:要想成为一个出色的作者,需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

而这种知识储备最好的来源,还是阅读——对经典书籍的学习。取法乎上,是一个优秀写作者的“最高资格证书”。

(图:一份有用的新媒体写作书单)

李敖在回忆录里说,穷困潦倒时曾靠给中学生批作文赚点钱,可干了一段就干不下去了,不是嫌钱烫手,而是他发现天天看到特次的文章,自己的文章也越写越臭。李敖的这段表白说明了在写作上,取法高下的重要性。

论艺,要在气象。是以中国古人会不厌其烦地讲,写作之事,比起形式技巧,比起寻章逐句,更为重要的,在气象培育。先将自己生命打开,方才可以让文心打开

而唯有读一流书籍,既手摩心追,又不限于法,目有眼界,心有格局,胸有丘壑,手有文采,加以累年,水到渠成,文章自然汩汩而来,天然自好,郁勃不可抑遏。


读第一流的书就是读经典书,而且往往不必泛滥无涯,精读一二本也可受用终身

过去,曾经私底下请教一位当世名家,如何选书、学文章。他回复我说读《史记》这本书。我问,读完以后如何?他毫不迟疑的回答说,反复读!这番请益给我很大的启发。

因为,后来我了解到,这位名家是“自学成才”,“半路出家”,当年他运交华盖,孤处寂寞之滨,唯一的读物就是《史记》。一本《史记》他几乎“韦编三绝”,差点倒背如流。

如此日月推移,数年下来,此君待时来运转,横空出世,一出手就能摧枯拉朽,以“文章惊海内”。看他写下的文字,无论是文字才情,还是生命气象,早已迥出常人,比得百家纤巧喑哑失色。这是他当初荒江野屋,精读经典,无师自通,习得“吸星大法”所致。

显然,取法乎上,精读一二本经典书籍,潜移默化下,会让人的气度和辞章都生出一派风光。华山一道,这是所有成功作家的必经之路。


2,如何想:文章当以读者为中心,宁巧不执

写作之事,等同营销;写文章,当有读者存心,并奉为上帝。

这一点算是“偏方”,是我个人屡写屡败的甘苦体会、与经验教训,也许比较适合供那些无意成名成家,而只是想藉写点“文章快餐”换点外快的朋友参考。

我自己过去写东西,是自我中心,从来不顾及他人想法的。总以为“我手写我口”,只要追步大师名家,把篇章经营的有模有样规矩谨严,读者感想如何,“于我何有哉”。

后来,拿着这套纸媒时代的理念去新媒体试笔,才发现总是功败垂成。因为你写的那么严肃,你的文字那么生硬,你的表达那么波澜不惊,读者劳累之余拿起手机不过是想消遣解乏,哪有心情听你讲大道理呢?所以几番下来,费心经营的文章,总是吃力不讨好,流量一直跟不上。

痛定思痛,读了一些营销学书籍,开始明白一个极其浅显的道理:文章要售卖,等同一件商品;既然是商品,唯有一切从读者买家的“初心”出发写作,才能是受欢迎的,而不是以卖家为中心去设计产品。

也就是说,文章写作如同营销一样,其本质首先在于研究需求。不要让一些关键点成为“思维盲点”。甚至极端的说,新媒体写作根本不是考验文笔,本质上训练的反倒是价值观疏导、大众思维感应能力、人性的理解度,还有时代脉搏的把握。也就是说,新媒体更注重技能,而不是辞章和思想。

*比如,结构多分行让阅读不费劲;

*比如,最好将字数控制在3千字以内以免精神疲劳;

*比如,需要明白,以心理效应而论,一定是三流文章讲述信息,二流文章表达观点,而一流文章渲染情绪;

*比如,写第一句话的目的就是为了吸引读者去读第二句话,以此类推;

.................

这种文章类型,属于速效性的思维模式应用,但是“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它的核心,在于把写作当做营销,其要点就是洞察作为消费者的读者其需求所在,情感代入式写作。这种写作方法,虽然不免投机取巧,但确实又是从古至今文章学的不传之秘。



因为写文章用意本身,无非三点:1,让人想读——主要在标题;2,让人读的下去——体现在内容和表达;3,最后在情感上说服他——体现在制造共鸣。


3,如何写:好文章当如写情书,自己无动无衷定无法感动他人

写作并非是一件多么高大上的难事。最简单也是最高级的写作,应如同写情书,以素面对人,以本色相见。

说白了,写作无非是你情绪、感想、经验的文字组织而已。它好像是一趟精神旅程,你先在大脑中组织好你的想法,然后再将它们形成文字,而最终的推销目的在于感染你的读者。

只要你在心中能把你的读者当成你的爱人,所写下的每一句一定都是真心实意,以情以真感人。汪曾祺说,文章能感人,就是至高无上。就是这么简单。

我的这个小体悟,其实来自日本现代著名作家菊池宽。在一篇文章写作经验谈中,他谆谆告诫他的年轻学生们:写作,好的文章的生产,并不是玄乎难明的,并不是一定要灵感而发的,并不是必然需要博雅多才的。

菊池宽说,当你坐在书桌前,摊开一张纸,眼前浮现你心爱之人的身影,把所要写的每一句都视为对她的诉说,这样的文章往往“妙手偶得之”。

这样子写出的文章,它真实的力量,它情感的充沛力,反倒不是那些苦心经营、锻字炼句的假文章可以比拟的。


文章千古事,冷暖此心知。

读书、写作不易,但是若得法,写一般性文章,只要文从字顺,出以真诚,再稍加组织,似乎也并非一定艰困如蜀道之难。

只是,即便是这样,文章之道,千门万户,永远不存在一劳永逸的通关钥匙。

你和我,还有任何有志写作者,都是将永远跋涉在这条道上的修行者,且行且珍惜。

您说呢?如有意见交流或电子书需求,也可以私信我。

2018,4,11,晚,桌前闲敲

(注:图片来源网上,侵删)

感谢阅读。会勉力坚持每天都写一些文史八卦、生活随感、人物看法、影视评论等。欢迎关注本号、点赞鼓励,若有其它看法,也欢迎大家留言批评——虽然我是不会改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说书(3)
《高效写作》:写作那么简单,为什么你还是写不好
李菁丨文学青年如何实现写作梦
逼自己一把,正式着手出书整理工作~
最初的写作——分享一些写作经验
拆书悦读|如何成为一名忠实的写作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