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白自己真正内心想要的是什么:物质极简

《极简主义:风靡欧美的工作与生活趋势》告诉我们,如果换一种角度看世界,你会发现,事情其实没有那么复杂,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很简单。

文 | 晨晓

来源|国馆共读社区


明白自己真正内心想要的是什么

来自国馆读书

03:44


今日共读目标


今天我们与领读达人@晨晓

一起共读本书第四天

的内容。


梭罗说:“多余的财富只能够买多余的东西,人的灵魂必需的东西,是不需要花钱购买的。”


不久前,日本政府观光局也公布了2015年海外游客访日的一组统计数据,其中中国游客从人数到消费额都位居榜首:2015年访日中国游客499万人、共计消费1兆4174亿日元(约合人民币792亿元),人均消费28.38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6万元)。


人多势众、购买力强的中国游客,因此在日本留下了“爆买”的美名。


现在日本的商家一看到说中文的人,就双眼炯炯发光:每一位中国游客都是一只可以自行移动的钱包,塞满了钞票和购买欲,正鼓鼓囊囊地朝他们奔过去……


与之相反的是,日本却正在出现,越来越多的“极限民”。



所谓“极限民”,源自英文,意为“极简主义者”“极小限主义者”。它的特征是:舍弃一切可有可无的东西,只保留极小限的生活物品。


“极限民”们的理念是“最小限的物品,最大限的幸福”,“极限民”们的口号是“我们不再需要物品”!


日本的极限民概念,值得我们深思。当然,国外的不少富豪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骄奢淫耻、灯红酒绿,就像扎克伯格曾在Facebook上晒出他的衣柜——衣柜里挂满了一模一样的圆领灰色短袖T恤和黑色外套。


他说:“我尽量不做任何对于社会毫无贡献的决定。其实这是基于心理学的理论基础的。每天决定吃什么,穿什么这类小事,不断重复就会消耗能量。


在日常生活的小事上消耗能量,会令我感觉到自己没有在工作。只有提供最高的服务,将十亿以上的人联系起来,才是我更应该做的事。”


很明显,扎克伯格将物质生活极小限化,将有更多自由的时间去做真正有意义的事。



其实,不止在国外,物质极简在中国也有一个词与之旗鼓相当——淡泊。


遗憾的是,我们都明白淡泊的好,大多数时候,却不能不争。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更何况,这是个拜物教大行其道的时代,这是个凡事都可用资本衡量的时代。可是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奢谈淡泊。


纷华本身并无可厚非,只是沉迷于纷华的人需要警惕,淡泊未必可以为你带来很多,但淡泊却一定可以给你滋养。


等到有一天我们可以将名利和淡泊一视同仁,能欣赏浓烈,也甘于平淡,才算真正到了境界,也才算明白了,什么才是我们最需要的。




音频来自国馆主播:阿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摒弃了90%的财富,却成了人生大赢家 | 断舍离 物质极简主义
第四消费时代,如何影响着我们的产品设计。
清理掉家中90%的物品后,穷小编开始反转人生
整理的真正意义
直击当下日本正流行的极简主义生活方式(图)
何不试一试极简生活(minimalism)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