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容易误诊为脑膜瘤,请你来诊断丨读片专栏 351期

医 学 影 像 园

china-radiology


医学影像园网站(www.china-radiology.com由安徽省放射学会主办,是一个为医学影像同道交流学习、分享资源而构建的非营利性专业学术网站。目前拥有19余万注册会员,是国内规模最大、人气最旺、最受专业人士喜爱的医学影像论坛之一。


容易误诊为脑膜瘤,请你来诊断

彭泽标  整理

2017年1月13日

临床资料:女,59岁,于3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肢体乏力、记忆力下降,未行特殊处理,上述症状逐渐加重,并出现左侧面瘫。

影像学表现:右侧颞叶深部区见一长T1、长T2囊样信号,成明显环形强化、未见明确结节影,没有FLAIR和DWI图,内见分隔,边界较清,周围水肿不明显,右侧脑室明显受压、颞角扩大,右侧脑沟明显变浅,脑中线结果向左偏移。


结果 B

血管外皮细胞瘤


讨论:

颅内原发血管外皮细胞瘤少见,既往将其归类于脑膜瘤,但后来研究发现它并不来源于脑膜上皮细胞,而是来源于脑膜间质毛细血管的外皮细胞,1993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将其归类于脑膜间质,非脑膜上皮细胞肿瘤。

血管外皮细胞瘤起源于毛细血管的Zimmerman细胞,是紧贴毛细血管网状纤维膜排列的梭形细胞。血管外皮细胞瘤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最常见于骨骼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少见。

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多为单发病变。临床上可见于任何年龄,但以中年多见,平均约45岁。男性稍多于女性。病程长短不一,数月到数年,通常较脑膜瘤病程短。

血管外皮细胞瘤好发于颅底、矢状窦或大脑镰旁、小脑幕等硬脑膜或静脉窦附近。肿瘤多呈分叶形或不规则形,少数可呈椭圆形或扁圆形。多数具有脑外肿瘤特点,与脑膜或大脑镰和小脑幕有广基底连接,少数与脑膜以窄基底连接,后都可能是由于肿瘤生长时间短而又生长体积较大。

CT平扫呈稍高密度或等密度,多数境界清楚,少数与脑组织分界不清楚,肿瘤内囊变坏死较常见,但一般没有钙化。增强CT扫描肿瘤呈均质显著强化,肿瘤内囊变坏死者强化不均质。

MR影像表现上有如下特点:

  1. 肿瘤主要表现为等长T1 、等长T2 混杂信号影,偶可见短T1 或短T2 信号影,注药后,肿瘤增强明显但不均匀;

  2. 外形呈不规则分叶状;

  3. 半数以上的肿瘤与硬膜窄基底相连;

  4. 肿瘤内常可见血管流空影而见不到钙化影;

  5. 肿瘤附近骨质可见破坏而见不到增生硬化。


管外皮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与脑膜瘤类似,常误诊断为脑膜瘤,下列征象对脑膜瘤和血管外皮细胞瘤的区别有价值:

  1. 典型的脑膜瘤呈圆形、椭圆形或扁圆形,而血管外皮细胞瘤多呈不规则分叶状;

  2. 脑膜瘤可钙化,而血管外皮细胞瘤通常不钙化,所以类似于脑膜瘤表现的颅内肿瘤有钙化时应考虑脑膜瘤;

  3. 脑膜瘤引起颅骨改变多为增生硬化,而血管外皮细胞瘤邻近骨质多为破坏性改变;

  4. 增强扫描时血管外皮细胞瘤的强化程度和强化持续时间均较脑膜瘤更显著;

  5. MR氢质子波谱检查时血管外皮细胞瘤表现有肌醇波升高,可与脑膜瘤区别,脑膜瘤没有肌醇波出现。

专 家 读 片

服务医学影像同道     搭建交流学习平台


质量高:病例全部由专家亲自把关遴选

体验新:借助影联网平台,工作站阅片体验

点评好:专家权威点评,不一样的视角

互动强:可直接留言与专家互动

我们有幸邀请到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余永强,刘斌,钱银峰;安徽省立医院吕维富,邓克学,;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郑穗生;蚌埠医学院张俊祥;皖南医学院翟建;安徽省肿瘤医院董江宁,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徐春生,张万高;铜陵市人民医院张金平等专家做客医学影像园微信平台,每周推出一期专家读片。


            总编:花亭湖                审稿:春晓               

编辑:五花木有肉    技术支持:安徽影联乐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颅内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 诊断思路与鉴别
颅内肿瘤一例,听郑穗生教授细细剖析丨专家读片第77期
病例赏析 | 颅内上皮样血管内皮瘤
天天读片|头痛头晕2周
血管型脑膜瘤
第二期答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