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猝死生还,心电图检查能救命!

心电图检查是急诊科最常用的检查手段,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律失常、电解质紊乱等危及生命的急症诊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丨朱继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

来源丨急诊病例研讨会(微信号: xdyybl)


本次讨论的两个病例均为束支传导阻滞图形,第一例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第二例为猝死(生还)。



病例一: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

男,80岁,主因“间断左肩部沉重感半年,加重8小时”于2016-10-16 05:18就诊。


半年前无诱因出现左肩部酸胀感。8小时前(2016-10-15 9pm)患者静息状态下再次出现左肩部酸胀感,程度较前明显加重,伴后背部疼痛,伴恶心,无呕吐,有排便一次,无明显胸闷、胸痛憋气等其它不适。


既往:糖尿病,脑梗史。


就诊即刻ECG(fig-1~3):(10-16 05:18)


fig-1


fig-2


fig-3


心电图描述: ① 窦性心率,心率 120 bpm,电轴不偏;② II 导 p > 0.12s,Sv1 + Rv5 > 4.0 mV;③ QRS 波群时限 110 ms,伴粗顿、切迹;④ I 及V5~V6 q 波消失;⑤ 右胸导联v1~v2呈rS形;⑥ v1 ~ v6 及 avR ST-T 与主波方向相反;余导联 T 波低平、双向或倒置。


ECG诊断:① 窦性心动过速;② 左心房、左心室肥大;③ 不完全左束支传导阻滞(肢导继发ST-T改变不显著)。


考虑患者不完全左束支传导阻滞的继发 ST-T 改变在肢导不明显,可能合并心肌缺血导致的原发性 ST-T 改变,急查心肌生化标记物:TnI:1.8 ng/ml ,CK-MB:38.7 ng/ml。


确诊:NSTEMI


处理:拜阿司匹林 0.1 qd、波立维 75 mgqd、倍他乐克、立普妥等药物治疗。


次日心电图 fig - 4(10-17 09:58)


fig-4


心电图对比分析:


① 患者由窦速恢复为正常心率;


② 新出现电轴左偏;


③ 下壁导联R波振幅明显降低,T波由低平演变为倒置;


④ 不完全左束支传导阻滞的继发ST-T改变较前显著。


补充诊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同时动态监测 TnI:9.8ng/ml, 10-17晨TnI:11.3ng/ml。


处理:转入CCU进一步诊治。


病例分析


ECG诊断: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合并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左束支直径粗,分支早,接收LAD及PD的双重血供。出现LBBB提示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或心肌炎已致弥漫心肌受累。患者不仅长期预后差,更为重要的是患者短期出现心脏事件的风险很高,需要急诊医生的关注。同时,因为LBBB使心室除极时的初始向量即变为右向左,当并存心肌梗死时,可掩盖MI 的某些典型心电图改变。LBBB使得全程除极顺序均发生改变,这一改变又混淆、模糊了AMI时的原发性ST-T改变,因此一直是诊断的难点。


本例患者 ECG 的表现符合不完全 LBBB 的标准(具体参见 Braunwald’s 心脏病学,在此不予赘述)。ECG 的 LBBB 继发 ST-T 改变在多数导联不显著。复查 ECG 可见 ST-T 的动态演变,尤其是下壁导联出现 ST 段回落、T波倒置的变化;且有 QRS 波群的降低。结合临床表现及心肌酶变化提示下壁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冠脉造影提示多支病变,并右冠中断远端急性闭塞,符合 ECG 诊断。


提醒急诊医师注意:AMI 的诊断明确将新出现的 LBBB 并列为心肌缺血表现,并且提示梗死相关血管为多支病变,心梗面积大,易并发心衰、心源性休克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死亡率高。



病例二:猝死(生还)

男,61岁,“意识丧失1小时”于2016-10-26 01:50由急救车转入。


00:55 患者睡眠过程中家属发现呼吸深快,自觉左前胸部疼痛,疼痛性质病人现难以回忆,为隐痛,非压榨性及针刺样,自觉心悸,但不能感觉到心动过速,无身体抬离床面感觉,无恶心、呕吐。3-5min后呼之不应,无自主呼吸,家属摸其双手皮温暖,未摸脉搏,立即给予心外按压,按压过程中可见胸廓起伏,同时呼叫急救中心。15-20min后急救中心赶到现场立即给于心外按压,ECG(fig-5)提示室速,给予电击一次(能量不详,fig-6),当时生命体征不详。


既往: 12年前因急性心肌梗死(下壁),行急诊CABG术,术后规律阿司匹林及倍他乐克、他汀类药物预防。高血压10年。阵发性房颤10年。


fig-5


fig-6


急诊即刻心电图(fig-7 10-26 01:58)


fig-7


心电图描述:① 心律绝对不齐,心率约64次/分;② 电轴右偏>120°;③ 未见p波;④ QRS 波群时限延长>120 ms,伴粗顿、切迹;v1 ST段压低、T波倒置;v5、v6 ST段压低,T波直立。


诊断:① 房颤;② 右束支传导阻滞伴左后分支传导阻滞。


处理:寻找诱发心律失常的常见诱因。


电解质:K:3.8mmol/l,离子钙:1.16mmol/l,Na:136.7mmol/l,Lac:1.2mmol/l。


心肌损伤标志物:MYO 144 ng/ml,CK-MB TNI 正常。D二聚体:1097 ng/ml 予肾上腺素约0.3 - 0.5 ug/kg/min 泵入血压维持 90 - 100/50 - 60 mmHg 左右,期间复查一次心肌损伤标志物(04:38):MYO:397 ng/ml,CK-MB TNI 正常。


患者血压偏低 80 ~ 90/40 ~ 50 mmHg、心率偶降至 40 bpm 以下,给予肾上腺素 0.3 ~ 0.5 ug/kg/min 静脉泵入,维持血压 90 ~ 100/50 ~ 60 mmHg。


1.5h 后患者神志转清。复查 ECG(fig-8):


fig-8


ECG(fig-8):① 窦房结内游走心律;② I°AVB;③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伴左后分支传导阻滞(室内三支阻滞?);④ 2.5 h 后心电图(fig-9)


fig-9


ECG诊断: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 左前分支传导阻滞 + I°房室传导阻滞;阵发房颤;窦房结游走心律为一猝死(生还)病例,患者急诊心肺脑复苏成功。ECG 提示 cRBBB。右束支细长,易于发生传导阻滞,不一定表示有弥漫性心肌损害。进一步分析发现电轴极度右偏,接近III导水平,不符合完右(不合并右室高电压时)的经典表现,提示合并左后分支阻滞;同时,ECG 提示 I°AVB。RBBB + LPFB 常为 III°AVB,患者的猝死极大可能与此相关,既往的Af也可能为慢-快综合征的表现,之前未予重视,导致猝死的发生。一次 ECG 提示了窦房结内游走心律,提示窦房结功能不稳定。因此患者接受了 CRT-D 植入术。


经验小结


心电图检查是急诊科最常用的检查手段,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律失常、电解质紊乱等危及生命的急症诊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常规十二导联心电图所描记的心室除极及复极受心脏位置、传导功能及心室结构功能状态等多重影响,有很大的变异度。当合并束支传导阻滞时,判读更为困难。束支阻滞特别是双支、三支阻滞提示心脏病变较为广泛,短期及长期预后均差,需要急诊医生的重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电图ST段抬高,还可能是这些病!(第1期)
「读心有术」181期:QRS波电交替,这种现象如何解释?
力行心声丨新发左束支阻滞 vs. 新发右束支阻滞:到底哪个更严重?
遇上胸痛患者就造影?小心过度治疗!
病例丨急性心梗合并III度房室阻滞一例,综合处理不简单
鉴别宽QRS波心动过速,这1000字帮你摆脱流程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