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叶黎明:看图作文教学指南

看图作文教学指南


叶黎明





摘 要:读图时代需要图文结合的视觉写作,看图作文属于其中一类,也是小学写作教学常见的训练方式之一。为规范看图作文的指导,针对看图作文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论文依照图文转换的自由度,将看图作文分成结构式、半结构式及开放式三类看图作文,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下教学建议:依类定教,命题时要明确写作样式,积极面对读图时代对于视觉写作的挑战;强化命题提示,使写作教材充分发挥学材的功能。

关键词:看图作文 类型 教学建议 视觉写作


  看图作文是小学写作教学常用的训练方式,它可以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与想象能力,也可以通过看图展开各种形式的练习,包括简单的记实作文、想象作文及实用文体的写作训练,还可以将看图与叙事、描写、说明等基本的表达方式结合加以练习。此外,图画作为直观形象的材料,给学生的写作提供特定的话题、内容,既减轻了学生选题或选材的困难,又不失灵活与弹性。丰富多彩、形式不拘的图片,也容易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看图作文教学问题诊断

  

    在教学中,看图作文存在诸多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类:

1
教学目标不明

  

    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看图作文为例,所有的写作要求都很含糊,都只是要求学生将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至于写成什么样子,题干中很少有具体的提示。要求学生“展开合理想象写一个故事”,几乎成了小学看图作文题干表达的“标准格式”。这恰恰说明我们对看图作文训练的内容、形式、功能等缺乏了解,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并不是根据特定的教学目标去寻找图片,而是由随机的图片来决定教学行为,并以“写一篇文章”这样笼统的写作结果取代了教学目标。也许有的教师会说:“我通过看图作文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训练学生写具体、写生动,这就是我的教学目标。”如果看图作文仅仅用来训练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这样的教学目标是不合理的。因为观察力和想象力属于智力,一节课的写作教学以培养学生的智力为唯一目标,明显有悖于语文学科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教学宗旨。那么训练学生写具体、写生动有没有错?没错,但是不管看什么样的图写什么样的故事,都以此为目标,这叫“囫囵教”,是低水平教学的特征。

2
图片类型与功能单一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看图作文,图片清一色都是故事类,这固然与小学写作教学迁就儿童这一特殊的教学对象有关,因为喜欢故事是儿童的天性,但是,全部以故事类图片训练学生写作,多少有点“吃啥补啥”的简单思维。在美国中小学著名的写作教材《作者的选择》一书中,每一个单元都有一个栏目叫“跨学科写作活动”,其中多数的写作项目是视觉写作,这类写作将21世纪学生所需的读图能力的培养与写作教学相结合。而视觉写作中,经典名画占了绝大多数,其中不乏梵高、毕加索、莫奈等世界一流画家的名画,凸显了该套教材将写作与艺术联姻的设计意图,除此之外,教材中也编排有大量充满现代感的图片。相比之下,图片现代性、艺术性、趣味性、多样性上的不足,是我国看图作文较为明显的一个短板。其中,教化类的图片无论我国在教材还是教学中都占了较大的比重:雨天关窗、公交让座、孝敬长辈、拾金不昧、乐于助人、讲究卫生这类思想主题鲜明的图片,屡见不鲜,说明我国写作教学很难摆脱将作文与做人进行捆绑的“教学传统”。对图片载道功能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也遮蔽了图片写作教学的功能。

3
写作策略的缺失

 

   看图写故事,怎么看?看什么?怎样写具体?怎样写生动?怎样展开合理的想象?这些学生所需要的写作策略,在现有的教科书中难觅踪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大抵上是以大同小异的提示性问题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如:图中的人物是谁?在干什么?他们之间可能发生了什么?除此之外,对话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等各种描写方法,也是看图作文首选的教学内容。看图作文教学内容的粗糙、简单和雷同,从某种角度来说,是教学目标不明造成的。当一堂写作课没有具体明晰的教学目标的时候,教学必然会走上一条简单省心的程式化路子,这就是为什么所有看图作文的要求到最后都成了“写故事,写具体”。故事写作,除具体生动之外,还有没有别的策略?故事之外,还能写什么,教什么?这些,是看图作文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看图作文的类型划分

  

    理论上说,可以将看图作文材料图片的题材看作是无穷的。没有分类,就不会有精准合理的利用与指导。看图作文分类意识的欠缺,是导致教学内容同质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从写作教学的角度对图片进行分类,并根据特定的类型,匹配相应的教学目标,开发具体的写作策略,是看图作文走向科学规范的必经之路。


    根据图文转换的自由度,看图作文大致分为三类:“结构式的看图作文”“半结构式的看图作文”和“开放式的看图作文”。

1

结构式的看图作文


  

    结构式的看图作文,基本上是让学生较为忠实地进行从图像到文字的转换。在这类写作中,学生拥有的想象自由度最低,写作结果的虚构成分也最少。

    

    结构式的看图作文以图片说明、描述类为主。如果是看图写故事,基本上要求学生在图片预设的结构内,对故事的细节作一些添枝加叶的补充性想象,目的是把图像符号转变成表意更丰富的文字符号。图片已经明确提供了故事的基本情节、人物和主题,这些因素犹如框架结构建筑的梁、柱、墙一样,写作就是无伤结构的“添砖加瓦”。从图片数量上说,给学生提供的图越多,有时候想象的自由度就越低,所以,结构式的看图作文,常以组图居多。

    

    结构式看图作文可以教什么?当我们明确了这类看图作文的特点,教学目标也就明晰起来了:图片以说明或描述为意图,当然应该教说明或描写的技巧;而看图写故事,旨在锻炼学生一定的逻辑推演能力、连贯清楚表达的叙事能力、识别内容框架的整体感知能力,教学内容的重心应该放在故事框架的识别、细节的增补、修饰语的添加以及通过对话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实现从无声的图到有声文字的转换上。

  

    比如,给学生提供以下四幅图,要求写四段描述性的话语,这就是典型的结构式看图作文。





  这四幅图画,主要考查的是学生能否抓住四幅图之间的关系,它们分别代表春、夏、秋、冬,更替的四季。其次是能否抓住图片的重点,每一幅图皆有代表季节的符号,分别是春天的燕子、夏天的游泳、秋天的果树和冬天的雪人,文字的描述必须要围绕这四个要点展开。对于这样的组图描写,适用的写作策略应该是:

  (1)识别组图之间的关系。

  (2)找一个词,能概括组图的内容特点,然后以这个词为中心词,组织画面进行描写。在上图中,能涵盖四幅图内容的词语应该是“季节”或“四季”。

  (3)根据特定的目的展开描写。比如,图1画的是柳条和燕子,写作时要明白,描写柳条与燕子,是为了表现春天具有万物复苏、鸟语花香等特点。

  (4)根据图片特点确定描写的技巧。有的图片构图复杂,教师需要教学生在描写时注意空间顺序的安排,而以上四幅画构图简单、一目了然,描写的技巧在于“看”到画面表层信息(如柳条和燕子)之外的深层信息(如春暖花开、柳枝抽芽、燕子归来等)。

2
半结构式的看图作文

  

    半结构式的看图作文,是指图片基本明确了叙事的主题、人物和事件等要素,学生在这些条件限制下,对故事内容展开扩展性想象。相比结构式的看图作文,半结构式看图作文的虚构成分与自由度加大,但是,虚构并不是完全自由的,它始终是合目的性的虚构,即写作要合乎图片所呈现的主题。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习作栏目,选用了1937年的一则日军侵华战争的新闻图片。画面的主体构成是废墟中一名嚎啕大哭的婴儿,如果以摄影师的身份做图片说明,那是结构式的看图作文,但如果联系战争背景写一则新闻故事,讲述这名婴儿在战争中沦为孤儿的经历,那就是典型的半结构式的看图作文。无论作者做怎样的扩写、续写,都必须受限于战争这样的母题,并且要反映战争带给普通人的深重灾难。如果把结构式的看图作文比作提供现成材料与操作程序的炒菜,那么,半结构式的看图作文就好比是指定菜肴的制作,“怎么做”的过程是相对自由的。

  

    半结构式的看图作文,教学的关键在哪里呢?首先在于图的选择。一个引人入胜、构图丰富、有叙事空间、能激发儿童创作欲的图片是必需的。前面提及的“战争废墟中的孤儿”那幅图,巨大的废墟和孤儿弱小的身躯构成强烈的反差,带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也有足够的想象空间,但是,根据这样的题材编写故事,却超越了在和平年代长大的儿童的经验。而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习作七,提供的新闻图片“鸭妈妈带领小鸭子过马路”(以下简称“过马路图”),更契合儿童的创作心理,更能激发儿童想象与创作的欲望。其次,要教给学生故事叙述的策略。以“过马路图”为例,适用的写作策略应该是:



  (1)识别故事编写的方向——主题。如果主题辨识有误,故事的编写就有可能超出了基本框架,导致偏题。以“过马路图”为例,“人与动物的和谐”是这则新闻图片所传达的主题,故事的想象应在该主题的引领下展开。

  (2)把图片看做连环画中的一帧,去想象前后图片的内容。摄影所记录的是一个瞬间,而故事中的时间则像一条由无数点连成的线,叙述时可以围绕图片所提供的“点”,补充前前后后多个“点”,再把“点”连缀成流畅的“线”。

  (3)要注意“一致性”:故事与主题的一致性,看见的图与想象的图之间的一致性,提示内容与扩写内容的一致性等。

  (4)了解“叙事”这一表达方式的关键技巧。

3
开放式的看图作文

  

    开放式的看图作文,其图片本身并不限制故事叙述的主题、框架或主要内容,而是充当了虚构想象的一个触发点,图片呈现的内容,可以成为虚构故事中的一个道具、一幕场景、一个人物、一场冲突,等等。总之,作者的想象有处理图片内容的充分自由,作者所受的唯一限制,是使图片内容成为故事的一部分,但成为怎样的一部分,作者说了算。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看图作文,适合写成开放式虚构故事的图片只有两幅,一幅是“战争废墟中的孤儿”,另一幅是“小足球赛”。其他图片,要么主题过于显豁,如《胜似亲人》图,要么图像过于具体写实,如《动物园看猴子》,都没有给人留以太多想象空间。

  

    美国写作教材中选了一幅维米尔的名画《窗前读信的少女》,在这幅画中,维米尔描绘了一位正临窗专心读信的少女,她是谁?在读谁的信?信中写了什么?她为何如此专注?这一切都让读者浮想联翩,画面尺幅虽小,却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编者让学生看图写一则微型小说,这便是典型的开放式的看图作文。




  对于开放式的看图作文,教学的核心内容就是故事虚构的技巧。故事虚构一般需要考虑以下一些要素,包括人物、情节、主题、场景、视角、结构、情感以及细节等。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可以从故事虚构最基本的模式入手,引导学生进行虚构入门训练。这个模式就是“冲突+行动+结局=故事”,即一个虚构故事最基本的形式要素是冲突、行动和结局。其中,冲突是最核心的要素,因为它是故事发展的内驱力,冲突驱使人物采取一系列的行动,没有冲突就没有情节。那么,怎么制造冲突呢?美国小说家杰里·克利弗用一个公式来破解故事中冲突设置的秘诀,就是“渴望+障碍=冲突”,比如在经典童话《白雪公主》中,王后想成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渴望),魔镜说白雪公主比她更美(障碍),于是她千方百计谋害白雪公主(行动),最后,王后结束了其作恶多端的生命,白雪公主和王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结局)。越是引人入胜的故事,越是把冲突写得十分激烈,渴望的一方很想很想,阻碍的一方很强很强,在这样的冲突中,人物的性格、能力、品性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即使是长篇故事,有时候剥开冗长的叙述,也会发现一样的冲突模式,比如小学生喜爱的名著《西游记》,故事围绕的冲突是:唐僧师徒想到西天取经(渴望),妖魔鬼怪要吃唐僧肉(阻碍),西天取经路上的九九八十一难,冲突基本上就是写唐僧师徒和妖魔鬼怪之间的捉斗厮杀。

  

    所以,开放式的看图作文,教师应该训练学生掌握故事虚构最基本的手法,让学生的故事编得像故事,然后在这基础上,再考虑故事的主题以及叙述的窍门,等等。



看图作文教学建议
1
定类:依类定教

  

    教师在设计看图作文练习时,要有自觉的图片定类意识,结合图片内容、结构、风格等要素,确定其究竟是结构式、半结构式还是开放式的看图作文。在确定基本类型后,应该围绕每一类型的关键知识来组织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进行反复的练习。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无论是结构式还是半结构式的看图作文,都不算是严格意义上的虚构写作,都不是课标所指的“想象作文”。尤其是半结构式的看图作文,因为其中也有虚构的成分,但由于故事主题或框架是既定的,这类写作本质上应该属于叙述的扩展练习。而开放式的看图作文,其本质上是创意写作,属于文学写作的范畴,所以,教师应该认真地教学生故事虚构的技巧。

2

定体:明确写作样式


  

    一个好的写作命题,应该对写作结果——写成什么样子有清晰的规定。写作的结果越清晰,学生行动的方向才越明确。但是,在看图作文中,“写感受”“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展开想象写一段话”这类指令不清的要求却数见不鲜。即便是高考看图作文,也常犯这类错误。比如某年高考题曾出示北京奥运火炬图,要求考生以“祥云与奥运”为内容,“展开想象”,写一段不超过50字的话。既要求学生展开想象,同时字数又限制到了苛刻的地步,这种命题要求本身就充满滑稽的矛盾。可想而知,学生该为“写成什么样子”遭遇多痛苦的纠结!毫不客气地说,写作指令不明,是造成学生写作困难的一个主要原因。

  

    看图可以写什么?从小学写作教学的实际来看,答案似乎只有两个:写感想和写故事。其实,看图可以同任何一种写作样式结合。从创意写作的角度来说,看图可以写童话、寓言、诗歌、小说等各种文学体裁;从表达方式的角度来说,看图可以写记叙类、说明类、描写类、议论类的文章;从日常应用类的角度来说,看图作文也可以跟报告、评论、说明书、PPT演示文档、展览、产品包装、封面、海报等各种形式的实用文写作结合。我们看到,小学看图作文,就训练内容和形式而言,存在严重的封闭倾向,原因一方面是出于对看图作文教学功能的认识不深,另一方面是出于对小学写作教学任务和目标的狭隘理解,似乎小学生只适合练习写想象的和写实的记叙文。我们实在无法解释,同样作为表达方式的说明、议论,怎么就不该从小学练起?难道小学生完全不具备分析说理能力吗?常见的应用文,难道就只有请假条、书信、启事、说明书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所以,在看图作文命题中,应该强化“定体”意识,规定写作的具体文体与表达方式。这样做,会促使教师去思考每一次写作的教学功能与价值,同时,也有助于写后评价和修改的不断优化。

3
入时:顺应图文结合的读写趋势

  

    在图像信息充斥媒体的读图时代,阅读与写作的内容及形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视觉图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之一,过去以文为主、以图配文的阅读介质已发生逆转。图文结合的写作,也成为应用写作和日常交际类写作的潮流。作为一门致力于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课程,语文课程应该正视读图时代对阅读和写作教学带来的挑战,着力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与视觉写作能力。中央财经大学刘树勇教授以“古人现代生活画”配打油诗,在微博和微信上爆红,且不论他画风的恣肆任性,也不论他打油诗的幽默调侃,单从视觉写作角度看,就符合大众趣味和时代特点,因此极讨当代读者的欢心。相比之下,语文教材中的看图作文就缺乏时代感,大多数的写作练习,似乎是在一个与时代隔绝的真空里,去训练学生的写实作文和想象作文的技能,现代的生活、文化、艺术、科学、技术等各种现代元素并没有融入看图作文领域。我们能不能在图文写作中,引入七八个小孩头碰头玩ipad、雾霾、双十一快递爆仓、广场舞、高铁等具有时代感的画面?我们可不可以从美国中学写作强调的艺术连线、跨学科写作中得到启发,去考虑技巧培训之外写作教学所应具有的更广的教育情怀?我想是可以的。说到具体的图片,我觉得图表是个不错的选择。首先,图表在小学阶段看图作文中非常少见,形成图表写作训练的真空,其次,今天的时代,是数据时代,图表广泛地应用于各类数据统计及传播中,图表也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信息。小学阶段可以练习简单的图表写作,一方面让学生将文字信息转换成图表,另一方面是将图表转换成文字信息。比如,教师可以选择一幅简单的饼状图,让学生写一段说明性文字;也可以提供两幅图,让学生通过比较推断出结论。这样的看图作文写作,有助于培养学生理解、分析、解释、推断等综合能力,简单易行。

4
提示:让教材成为真正的学材


  从命题方式来看,考试中的作文命题通常是话题或材料描写加写作要求。教材中的写作命题多了一项内容:提示语。因为现代教材要承担学材的功能,习作练习通过给提示发挥指导功能,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看图作文的提示语陈旧老套雷同,对于学生的写作起不到专业帮扶的作用。因此,要改进写作命题,教师应当针对特定的写作样式,开发专业的提示语。同样是写想象作文,我们看看美国教材是怎么提示的。前面提到的看图作文:根据维米尔的名画《窗前读信的少女》编一个微型故事,其中编者这样提示:

  

    首先,你得决定,画家呈现的一幕是作为故事的结尾还是过程中一个瞬间呢。

  

    其次,随便涂鸦,写一写读信的瞬间、女人的角色、信的作者等;然后,拟一个或几个草稿。

  

    最后,教材提供了微型小说写作的关键技巧:

  (1)建立冲突;

  (2)保持情节的简单;

  (3)以一种激烈的或意想不到的方式解决冲突;

  (4)正确使用对话中的标点符号。

  教材中的写作练习,需要开发这样的提示:有针对性,针对特定的图片及写作样式;具体清晰,分点罗列;最后,最为关键的是,尽量提供写作的关键知识,强化指导,让写作教材成为真正的学材。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本文转载于《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



编辑:阿华




想了解更多?
那就赶紧来关注我们

创意写作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UC头条:一篇文章教会你做读书笔记!三大类目四大要点快来学
看图作文的知识与问题清单|成果推介
谈构建小学趣味化作文课堂的策略
三步走人与动物作文教学论文
老照片的故事——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 | ★槐荫学苑★ - 孝感槐荫论坛
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动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