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嫁个有钱人?

1.

有时候看着女儿,脑中总会禁不住想,这样一个小小的人,有一天也会长大成人,也会谈婚论嫁,也会离开我们的保护组成自己的家庭,也会和一个我们本一无所知的“陌生人”一起走完她的一生。

想一想就会有一丝惶恐和担忧。

担心着她所托非人怎么办?遇人不淑怎么办?喜欢上一个一无所有的人过苦日子怎么办?喜欢的人有一票不省心的极品亲戚又怎么办?

最让人心里没底的是,关于爱情,当它真正发生的时候,作为父母,往往没有太大的干涉权,否则,也不会出现那么多的棒打鸳鸯、家人反目的事情了。

矫情吗?孩子才几岁就操心这些会不会太早?

是太早,却也不早。

未雨绸缪总是好事,从小通过教育的影响,让她们有思考判断的能力,有更强的自信和自尊,有丰富有趣的灵魂……我相信,独立的灵魂总会闪闪发光,也会为自己照亮前路,如同《傲慢与偏见》里面的伊丽莎白。

2.

最近,与几个女友一起组织了一个阅读小社群——睡前读文学。阅读的第一本书是英国作家简·奥斯汀的经典名作《傲慢与偏见》,上海译文王科一的译本,嗯,是我列的书单,作为入门阅读书目。

于我,静心重读,再次捧卷,感悟颇多。

文学,表面看是故事,其实背后是人,是人情,是人性,是世态,也是是社会约定俗成的规则。

凡是有财产的单身汉,必定需要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

这样的单身汉,每逢新搬到一个地方,四邻八合虽然完全不了解他的性情如何,见解如何,可是,既然这样的一条真理早已在人们心目中根深蒂固,因此人们总是把他看作自己某一个女儿理所应得的一笔财产。

故事一开始,毫不拖泥带水地就定下了基调,从父母到女儿,全家一起为“嫁个有钱人”而努力。

小镇上搬来了有地位又多金的单身汉,班纳特先生表面上不动声色其实心中已有谋划,班纳特太太紧张到几乎神经质,生怕晚行动一步,佳婿被夺。女儿们呢,也已经在心里跃跃欲试,准备在接下来舞会上大放异彩,毕竟于她们来说,舞场即战场。

每个人似乎都认为这样的努力,理所当然,仿佛向来如此,亘古不变。

为什么呢?嫁个有钱人,就这么真理?

3.

几年前看过一个电影《Flawless》,背景发生20世纪60年代的英国伦敦,讲了一个高学历的事业型独身女性,被以男性为主的职场所排挤,由不公引发怨怒,从而参与一场偷盗钻石的惊天大案的故事。

重点不在故事,只是想做个对比,分析一下英国女性的社会地位。即便是在20世纪60年代,英国女性在职场社会中依然没什么地位,那更不用提18世纪末在《傲慢与偏见》中,那些小镇上中产家庭的女孩们了。

并不是说他们卑微到要三从四德以夫为纲,而是,那个时期的女性,尤其是有一定社会地位家庭的女孩,除了嫁个好人家外,几乎别无选择。

因为第一,她们绝没有可能出去工作,自己养活自己;第二,她们大多没有家产的继承权。

班纳特一家,生活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英国小镇,是一个年入并不丰富的中产阶级绅士家庭,同时,也是限定继承家庭。他们的先祖们大多会连同律师在法律层面签订与财产相关的文书,声明家产传男不传女,女性后代只能在父亲去世后获得一笔有限的遗产金。

书中班纳特先生留给女儿的遗产大概每人1000磅。这在当时当然不是一个小的数字,却也绝算不得多,因为这是一辈子的总数。如果嫁给穷人,这些钱就要补贴家用,贴补房租,经营琐碎的生活,当然,还要与养尊处优的生活说再见。

所以,她们只能嫁个和自家门当户对的有钱人。

有人说,还可以嫁给商人啊,虽然身份不高,至少日子好过。但事实上,那个时期的英国,阶级固化特别严重,贵族、爵士、绅士,是社会主流,平民想向上一阶层跃迁委实没有什么通道,更何况地位低下的商人。

对,那个时期的英国,商人的地位和古代的中国类似,都是在社会的末流,被绅士阶层所鄙视,基本不通婚。如果伊丽莎白们嫁到商家,就意味着与之前的社交圈子做了彻底的了断……

工作赚钱不可能,继承家产不可能,嫁给商人也不可能……所以,找到阶层相当且有钱的单身汉,对于中产阶层的女孩子来说,几乎是唯一的路了。

这就是彼时彼地伊丽莎白们在婚嫁市场的现状。

这也是为什么对于嫁个门当户对的有钱人,对他们来说是那样天经地义的事情,这本就是他们最根深蒂固理所当然的认知。

从社会背景出发是如此,从情感角度出发,班纳特太太们也足够被已为人母的我们所理解。

4.

班纳特太太,这个小中产阶级绅士家庭“主内”的当家人,从“钓金龟婿”、“嫁女心切”这一点上来说,她和古代中国的当家夫人太太们、现代我们身边的婆婆妈妈们,为儿女操心婚事是一样的心情和心态。

什么心态呢?如同“有钱的单身汉一定要娶一位太太是毋庸置疑的真理”一样,让女儿嫁个有钱人(至少比自家更好),也是她们为女儿婚配要考虑的毋庸置疑的第一要素。

年轻时的我们不懂,觉得爱情最重要,不看出身、不论背景,只要有爱情,其他什么都不可以不在乎。在怀有绮梦的少女心田里,琼瑶式的烂俗剧情,仿佛就是爱情真理。

我们也不明白,妈妈们为什么那么势利,非要孩子嫁个好人家,物质怎么能抵得上爱情?

但古今中外,几乎所有的妈妈们,心情大抵都是一致的——没有哪个母亲内心深处不愿意女儿嫁得好的。最理想的是既爱自己的女孩,又有钱有地位。

因为她们最清楚,什么是贫贱夫妻万事不顺。如果没钱,女儿怎么可能过的舒服?年少时谈感情,以为爱情就是一切,无可厚非,因为每个人情窦初开的时光里都是如此,包括班纳特太太们,谁不是从明媚少女一路走来的?

但生活与婚姻总归不是两个人的事,当爱情变成婚姻里柴米油盐的日子,日子又注入四邻八舍的眼光和谈资,两个人也再不能爱情饮水饱了。

这就是看上去或许有些粗俗,有些市侩,甚至还有些愚蠢的班纳特太太们,用从如花少女变成庸俗大妈的数十年的光景,所悟出的人生真理。

这是从“母亲”角色之心出发,从最基本的情感层面的希冀:希望女儿出嫁后依然能过舒适、尊贵、幸福的好日子。

5.

那么,爱情呢?

爱情当然很重要!

这也是为什么,小说中讲到的4对情侣,只有达西和伊丽莎白最得圆满。他们的结合,既满足了物质的选择底线,又有着深刻的爱情。

这才是这部作品经世流传并广受喜爱的最主要原因。

而爱情的基础,是独立的思想与丰富的灵魂的相互契合,这正是达西和伊丽莎白所具备的。

如果仔细品读就会发现,达西和伊丽莎白都是与众不同的,而他们也都是傲慢的,或者说,是骨子里都有着骄傲因子。

伊丽莎白的偏见源于达西的傲慢,但她自己,却并非不傲慢,这就是简·奥斯汀的独到之处。她用那些经典的对话塑造了一个个鲜活有趣的形象,也翘着嘴角噙着笑去“笑”她笔下的众生。

达西的傲慢,在于外——

一个家世好、能力强,英俊多金,样样都比别人高上一头的青年才俊,他是有资格傲慢的,他不屑于与人虚与委蛇的表面功夫,只顺着自己的心意而行,于是,对人就有了“冷漠”、“怠慢”、“无礼”的态度。

伊丽莎白的傲慢,在于内——

因为她的个性活泼调皮,遇到任何可笑的事情都会感到兴趣。

“要是他没有触犯我的骄傲 ,我也很容易原谅他的骄傲。”

一句白描,一句对话,一词“可笑”,一词“触犯”,就让我们隐约察觉到,她也傲慢,只是这种傲慢不自知地藏在她的偏见里,藏在她的思考里,藏在她的自尊里。

而两个人的互相吸引,尤其达西对伊丽莎白的爱情的发生,除了表面的容貌性格,究其根本,或许正源自于这种精神层面的相似与相称。

爱情在,面包也在,这大概真的是最好的婚姻了。

更多同类文章

邂逅今天的你,重逢昨日的我

是谁告诉你,童话里都是骗人的?

人生,是一段不可逆的旅程

作者:言君,姑娘三岁,成长在“妈妈”和“儿童文化服务者”双重职业的路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考虑物质的婚姻,是愚蠢的!
《傲慢与偏见》里的爱情:放下门当户对,平等对视彼此的灵魂!
豆瓣8.6,26万人打五星,这版《傲慢与偏见》不值得
《傲慢与偏见》:永不过时的生活
简·奥斯汀给年轻姑娘的爱情忠告
「读书有感」《傲慢与偏见》的另类解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