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聊一聊孩子的阅读敏感期


1.

还记得,墨绿色的毛玻璃黑板上,是白色粉笔写就的端正板书,一到下课,这些字就会随着值日同学一下一下擦黑板的动作而消失,若有阳光自窗外直射进来,会看到粉尘飞舞。

而我们,嘻嘻哈哈,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儿地凑在一起,和亲近的同学聊天玩耍。

如果哪一天喜欢的杂志出了新的一期,什么《读者》《格言》《当代歌坛》《女友》《男孩女孩》等等,两天就能在班里传个遍,几乎半个班的女生,都会挑挑拣拣着读上一读。

那时,正是初中。

我们对阅读这件事情有了空前高涨的兴趣,喜欢阅读一切“闲书”。这闲书或许有琼瑶、金庸、卫斯理的小说,有各类男孩、女孩杂志、有《简爱》《鲁滨逊》《海底两万里》等名著故事,也有《红楼梦》和《西游记》。

那时,我们十二三岁,正处于人生的第二个阅读敏感期——这个时期,被研究者们称为阅读习惯养成的“白银时期”。如果过了这几年,依然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那这一生中,成为“书虫”的概率将会大大降低。

嗯,白银时期,那么,阅读习惯养成的黄金时期又是什么时候呢?

是4.5岁到5.5岁之间。

2. 

最近,开始在老约翰绘本馆的读者群,针对父母们做轻量化专家分享。

所谓“轻量”,是我的提议,也就是增加频次,缩短时间——每次分享只有3~5分钟,每周3次。

现在的家长们时间真的有限,大多兼顾着事业和生活,又值暑假,诸事繁忙。

而三五分钟,足以不做延伸地讲清楚一个小话题,解决掉一个困惑了。

我们本周的话题之一,就是儿童的阅读敏感期。

3.

“儿童敏感期”这个概念,我相信大多对教育有一定认知的爸爸妈妈们,都有听说过。

荷兰植物与遗传学家雨果·德·弗里斯(Hugo De Vries)在蝴蝶幼虫身上看到了“敏感期”现象。

他发现,刚出生的蝴蝶幼虫,无法吞食大片的叶子,只能进食树枝尖端的嫩芽。

那,又是什么指引它们爬上树梢寻觅所需要的嫩芽呢?是光线。幼虫对光非常敏感,它们受到光的吸引,朝着树梢爬去,在最明亮的地方吃到最鲜美的嫩芽。

而一旦幼虫长大到能吃较粗的食物时,它的“光敏感期”就过去了,会逐渐失去对光的敏感。这种本能完全消失了,它不再被光线吸引,而“敏感期”的有效时间也随之过去、消失。

德·弗里斯发现,一个敏感期往往跟一种特殊的敏感性有关,这种敏感性是生物在其早期发育过程中获得的。它是一种暂时的倾向,限于获得一种特殊的品质。一旦这种品质或特性获得之后,这种特殊的敏感就会消失。

这一发现,让二十世纪享誉全球的、世界上唯一因幼教事业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教育家——蒙台梭利意识到,孩子的成长发育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个关键因素——蕴含在孩子体内的充满生机的冲动力。于是,她提出了“儿童敏感期”的概念。

她认为,如果不能跟随这些天然的冲动力,也就是“敏感期”的指引行事,那么,一种“自然征服”的机会就丧失了,永远丧失了。

这也是为什么敏感期是为孩子们建立良好习惯的最好时机,因为这期间的引导培养“事半功倍”,且“过时不候”。

4.

阅读,同样有敏感期。

4岁半到5岁半之间,是孩子的第一个阅读敏感期,被称为阅读黄金时期。

为什么是黄金时期?

除了这一阶段孩子自身对阅读具有的源源不断的动力外,还因为,这时候阅读,孩子大脑的左右半球,是同时处于活跃状态的。而6岁以后,阅读中孩子大脑的活跃区域,就只剩一边了。

也因此,一定要关注——

当你发现小朋友阅读兴趣高涨,不管看到什么书,都愿意拿过来读一读的时候;

当你发现小朋友在阅读过程中,即使不认识的字儿,也要一本正经地编一个发音去读的时候;

当你发现小朋友在户外读文字的兴趣猛增,总喜欢指着店铺灯牌上的大字问你怎么读的时候;

当你发现小朋友在自己玩玩具时,开始兴致勃勃地自编自导自演想象力丰富的故事,一人分饰多角也乐此不疲,对编故事异常着迷的时候……

那要恭喜你,因为这些都代表着,孩子的阅读黄金期来临了。把握住机会,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就会水到渠成了。

而错过后,再想养成阅读习惯,就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才有可能做到。

5.

但,如果孩子已经超过6岁了,也真的不怎么爱读书,怎么办呢?

也不必过于着急,因为,阅读还有一个敏感期,在孩子10~14岁时出现,也被称为阅读的白银时期。

我们回想一下自己的成长经历,五六年级、初中,是不是最喜欢读闲书的时代?我想,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篇文章开篇的那个场景,一定都是不陌生的,对,那时候的我们,正处在第二个阅读敏感期。

而那时爱读书的孩子,现今,多半已经成为了爱读书的家长。或许,在读这篇文章的你,就是其中之一。

我想强调的是,那些孩子自带的澎湃的原始动力,如若能够加上父母高质量的陪伴,将会爆发出更强大的力量。

所以,准备好足够的耐心和爱,选择一本他喜欢的作品,把他揽在怀里,或背靠背坐在沙发上,一起读书,或各自阅读,想一想,都是特别温暖的时光。

6.

回顾我的成长经历,对于家庭教育,我最感激父母的,莫过于童年时期,他们没有限制我读“闲”书。

那本八九岁时读到的藏地民间故事《泽玛姬》,打开了我新世界的大门。

后面,阅读从未间断。

更加幸运的是,在十几年的职场生涯中,我似乎没有什么时间不与文字和图书打交道,现在想想,这真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儿。作为一个热爱阅读的人,我亲身经历着读书带给我的变化;从事出版行业,也亲眼看到太多阅读带给人的影响。

当我有了女儿,也如愿以偿地影响她成为一个小书虫。

如今,彩虹糖五岁了。在这世间,她已走过五轮寒暑。

从六个月开始亲子阅读,一转眼四年半过去,我们一起读了超过千册绘本,以及十多部文学名著作品。

而现在,处于阅读敏感期的她,内在动力系统自我升级,变成了识字。

在妈妈的帮助下,读完一整套《皮特猫》。

这是她为自己定下的暑期目标。

我的私人微信号:Viny-CK

欢迎和我一起探讨

与儿童阅读与写作

相关的话题:)

作者:言君,姑娘五岁,成长在“妈妈”和“文化服务者”双重职业的路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让孩子爱上阅读,不可缺少的4步曲
千万不能错过孩子阅读的黄金十年!
千万不能错过孩子阅读的黄金十年——九成父母看完收藏了这些建议
学习和看“闲书”,如何做到两不误?秘诀在这里!
秘孩子的“黄金阅读期”,家长千万别错过!
让你家月季嫩芽低头的罪魁祸首,现在看还来得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