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乐山大佛四次闭眼流泪,佛头竟藏有此等秘密,千年之谜终于揭开

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旁边,位于大渡河、青衣江、岷江三江汇流处。根据记载,1962、1963年自然灾害时期,1976年唐山大地震、2000年中国申奥成功,大佛四次闭眼。神秘的乐山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开凿大佛历时几十年,它的头与山一般高,脚踩大江,两手抚膝,体态匀称、神情肃穆,依山凿成,临江危坐。

大佛头高14.7米,头宽10米,发髻1021个,耳长7米,鼻长5.6米,眉长5.6米,嘴巴和眼长3.3米,颈高3米,肩宽24米,手指长8.3米,从膝盖到脚背28米,脚背宽8.5米,脚面可围坐一百人以上。在1962年维修大佛时以粉笔编号数清大佛顶上共有螺髻1051个,,远看发髻与头部浑然一体,实则以石块逐个镶嵌而成。单块螺髻根部裸露处,有明显的拼嵌裂隙,无沙浆粘接,螺髻表面抹灰两层,内层为石灰,厚度各为5到15毫米。另外,在1991年维修时,在佛像右腿凹部中拾得遗存螺髻石三块,其中两块较为完整,长78厘米,顶部31.5×31.5厘米,根部24×24厘米。

乐山大佛有非常巧妙的排水系统,因此千百年来才得以完整保存下来。乐山大佛的两耳和头颅后面,具有一套设计巧妙,隐而不见的排水系统,对保护大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使佛像不至为雨水侵蚀。此外,大佛的头部共有18层螺髻,这些螺髻实际上是一套设计极其精妙又隐而不见的排水系统,在第4、9、18层各有一条横向排水沟,分别用锤灰垒砌修饰而成但远远望去并看不出来。

大佛的衣领和衣纹皱折也有排水沟,正胸又向左侧分解表水沟,与右璧后侧水沟相连,两耳背后靠山崖处,有长9.15米、宽1.26米、高3.38米的左右想通洞穴,胸部背侧两端各有一个洞没有凿通,右洞深16.5米、宽0.95米、高1.35米,左洞深8.1米,宽0.95米、高1.1米,这些巧妙的水沟和洞穴组成了科学的排水、隔湿和通风系统,千百年来对保护大佛防止侵蚀性风化起到了重要作用,让人不由感叹中国古代能工巧匠的高超技艺和聪明才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乐山大佛佛头暗藏玄机,千年之谜被揭开,为何闭眼流泪?
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为何千年不倒?又为何闭眼流泪?
乐山大佛佛头暗藏此等玄机,千年之谜今被揭开
为什么每次中国大灾难,千年乐山大佛都会闭眼流泪?
乐山大佛4次闭眼流泪,都恰好有大灾发生?该如何解释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