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飞龙号战斗详报 第9号 印度洋机动作战》,看日本航母机动部队的巡逻警戒模式

这一次是【军极密】系列文~从美日双方原始档案看战史~

主要内容……

日方原始档案《飞龙号战斗详报  第9号  印度洋机动作战》中,记录了飞龙号在南云忠一机动部队印度洋作战(1942年3月26日~1942年4月22日)的主要过程。通过对其中一些内容的分析,可以对日本航空母舰机动部队的作战运作方式有更多的了解,借由此文分享。

本文参考资料是原书坊出版的:《联合舰队战斗详报》

(一)航母轮值制度

(二)前路警戒

(三)反潜警戒

(四)舰载航空兵的反潜效果如何?

(五)零战战斗巡逻

(一)航母轮值警戒制度

南云机动部队于1942年3月26日从肯达里斯塔林湾出航,下属第一、二、五航空战队下辖一共5艘正规航空母舰。加贺号航空母舰,此时因为之前在帕劳入港时损伤了舰底,正在本土进行修理,并没有参加印度洋作战行动。

南云机动部队向攻击目标前进途中,每日由一艘正规航空母舰当值执行警戒任务。按照赤城(一航战旗舰)、苍龙(二航战旗舰)、飞龙、翔鹤(三航战旗舰)、瑞鹤的顺序轮流值班。

当值舰每隔2.5个小时派出一波反潜巡逻机,随时保持至少有一波反潜巡逻机在机动部队上空处于执勤状态。以白昼时长12个小时为例,每天当值舰应派出至少5波反潜巡逻机。

其余的非当值舰,需要预备9机九九舰爆,随时准备在30分钟内起飞作战。

当值舰

3月26日,赤城

3月27日,苍龙

3月28日,飞龙

3月29日,翔鹤

3月30日,瑞鹤

--

3月31日,赤城

4月1日,苍龙

4月2日,飞龙

4月3日,翔鹤

4月4日(进攻前一天),瑞鹤

--

4月5日,赤城

4月6日,苍龙

4月7日,飞龙

4月8日(进攻前一天),翔鹤

4月9日,瑞鹤

--

4月10日,赤城

4月11日,苍龙

4月12日,飞龙

4月13日,翔鹤

4月14日,瑞鹤

五航战翔鹤、瑞鹤号航空母舰奉命脱离机动部队,前往台湾进行补给,此后仅剩下赤城、苍龙、飞龙三舰轮流执勤。

--

4月15日,赤城

4月16日,苍龙

4月17日,飞龙

--

4月18日,赤城

4月19日,苍龙

4月20日,飞龙

--

4月21日,赤城

4月22日,苍龙

南云机动部队返回日本本土,进入佐世保港,航空母舰战斗轮值结束。

(二)警戒(反潜)

  • 一般使用两架九七式舰载攻击机;

  • 2架九七舰攻,沿机动部队航向两侧各5度角放射线方向,进行深度为150海里距离的前路搜索,其主要目标是发现机动部队行进路线前方可能出现的敌方潜水艇。

(SkyCaptain飞荇猪制图,2021年11月24日首发)

大多和达也的《预科练一代》一书中,记录了这种巡逻行动的细节。

大多和达也当时是隼鹰号航空母舰的一名九七式舰攻飞行员,他在1942年11月的某日执行前路警戒任务。

前路警戒任务对九七舰攻乘员来说,是较为轻松的任务,一般情况下飞行时间不到3个小时,而搜索任务往往要搜索300海里的深度,持续六个半小时以上,对乘员的体力和注意力要求较高。

不论执行哪一种任务,精确导航都是成功完成任务的基础。首先要测量风向与风速,战机起飞后,遇到侧风会引起偏航,如果战机偏离预定航线,返航时就会在茫茫大海上找不到母舰。在没有任何地标参照物的海洋上飞行,导航员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角色。

风对导航的影响示意图

先定义两个概念:真实空速(TAS)和地速(GS)

真实空速:TAS——Ture Air Speed;战机相对于静止气团的移动速度称为真实空速;与此相对的另一个概念是地速——Ground Speed;即战机相对于地表的移动速度,它是战机真实空速TAS与风速矢量的合成。

九七舰攻一般成对派出,第一波在日出之前15分钟起飞,沿母舰航向左右两侧12度角的航线进行深度150海里的搜索。飞行高度为500~800米。

大多和达也制图

假设当天九七舰攻以120节的真实空速飞行,九七舰攻凌晨5点在图上A点从母舰起飞,预计将于6时15分抵达搜索线终点——B点,抵达B点后,两架九七舰攻各自向左(或向右转向),转为与航母行进路线垂直的航线,相对飞行60海里,于6时45分抵达C点,此时,根据母舰航速可以推算出母舰位于D点。

导航员根据母舰的航速进行推算,算出1小时之后,7时45分的母舰将位于E点,然后由C点向E点设定返航航向,预计将于7时45分抵达母舰上空。

如果在飞行途中飞风向与风速发生了变化,导航员就要用机载设备——偏流测定器重新测量风向与风速,根据偏流修正角(WCA)和对地速度(GS)计算返航航线。

在实际作战中,不论是母舰还是九七舰攻,往往都不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需要在作战中做出各种机动运动,这就要求导航员要有很高的的图上作业水平,飞行员必须信任自己的导航员有能力引导战机返航。在极端的条件下,导航员在战斗中阵亡,那么飞行员就必须依赖自己的导航技术向母舰返航。

(三)反潜警戒

  • 一般使用4架九九式舰载爆击机;

  • 根据敌方潜艇的活动情况不同,机动部队有时会临时增加或减少反潜巡逻的机数。

  • 机动部队时刻在空中保持4架九九舰爆,以机动部队为圆心,对周围海面进行环形搜索。

  • 九九舰爆在进行反潜巡逻时,飞行高度一般为500米左右的低空(注1),其主要目标是发现靠近机动部队的敌方潜水艇。

  • 当九九舰爆数量不足时,有时也会使用九七舰攻进行反潜巡逻。

注1

在4月20日、21日两天,机动部队反潜警戒的飞行高度降低到80~100米;

为什么有时候会使用九七舰攻进行反潜警戒呢?这是我的推测:

飞龙号航空母舰,编制上有18架九七舰攻,18架九九舰爆,18架零式战斗机,合计54机。

前路警戒5班各两架九七舰攻,共计10机。

反潜警戒5班各四架九九舰爆,共计20机。

如果各机组每天只出动一次的话,舰爆的数量就不够了,而舰攻还有剩余8个机组没有出动。

为保持整体战斗力,调拨部分没有出动的舰攻机组执行原本由舰爆机组执行的反潜警戒任务也在情理之中。

这个推测在飞龙号行动调书中得到了验证

3月28日,飞龙号当值日,反潜警戒出动20机,其中使用了17架九九舰爆,3架九七舰攻。

红框内为九七舰攻机组,此外,对舰爆机组乘员的观察也验证了飞龙号舰爆各机组每日只出动一次的猜想。

(四)舰载航空兵的反潜效果如何?

前面说了日本航母机动部队如何进行反潜巡逻,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这种反潜行动的实战效果如何呢?

先说结论,实际效果近乎为零!!在整个二战中,日本航空母舰的舰载航空兵反潜巡逻都没有取得击沉盟军潜水艇的战绩。

接下来说说原因,日方舰载机反潜巡逻行动完全依赖于目视搜索,只有在天气情况良好的情况下,才有机会发现以水面状态航行或者在浅水区域潜航的盟军潜水艇。

而反潜用的攻击武器,九七舰攻挂载1枚是用延时引信(有3种规格,延时1.5秒,延时3.5~5秒和延时8~10秒)的250公斤陆用通常炸弹,杀伤半径10米。九九舰爆挂载1枚是用延时引信的60公斤陆用通常炸弹,杀伤半径5米。

用这种临时凑合的武器,加上载弹量只有1枚无法保证足够的火力密度,使得日方舰载机的反潜巡逻在大多数情况下难以获得战果。

唯一已知的战例是,1942年2月1日11时15分,在菲律宾米沙鄢群岛附近海域,飞龙号航母派出的九九舰爆在执行反潜巡逻任务时,发现了在望加锡海峡以水面状态航行中的荷兰潜水艇K-14号。

荷兰潜水艇K-14号,它可能是唯一被日本海军舰载航空兵在反潜巡逻中击伤的盟军潜水艇

九九舰爆在1500米高度投下两枚60公斤陆用通常炸弹,一枚在船首5米近失,一枚在船尾3米处近失,这两枚近失弹击伤了K-14号潜水艇,5分钟后,K-14号潜入水下。

返航的九九舰爆召唤了另一架飞龙号九九舰爆前来攻击,飞行员是中尾信道三飞曹,侦察员是冈村荣光一飞曹,他看到海面上有两名荷兰艇员落海,九九舰爆再次投下1枚60公斤陆用通常炸弹,并报告5分钟后海底出现浮油泄漏。

返航的日军乘员报告击沉了盟军潜水艇,但实际上荷兰潜水艇K-14号受损轻微,返回泗水休整后继续参战,3月1日发射的鱼雷差一点击中夕张号轻巡洋舰,直到3月初才撤往印度科伦坡。

这可能是二战之中,唯一一例日本海军舰载航空兵击伤盟军潜水艇的战例。(注2

注2

其余,还有几个舰载机击沉盟军潜水艇的战例,但是,那几个是海军航空兵陆基航空队获得,并非舰载航空兵,在此我不再一一赘述。

(五)零战战斗巡逻

请注意:

机动部队在行进途中,即使是当值舰,也不会派出零式舰上战斗机执行战斗巡逻任务。

例如:

1942年4月4日,日军发现英军PBY卡特琳娜飞艇接近机动部队时,各舰只是临时派出零式战斗机升空拦截,这并不在当天机动部队的战斗巡逻计划中。据此推测,日军零式战斗机只有在机动部队进入敌方陆基航空兵力的打击范围之后,才会执行战斗巡逻(CAP)任务。

  • (推测)机动部队只有在进入交战地域,才会由各舰分别派出零式战斗机,执行战斗巡逻(CAP)任务。

  • 各舰各派出一个3机小队,在机动部队上空执行战斗巡逻任务(有时1~2机);

  • 零式战斗机的飞行高度1000~3000米;

以4月9日,机动部队空袭亭可马里和竞技神号航空母舰为例,飞龙号分为5个班次,分别派出了2、2、3、3、3架,合计13架零式战斗机进行战斗巡逻任务。

13时55分,第3班与第4班之间,由于机动部队突然遭遇英军第11中队的布伦海姆轰炸机空袭,飞龙号临时起飞了5架零式战斗机升空拦截,这次临时出击并不在飞龙号当天的战斗巡逻计划之中。次日(10日),飞龙号派出3个班次,各3架零式战斗机执行战斗巡逻任务。

因此,在印度洋作战中,日军5艘航空母舰上空,同时可能存在15架零式战斗机担任掩护任务。

如果我关于零式战斗机战斗巡逻模式的推测成立,那么对于没有雷达预警能力的机动部队来说,如果在行进途中突然遭遇敌方航空母舰舰载机空袭,日军引以为傲的机动部队无异于待宰羔羊!!!

~(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航空母舰的防御圈
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有什么区别
导弹护卫舰的作用
摩托化骑警,出发!
[精]中途岛战役日军作战序列
应对生育率下降 韩国拟用机器人取代前线巡逻哨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