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锦章对冀中七分区“五一”反“扫荡”的回顾(二)

作者:苏锦章

作者简介见前文

前一篇总结了空前的“五一”大“扫荡”使七分区遇到空前的困难。


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中,反“扫荡”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据不完全统计,从5月1日至7月10日,七分区两个团共作战142次,其中第十七团60次,第二十二团82次。毙伤敌伪军约3500人,毙敌第二十六师团独立步兵第十二联队(一说为步兵第八联队,下同)第一大队长管泽直记小佐、伪正定道尹。伤敌第二十六师团独立步兵第十二联队长坂本吉大郎大佐,独立骑兵第一一0大队长加岛武中佐。俘日军15名。

敌第二十六师团独立步兵第十二联队主力和独立骑兵第一一0大队均遭我军歼灭性的打击。其中第十七团歼敌约1570人。第二十二团歼敌约1900人。毁敌碉堡两座,毁敌桥梁5座,破敌公路约30公里,平敌封锁沟约10公里,缴获轻机枪一挺,掷弹筒二具,步枪20余枝,子弹2500余发(游击队配合两个团战斗时的战果大部分统计在内)。

经过70天的连续战斗,第十七团由反“扫荡”前的1950人,增加到2000人,枪增加47支;第二十二团由反“扫荡”前的650人,增加到1025人,枪增加百余支。第十七团的第七连,在反“扫荡”中全部由日军武器装备起来,荣获“战斗模范连”的光荣称号,连长王春荣获战斗英雄称号。

在70天的连续反“扫荡”中,分区机关伤亡约20人,警卫分队伤亡数十人;第十七团伤亡约120人;第二十二团伤亡约180人,合计不到400人。

在两个多月残酷的反“扫荡”中,我分区机关和两个团,保存和壮大了自己,重创了敌人,并取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胜利:

一、分散调动了敌人。

本来,敌人“五一”扫荡的矛头是指向我根据地的,由于我分区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贯彻了“敌进我进”的外线作战的反“扫荡”方针(当然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所以使敌人增加了后顾之忧。于是,敌人于7、8、9月间在我根据地继续建碉堡的同时,不得不返回头去,在其占领区加大碉堡密度以巩固其“治安”区。

以七分区抗战为原型的电影平原游击队

据概略统计,7、8、9这3个月间,敌人在我分区新建的70来个堡碉中,在其纵深就新增加了30来个。

敌人在其纵深增大碉堡密度的结果,就分散调动了敌人,减轻了对我中心区的压力。

二、掩护了我分区战略转变。

1942年6月21日冀中区党委、军区《关于青纱帐时期工作指示》中指出:“目前紧急任务,一方面必须坚决迅速完成公开干部与正规军之转移与撤退;一方面必须抓紧青纱帐宝贵时期,迅速克服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混乱现象,布置工作,巩固新阵地,完成斗争形式与组织形式的转变。……斗争形式应广泛运用革命两面政策与小的隐蔽的武装斗争互相连结,互相配合。组织形式是短小精干的非法组织与利用公开半公开合法组织,互相连结,互相配合这一转变的完成,是决定今后坚持的关键……

我分区部队、游击队积极地打击敌人,赢得了实施这一伟大战略转变的时间。群众、领导和我军相结合,比较顺利地实行了斗争形式和组织形式的转变;冀中区、兄弟分区和我分区的大批地方干部和军队干部,在我部队掩护下,分批而又较为顺利地转赴北岳区;第二十二团还掩护了九分区第十八团转赴北岳区;随后,第十七团的主力也顺利地转赴北岳区。这一战略转变的顺利实施,成为我区此后坚持斗争的关键。

三、适时而主动地执行了当时当地的政治任务。

部队、游击队与地方干部、群众、两面政权人员相结合,采取新型武工队的形式保卫麦收,减轻了群众负担,打击了抓捕干部之敌,保护了群众利益。

四、保证了地委、专署机关的安全。

两个月中,地委、专署机关在分区掩护下,没有受到损失,这对此后地委、专署领导我区军民取得“五一”反“扫荡”的胜利,是有其重要意义的。

五、初步取得了在平原游击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的经验

隐蔽的武装斗争为主与两面政策相结合的经验,与敌人的碉堡政策相适应的作战方法,以及地道战的经验等,虽然是初步的,但却是非常宝贵的,它为我区军民打破敌人的“正式清剿”,取得“五一”反“扫荡”的完全胜利,在战略和战术方面奠定了基础。

六、进一步发扬了近战作风,提高了部队战斗力。

反“扫荡”中,我分区部队、游击队,在相当多的战斗中,往往是当敌人进到我手榴弹投掷距离之内时才开火不但节省了弹药,而且提高了命中率

边区制造手榴弹

据统计,第十七团平均约1.2发子弹和0.5枚手榴弹毙伤一个敌人。第二十二团平均约4.8发子弹和0.7枚手榴弹毙伤一个敌人。

6月9日,第二十二团主力在晋深无县东北部宋家庄村同2000来个敌人打了一天,毙伤敌1000多人,仅消耗子弹900发,手榴弹1700枚。

第十七团第三营两个连,在藁无县刘家佐村,同700多敌人打了一天,毙伤敌近200人,仅消耗子弹千余发。这种近战战术的采用,大大提高了部队战斗力。

还必须指出的是,在两个月极端困难的反“扫荡”中,分区和两个团,基本上都是按照上级所规定的时间、作战地区来完成各项任务的。

回忆起来,我分区在那种极端残酷的战争中,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胜利,确实是来之不易。

……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冀中军区18团为什么在‘五一大扫荡’马阜才战斗中遭受严重损失?
八路军2个团近在咫尺,眼看另一团被日军吃掉,为何没救援?
程子华回忆代理聂荣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的工作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之五十二1952年秋季战术反击(6)67高地反击战
美军也参加了地道战?一个美军上尉的冀中地道战经历
他带着一万人突围,吓得日军枪都不敢开!却被手下指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