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长津湖的残酷差距:美军6门小迫击炮,一夜火力压倒志愿军的72门

长津湖美军

抗美援朝战争初期,特别是长津湖战役期间,志愿军与美军在火力上存在巨大差距。这个差距到底有多大?不考虑空军差别,很多人都将差距说成是“火炮和自动武器”的数量差距。

然而,这种说法是完全错误的!不仅将视角放在错误的方向,而且严重低估了志愿军战士在战斗中的真实残酷处境,至少低估了一个数量级!

被误读的“火力差距”

笔者可以用最简单的话描述一个残酷的现实:志愿军和美军,在“火炮和自动武器”数量相等的情况下,火力输出强度要差10倍、20倍甚至更多!

关于长津湖的一些文章在描述美军陆战一师的强大火力时,仅仅是介绍“一个师拥有94辆坦克、18门155毫米榴弹炮、54门105毫米榴弹炮、36门75毫米加农炮、36门107毫米迫击炮和117门中小口径迫击炮”等等,以证明美军的巨大优势。

美军M2型60毫米迫击炮

相比之下,志愿军一个军(以27军为例,军师两级均加强一个炮兵团),则拥有9门105毫米榴弹炮、75毫米山/野炮56门、70毫米步兵炮19门、100毫米以上大口径迫击炮24门以及270门中小口径迫击炮(细节可能有出入)。

乍一看这些数据,志愿军一个军主要是少了大口径榴弹炮,但在迫击炮方面的差距似乎小得多。比如同样是步兵营,陆战一师的一个营有4门81毫米迫击炮和9门60毫米迫击炮,志愿军一个营则有2门82毫米迫击炮和8门60毫米迫击炮。但考虑到志愿军往往出动一两个团围攻美军一个营,读史者也许会觉得,我军进攻部队的火力至少能压倒美军步兵(不考虑空中支援和其他炮兵支援)。

然而最大和最残酷的差距,恰恰是双方看似差不多的中小口径迫击炮暴露出来的!

长津湖志愿军的六零炮阵地

美军两个步兵连迫击炮弹投射量超过志愿军一个师

在长津湖战役打响前,我军所有火炮和枪械都备足了一个基数的弹药,其中82毫米迫击炮每门备弹90发,60毫米迫击炮每门备弹40发,步兵每人备子弹80发,机枪则每挺分配一整箱子弹。然而在长津湖战场上,这个数量太少了!

以下碣隅里战斗为例,根据一份战报资料,主攻下碣隅里的志愿军20军58师战役期间补充(七五)山炮弹182发,八二迫击炮弹204发,六零迫击炮弹1505发,七九子弹31500发,手榴弹13480枚。从历史具体过程看,这个数字从侧面反映了下碣隅里主要战斗阶段(11月28日-12月6日)的消耗量和补充能力。

那么美军方面呢?同样是下碣隅里战斗,根据美陆战一师一团3营战报称,在战况最激烈的11月28日夜间,该营驻守外围防线的两个连(H、I连),在当夜发射了2900发60毫米迫击炮弹(其中H连有1700发)!这仅仅是两个步兵连编制内的6门60毫米迫击炮而已。另外在同一个晚上,陆战一团3营营属81毫米迫击炮(共3门)发射了1100发炮弹,负责支援的陆战炮兵第11团一个105毫米炮兵连(共6门)则发射了1200发炮弹。

一名美军海军军官回忆称,陆战一团3营防线在那一晚的景象令人生畏:“……从下碣隅里北部高地可以看到,整个周边地区像一座火山在爆炸中喷发。机枪的轰鸣声、迫击炮和榴弹炮的隆隆声整夜都没有停止。”

长津湖美军的60炮阵地

对比战场的两边,美军的两个步兵连6门60毫米迫击炮,一晚上就打了2900发炮弹。另一边,围攻下碣隅里的志愿军第58师应拥有72门60毫米迫击炮(每门备弹40发),60炮数量是美军两个连的12倍,而战役中携带的炮弹理论上最多只有2880发(尚未考虑翻山越岭途中,部分迫击炮和弹药未能送达),加上补充的1505发,也只有4000多发而已。而且这还不是一天的消耗。

简单地讲,美军一门迫击炮,一晚上就打出了等于我军12个基数的弹药量!而我军同样是一门迫击炮,十天的战斗也只打了一个半基数。按照最保守的估计,单位火力也相差了十倍!至少在11月28日夜间,美军两个步兵连的6门60毫米迫击炮,弹药投射量已经压倒了我军一个师的72门(不可能超过2880发)。

美军真实的优势是什么?

然而,“十倍的差距”还只是我军最好的时候,战役后半段的弹药情况更糟糕。因为我军在战场无法及时获得补给,而美军陆战一师却能通过空运和空投,获得源源不断的物资支援。

据美军统计,下碣隅里的外围守军(主要是陆战一团3营等部队)在12月初提出的空运补充清单包括:1466740发小型武器弹药、15168发60毫米炮弹、8544发81毫米炮弹、2160发105毫米炮弹、10350枚手榴弹、46000份C口粮、11660加仑汽油和200英里电线。补给需求总量高达1949吨!这还不包括下碣隅里的自身储备。

下碣隅里机场

由此,我们才能看出志愿军真实面对的残酷差距——美军火炮多、坦克多都只是表面优势,最根本的优势在于强大的工业能力和后勤能力。哪怕是与我军同样数量的火炮,美军都能提供十倍、二十倍的弹药量,而且还是在美军被围困,只能依靠空运的情况下!

然而,在这种巨大差距面前,我军仍然将自己的武器潜力发挥到了最大程度。美陆战一师几乎所有回忆都承认,恰恰是志愿军的60毫米迫击炮,给美军造成了最大的威胁!

志愿军进攻下碣隅里机场

据美军陆战一师战报回忆,在下碣隅里11月28日夜间战斗中,志愿军“在精确迫击炮火力的支持下,以完美的小规模战斗队形,证明了他们是当之无愧的强大夜间战士”。在迫击炮火力支援下,志愿军突击队硬是从火力最强的H连阵地(就是当夜发射了1700发炮弹的那个步兵连)取得突破,一度闯入了下碣隅里防线内。

此外,在11月28日夜间这一战中,我军迫击炮还连续打中陆战一师师部的房子,逼得师长史密斯少将转移指挥部。在随后几天,志愿军的迫击炮也不断破坏美军运输机的起降,造成了不小的损失。但是由于弹药量太少,根本无法阻止美军的空运。

下碣隅里机场旁的美军105榴弹炮阵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志愿军为何没彻底炸掉水门桥?美军战后研究,猜出了实情
【鱼鹰社】仁川登陆中的美军陆战一师装备编制,坦克装甲车野榴炮能顶首批志愿军总和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之五十二1952年秋季战术反击(6)67高地反击战
血战半岛 :长津湖战役
长津湖被打残的美陆战1师,命运如何?回国再赴朝鲜,又遇志愿军
志愿军步兵攻防作战的精彩战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