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长平之战:秦赵两国真有投入百万大军吗?

历史上的长平之战,因秦军坑杀40万赵国俘虏而闻名。很多近现代的学者都对这个数字表示怀疑。
但也有坚持古书数据的人觉得,阵亡赵军加上在外围次要战场的友军,可以达到50万人。同样,秦军也得有50万以上,才能应对这场战役。所以,长平之战是一场古代世界的百万大军之战。
那么,这种说法真的站得住脚吗?

两国才有多少人?

长平之战前的战国七雄

旧史料中关于白起坑杀赵军40万降卒的说法,则显然言过其实。以秦赵两国可能拥有的最大兵力,及长平之战双方可能参战的兵力进行分析可知,赵军最大兵力应不超过20万人。秦军的最大兵力则略多于赵军,但也不过20完出头而已。
我们可以先整理一些原始史料对长平之战的说法。不难发现,原始史料的行文用语虽有不同,但都一致认定白起残忍地把赵国降卒几乎都坑杀了。而且一坑杀,就是40多万。
据坑杀40万人的规模计算,那么秦军投入的兵力显然应与此相差无几,也有40余万。再加上双方在长平决战前的其他战斗伤亡,如此合计起来就有百万之数。

所谓《战国策》其实就是当时外交场合的嘴炮合集

然而,《战国策》、《韩非子》等史料中记载的兵力数字并不准确。所谓秦军“战车千乘,奋击百万”、“名师数十百万”都是概数。
赵军“带甲数十万,车千乘,骑万匹”一说也只是《战国策·赵策》中假托为苏秦的说辞,其余类似的说法也都不足为凭。

战国时期的人口大国也根本养不起百万大军

要想知道两国真正的最大兵力,最科学的方式是从当时两国拥有的总人口数进行推断。战国七雄的总人口约2000万人,而秦地天下三分之一,人众不过什三。也就是说秦国人口占当时天下总人口的30%,约为600万人。
赵国的总人口则可以根据西汉时人口的相对增长率进行反推。从战国至西汉末的数百年间,赵国故地的人口自然增长了188%。当地总人口在西汉时为643万人,据此我们可以算,赵国当时的总人口约为223万人。

虽然搞了郡县征兵制 人口基数却限制着战国时代的军队规模

当时的各国,都实行郡县征兵制,凡年满15-60岁的男子都应服兵役。长平之战前,赵国能服兵役的适龄男子约为60万人,秦国能服兵役的适龄男子约为150万人,这就是理论上两国的最大战争潜力。
当然,这些人不可能都同时拉上战场。国内还需要相当人口进行劳作生产和后勤补给的工作。所以,秦赵两国的总兵力显然都要低于此数。

战争进行的同时 国内的生产活动却不能停

两国能投入多少兵员?

相比楚国 同赵国的边境冲突根本不值得孤注一掷

长平之战并非双方间的殊死决战,大家也绝不可能在此地投入全国兵力参战。从战争起因来看,战前秦赵两国尚无必战之势。后来,韩国将原定献给秦国的上党郡改献给赵国,招致秦国不满,秦赵之间才因领土问题爆发了战争。
公元前261年,秦国派左庶长王龁领兵进攻上党,意欲一举占。赵国名将廉颇领兵救援,从此拉开了长平之战的序幕。可见,长平之战只是一场普通的争地战争,双方尚无进行全国动员的必要。
后来秦灭楚时,秦王政与老将王翦讨价还价之后,才决心“空秦国甲士”动员60万人伐楚。说明60万人,已经是秦国对外用兵的最高数量了。长平之战的意义,显然不能与秦楚两国的大决战相提并论。如果再排除驻守本国的军队、防备楚国的部队以及劳师远征的因素,秦国能为长平之战投入的军队至多也只有20余万人。

赵国在长平并为全力以赴 精锐的北方军团还在代地驻守

赵国方面,在长平之战前几年, 相国田单对马服君赵奢用兵“必负10万、20万之众”颇有微词。因为这已极大影响了国内的生产力,使民不得耕作。一般认为,如果动员的兵力超过总劳动力的三分之一,国家赖以生存的农业将难以维持,战争也难以为继。赵国作为位置中央的四战之国,其边防压力远大于秦国。除了防备秦国之外,对魏、燕、齐三国同样需要设防,都城邯郸则更需要守卫。
所以,长平之战虽事关重大,但它不过是秦、赵之间的一次争地之战,并非关乎生死存亡的总决战。赵国没理由将全国兵力都押在这一战上,而放弃其他防线。即使把主场作战的优势算上,长平之战中赵国能投入的总兵力最多也不会超过20万人。

司马迁自己的记载也充满了矛盾之处

既然秦赵两国的总兵力加起来至多不超过50万,那么所谓百万大军之说自然也就站不住脚。何况在《史记·白起传》中的“卒四十万人降,尽坑之”与“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的记载也是自相矛盾。
按照《白起传》的记载,秦军虽然胜利,但也付出了“死者过半的惨重代价。既然连以英勇善战著称的秦军都战死过半,作为战败方的赵军又怎么可能只减员10%?赵括在还有90%兵力的情况下,就向损失过半的秦军投降,也显然不合常理。
值得注意的是,到了长平之战的决战阶段时,白起只用2.5万人便能切断赵军后路并形成包围圈。另用5000骑兵就能穿插突破赵军的主阵地,困饿赵军46天。

如果赵国军队真的超过50万人 何以被3万人包围与穿插?

如果按照上面的最大估计值20万计算,秦赵双方在决战时的兵力均只剩10万左右。再减去决战阶段饿死、战死和逃亡者的数量,长平之战后被俘虏的赵军至多不过几万人,距40万之数相去甚远。
如果真的如史料所言,秦军将40万赵军包围了46天,令其无法突围的话。至少需要100万军队才能实现这一目标,但这一数字就纯属天方夜谭了。

历史的谣言:军功爵不是秦国的成功密码

伊阙之战:秦军东进中原 开创列国争霸的屠戮阶段

膨胀与疯狂:秦始皇如何让自己帝国二世而亡的?

底层免死金牌:秦汉军功制下的刑徒经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秦朝军队去哪了?
廉颇封君的一战,如何十三万破敌六十万?
将军自知功高震主,赶紧告老还乡,皇帝:朕不杀你,你留下便是
坐拥20万平方公里的赵国,因一场自杀式战争,成秦国大一统的关键
北风之踪:赵括的长平之战是替廉颇背黑锅
赵军到底有多强长平之战赵括临死一击吓得白起不敢再打赵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