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怎么表态是门学问

【材料】《资治通鉴》汉纪 孝武皇帝 建元三年 前138年

七国之败也,吴王子驹亡走闽越,怨东瓯杀其父,常劝闽越击东瓯。闽粤从之,发兵围东瓯,东瓯使人告急天子。

天子问田蚡,蚡对曰:“越人相攻击,固其常;又数反覆,自秦时弃不属,不足以烦中国往救也。”

庄助曰:“特患力不能救,德不能覆。诚能,何故弃之!且秦举咸阳而弃之,何但越也!今小国以穷困来告急,天子不救,尚安所愬,又何以子万国乎!”

上曰:“太尉不足与计。吾新即位,不欲出虎符发兵郡国。”

乃遣助以节发兵会稽。会稽守欲距法不为发,助乃斩一司马,谕意指,遂发兵浮海救东瓯。

【译文】七国之乱失败后,吴王的儿子刘驹逃亡到闽越国,怨恨东瓯国杀了他的父亲,经常劝说闽越国攻打东瓯国。闽粤国同意了,发兵围攻东瓯国,东瓯王派人向天子告急。

天子问田蚡怎么看,田蚡回答说:“越人自相攻击,很正常;又反复无常,从秦时起朝廷就已经放弃不管了,不值得烦劳国家去救他们。”

庄助说:“只是担心无力救援,德行不能覆盖那里。如果力所能及,为什么抛弃那里呢!况且秦国连咸阳都抛弃了,何止是南越!如今小国因走投无路前来告急,天子不救援,还有谁能够帮他们,大汉又凭什么统治万国呢!”

皇上说:“不值得与太尉商议。我刚即位,不想拿虎符发郡国兵。”

于是派庄助以节杖到会稽郡调兵。会稽郡守想按程序拒绝发兵,庄助就地斩杀了司马,向郡守宣布皇帝的旨意,于是发兵渡海援救东瓯国。

【解析】一、关于刘彻

汉武帝公元前141年登基,窦太后公元前135年去世。窦太后是汉文帝的皇后,景帝和馆陶公主的妈,武帝的奶奶,是个非常强势的老太太,连景帝都不敢对抗,更何况刚刚登基,位置不稳的武帝。

所以汉武帝登基后的头七八年,自从独尊儒术碰了一鼻子灰后,就老实了,蛰伏了下来,每天不是游玩就是打猎,他在等,让时间来解决矛盾。

谈到用时间来解决问题,文帝、武帝、宣帝都是这方面的好手,相比之下,昌邑王就显得有些猴急了,手段不够成熟。

开上帝视角看,再过几年,窦太后就要去世了。可是汉武帝不知道老太太还有几年光景,只要老太太一归天,最大的长辈就是自己的妈,到时候自己就可以想怎么浪怎么浪了。

但现在是前138年,窦老太太还在,身体硬朗着呢,汉武帝不敢放肆,一方面,要防止和老太太争权,和老太太抢戏,万一老人家一个不爽把自己废了该怎么办?

且不说老太太威望极高,影响极大,吃的盐比汉武帝有的路还多,汉武帝玩不过。

光说汉家以孝治天下,老太太是亲奶奶,就算能玩的过,不管从政治逻辑上讲还是从感情上讲,只要不到最后时刻,汉武帝如何能下得去手?明明坐等就能得到的东西,为何造反?

另一方面又要极力的表现出自己的能力,虽然亲奶奶只有一个,可奶奶的亲孙子可不止一个,自己老是这么天天打猎,万一老太太哪天觉得自己不堪重任,另外立一个孙儿辈怎么办?到时候王皇后一家人不是傻眼了?

所以,汉武帝得在玩乐之余,做点微小的事情给奶奶看看,展示自己的才华能力,让老太太可以放心。出兵救援东瓯国就是被汉武帝看中的小事,汉武帝就是靠这件事展现自己的能力。

对于下属来说。想获得更多授权,还是应当从小事上展现自己的才华,一个成熟的领导很难一下子把重担全交给你,除非他在死马当活马医。

所以汉武帝出兵东瓯连兵符都没用,要么是兵符不在他手上,要么是他虽然掌握了部分兵权,但比较谨慎不敢用,怕这件事如果没办成影响太大。 

二、关于田蚡

田蚡是皇帝的舅舅,按照他的前后表现,这里的意见应该是和武帝同进退,可他态度反常,可就太有意思了:天子问田蚡,蚡对曰:“越人相攻击,固其常;又数反覆,自秦时弃不属,不足以烦中国往救也。”上曰:“太尉不足与计。” 

田蚡是汉武帝的舅舅,恩宠无限,像这种事,汉武帝不可能在朝堂之上贸然的让他表态,往往是经过沟通讨论后才表态。

在这里,田蚡为什么会出现和汉武帝意见相左的时候?是他们缺乏沟通吗?并不是,我认为这件事其实是汉武帝和田蚡商量好的,出于以下几个原因。

1.保护田蚡

当领导的,最怕的就是下面异口同声,一旦发现这种情况,领导就会开始吃不香饭,睡不着觉。今天可以异口同声的支持同一件事,明天是不是也可以异口同声的反对我?

下面只有一个声音,这太可怕了。对于权力敏感的领导,往往可以于无声处听惊雷,一旦发现下面异口同声,就会展开血腥清洗,拉一批、打一批、抓一批、杀一批,提一批。

作为下属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就得自行制造不同声音,让领导放心,特别是田蚡和汉武帝这种舅侄关系,异口同声会让窦老太非常不爽。 

2.展示主见

窦老太年岁已高,总有一天要离汉武帝而去的,为了让奶奶看到自己能够胜任皇帝这份工作,首先要展示的就是自己不受别人影响,特别是自己的舅舅,那可是外戚,外戚专权是封建王朝的忌讳。

田蚡之所以第一个表态,汉武帝之所以批评田蚡,其实就是个双簧,其实就是汉武帝给奶奶递话,外戚影响不了我的决策,我很有主见,会是一个合格的皇帝,不会把老刘家的江山拱手送人,能够守护江山万年。

老太太虽然没有亲眼看到,亲耳听到,但有的是人替汉武帝传话。

 三、关于会稽郡

神仙打架,遭殃的往往就是平头百姓,何况堂堂郡守、郡司马。这些算是高级官员,一言不合说杀就杀了,汉武帝有没有授权庄助擅杀之权不知道,但从后续来看,庄助并没有因为擅杀之事受到责罚,由此观之,就算没有提前授权,武帝后来也是默认了。

郡司马,可是省部级官员,一言不合就杀了,这是多大的事?我更倾向于庄助是有得到授权的,至少是口头授权。口头授权好啊,事后可以看情况选择不承认,只要在其他方面加以弥补,有的是人愿意替领导冒这个风险。

就好比这个郡司马,为什么杀的是他,其实他就是郡守拿出来投石问路的,和庄助一样,庄助也是汉武帝抛出来投石问路的,真出了事,汉武帝如果感觉兜不住,是不会保他的。

当小弟就要有当小弟的觉悟,总是要冲在大哥前面,不然领导养你何用?郡守一看这个特使这么强势,堂堂省部级高官说杀就杀了,马上就明白了形势,对抗下去没有好果子吃,好汉不吃眼前亏,先同意了再说,以后的事情谁知道呢?

先把眼前的难关度过了才有资格谈以后,身在权力场,身不由己,只有坐到更高的位置,才会有更高级的小弟为自己打头阵,也就随时可以弃军保帅,才能更安全。

说起来有点悲哀,可哪里又不是这样呢?就连被领导抛出来投石问路的资格,也不是每个人都有的,在一个单位,大多数人,往往是作为沉默的大多数,无论干什么都赶不上趟,永远后人一步,这种人往往是被剥削和压迫的主要对象,俗称“韭菜”。

领导并不会考虑他们的生死、喜怒哀乐,除非要到了形势倒逼人改变的时候,在领导眼里,他们只是一堆数据,一堆体现在报表上的数据,领导才不会关心这种人的死活,往往就是有用就用,没有用那就换个有用的。

世界这么大,人这么多,出于各种目的,排着队希望当马前卒的多的是,有些成功了,比如说宋昌,有些失败了,比如说这个郡司马。同样是当马前卒,成败不同,除了运气,还涉及到眼光和能力。

韭菜更是源源不断。就如同植物大战僵尸,一波又一波,似乎无穷无尽。当韭菜是永远都没有出头之日的,生存在食物链的最底层,好事轮不上,坏事两肩扛。永远只能过暗无天日的生活,还美名其曰岁月静好,如果他们肯稍微努力一点,一定会不屑于当时口中的岁月静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汉武帝趣闻录(二)
读通鉴(81)哪些是该做的事
资治通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
越国究竟被灭了几次?哪一次才算是真正被灭亡?
史记·东越列传原文、注释与翻译
大汉系列丨援助东瓯 大汉初显国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