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亚东:从混凝土梁桥的悬臂浇筑施工说开去

现代桥梁发展到今天,大家对预应力混凝土梁桥采用悬臂浇筑施工早已司空见惯。不过,要说清楚悬臂施工的源头在哪里,世界上第一座悬臂浇筑的钢筋混凝土梁桥在哪里,以及预应力混凝土梁桥的起步,那还是需要花点笔墨的。

桥梁悬臂施工的起源

首先说说第一个问题。混凝土梁桥悬臂施工的源头,来自于钢桥的悬臂拼装架设方法(习惯称其为“伸臂法”)。钢桥均由若干杆件连接(历史上先是铆接,然后是焊接和栓接)而成,因此用吊机将杆件吊起就位,沿跨度方向拼接伸出直至合龙,就可以了。为保证架设阶段的结构稳定性,通常从河中墩处开始对称平衡拼装;若仅从一端伸臂架设,就需要配置平衡跨或其他抗倾覆措施。140多年前,世界上第一座钢桥(美国的Eads桥)就是采用伸臂法架设的,见图1。因该桥是一座拱桥,伸臂架设桁架拱时需要配置一些临时传力构件。英国的Forth铁路桥,尽管主跨达到521m,但采用伸臂法拼装,只用一些小型德立克吊机,就可把这庞然大物建成,见图2


美国Eads桥架设


英国Forth铁路桥架设挂孔

把钢桥的伸臂法移植到混凝土梁桥的悬臂浇筑施工上来,关键问题有两个:一是要用钢筋来解决混凝土梁段的“连接”,当预应力钢筋出现之后,这事就相对可靠了;另一个是要在梁端设置一个可移动的钢结构,也就是挂篮,其能承受还未凝固的混凝土重量并将其传递到已成结构上,还为模板装拆、混凝土养护、预应力张拉等提供一个工作平台。

第一座悬臂浇筑施工的钢筋混凝土梁桥

说到这里,就可以讨论第二个问题了。第一座悬臂浇筑的混凝土梁桥在哪里?答案是:在巴西。这座桥位于巴西圣卡塔琳娜州,跨越位于若阿萨巴和西埃尔瓦尔两个镇子之间的佩奇(Peixe)河,称为佩奇河桥,1930年(一说1931年)建成。该桥采用三跨钢筋混凝土结构,分跨23.67-68.50-26.76m;主梁由两片变高度的矩形梁组成,其间间隔3m布置横梁,上铺桥面板;分别见图3和图4。从图3可以看出,边跨不分段,在支架上先行浇筑(作为平衡跨);中跨分段,采用单悬臂浇筑施工。为解决混凝土梁段的“连接”,在中间支点的梁顶部布置了46根直径38mm的钢筋(因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底部也需布置一些;另外,钢筋采用套筒接长),其在梁体内沿纵向的布置方式与现在的预应力筋者大体相同。

图3 主梁立面布置


4 主梁截面布置示意

这桥的设计者是E.H. 鲍姆加特(Emílio Henrique Baumgart, 1889-1943)。他是一位德裔巴西工程师,出生在巴西(父母均为德国移民),曾在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技术学校(现名)读书,后在一家德国工程师开设的工程公司做实习生,熟练掌握了钢筋混凝土建筑技术。他一生先后参与了大小500多项工程的设计,这桥(见图5)就是他的最得意的作品之一。


5 佩奇河桥

建成佩奇河的意义,在于其实现了大跨度混凝土梁桥的无支架施工。但不知为何,E.H. 鲍姆加特并未就此申请专利。当时的技术有限,既没有预应力钢筋,也没有钢制挂篮,E.H. 鲍姆加特采用看上去十分简陋的方式,完成了世界上第一座钢筋混凝土梁桥的悬臂浇筑施工,见图6。也可能由于上述原因,这一创新性的施工方法当时并没有得到桥梁工程界的重视,即便在巴西,也没有继续如此造桥。


悬臂浇筑时的佩奇桥

这桥一直使用了50余年。不幸的是,1983年的一场特大洪水,将这桥永远埋葬在了佩奇河底(图7),令人扼腕。后来人们在这桥位附近建造了一座人行梁桥,取名E.H. 鲍姆加特桥,以资纪念。

(a) 冲毁前

(b) 冲毁后

图7  佩奇桥被洪水冲垮

早期预应力混凝土梁桥及其悬臂浇筑施工技术

1937年,德国在奥厄(Aue)建成一座三跨预应力混凝土跨(铁路)线桥,主跨69m,其跨中31.5m长的 T梁搁置在两端悬臂箱梁上,并布置体外无粘结预应力索,采用支架法施工(见图8);但是,这桥使用效果不佳,后增设支墩处理。1946年,法国的E·弗雷西奈在吕藏西(Luzancy)用预应力钢筋将预制的混凝土箱梁段串连成整体,只用临时塔和扣索,在马恩(Marne)河上建成跨度55m的双铰刚架桥,见图9。这些桥梁项目,尽管对悬臂浇筑施工没有直接贡献,但促进了预应力混凝土梁桥的发展。

8 奥厄车站桥支架法施工

吕藏西桥架设

预应力混凝土梁桥向大跨度发展需要适用的无支架施工技术。1950年,前联邦德国工程师乌尔里希·芬斯特沃尔德(Ulrich Finsterwalder1897-1988年)借鉴E.H. 鲍姆加特发明的悬臂浇筑法,并采用他本人供职的迪克霍夫-魏德曼公司研发的挂篮,在巴尔杜因施泰因(Balduinstein)建成跨越兰河(Lahn)的预应力混凝土梁桥,主跨62m,见图10。这桥的主梁与佩奇河桥的相似,由两片变高度T梁组成。随后,在1953年,他采用对称悬臂浇筑施工方法,建成尼伯龙根(Nibelungenbrücke)桥(即国内习称的沃尔姆斯桥),主梁截面为两片较窄的箱形,主跨114.2m,跨越莱茵河,见图11(图片中近前那座)。自此,预应力混凝土梁桥的悬臂浇筑技术逐步成熟,并在全世界渐渐推广开来。

10 巴尔杜因施泰因桥悬臂浇筑

11  今天的尼伯龙根桥

国外桥名翻译拾遗

最后,顺便讨论一下本文最后提及的两座德国桥名的中文翻译。对那些长长的国外桥名,大家可能记不住,写起来也麻烦,于是通常化繁就简。例如,在德国称为“巴尔杜因施泰因桥”的那座桥,在国内就习称其为“兰河桥”。这倒是简单好记,但不准确,这就如同国外同行称中国某桥为“长江桥”或“黄河桥”一样,让读者或听者不知所云。德国人把该桥称为巴尔杜因施泰因桥(另一个称呼为“在巴尔杜因施泰因的兰河桥”,这更啰嗦)的原因,大概是因为离该桥十几公里远处的兰河上,有一座建于13世纪的著名石拱桥,当地人都习称那座桥为“兰河桥”。另外,沃尔姆斯(Worms)是德国历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它也被称为“尼伯龙根之城”,城中有尼伯龙根博物馆。这桥的前身是一座拱桥,1900年建成;跨河部分的主桥为三跨钢桁拱,最大跨度105.6m;主桥两端设桥头堡,称为尼伯龙根塔,今只剩一个(见图11);1945年遭战争破坏而关闭。由此看来,德国人把1953年改建的桥称为尼伯龙根桥,是有历史和文化原因的。2008年,紧挨这桥边上又建新桥,长度和分跨与老桥大体保持一致,称为尼伯龙根新桥。总之,当桥梁多了以后,用一条河名或一个地名来称呼某桥,就容易引起误解;在国际学术交流中,对此需予以关注。

(作者注:本文参考了诸多文献资料,不一一列出,在此一并致谢!)


   扫一扫下方两维码,关注“西南交大桥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波形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工艺
预应力混凝土梁桥悬臂施工阶段分析_2
桥梁发展史
悬臂浇筑施工连续梁桥
▏混凝土梁桥构造与设计要点
不是每个工地都有这么精细的桥梁施工动画和标准化现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