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氏宗谱| 刘氏六修宗谱序(清·章永祚序)

刘氏六修宗谱序

(清·章永祚序)

图文禁止引用
图文禁止引用
图文禁止引用
图文禁止引用
清●章永祚

安徽贵池人,字锡九。康熙二十年举人,二十二年进士。五十年,授陕西清涧知县。雍正初擢工部主事,旋乞养归。著《南湖集钞》,民国九年录入《贵池先哲遗书》(清-刘世珩辑)。


刘氏宗谱| 卷一   

刘氏六修宗谱序

(清·章永祚序)

安徽桐城县的刘氏一族,历史很悠久。刘氏先祖刘累侯公,他出生的时候,左手掌有胎纹酷似“刘累”两字,从此就以刘为氏,一直从陶唐时期传到两汉。由两汉再传到唐朝刘巨容时,也有一百多年了,可是刘氏宗谱依然清晰明了,可辨可查。

刘巨容生了三个儿子,老大叫刘汾,老二叫刘迥,老三叫刘迪。迥(章义注:谱文“珦”字有误,前文是“迥”,但刘巨容名下又是“逈”,估计都是印刷错误,谨此备注)和迪各自形成自己的房下分支,而刘汾为刘氏这一支的始祖(章义注:因为是长子)。

刘汾公在唐朝咸通(章义注:唐懿宗李漼在位时)时期的进士,被朝廷授予兵部员外郎一职(章义注:唐朝兵部员外郎,只设两名,属六品官,相当于现在的厅级或司局级,但在兵部,因此地位相当重要),助父剿黄巢有功,晋升为上柱国尚书右仆射(章义注:唐朝设左右仆射各一人,上柱国正二品官,相当于现在的正国级、或至少是副国级干部),无论是写文章和行政,没有人能够比得上他。

二世为刘汉胜(章义注:因刘汾是始祖,为第一世,他儿子汉胜自然就是第二世),搬迁到古鄱阳县一个叫清塘的地方,官当到州长。第三世、第四世的刘彻时,刘彻任大理评事(章义注:掌管刑狱之职,大约七品以上,各朝品级不等);第五世、第六世、直到刘省三(章义注:刘省三是第七世,第六世用恒的三儿子)时,刘省三考上宋皇祐五年癸已状元(章义注:公元1053年),授官职为吏部尚书(章义注:从二品官,相当于现在的组织部部长),后来的第九世刘五六任职河南中兴大夫(章义注:四品左右官衔),后面子孙能够考取科举功名的,代有辈出,族群可以说是兴旺发达的了。

传到第十五世刘亨一公时(章义注:刘绵公是刘汾房下第十二代,亨一公是刘绵公第四代,是刘汾房下第十五代。又:本谱始祖是刘亨一公,为第一世,那么刘绵公就是本谱的鼻祖了。按本谱世系推演到“章”字辈,就是刘亨一公的第二十二世后人了,我即是亨一公第二十二代后人;按刘汾公世系推演到“章”字辈,就是刘汾公的三十六世后人了,我也可说是刘汾公的三十六代后人。从刘巨容到今天“章”字辈,已经是整整三十七代。),刘亨一公、亨二公等同门兄弟,一齐迁到安徽古桐城南乡竹堍(章义注:谱说从刘绵公时,就迁到桐城了,但绵公等人并没有到桐城居住,人还是住在江西古弋阳的地方。应该是为避元末战乱而提前在桐城准备了一块地方,到第四代刘亨一公时,就全部迁到了桐城。),即今天叫陶家嘴的地方。所以,刘亨一公等兄弟就是始迁之祖。

自从刘汾公到刘亨一等公,从第十六世开始又分支(章义:刘亨一公为本谱始祖),派系越来越多,脉络来越长,日益广大。况且,有的从竹堍迁往他乡,例如:枣树嘴、鸟落洲、官埠桥、黄花桥、下枞阳、牛石岭,或者仍居住故地、没有迁出来的,相传到十七、八世,而他们又不是住在同一个地方。所以,世系既远,居地又散,导致族群人情涣散,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如果没有谱谍纪录这些,漫说对早期开始迁徙的祖宗,就是对后面分支的始祖,也是茫然不知其来历。即便从始祖以上有谱谍可查,也没有多少人知道他们谁是谁以及有什么渊源。

刘荣士,讳尚芳(章义注:字荣士,名讳尚芳,谱载生于康熙二十二年,这一年正是章永祚考取进士的一年,可见章永祚比荣士约大二、三十岁,但章永祚写此文时,还讳荣士之名,足见辈长为敬,不以年纪大小而论。既能写文章,又重视亲谊,文文雅雅、彬彬有礼,卓然超群。刚成年的时候,就和他的族叔其章(章义注:即刘之焕,其章为其字),每每念念不忘宗谱这件大事,遗憾的是一直没有完成这个念想。直到戊申(章义注:公元1728年)的春天,终于开始实施修谱这件大事了,并和管理户籍的尔严(章义注:即刘之间〈间字加人字旁,现找不到这个字〉,尔严为其字)一同商量于各族叔,如麟先(章义注:即刘之兰,麟先为其字)、义先(章义注:即刘之芳,义先为其字)、廷玉章义注:即刘之廷,廷玉为其字、醒迷(章义注:即刘之时,醒迷为其字)、西岳章义注:即刘之达,西岳为其字,以及与叔祖子(章义注:即堂叔们)俊弟(章义注:不知是人名,还是其他什么意思,待查考)天瑞(章义注:即刘之富〈富字加草字头,现找不到这个字〉,天瑞为其字)、庶士章义注:即刘尚茂,庶士为其字,互相支持。荣士和尔严(章义注:应为尔严,年字有误)的儿子据于(章义注:即刘尚德,据于为其字),每天参考谱系,详细考察各的支派起始和出处,决定本谱以刘汾公为刘氏本分支的始祖,以刘绵公到亨一等公为本谱的始迁之祖,并以此脉络建立宗谱体系。

过了己酉年(章义注:公元1729年),宗谱已经印刷成功。我正好为了照顾老人辞职回家了,刘荣士、刘据于两人来访,将全部谱书给我看。我看后不禁感叹:先王之所以提倡建立宗谱,是为了教化后能够敬人、爱人。人哪有不尊敬自己的亲人还能尊敬外人?那不是真的尊敬;人哪有不爱自己亲近的人还能爱那些疏远的人?那不是真正的爱。我看刘氏宗谱,图文并茂、分别清晰。纵向看,父子相承;横向看,兄弟并列,井然有序、有条不紊。后人阅读谱书时,逐条查询,历历在目,清清楚楚。从自己往上找,可以看到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以及始祖和始祖出自于什么支派、脉络,一脉相承;从自己往旁边找,可以找到自己的兄弟、同父异母的兄弟、同祖父的、同曾祖的、同高祖的兄弟,甚至同始祖的兄弟,以及始祖自己的兄弟,一气相通。大凡对生疏的人不会尊敬,但对于生疏却同一血脉的,难道也不尊敬吗?大凡对疏远的人不会相爱,但对于疏远却同出一气的,难道也不亲不爱吗?所以,宗谱的纵向秩序,是告示后人要懂得如何敬上;宗谱的横向关联,是告示后人要懂得如何相爱。刘氏宗谱确实秉承了先王教化的旨意啊!虽然现在的刘氏没有先前那样隆盛,但我看今天的刘氏子弟们,心地比效淳朴的,能够努力做好农活;智力比较聪慧的,能够熟读史书,如荣士、据于,都是精于学问事业的,志向远大、鹏程万里,家风严谨、淳朴、厚道,有培养元气的兆头,刘氏文风蔚然、人人奋进,谁能说以前那样科举及第、身显公卿的气象,从今以后不会再出现呢?!我的先祖是刘家的女婿,我自然是与刘家有血脉关系,也可以说是出之于刘家。现在刘家续谱(章义注:谱文中的“家乘”两字,是家谱的另一说法),这不仅是刘家呈现历代世系的长远谋划,也是我章姓家族的荣耀。所以,荣士、据于两位将谱书展示给我看,我不敢用寥寥几句粗鄙的言辞来以颜其端。

雍正七年(章义注:公元1729年)岁次己酉(章义注:古代以岁星即木星纪年,这一年木星正值干支己酉)季秋月(章义注:指秋季的最后一月,即农历九月

池阳乡(章义注:即贵池)进士原任陕西清涧县(章义注:知县)转升工部主司(章义注:正六品官)曾外孙章永祚锡九氏(章义注:字锡九)顿首拜撰 

【刘氏宗谱连载】

刘氏宗谱 | 刘氏七修宗谱序(陈序)

刘氏宗谱 | 刘氏七修宗谱(曹序)

刘氏宗谱 | 桐城刘氏七修宗谱序(王序)

刘氏宗谱 | 桐城刘氏七修宗谱序(方序)

刘氏宗谱 | 桐城刘氏七修宗谱序(刘巨容序)

刘氏宗谱 | 刘氏宗谱序(南宋·张九成序)

刘氏宗谱 | 刘氏宗谱序(南宋·朱熹序)

刘氏宗谱 | 刘氏宗谱序(南宋·蔡元定序)

刘氏宗谱 | 卷十八   刘詠斋先生传(洪思亮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地名播迁】下包村
刘家宗谱
【徽州名族家风】刘邦后人迁新安恪守家风
考证:湘西一刘姓家谱同江西贺姓宗谱对比
输入标题叙伦堂杨柳祠刘氏
山西刘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