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对待小儿发热”----“紫尘阁主”冬季育儿知识分享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大家好!

      近期天气变化迅速,气温突降,您是否正在为宝宝能平安无恙地度过漫长而寒冷的冬季默默祈祷?冬季天气寒冷,空气干燥,气温低,温差大,是宝宝感冒发热的高发季节。为帮助家长朋友们对幼儿发热的原因有更深入的了解,以便根据自家宝宝的体质采取相应的措施,宝鸡“紫尘阁主”赵尘大夫(道迩教育三迪景瑞幼儿园家长)就“小儿发热”这一主题,从小儿的体质特征到发病的原因、症状、分类等方面做了详细讲解,希望这些内容能让您在预防小儿发热和治疗小儿发热方面有更多的了解,给您的家庭带来一些帮助,为这个寒冷的冬天增添一丝温情。


赵尘大夫简介:

赵尘,字禹敏,号紫尘阁主。自幼随祖父习医,秉承家学。师从多位名医、大德:

大医派第二十代掌门云散真人,修习传统道医及内丹之术;

国医张广德,深造国医女科;

佛门高僧净一禅师,修习儿科秘钥;

龙虎山张真人,修习九阳针法;

轩辕派第三十七代掌门王学奎大师,得五行针法及听声辨器之法;

国医大师朱良春,学习三月余;

道家仙踪派赵无极大师,承其教诲,习得道家诸多妙法;

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第六十五代张金涛道长,修学天师教义……

赵大夫得诸高人真师教诲,多次应各地之邀,赴杭州、上海、北京、广州、韶关、中山、澳门、西安等地游学义诊。

赵大夫挂念百姓病苦,秉承大医精诚之心、济世救民之态,同时为弘扬传统道医文化不断地努力着!

小儿发热详解


发热是一个症状,它又是各种疾病的外症之一。从发热的高低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可以诊断疾病的轻、重、缓、急。由于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肌肤嫩脆,而有易虚易实之变,且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故而病热者居多。若发热不解,耗伤阴液,往往出现抽搐、昏迷等症。

发热的原因,小儿与成人有所不同。因小儿寒暖不能自调,乳食不能自节。但小儿无七情六欲之伤,引起发热不外两种原因: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及疫疠邪气,内为食、热、痰所致。在病程中,往往多见内外合因,这也是儿科的特点之一。

小儿由于生理上的特点,脏腑娇嫩,气血未盛,稚阳未充,稚阴未长,一旦患病,易于传变。吴鞠通在《解儿难》上说:“脏腑薄,藩篱疏,易于传变,肌肤嫩,神气怯,易于感触。” 又说: “概小儿肢薄,神怯,经络脏腑嫩小,不奈三气发泄,邪之来势如奔马,其传变也急如掣电。”这说明小儿容易发病及其变化与成人不同。

治疗小儿的发热,法则与大人相同:感受风寒者,宜辛温解表; 风热者,宜辛凉疏表。但在临床上,小儿单纯患表症者少,表里同病者居多。所以,在治疗时,应注意表里的轻重,表重的发表药偏重;里热重的,清热药偏重。伤食的宜消导通下,挟痰的宜化痰,尤其热盛久耗伤阴的注意养阴滋液。主要根据小儿表现不同的症状,权衡用药。

为便于临床掌握儿科热症,特作如下归纳,提供临症:

 一、发热时间与主病全日发热,多属外感,病在卫分;早晨发热,属气虚;上午热轻下午热重,表热转向里热;午后发热,多阴虚(久热不退);日晡潮热 (1517小时),阳明腑实证;夜热早凉,热在血分(或热陷于阴);隔日发热,疟疾。

二、发热症型与主病发热微恶寒 (恶风),见于表症;但热不恶寒反恶热,热在气分;往来寒热,见于疟疾、湿热疫;壮热,见于外感温热病、时行疾病; 低热,见于停食、外感余热、病后阴虚、湿热或体弱儿、婴幼儿外感; 骨蒸潮热 (热发如水之潮有涨有落),见于虚痨、疳积; 身热不扬 (发热温而不壮),见于湿温。

三、局部发热的临床意义前额热,见于外感 (初扪之热,久则不热)、里热 (扪久热甚); 两太阳穴热,为伏热,多因表热转入里热,预示午后将发高热;手背热,表热症,病在气 (阳)分; 手足心热,阴虚或停食; 手足烦热,为内滞食热; 身热尻凉,内有伏热,或出疹先兆,多属表症; 身热臀热,表里俱热症;身热手足凉,重症外感,肌腠郁闭,兼有里热或营分有热。

四、发热在五官苗窍的临床表现

1.面部右颊赤,为肺热痰多 (见咳喘); 左颊赤,属肝热,见于高烧日久或温病后期;两颊赤,多胃中实热,见于便秘或滞食积热;两颧红,为阴虚里热 (红赤如拇指大,界限分明者,症危);两颊潮红,为虚热,多因气阴不足,其红不浓而近粉红;面若涂朱,多为心火炽盛。

2.眼部目赤多眵,见于内热、胃火、上焦热; 目赤红肿,见于肝肺温热; 眼角溃烂,见于大小肠热或疳积热; 目赤羞明畏光,见于肝热、上焦风热;目赤涩,喜视灯火,为烦热在心;目皆红,属心火,小肠热;初生闭目不欲睁,多因胎热; 多泪时啼,属风火; 干嚎无泪,为疳热 (病多危重);目睛昏暗,多热病; 目睛清澈,多寒病; 目斜视、上视、直视,为肝热动风或痰热上蒙清窍; 眼球颤动,为内热肝风;目瞪口张,为热极病危。

3.鼻部鼻塞流涕,为伤风; 鼻鼾声重,为风温痰热; 鼻孔红赤,属肺胃热或外感风热,食滞积热; 鼻孔赤烂,属胃火;鼻流黄粘涕,属上焦风火、肺热;鼻孔干痒,为疳热;鼻孔如烟,为肺燥热,津液欲竭; 鼻翼煽动,为肺热(初期微扇风温袭肺,中期多痰热闭肺);鼻疖肿痛,属肺火; 鼻衄,属肺热 (热伤阳络)。

4.耳部耳轮黄赤,属风热;耳边凉,为内有伏热; 突然耳聋、耳道生疖、耳内出脓,为有风热、湿热或瘟疫热病。

5.口腔口燥,为热灼津液; 口渴,里热; 烦渴,为温热; 口苦,属胆火; 口疮,为心、脾、胃热,湿热上蒸;口角溃烂,为食火,胃热; 口周疱疹,多因高热未能及时清解,内郁之热外发;口臭,见于胃热实火或疫疠毒邪; 口气热,为胃中有热,气分热或内滞食热。

6.唇部唇红,心脾经温热,或阴虚里热; 唇色紫红,热盛夹瘀; 唇痒,内有火热或风热; 唇木,有风热或内蕴毒火; 唇肿,脾经蕴热或毒热; 唇焦干裂,热盛津伤; 唇裂出血,脾胃热盛或毒热; 茧唇,脾胃积火结毒。

7.舌部舌边尖红,上焦风热; 舌尖红,上焦热; 舌绛,营热;舌紫红,血热; 舌干焦枯,津液大伤; 舌裂或出血,阴伤或心火; 木舌、重舌,脾经实火; 舌伸长,内火炽盛; 弄舌,风火; 舌斜,肝经风热; 舌淡惨白胖大,毒热重,正不胜邪;舌苔薄黄,肺热,上焦热; 舌苔厚黄,胃实热;舌苔偏腻,多湿热。

8.咽部咽干,多见燥热; 咽红,外感风热,或内热; 咽部乳蛾肿大色红,多肺胃蕴热; 若咽部淡红,多虚热; 上腭红赤,多里热,紫红为毒热,上腭色黄为湿热。

9.二便大便秘结不通多肠胃结热,温热伤津; 若肛门红赤为大肠湿热; 若矢气臭秽,便下亦恶臭乃积食滞热、胃肠积热。

小便不通可为热盛伤津,热郁下焦;小便短赤、频数、急痛为膀胱结热或下焦湿热; 小便白如米泔亦属下焦湿热,或疳积内热。

10.其他方面烦急为心肝蕴热,烦而躁为心胃热或营分热,狂躁为痰火扰神,昏迷为热陷心包,或湿痰上蒙清窍。心神不宁,为心肝经热。呼吸声粗音高为阳明实热,呼吸气粗为气分热盛,呼吸急促、喘急为内郁火热,痰热闭肺,喘憋为痰热盛。总之,根据病人的外在表现即可判其病的虚实及内伤外感,然后,依辨证而治,必收良效。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和孩子有所帮助,给这个寒冷的冬天增添一丝温情。

温馨提示:一切治疗必须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胡乱购药服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疑难杂症的中医治疗方法》(咳嗽)作者:王正龙
小儿咳嗽治难愈 辩证湿热宣痹方
常见症状的讲解--咳嗽
肺主全身之气的临床应用
小儿病症丨孩子咳嗽了应该怎么做
三时伏气外感病,被埋没的“传染”佳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