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过年
过年 沈楚赓1 Mixdown 2.mp3 来自走起来像条鱼 18:16

      春节渐近,我总觉得内心深藏着的一颗种子在萌发,让我思绪万千。小时候特别喜欢过年,因为不但可以穿上新衣,还可以吃到平时吃不到的东西,所以从冬天开始,每天都盼望着过年。

  故乡把春节叫过年,公历新年(元旦)只是一个普遍的节日,在乡亲们看来,它只是春节的一个铺垫,春节才是过大年。春节,它如一幅泼墨淋漓的风情长卷,饱蕴着浓浓的乡情乡韵;它又如一部连续剧,剧情跌宕起伏,引人入胜,让人陶醉其中。在我们这个大家庭中,奶奶是绝对的总导演,爷爷则是制片人,一家老小都是各具特色的演员。

  

  从腊月开始,农村已进入了农闲时节。喝好腊八粥,过年的氛围就逐渐升温,曾经冷静的乡村呈现出热闹的景象。

  辞旧迎新,拉开了春节的序幕。乡亲们改变了“各人自扫门前雪”的习俗,主动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清扫垃圾,拔除杂草,营造洁净的环境。与此同时,家家户户也开始了大扫除,当时的厢房都比较高大,男人们用竹竿绑上扫帚,将吊在屋顶的蛛网和木梁上的灰垢一一掸去;有玻璃的人家,更是把玻璃擦个透亮;家庭主妇们则把厨房的柜橱碗筷洗得个清清爽爽,房间的里里外外擦得个光光亮亮;对家中平时不太清理的坛坛罐罐,该卖钱的卖掉,卖不了钱的也狠心丢弃。在忙碌的时候,也不忘清洁自身,在当时的农村,由于条件所限,冬天很难洗上一个澡,于是凑个时间,带着一家老小去镇上的混堂洗个澡,干干净净过新年。当然除旧还得迎新,过年必须添置新衣,特别是孩子,否则会被人家看不起;家家户户的厢屋内都得贴上年画,当时正值“文革”时候,正南的墙上都挂有毛主席的像,边上的对联是“听毛主席话”“跟共产党走”,其他的墙上都贴有样板戏的剧照;有文化的人,还在大门两侧贴上“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之类的春联,增添了节日的气氛。

  

  置办年货是年前一个重要环节,当时物质匮乏,为了让一家人高高兴兴过上年,每家每户都“宁可贫一年,不可贫一节”,千方百计筹备年货。除了上街购买,更多的就地准备年货。一是打年糕。“年糕、年糕,年年高”,过新年年糕必不可少。一般以自然村为单位,砌老虎灶,准备蒸笼和石臼。打年糕的前一天,家家户户淘米磨粉,然后抽号昼夜排队打年糕。到了打年糕的当天,一蒸笼的糯米粉蒸熟后倒入石臼,几个体魄健壮的青壮年用木柄石锤反复锤打,直到糯米粉团被打得洁白柔韧为止,然后将发烫的粉团放在门板上向两边拉长,再用棉线把粉团切成年糕状放入竹匾冷却,余下的年糕头分给在边上猴急着等待的孩子们吃。二是酿米酒。过年不能没有酒喝,家家户户都得酿酒。淘好的糯米最好用竹制的蒸笼蒸熟,待冷却后,将事先捣碎的酒药撒入其中,搅拌均匀后放入酒缸中发酵,上面用稻草封好。待到十天半月,缸中就会流出甜醇的酒香,兑入适量的冷开水后就成香甜可口的美酒。三是摊镬糍。镬糍作为春节泡糖茶的原料,最具江南特色,家家必备。摊镬糍就是将糯米做成的饭,铲一锹放入边上一个已烧烫的铁锅内,用劲将糯米饭往锅的四周摊多下,不一会儿,锅内就会形成一大张镬糍,用铲子轻轻铲下就成。镬糍干硬后,装入尼龙袋,春节泡茶用。四是杀年猪。春节前,屠夫是最忙碌的“匠人”。当时很多家庭都养有猪,平时舍不得吃,到年底杀猪过年。实际上,杀年猪的人家一般只留下一个猪头、一只猪蹄和少量猪肉、猪下水,其余的都卖给食品公司换钱过年。五是干河塘。江南水乡,河塘密布,河水清清,鱼虾成群,当时属集体所有。到了年底,生产队就组织社员,将河塘抽干,将捕获的草鱼、鲢鱼、鲫鱼等野生鱼分给各家各户,当时分鱼的热闹场面和吃鱼那种鲜美醇厚的味道,至今仍在脑海中浮现。最后还得炒年货。南瓜子、葵花子、番薯干是土产,家家都有,条件好的还买来花生米、栗子,在腊月廿三吃好糯米饭后,开锅热炒,整个村庄氤氲着一股清香的气息。

  祭祖敬神,是上代传下来的习俗。祭祖是尊敬祖宗、传承血脉的体现,一般在长子长孙的厢房内,供桌上点上蜡烛,摆上鸡鸭鱼肉等美味佳肴和新鲜水果。长辈会招呼一声,请各位祖先入席享用,然后各位子孙络绎而来,焚香、叩首,表达对祖先的敬意。敬神,就是祭拜各位“主宰”一个家庭的各路菩萨。在我的记忆中,最多祭拜的是灶家菩萨和土地菩萨,其中灶家菩萨地位最高,民以食为天,灶家菩萨管吃,理应优先,于是设龛、上供、焚香、叩拜,为灶家菩萨履行“上天言好事,下地降吉祥”的职责备礼。土地菩萨也很重要,农民靠土地吃饭,祈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当初几乎每个大家庭门口都有一个小小的土地庙供春节时上香参拜,但在“文革”时作为“封资修”残余而捣毁,至今已未见它的踪影。当然,有钱有势的人还会到大的庙宇花大钱烧头香,期待来年财源滚滚,平平安安。

  

  吃年夜饭是春节的重头戏,倦鸟归巢,游子还乡,袅袅的炊烟,是最美的家书,无论相隔多远,工作多忙,人们总希望在年三十赶回自己家中,见见朝思暮想的亲人,吃顿团团圆圆的年夜饭。一家人围坐在圆桌旁,没有拘谨功利,有的是充满柔和吉祥的亲情;没有山珍海味,有的是醇香袭人的家酿和土菜。在浓浓的情感交融中,驱散了一年来的苦难和辛劳,整个村庄就像一坛自然开封的陈年老酒,弥漫着令人迷醉的韵味。吃好年夜饭后,故乡还有一个奇怪的习俗,要用草纸擦孩子们的嘴巴,意为小孩长大后不说脏话,然后才是长辈给孩子们发红包。这时,左邻右舍会来串门,开始了守岁,大家围坐在一起,泡上一杯热茶,嗑瓜子,吃水果,插科打诨,谈天说地,开启了“除夕故事会”,远比今天的春晚吸引人。直至午夜零时,放好鞭炮后才逐渐散去。

  吃拜年酒,是春节里最热闹的事情。农村人一年忙到头,平时除了红白喜丧事外,亲戚间很少有来往。年初一早晨,孩子们被大人唤醒,穿戴一新,上街游玩,购买新年实物。街道上开设了物资展销会,人群熙熙攘攘,热闹非凡,昔日的集镇,尽管没有现在这么繁华,但绝对比现在热闹,民警和市场管理人员不得不加班上街值勤。当时城乡差别很大,农村的人往往喜欢在城里认一个干亲,作为自己的依靠,一般年初一由城里的干亲招待。从初二起,亲戚之间就开始拜年,相互吃请,如果春节不叫请,就意味着亲友关系断掉。上一年结婚的新人还要到双方的亲戚家吃蹄子酒,叫“做新客”。在那个年代,没有汽车,自行车也是奢侈品,一般人家都买不起,吃年酒晴天一般靠走,雨天一般乘船外出,好在亲友家之间的距离不会太远。拜年要准备一份礼物,对尊重的长辈送上“双宝素”表达敬意,双方有未见过面的孩子要送上“长寿锁”和红包。客人一进门,主人首先要泡一碗镬糍糖茶,客气的还加上一个鸡蛋,同时准备一桌丰盛的饭菜。尽管当时每个家庭条件不一样,但大家都好面子,年酒必须隆重,要有鸡(大吉大利)、鱼(年年有余)等菜肴。由于当时物质匮乏,每次走亲戚,大人都关照孩子们,切碎的可以吃,全鸡全鸭全鱼只能看不能动,一旦破相,会给主人家难堪。因为这些大鱼大肉整个新年都要端进端出,一直到所有客人都请过,才可以享用。吃年酒一般要吃到正月十五,过好元宵节后才算结束,俗话说:“拜年拜到正月半,掮根门闩追一段。”就是说过了正月半还来拜年,主人会赶你走。当然,春节期间,除了吃请,还有不少文艺活动。一些说书先生会走村串户说书,大队部有“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演出,但是最让人们喜欢的是露天电影,八部样板戏和战争片是主题,为节日增添了喜庆的色彩。

  燃放鞭炮,贯穿于整个春节的始末。“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燃放鞭炮原意是驱鬼祛邪,后来被人们赋予喜庆的内涵,所以祭祖敬神要放,除夕夜守岁要放,年初一要放开门炮、年初五接财神、正月十五元宵节、婚丧喜事都得放个尽兴,一向冷清寂静的乡村,爆竹此起彼伏,热闹非凡,震得夜空的星辰也格外灼亮。随着科技的发展,从原来放单调的炮仗、百子炮,发展到燃放名目繁多的各类烟花,为节日的天空增添了绚丽的色彩。小孩子除了协助大人放鞭炮外,还有自己的玩法,将大号针头和铁丝制成手枪,用橡皮筋作动力,将买来的火药纸或者鞭炮中倒出的火药装入针头,一扣扳机,“啪”的一声,冒出一缕青烟。更有恶作剧者,在猫狗的尾巴上用线拴上百子炮,一点上连续发出“啪啪啪”的炸响,吓得这些猫狗上蹿下跳,孩子们则在一旁哈哈大笑看热闹。

  

  一年又一年的春节在我的记忆中渐渐远去,在过了许多个春节后,我也跨入了知天命的行列。青少年经历过的许多往事都如过眼烟云,渐渐淡忘了,但唯独对过年的记忆,却历久弥新,记忆最深的还是清贫的年,小时候的年。随着时代的进步,物质文化的丰富,让现代人感觉天天如过年,同时一些传统的习俗也被遗忘,不少地方还实行了禁放烟花爆竹,一些人感叹现在的年味淡了,担心春节被洋节所替代,这实在是杞人忧天。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个文化符号,随着亲情的召唤,临近年底时人们总是朝家的方向汇聚。尽管现在已简化了过年的形式和吃的感觉,但更在乎、更眷恋的是那份亲人之间的情感以及过年带来家的温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最怜门外二三子,鞭炮年糕各自忙。
忆过年
【海分享】海南人也未必知道的海南过年年俗,看完惊呆了!
过年贴春联的几个“禁忌”,你知道吗?
唐伟安:年景
过年(转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