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名师谈惩戒与惩罚

名师谈惩戒与惩罚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202131日起实施。这是第一次以部门规章的形式对教育惩戒做出规定。《规则》所称教育惩戒,是指学校、教师基于教育目的,对违规违纪学生进行管理、训导或者规定方式给予矫治,促使学生引以为戒,认识和改正错误的教育行为。

《规则》的试行带给我们什么?是允许我们可以在学生犯错误时可以重拾戒尺,对学生进行惩戒,促使学生改正错误行为。

教育中老师们常常把惩戒和惩罚混淆,李素怀老师通过查网络,总结是它们的性质不同:教育惩罚是一种行为、一种手段;教育惩戒是带有手段和目的的一种教育方式。它们的目的不同:教育惩罚是为了“罚”,比如说体罚、变相体罚等,强调了“罚”的教育行为本身;教育惩戒是为 了“戒”,即戒除、预防是目的,它强调了教育结果和目的的达成。 

教育教学时,学生犯错误是常有的事情,学生的一个反应,或是教师一个处理方式都决定着教育效果的好与坏。

数学课上,老师正在专注的讲着课,看到两位同学竟然笑出声来,走近一看,两个人正在下五子棋(用笔在纸上勾画),老师非常生气,叫起两个人,让他们站起来听课。一个同学没有说话,另一个同学极不情愿的站起来,看到他的状态,老师不仅仅是生气,已经有了微怒。

老师:咋的,影响你玩了,不高兴了?

学生:哪敢不高兴!

老师:这是课堂,不是玩游戏的地方,愿意玩回家玩去。

学生:我们玩也没有影响你上课。

老师:咋的,你还想造反?给你的家长叫来。

……

家长接到电话,马上赶过来,先是批评学生,偶尔又是踹又是打,家长和学生一起道了歉,老师也一再跟学生说“我管你是为你负责任,希望你能够好好听课。获得更多知识。“忙到很晚,这件事总算解决完了,家长和学生也保证再也不会发生类似的事情,但是问题没有真正的解决,老师也使用各种惩罚方式,学生上课依旧不听课。成绩也越来越靠后。他对老师也越来越不友善。

我们来剖析一下遇见这样的教育问题,我们希望是什么?

如果学生违法了纪律,我们希望他怎么做?是基于什么做我们要求他做的事情。我们希望他基于对自我负责,能够马上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而及时做出纠正。但事与愿违,很多孩子要不为了避免惩罚,要不无所事事。

当我们在惩罚时,导致了关系的疏远,学生一旦感受到被评判和指责后,他们就很难得出友善的回应,所以对于惩罚来说,除了体罚外,还有常用的一种惩罚方式就是指责和否定。而这种惩罚方式不是帮助孩子进行纠正,而是对人的一种评判。

李素怀老师总结:在上面的场景中,老师为什么要惩罚学生,是因为老师教育学生时,老师感受到了权威被挑战,感受到了不被尊重,老师对学生进行了“差学生“的评判,为了让他悔改,必须给他点颜色看看,让他知道老师也不是吃素的。带着输赢的思维方式来进行一场对决。学生承认自己的过错,并感到懊悔,而做出改变。一旦我们陷入这样的模式中,师生关系疏远,也产生了敌意和抵触,教育无法生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惩罚与体罚的界限要明确,让教师的惩戒权“有法可依”
莫把家长当成惩罚武器
罚站多久是体罚?
对教育惩戒,应少一些“鸡蛋里挑骨头”
惩罚的不确定性来自何方?佛系老师、苛刻家长永远都无法驾驭惩罚
站着写字能写好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