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玩具,我只给孩子5样

点击标题下的闫涵妈妈,关注后一起探讨育儿之道

我是闫涵妈妈

资深媒体人+国家育婴师

专注儿童心理

元旦期间,我带喆同学和奶奶去探望了一位老友,孩子称呼她为丁奶奶。

丁奶奶退休前是个中学老师,干净利落,也愿意接受新事物,连连看、切切乐这种小游戏玩得非常好。

去的时候,我注意到书桌上有一本书角略微卷起的《西尔斯育儿百科》,略带惊讶地问:“您也看这么经典的育儿书呀!”

丁奶奶笑:“儿媳留下的,虽然没说,我知道她是想让我学学新鲜的养育孩子的方法,毕竟七八十年代的经验都过时了。我也愿意看,经常翻翻,还真发现自己当初犯了不少错啊,还好孩子没出啥差错。”

实际上,她儿子大学毕业就申请到了国外硕博连读和全额奖学金的机会,回国没几年,在公司已经做到了中层,不仅为人处世成熟,性格也很开朗,和老人孩子都能打成一片,见面和喆同学也玩得很high。每次回家,喆同学经常念叨:“我叔叔知道好多车,还给我讲战斗机,妈妈你知道吗,就是那种打仗的飞机,会放枪的……。”

这次来玩,丁奶奶特意把儿子小时候玩的玩具拿出来给喆喆玩,已经三十年的电动推土机仍保存完好,安上电池还可以运转,喆同学兴奋不已。

而我不禁感叹,三十年前的玩具,竟然保存得这么好,是怎么做到的?

玩具少,更懂得爱护

下面这些,是丁奶奶特意翻出来的小人书,虽已泛黄,还是每本都整整齐齐地码在书架上,“那时候玩具少,小人书也少,孩子特别珍惜。”

因为珍贵,才懂得珍惜。

还记得小时候,爸爸出差给我带回一个带声音的电动枪,在那个年代相当炫酷,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小心翼翼地扳动着扳机,唯恐力气太大,把扳机抠坏。每次玩儿完,都要装到布袋子里。

因为是有记忆以来印象最深的玩具,也是很难得才能收到的礼物,自然爱护有加。

现在去商场,经常看到有宝贝在玩具柜台撒泼打滚,即使家里已经有相同功能的玩具,只要样子稍不一样就纠缠到底。但真买回家去,对新玩具的热度也保持不了几天,有时候玩半小时就束之高阁了。

群里有个妈妈就吐槽过自己女儿:在商场挑玩具花了将近三个小时,回到家玩了不到三十分钟便打入了冷宫。

这一点我也该反思,为了给大家选到性价比最高、最实用的玩具,我购置了不少玩具进行比对,但对喆同学玩玩具的数量却没有明确规定,他常常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不时在不同玩具间来回切换。

聊天中,我了解了丁奶奶当初的方法:儿子小时候,她会将大部分玩具放到柜顶,释放出更多的地面空间让孩子玩,每次地上只留两三样;等孩子把手里的玩具探索够,觉得没意思了,便会自己找乐子,或拿起画笔涂色绘画、或拿着剪刀剪纸,再大些看书的时间越来越来长。

虽然说丁奶奶的很多养育方法在我们看来有些老土,但她关于玩具的做法,简直超前了一般人30年,在这里要给她一个大写的赞。

玩具不多,注意力集中创意多

“孩子小时候买的玩具不多,总能变着法儿的玩出新玩法,不玩玩具了就找家里的材料自己做,小时候玩的木头手枪、弹弓、冰车都是自己折腾着做,有时候一样做一天也不嫌累。”丁奶奶回忆起儿子小时候的日常。

说到这里,我想起一个曾看过的实验。

德国2位公共卫生工作者(strick 和 schuster)说服了幼儿园一个班的孩子,3个月不用玩具。虽然实验一开始很无聊,但很快,孩子们就利用周围环境中的东西来创造游戏,并在游戏中发挥想象力。

我也发现了喆同学玩玩具时的一个现象:身边玩具多的时候,相对持久度不是很长,遇到难一点的玩具很容易放弃,转身寻找对他来说简单一点的。

而只玩一种积木时,“要给爸爸建个大房子能在家里跑步,给妈妈摆个电脑桌,打字不弯腰(可能看我码字时经常驼背,他觉得我的电脑桌不够舒服)……”不仅注意力集中,还把积木比作各种道具,发挥想象力构造他的场景。

回想我们小时候,家里有玩具可玩的小朋友为数不多,我们更多的是用身边的材料自己做玩具,小时候自制过沙包、鸡毛毽、车内胎剪的皮筋,童年的记忆也是快乐自由的。

玩具虽少,玩得过程中,不再是简单的动手驾驭玩具的几个功能,而是想方设法利用手头的材料来协助,达到更多游戏的目的。

玩具少了,孩子反而变得更机智。美国儿童教育学者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同样证实,玩具过多容易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学者克莱尔·勒纳说,给孩子过多而不适当的玩具,反而会损害他们的认知能力,因为他们在如此多的玩具面前会显得无所适从,无法集中精力玩一件玩具并从中学到知识。

玩具少,孩子才更懂得分享

家有双胞胎的朋友也曾告诉我一个有趣的现象,两个小宝因为一个玩具纠缠的时候,如果家长再递一个新玩具过去,更容易引发两个小朋友的纠纷,为了得到新玩具,抢得不可开交。

而大人不介入的话,小朋友抢一会儿自然会有一个放弃,注意力转向别的玩具,相处起来反倒和谐一些。

之前考察喆同学的幼儿园时,区角活动区域的玩具不多,当初觉得孩子们活动的时候每个孩子拿到手的玩具不平均,岂不是很容易产生纠纷?

幼儿园负责介绍的老师却解释道,恰恰相反,如果每个孩子都有一个玩具,归属感强烈,自己的“领地”不容侵犯。

而玩具相对少,孩子会被迫在一起分享、协作,还会发挥他们的交际能力,与其他小朋友沟通如何支配玩具。

玩具到底几样才合适

给孩子的玩具少些,好处竟然这么多,那究竟多少玩具才合适?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有学者给出了一个数量——5个。理由是:玩具少于5个,孩子们可能会自卑;如果超过5个,不仅玩具玩得不充分,还会限制孩子的创造力。

在为孩子提供玩具时,如果玩具太多,又舍不得清理,可以利用整理箱将玩具按周搭配5样整理,每周换一箱。这样既能保证孩子接触到的玩具数量合理,换箱子时还会保持神秘感和新鲜感。

还可以与就近的小朋友进行“玩具漂流”游戏,每家装一个小箱子的玩具,每周或更长时间交换一次。知道过段时间玩具即将“漂走”,孩子也会有依恋感的。

(闫涵:国家育婴师,专注儿童心理,做最懂孩子、最尊重孩子的妈妈;蒙台梭利育儿践行者,用亲历经验让您的育儿少走弯道。)

这些文章你可能感兴趣,点击标题直接查看——

[孩子偷东西]当孩子偷拿别人的东西,错误管教方式会毁掉孩子一辈子

[孩子做家务]孩子做家务给钱,会害了他知道吗?

[妈妈也有脾气]我只是个妈妈,不是神!

[夫妻关系]生完孩子,和老公分房睡的后果竟然这么严重

[宝宝吃饭]妈妈这么做,宝宝秒变小吃货!

[宝宝的坏脾气] 这些超简单的方法,帮你改掉宝宝的坏脾气,也让宝宝更自信

闫涵妈妈私人微信:yanhanmama2

闫涵妈妈新浪微博:闫涵妈妈2016

微信|闫涵妈妈

ID|yanhanmama2016

转载请联系作者,关注请戳二维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宝宝总是吵着要新玩具,父母们应该怎么做才合适?
不花钱的玩具,我只服它。
孩子之间的小矛盾是锻炼沟通能力最好的机会
宝宝初入园,会有三大不适应,宝妈应当如何处理?让娃不再焦虑
宝宝的旧衣你怎么处理?别打翻友谊的小船
求求你,生病的时候别再来我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