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旅游陷阱 步步惊心(旅行社内部绝密资料)

编者按:

一份名为《旅行社内部绝密资料》的帖子,已经在网上流传有些时日了,其中列出了全国50个不同景点的“旅游陷阱项目”,人们看后,纷纷感慨要收藏,以备出行之需。而这一畅销贴,每逢重大节假日时,在网络上都会更为“火”一阵。

从泰山到三亚、从香港到西双版纳,全国诸多著名景点和热门旅游城市纷纷“中枪”。这份资料中,从吃、住、行到游、购、娱,各个方面一句话点明了游览一些景区时的禁忌。虽然这份资料有待商榷,但是出行时,保持警惕的心态,不贪小便宜,牢记“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相信很多陷阱都是可以避免。

小编综合整理一些景区的旅游陷阱,望读者前往这些景区时有所防备。免得一步中招,步步惊心。希望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能引起重视,起码能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看完这些“陷阱”,去时请小心!

●泰山:山上山下“好汉”多

泰山五岳独尊,自然景色威严、壮观,人文历史厚重。当年,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现在,泰山人也是傲视天下。游客在泰山上,你得小心翼翼,不时要为你拍照付出代价:拿钱。

稍有辩解或不满,便是对泰山的不敬 ,轻则招来责骂威胁,重则招来泰山人群体的“拳脚礼遇”,游客被打伤的事件不断发生。泰山下供游客住宿的黑店很多,稍有不慎,就会被宰,如果争执起来,泰山人会很生气,后果会很严重。

●三亚:无赖的天堂

三亚的无赖因互联网而“臭名远扬”。小商小贩强买强卖,群殴游客的事件被互联网曝光,闹得沸沸扬扬,整个事件让我们看到,如果没有景区内部人的纵容,小贩们决不会如此霸道。

但深层问题不是管理问题,而是理念问题,干部素质问题。理念不转变,干部素质不提高,管理不会有质的改观。总之,何时不再被当成 “可以任意割的肉”,是广大游客现实的期盼;而何时能成为“来送钱的财神”,则是广大游客共同的理想,这也是中国旅游经济和景区管理上档次的标志之一!

●西双版纳:“洞房”莫轻进

云南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很多人喜爱那里的民族风情。到云南旅游时,人们一定要注意,在旅游时不要轻易参加一些民族游戏式的活动。有一些不良导游或是当地人带客人到没有经过批准的“民俗风情村”,其实就是一场骗局。一些少女坐在地上守株待兔,一见旅游车来了就拉起手来跳两下,然后伸出手来要钱;有的“民俗婚礼”简直就像“绑架”,“新娘”强行把游客拉入“洞房”,“新郎”不把钱给够甭想出“洞房”。

●峨眉山:烧香就是烧钱

还在去峨眉山的路上,游客就会被导游上一堂课:在座各位都是有缘人,正好赶上峨眉山开光大典,这可是很难得的,上次开光大典还是2000年呢,这次还有三天就结束了,各位有缘人可以去开平安光,不收钱,是随喜功德。这可真是有缘啊。各位可以去四川佛教协会某某佛善堂请佛,那里的收入都是捐给佛教协会的。既可以保平安,又可以做善事。一进门,导购小姐特热情:只要500元就能请一尊佛。

你瞪大眼睛看,最便宜的也要80元一尊,还没小拇指盖大。到了寺里,想开光的先请炷香,平安香60元一炷,全家福香 190元。有人端着相机要帮你照请香照,15元一张, 90元一套。开光了,进到前殿看到几个人,才开口说了句大师,就有人说一人50元。交了钱,“大师”说到里面跪着等,进去一看,大堂里全跪成一排一排的。等到腿都麻了,有个人进来,端了个杯子嘴里念念有词,然后在每个人请的佛上洒了两滴水。ok,开光完毕。回家一算,这免费的开光,不知不觉开去了七八百元,原来 “佛”也不善啊。

●九寨沟:牦牛肉卖出天价

在尕尔纳山的一块平地上有个纪念碑,游客一下车,牵着马和牦牛的当地人就纷纷围了上来,“骑马照相只收5元”,可是你照完相后,马上涨到了30元。九寨沟卖的牦牛肉和烤全羊,更是宰你就像宰牛羊。导游很热衷带你去免费尝牦牛肉。你免费品尝,会有人笑你没钱,贪便宜,还有人劝你买回去送朋友。

总之,你很不小心就慷慨掏钱了。但很快你就会后悔不已,同样的牛肉,在成都只要22元一斤,在九寨沟你却要花88元。树正寨的藏族特色商品,却大多产自外地:牦牛皮马甲是猪皮做的,产地浙江海宁。还有牦牛毛披肩围巾,都是化纤的,产地浙江义乌。天珠项链什么的,只要带着天珠的,都是玻璃的。批发价格约两三元,都是从义乌进的货。像藏银手镯、藏银项链、藏银酒壶,只要带着藏银的,不是铁做的,就是铜的。只要佩戴上一个星期,保管藏银变“藏金”,还原了铜铁面目。

●崂山:道士的麻衣诓术

崂山在人们的印象中,是和蓬莱仙境连在一起的:山上的道士个个道行高明,蒲松龄笔下崂山穿墙术,留下的那堵穿洞断墙就是明证。崂山道士的穿墙术终究难以考证,而忽悠人的功夫却实在了得。在崂山,解说兼导游会神秘地告诉你“有个地方,你们还没去过。”说着,就会把你带进庙宇的一间屋子,七八个“道士”像迎祖师爷一样,围着你,说这位红光满面有财运,如果你要了他几个字,就得退点财了。

道长会带你进入旁边一间 “办公室”,先掏出他的证件给你看,告诉你他是多少多少代传人、和施主你很有缘云云。然后开始看你的手相。事罢,当你满怀感激,准备告退时,道长却掏出了个本本,轻描淡写说:随意捐点香火钱。本来你早准备几十元钱来捐的,可是一翻开道长的本子,上面却赫然写着捐者的姓名和钱款:xxx,籍贯xxx,3900元;xxx,籍贯xxx,2000……捐款数目没有小于1000元的。不捐?道长不高兴,后果很严重。于是你瞬间“悟道”:破财除灾。

●吐鲁番葡萄沟:葡萄变“味”了

“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库尔勒的香梨人人夸”。吐鲁番葡萄沟内绿树成荫,葡萄架成片。终日流淌的天山雪水滋润,最诱人的当然是挂满枝头的葡萄,晶莹如珍珠,鲜艳似玛瑙,令人垂涎欲滴。在葡萄沟,卖葡萄的摊点上摆满了各种葡萄,金黄色、紫色的、褐色的琳琅满目,大的如一节小手指,小的如大米粒,名字也是很古怪的,有叫女人红的,有叫男人红的,有的号称治高血压的,有的号称治风湿的,看得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葡萄沟的农家大都有葡萄可买,可这里最便宜的,也要50元一斤,贵的七八十元。到了乌鲁木齐,你会发现最贵的也就30多元一斤。去葡萄沟吃饭,你又进“沟”了,老板娘把菜单递上来,菜贵得离谱,一碗素抓饭要15元,一份羊肉120元,炒青菜都在二三十元左右。你抱怨太贵了,老板娘还会振振有辞:我们是4A景区,价格相当于五星级酒店的消费。

●西安:动眼不动手

西安是一座文化古城,在这里人们总想带一点“古董”回去。你要注意,如果不是行家,最好什么也别买,还有在路边摊点购物时千万只动眼别动手。

西安遍地古董,玉器、兵马俑纪念品、西周刀币等等,来到这里,游客总要带些 “古董”回去。但西安的古董伪造术以假弄真,专家都说绝了。西安有条著名的古玩一条街化觉巷,小巷子里布满卖古玩的小店铺,鼻烟壶、玉器、化妆盒、老锁、瓷器、头饰,应有尽有,但这些大都是伪造的赝品。

在西安路边摊点购物时,更要千万小心。一些不良小贩专门把货物摆成三角形,只要你一拿,东西就倒,而摆在下边的东西多是他提前安排好,已经坏了的。于是,小贩会告诉你这是多么值钱的古董,不花上几百元是不行的。西安火车站广场对面的一条街,假货很普遍,而且一些商店,店主会暗设机关,放上一柄很漂亮的刀或者剑,只要你一伸手去拿,所谓的玉镯、紫砂壶之类就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摔下来。这样,一个价值两元的玻璃玉镯,就会向你敲诈一两百元。

●西藏:不买路边摊

现在,西藏也成为很多旅游爱好者向往的地方,在这里要注意的是:路边小贩向人们售卖的野生动物的毛皮、野生藏羚羊的角,野牦牛的头骨等等,很可能都是假的。

●杭州:方言糊弄人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不过这里也有一些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首先是要提醒北方的游客,注意当地商贩的方言。在你购物或是租车时,你明明听对方的报价是“半块”,你认为是五毛钱,可付钱时他告诉你是“八块”,你只能怪自己没听清。再有,坐游船时,会有人主动上前扶你,给你拿东西,这些服务有的可不是免费的,一定要先问明白。

●香港:专坑“同乡”人  

很多游客到了香港以后都有这样的经历,到一些珠宝店里去购物,店主和你一聊就说:“咱们是老乡,我家祖上也是这里人。”越说越近,还要拿出物品来送你,游客马上觉得同胞的亲切,于是本来不想买的也就买了,本来精细的人也不看质量了,甚至连价也不还了,对老乡深信不疑。实际上,对方不仅抬高了价格,还给了你假货。

●黄山:想买再开口

黄山也是人们假期出游的热点景区,在上山的时候,你身后总会跟着一些小贩,向你推销各种纪念品、食品。如果你不想买,就不要随便开口问价,也不要停下来看,你要是问了不买,对方会一路跟着你和你争吵,你的好心情可就全没了。(本报综合报道)

景区“切糕”,碰不起!

□张 荣

3月15日这天,有人惶恐怕被曝光,有人好奇就看今年央视盯上了啥?人们渐渐熟悉从这一天去了解,平常的日子又被哪些无德的事情涮了一把。似乎这一天成了曝光公开日,各式维权宣传、展演如雪纷飞,充斥在这一日的时光中。

除却其他,旅游景区也有许多陷阱让我们不得不妨。这些陷阱,纷纷成为景区中的“切糕”,只有小心慎防,免得这“切糕一刀下去,留下伤心一地”。

旅游产业本发展蓬勃,被誉为“朝阳产业”和“无烟工业”,但是发展中由于经营理念落后、管理措施不到位,缺乏相应的法律规范和道德自律,往往成为利益榨取的集合点,加之地方保护,“宰客”就成了一种常存的现象。让本来去寻求休闲享受的游人,在转身离开时,留下懊恼与不爽。

有网友调侃说:旅游陷阱年年有,岁岁年年都被骗。旅游中,消费者的弱势地位何时有改变?若遇到景区“切糕”,人们也只能感慨一句,“我惹不起,还躲得起吧!”人们只能翘首于消费者的权益能得到最大的保护。

资讯

2012年呼和浩特旅游投诉32件

本报3月12日讯 (记者 张 荣)日前,记者从呼和浩特旅游局和呼和浩特市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网站获悉,2012年呼和浩特市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全年共受理各类旅游投诉32件,同比上涨28%,直接为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挽回损失437705.9元。

从旅游投诉数量上来看,国内旅游投诉为 26件,出境旅游投诉为6件;投诉旅行社为25件,投诉景区(点)为3件,投诉导游员为 2件,其它类投诉2件。从全年的旅游投诉来看,主要投诉其中在旅游旺季第三季度。从旅游投诉事由来看,主要为因年龄差异差别收费,景区管理混乱、工作人员态度差,骑马摔伤,行程变更纠纷等等;从旅游投诉结果来看,所有投诉均通过调解解决,未动用旅行社质量保证金理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818那些让人真心给跪了的旅游陷阱
中国热门景点宰客陷阱多 告诉你出行如何防骗
中国最黑的13个景点骗局,旅游千万要注意!
中国最黑的13个旅游景点,万万别去
中国最黑旅游点!五一假期你中招了吗?
国内最黑的十三个旅游景点西双版纳:“洞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