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应该了解的万事由来(一)

1.“好好先生”的由来

 东汉末年,由于宦官、奸臣弄权,土地兼并严重,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各地军阀割据一方,混战多年,出现了历史上空前的混乱局面。 在这样的形势下,那些怀才不遇的人就做了隐士。其中有一位名叫司马徽的人,号称“水镜先生”,他曾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庞统,而自己则终生啸傲山林。 水镜先生个性独特,从不肯轻易议论别人的长短,无论是好是坏,他都面无表情地说:“好,好。” 有人问他近来好不好,他回答说:“好。”有人到他家做客,谈到他妻子病重,看来已无法挽救了,他也说:“好!”有个朋友来告诉他:“我儿子不幸死了。”他也回答说:“好。” 水镜先生的妻子听了很不满意,责备他说:“别人都公认你是德高望重的人,也把你当成知心的人,所以才对你说出自己的知心话,你怎么总是说'好’呢?” 水镜先生听后,连连点头:“好,好,好,好,说得好。” 从此以后,“好好先生”一语便流传了下来,指不肯辨别是非,不得罪人的老好人。


2.“囍”的由来 

人们在结婚的时候,都会贴上大红的双喜字——囍。那么,这个囍字是如何出现的呢? 相传,囍字是王安石发明的。王安石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他年轻时上京城赶考,路过马家镇时,看见马员外家门外的走马灯上写着这样一句上联:“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王安石不禁拍手叫好,却一时想不出下联。 到了京城考完试后,主考官面试考生。轮到王安石时,主考官指着厅前的飞虎旗念道:“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要王安石对出下联。王安石脑子一转,“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脱口而出。主考官听后连声赞好。 赶考回来,王安石特地去马员外家拜谢。马员外闻听大喜,当即将女儿许配给王安石,原来那走马灯上的对联是马员外女儿的选婚联。王安石新婚大喜之日,正巧也传来金榜题名的好消息。喜上加喜,王安石提笔就在纸上写下“囍”字。从此,人们结婚的时候,为了表示对新人的祝愿和增加喜庆的气氛,都会用红纸写上大大的“囍”字贴在门墙上。


3.三明治的由来 三明治是英文单词“Sandwich”的音译。三明治和汉堡还有热狗都是一种快餐食品。三明治是一种典型的西方食品,以两片面包夹几片肉和奶酪、各种调料制作而成,吃法简便,广泛流行于西方各国。三明治的历史几乎和面包一样古老,只是最初似乎没有一个特定的名字,关于三明治的来历,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呢。 原来“三明治”是大不列颠王国一个侯爵的封号,三明治侯爵的第四代约翰·蒙泰古是一个喜爱玩纸牌的贵族老爷,他整天沉溺于纸牌游戏中,已经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仆人很难侍候他的饮食,便将一些菜肴、鸡蛋和腊肠夹在两片面包之间,让他边玩牌边吃饭。 没想到蒙泰古见了这种食品大喜,并随口就把它称做“三明治”,以后饿了就喊:“拿三明治来!”其他赌徒也争相仿效,玩牌时都吃起三明治来。不久,三明治就传遍了英伦三岛,并传到了欧洲大陆,后来又传到了美国。 如今的三明治已不再像当初那样品种单一,它已经发展了许多新品种。例如,有夹鸡或火鸡肉片、咸肉、莴苣、番茄的“夜总会三明治”,有夹咸牛肉、瑞士奶酪、泡菜并用俄式浇头盖在黑面包片上的“劳本三明治”,有夹鱼酱、黄瓜、水芹菜、西红柿的“饮茶专用三明治”等等。在法国,制作三明治时往往已不用面包片,而是改用面包卷或面卷了。三明治已成为当今西方主要的快餐食品之一。


4.战国时期,有个历史人物叫苏秦,是个纵横家.他说服韩、魏、赵、齐、燕、楚六国联合起来,结成同盟,对付共同的敌人——秦国,从而受到了大国君王的赏识,被封为丞相,史称“六国封相”。

正当苏秦在齐国积极效力的时候,遇上了刺客.苏秦被当胸刺了一剑,当天晚上,就不治身亡了.齐王听到这个消息,非常生气,立即下令捉拿凶手.可是刺客已逃得无影无踪,到哪里去捉呢?

齐王灵机一动,想出了“引蛇出洞”的妙计.他下令把苏秦的头割下来,还让人用鞭子抽打他的尸体,弄得满头满脸都是血.然后把血淋淋的人头悬挂在城门口,张贴出黄榜,上面写着:“苏秦是个大内奸,死有余辜.齐王一直想杀了他,却没想到什么好的办法.今幸有义士为民除害,大快人心.齐王下旨重赏,奖励黄金千两,请义士来领赏。”

此榜一出,果然有人上了钩.竟有四人前来领赏,而且他们都一口咬定:苏秦是自己杀的。

于是士兵把他们“请”到齐王跟前.齐王见到他们四个人,恨得咬牙切齿.可他还是煞有介事地问:“这一千两黄金,你们四个人怎么个分法?”

这四个人不知道中了计,还高兴得立即回答说:“这好办,1000÷4=250,每人二百五。”

齐王一听他们还乐滋滋地想着赏金,拍案大怒:“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

这四个人就成了替死鬼被杀了.而真正的刺客,据说是秦国派来的杀手,早就逃回秦国去了。

从此民间便留下了二百五的说法,人们常用它来形容傻瓜、笨蛋。


5.方便面的由来 方便面是一种简单的素食油炸食品,由于它的简单快捷,深受上班一族的喜爱。据说,最早制作方便面的,是我国扬州一位姓伊的知府家中的厨子。他在面粉中加入鸡蛋,擀成薄片,切成细丝,放水中煮过,立刻再放入油中炸过晾干。这样处理过的面条放在热水中随时可以泡软,食用非常方便。可惜的是这种做法没有形成大规模的发展就消逝了。 二战后,日本面临严重的食品不足。这一时期,安藤百福决定投身到食品行业。1955年的一天早上,安藤路过一个拉面摊。时间虽然还早,但是摊前却已经排起了二三十米的长队,人们在寒风中眼巴巴地等待着拉面出锅。站在拉面摊对面,安藤心里想,要是有一种面,只要用开水冲一下就能吃,估计大家都会喜欢。 就因为这个想法安藤决心搞面条食品。首先他买了一台轧面机,开始试制。起初,他在面里加了一些咸肉汤,结果没有搞出面条来。最后,他将面条放在模具里油炸过后,附带一包调料,用塑料纸包装。这样第一批方便面就问世了。后来,安藤百福在美国一家百货店中看到售货员把方便面用开水泡在玻璃杯中,从中受到启发而发明了用发泡聚苯乙烯容杯装入方便面的方法。现在,中国倒成为了方便面产量与食用量最大的国家。


6.东坡鱼的由来 “东坡鱼”又叫“五柳鱼”,它是浙江杭州西湖的一道名菜,其味道鲜美,喷香诱人,深为人们所喜食。为什么一道菜有两个名字,这其中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相传,苏东坡特别喜欢美食,是个美食家。一次,他让厨师做一道五柳鱼开胃。厨师做好送过来后,只见鱼身上刀痕如柳,香喷喷的气味更是让人垂涎三尺。苏东坡食欲大振,拿起筷子正要品尝,家童传报好友佛印和尚来了。东坡心想这个和尚每次都来赶饭,这一次我就不让他吃。主意拿定顺手将这盘鱼放到书架上去了。 佛印和尚看见苏东坡的动作,心里暗笑了一下便走进了屋里。苏东坡招呼佛印坐下,问道:“大和尚不在寺院,来此何干?”佛印答道:“小弟今日特来请教一个字。”“何字?”“'苏’字怎么写?”苏东坡心想这里面一定有名堂,便很认真地回答:“'苏’字上面是个草字头,下面左边是'鱼’,右边是'禾’字。”佛印又问:“草字头下面左边是'禾’右边是'鱼’呢?”苏东坡答道:“那还念'苏’啊。”“那么鱼搁在草字头上边呢?”苏东坡急忙说:“那可不行。”佛印哈哈大笑说:“那就把鱼拿下来吧。”苏东坡这才恍然大悟,佛印说来说去还要吃他的那盘五柳鱼。 还有一次,佛印听说苏东坡要来,就照样蒸了一盘五柳鱼,也想难为难为一下苏东坡。佛印也把鱼藏了起来,藏在桌子旁的磬里。 苏东坡一进来就闻见了鱼的香气,他看见佛印把手放到磬上,心里就知道怎么回事了。于是他装作不知道地说:“最近我刚写了副对联,可是写好了上联,却想不出来下联了。”佛印问:“上联是什么?”苏东坡说道:“向阳门第春常在。”佛印想都没想就回答说:“下联就对'积善人家庆有余’吧。”苏东坡听完,佯装惊叹道:“高才,高才!原来你的磬(庆)里有鱼(余)呀!那就拿出来一同分享吧。”佛印恍然大悟,知道上了苏东坡的当。但他还不服输,把鱼端出来后,佛印指着鱼问道:“这是什么鱼?”苏东坡看见一条清蒸的西湖鲜鱼身上划了5刀,便笑眯眯地说:“五柳鱼呗。”佛印也笑道:“这条'五柳鱼’算给你'钓’到了,不如叫'东坡鱼’算了。” 从此以后,人们把“五柳鱼”又叫“东坡鱼”,而且这道西湖名菜的名气也越来越大,一直流传到今天。

7.百褶裙的由来 

汉朝以前的裙子是没有裥褶的,打裥褶的衣裙始自汉成帝。《西京杂记·赵飞燕外传》记载:赵飞燕是汉成帝刘骜的皇后,传说她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身材像柳条一样窈窕,能歌善舞,因为体态轻盈,故名“飞燕”。 赵飞燕十分讲究穿着裙子。有一天,风和日丽,赵飞燕穿了一条云英紫裙,与汉成帝同游太液池。但见大好春光,刘骜心旷神怡,一时兴起,命飞燕在太液池畔、芳草地上即兴表演舞艺。正当飞燕“盈盈起舞裙腰间,剩蹙黄金线万条”时,突然刮来一阵大风,把她像燕子似的轻轻吹了起来,差点儿掉进池边上的一口井里,幸亏几个宫女眼明手快,拉住了她的裙子,才安然无恙。不想这一拉,裙子上留下了许多皱纹,比先前的却更好看了。刘骜忙去安慰受惊的皇后,一瞧见她发褶的裙子,连赞”妙呀,妙呀!”自此以后,宫女们进行仿制,皱纹叠叠的裙子就开始在汉宫里流传开来,当时称这种式样的裙子为“留仙裙”,据说穿了这种裙子有飘飘欲仙的感觉。 后来,有着褶皱的裙子逐渐流传到民间,很受年轻妇女们的欢迎,大家称它为“百褶裙”或“百叠千褶裙”,其式样一直为后世所袭用。

8.滑板的由来 滑板是冲浪运动在陆地上的延伸。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美国南加州海滩社区的居民们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块滑板,它是一块固定在铁制滑轮上的边长为50厘米的木板。 第二代滑板诞生于1962年,由橡木多层板压制而成的板面、轮滑转向桥和塑料轮子组成。与第一代滑板相比,这种滑板无疑是技术上的一个飞跃。但是,这种滑板过小的附着摩擦力使滑板转弯时容易失控;而它的低弹性则使滑板遇到即使微小的障碍物也会骤然停止,使滑手摔下来。 1973年,一个叫弗兰克的滑板爱好者首次将聚氨酯轮子安在滑板上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种柔韧的轮子不仅耐磨,而且可以使滑板安全稳当地急转弯,轻而易举地碾过地上的小障碍。这就是第三代滑板。 20世纪70年代中期,是滑板飞速发展的时期,各种材料的踏板、转向桥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由于滑板是冲浪运动的衍生,20世纪70年代的滑板文化带着冲浪的印记,滑板爱好者修建的滑板公园都是模拟冲浪的地形。直到美国加州圣塔莫尼克的“西风”滑板队摒弃了冲浪道具,首次把钥匙孔游泳池作为练习垂直表面滑板的场地,并在全美掀起了“泳池滑板热”,至此,滑板运动开始从冲浪中,不仅是从器材、场地,也从人员上彻底分离出来,并形成了自己的语言、技巧、服饰风格和音乐爱好,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滑板运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名人幽默:苏轼幽默两则
【趣说汉字】“蘇”与“蘓”
西湖东坡鱼的历史典故
苏轼与佛印的故事 之 五柳鱼
继“东坡肘子”后,苏东坡还创制了一道名菜,您知道它叫啥?
“游龙戏凤”是一道什么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