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河道硬团(下)
我的生活日记

《河道硬团》

(下)
——记武功县第一支农民自卫武装
程党会
16、合围匪军
      1927年初,党海楼的一个连驻在没有硬团组织的洪寨村,他们经常索粮要款,稍加违抗不是拳打脚踢就是绳拴监禁,闹得村里鸡犬不宁,他们的胡作非为激起了村民的极大不满,纷纷报告南团首领杨致和,杨致和就派了一些团员严密侦查,寻找时机收拾这帮匪军。

     1927年3月27日早饭后,硬团成员发现洪寨匪军的一个排去营上村催粮,立即报告给了杨致和,杨又及时通知了北团首领左信,双方各带领300多名团员迅速包围了营上村,这时南仁赵村黄家堡的黄彦杰也带着家兵一起赶来,三路人马蜂拥而上,枪声人声汇成一片,并架起了柴火准备烧城门,城内的匪军下得心惊肉跳,赶忙大声喊道“你们不要烧城门了,我们马上出门缴械投降就是了。”恰在这是,洪寨的匪军闻讯赶来增援,城内的匪军看到有援兵来了,立即扑了出来,与援军一道对硬团形成了前后夹击之势,硬团猝不及防,遂迅速撤离。

       南团和北团经常保持着联系,也经常一起作战,反暴政抗税捐,捉盗贼御匪军,群众都夸硬团是保护咱农民朋友的好队伍。各个硬团当时普遍传唱着这样一首民歌“八国联军侵我国,串通清满和劣绅。烧杀抢虐伤天理,欺民害众仇很深。他们都是卖国贼,没有一个是好人。百姓无法忍又忍,联合起来抗敌人。到处成立硬肚团,专杀污吏和贪官。土匪若敢再胡来,杀他一个肉溅泥”。

17、成立农会
     1927年3月初,中国共产党号召全国各地的农民朋友尽快地组织起来,建立维护自己利益的组织—农民协会,简称农会,皇甫籍共产党员吴德印受乾县党组织委派回家乡开展工作,他主动与北团的二左两位领导人取得联系,支持他们坚持斗争,鼓励他们扬善除恶,引导他们了解和认识共产党,并于1927年3月中旬介绍二左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而使他两由一个普通的农民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锋战士。入党后,他两积极主动地响应党的号召,决定尽快成立河大村的农民协会。

       不久他两就亲自跑到省上农协筹备处提出申请,经国民党陕西省党部农民部部长张含辉(中共地下党员)的批准,河大村农民协会于三月底正式挂牌成立,省上还给他们发了一面农会的会旗,农协和硬团是一套人马两个牌子,硬团团员也都是农会会员,硬团大法长左思明兼任河大村农会的会长,二法长左信兼任河大村农会的副会长,直属省农民协会领导。农会成立那天,省上农民部还派来了共产党员马忠孝前来河大村现场指导,并在成立大会上讲了话。

       河道农会成立不久,二左还帮助南可村建立了农会。1927年4月初,南可村硬团的大法长王烈去河道参加北团召开的会议后,回来时扛回来了一面印有农会标志的红旗,并给南可的乡亲们说南可村和河大村一样,也成立自己的农民协会了,同时宣布南可村的150多名硬团成员也都成了农会的会员,王烈担任会长,王四海担任副会长,这面红旗在南可村的城门楼上插了好长的一段时间。

18、整顿民风

       农会成立后二左的革命斗志更加旺盛了,他们按照党组织的要求,一方面取缔了封建统治的权力机关,实行一切权力归农会,一方面整顿社会秩序,处理民间纠纷,有一次南可北堡子有个叫王揣娃的青年,偷了别人一头牛,南可村的农会知道后就令他把牛给人家还回去了事,并把这件事报告给了北团首领二左,二左觉得处理得太轻,就召集南可村开村民大会,把王捆绑后拉到了台上,两边各站着二十几位拿着梭镖的硬团成员,还有两位提着滚头刀的壮汉,做出要斩的架势,会场异常森严,群众一看纷纷求情。这时左信说话了“看在父老乡亲的份上,饶你不死,你不但要把牛给人家还了,还得给人家磕头认错并保证以后再也不偷!”王揣娃连连点点“好,我照你说的做就是了”。左信接着说“以后无论是谁,要是再干这些偷鸡摸狗的勾当,一旦逮住了决不轻饶!”这次大会在东原上引起了很大的震动,至今还传为佳话。

       还有一次,南可村李家有个外号叫“三疯子”的人,借助自家人多,加之有个侄子在硬团里背枪,就横行乡里、欺压百姓,一次与邻居家发生了一点小纠纷,就指使侄子用枪去打,吓得邻居跑到河道找二左告状,左信立即来到南可,把三疯子当面美美地训斥了一顿,并让他给邻居当面道歉,同时还把他侄子开除出了南可硬团。

       有了硬团和农会以后,武功东原地区变成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农民不受封建势力的剥削和压迫,不受驻军欺扰,人民安居乐业,在人们的心目中,农会成为至高无上的权力机关,就连小两口吵架了都会去找农会处理,二左是深受群众爱戴的农民领袖,河道李家窑有个双目失明的老太太,每逢听到二左的声音都要伸手去摸摸他两,流着感激的热泪,鼓励二左为劳苦大众多办好事。   

19、设下圈套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背叛国共合作,悍然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开始大力屠杀革命党人,不久冯玉祥也叛变了革命,摇身一变,下令清党反共,各地的农民协会随之陆续解散,各地的农民协会也自行停止了活动。武功县府和驻军也开始不择手段,疯狂地镇压农民运动,加强了对硬团的追剿,妄图彻底摧毁这些农民自卫武装。1927年5月5日武功县县长王价跑到西安向冯玉祥秘密告状,说武功各地硬团林立,屡屡违抗县府的命令,导致政府的政策和法令无法下达和执行,1927年5月17日冯玉祥指示王价,立即与国民党县党部及党海楼驻军进行协商,尽快地制定出好策略,设计出好办法,将武功县各地的硬团逐个剿灭,以维护国民政府的执政权威。

       王价回到武功以后,遂与党海楼进行了一番协商之后,他们最终达成了“擒贼先擒王”的共识,决定先集中精力剿灭人数最多、实力最强、影响力最大的河道硬团及兼任北团首领的二左,以起到杀一儆百的威慑作用,从而使其他硬团尽快得以瓦解。但他们觉得和硬团硬拼代价太大,便改变手段,施以计谋。1927年5月上旬,党海楼指使驻军薛固乡水渠村的营长徐元凯,叫他以和谈为借口,设骗局谋杀二左,1927年5月19日,农历四月十九日,二左接到了徐元凯的邀请函,说他想邀请河道硬团的首领前来商议和谈事宜。

20、左信被杀

       当时就有硬团成员说“自古以来,宴没有好宴,会没有好会”,大家普遍担心这可能就是党海楼精心设计的一个圈套,建议不要去赴约为好,但硬团的领导人之一左信却坚信凭着河道硬团人多势众,加上这几年打下的威名,量党海楼也不敢对硬团派去的代表怎么样的,更何况自古以来就有“两军交战,不斩来使”的说法,相信党海楼也不至于卑鄙到了连来使都要杀的程度,并说如果不去,反会落下个胆小怕事的坏名声,被人耻笑,所以执意要去,大家最后只好随了他的心意,并再三叮咛他要随时保持高度的警惕,以免中了敌人的奸计。

       于是左信经过一番准备后就带领护卫冯圈羊一起大胆地去按时赴约,结果刚一到达水渠驻地,立足未稳的他两就被提前埋伏好的党海楼的人马当场抓住了,并恬不知耻地告诉他两“等你们全部缴械了,我们再和你们和谈吧”,左信见状大骂“你们这些背信弃义,卑鄙无耻的小人!你们这样做将来肯定会不得好死的!”之后就听到了几声枪响,河道硬团的这两位勇士就这么猝不及防地被这帮不知廉耻、不懂规矩的刽子手们极其卑鄙地给杀害了,敌人为了掩盖他们的丑恶嘴脸和反动罪行,就给他两的脖子上绑了石头,将他两的尸体扔到了渭河之中。

21、公祭英灵
       惨剧发生后,河道硬团的成员们纷纷要求去找党海楼报仇雪恨,后经左思明团长和其他几位年纪较大的成员的劝阻,才暂时停止了行动,劝阻的理由是河道硬团的武器和战斗力毕竟还是没法和党海楼的正规军相比的,而且硬团也只适合在自己的地盘上打防御战,而不适合于去外地打进攻战,上一次之所以能打败模范营就是因为打的是防御战,而不是去长宁找他们打进攻战,否则硬团很可能就不是模范营的对手了。后经大家一起商议,普遍觉得报仇的事应该还是先放一放为宜,等有合适的机会了再动手也不为迟,目前的首要任务应该是先找到两位壮士的遗体,于是就派出了很多人马沿渭河流域由西向东开始了步步为营式的寻找。

       经过多日的寻找和打捞,两位勇士的遗体终于在上百里以外的渭河下游找到了,抬回村里放在西庙里。1927年9月10日,农历八月十五,左思明召集南北团成员在河大村集会,为河道人民心目中的两位大英雄左信和冯圈羊举行浓重的公祭大会,晚上天下起了毛毛细雨,大家怀着极其沉痛而又非常崇敬的的心情,头戴黄标码(黄纸做的硬团标志),手持红缨枪,从四面八方的十里八乡赶来参加两位英雄的公祭大会,参会人员达到了万人以上,葬礼仪式很浓重,三台大戏一直唱到了十二点还没有散场,他们都想来见两位英雄最后一面,并送两位英雄最后一程,因为明天两位英雄就要入土为安了。

22、半夜枪声
       因为丧事浩大动用的人力较多,所以当晚硬团就没有安排太多的人去搞警戒和防备,加之周围村庄来吊唁的人非常多,觉得他们都是来和英雄告别的,所以也就不便对来人作仔细的盘查了,党海奴这只老狐狸就是钻了这个空子,他的部下陈生军带领一个营的兵力着上便装,假装是送猪送羊来悼念两位英雄的附近乡亲,于是就一一地混了进来。
       当他们全部到达现场以后,他们就逐渐地包围了公祭现场,当戏台上的大戏唱到正欢的时候党海楼的枪响了,他的部下们就纷纷拿出了武器,使硬团一下子猝不及防,无法抵抗,纷纷躲藏,看戏的人们开始四处逃散,寺院内料理事务的人员都被他们打死了五六个,李逢春的七爸李彦芳也是理事人之一,他是翻墙才逃出了寺院的,整个硬团来不及还手,导致硬团伤亡惨重,李逢春的五爸李彦杰也在当晚受了伤。

       之后这帮丧尽天良的官兵们还对附近的村民进行了洗劫,抢走他们的财物不说,还强令村民们给他们出今晚所用掉的子弹费,每亩地还要上交一个银元的赋税,拿不出银元了就把村民家的粮食拿出来现场拍卖,三斗小麦只折合一个银元,临走时他们还放火烧毁了数十栋的民房。

23、左思明牺牲
       敌人的主要目的是捉拿左思明,左思明当晚已经趁乱跑到了西庄,躲在了冯家的楼上,第二天即九月11日清早敌人继续搜索,并威胁说藏匿者同罪,导致冯家人因为怕受株连而告了密,左思明随即被抓。抓到左思明以后,他们才拿上抢来的银元满载而归地离开了河道。他们先把刚刚抓获的硬团首领左思明五花大绑地押送到了长宁镇,并游了街。

       游街期间左思明昂首阔步,镇定自若,毫无惧色,围观的群众,有的流泪,有的怒视匪兵,大家都极力夸赞左思明真够英雄!真是条汉子。九月12日天仍下着毛毛细雨,被白雾笼罩大地,敌人把左思明押送县城,在路上怕左逃跑,不但把他绑在囚车上,而且惨无人道地在他的两条腿上各扎了一把小刀子,左思明强忍着剧烈的疼痛,双目怒视着敌人,恨得眼里都冒出了火花。九月十三日左思明被这帮刽子手们杀害于武功县老县城武功镇的西门外的土坡上。

24、令人遗憾
       随后轰动一时的河道硬团因两人领导人的离世而变得群龙无首,加之官府对硬团成员的连续追捕导致成员四处逃荒,及对成员家里房屋的肆意焚烧,河道硬团也就随之停止了活动,河道人民遭此一劫后也就没有自己的队伍来保护了,从此以后一下子就走向了贫困。河道硬团从1925年春成立,到1927年9月解散,前后经历了将近三年的历程,不但壮了河道人民的威,而且为河道人民办了不少的实事和好事,河道人民永远怀念他们!愿河道硬团的勇士们永远安息!也祝愿他们的子孙兴旺发达!

       后来中共陕西省委派陈云桥来河道,准备接见左思明和左信,打算动员他们领导的河道硬团接受共产党的领导,没有想到的是陈云桥来晚了,等他来到河道的时候左思明和左信已经都离开人世了,曾经威震一方的河道硬团也已经解散了,陈云桥对此深表遗憾,觉得河道硬团这支队伍没有收编成为共产党的革命队伍实在是太可惜了。

后记
      1928年2月,占住武功县四年之久的党海楼部开始东撤了,武功境内一下子陷入了大乱,各地土匪横行,抢占底盘,党拐子(党玉琨)占据普集、长宁、薛固一带,陈发荣占据杨陵、永安一带,常有义占据游风、魏公一带,冯逸安占据贞元、大庄一带,赤亚武(又名赤炳文)独霸三厂(渭河南岸武功县的一个乡,后来划归给了周至),张万胜占据武功县城。这几支队伍虽然都称为民军,但却无恶不作,全县十个乡镇六百余村,无一处不遭洗劫。后来甄寿珊部协助宋哲元军经过五十多天的追剿,才将这几股名为农军、实为土匪的队伍全部歼灭了。
     1930年5月,冯玉祥战败,杨虎城主政陕西,陕西的大局才算基本稳定了下来,但却遭到了1929-1931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先是旱灾,后来又是蝗灾,接着又是伤寒、霍乱等瘟疫灾害,使武功县的人数由18万锐减到了九万左右,各个村子都出现了绝门绝户的现象。
       回忆过去使我们可以看出我们的先辈们,他们当年活得是多么的不容易啊!再看看现在,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和美好呀!我们及我们的后代们一定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同时也不要忘记了我们的先辈们当年所遭受的苦难。

特别声明
       本文在书写的过程中,除了查阅武功县志中的零星记录以外,还大量参考了中共武功县委党史办于1996年七月公开出版的《武功烽火》一书中的多篇回忆文章,从而才获得了比较详实的资料,有的文章是当事人自己写的,有些文章是其他人根据当事人的口头回忆而整理出来的,在此特别做以说明,并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也感谢给我提供此书的原后稷中学校长马政善老师。
作者简介
     程党会,武功县河道乡上河道村人,1963年出生,1984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化学系并获学士学位,中学高级教师。先后在陕西省汉中中学、武功县薛固中学、武功县长宁中学、河南省巩义市新欣学校、北京华诚中学、北京京华学校、西安航天中学、杨凌高新中学任教,现任教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附属中学。
       电话: 13060394871 
       微信: cdh13060394871 
        QQ: 361033464
更新于 2020-08-17
来自作品集河道贤达录
打开美篇,查看更多内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延续红色血脉,继承优秀传统
“八七”会议前后兴梅地区的武装起义
和平县名人录
【康平老故事】雪紧更见松强 作者/陈雅琴
农家乐
凤山老里革命遗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