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000小时掌握英语从0基础到雅思6.5分以上

按:

那天,按清华李欣的指导,和甜蜜前往少儿图书馆找吴教授,谈点学习英语的事情。听吴教授讲学习英语我昏然欲睡,最后谈到互联网和心理学方面的话题,我才精神了点。一个下午聊下来,觉得吴教授的英语学习方法理论上是靠谱的。那么,实践如何呢?我提议找1000位小白鼠,0基础都可以,按照吴教授的方法,坚持学习1000个小时,做一个小样本的调查,然后,才有可能大面积的推广。

那天聊完散了再没联系。大概半个月以后,甜蜜张罗着建了一个微信群,然后,这个事情就又往前推进了一步。

昨天拿到吴教授的长文读过,觉得还是靠谱的。于是,打算试试。按照吴教授的方法,开始听新概念第一册。

吴教授的文章长,因公号不能超过20000字,故删掉我觉得无关宏旨的一些段落。原文可以向吴教授获取,或者留言给我,我发给你们。

多年前的小事,又电影般出现在我的脑海。小学毕业后,去搬砖赚钱,一天一块管饭还有一包烟。40天后,拿着钱跑书店买了十几本学习英语的课外书,回来后被老妈骂了个一塌糊涂。上初中的英语课,因为老师说苹果单词,我回答了一句,给我吃吧。被老师提溜上讲台,一个巴掌,打飞了我漂亮的鸭舌帽……当众受辱和很多不愉快的经历很长时间难忘。

好吧,按了不少。这次鼓起勇气的原因有四,一是需要,读读原著,游学欧美,想想都激动;二是,想和孩子在学习英语中互动,没有点基础不行,尤其哑巴英语;三是,认为吴教授的教学方法靠谱,有待小白鼠们的贡献;四是,顶顶重要的,免费还加指导,只是拿碎片时间来学习。

如果来不及看,请收藏;如果觉得好,记得分享出去。

闲话少叙,上文。

1000小时掌握英语

从0基础到雅思6.5分以上

吴滨 胡玉文

一、“学”不好外语,是因为方法不对

先来看几个实例:

实例一:

所谓的“天才”,卡尔·威特(全名Johann Heinrich Friedrich Karl Witte)博士生于1800年7月1日,由于早产一个月,而且在出生时被脐带勒住了脖子,差点窒息而死,因而在痊愈以后反应迟钝,经过多次测试,被断定是个低能儿。由于父母教育得法,在6岁时,德文就非常熟练和丰富并开始学习法语,只用了1年的时间,就能阅读各种法文书籍了;之后又用了6个月又学会了意大利语;然后用了9个月学会了很难学的拉丁语;之后开始学习英语和希腊语,分别用了3个月和6个月。卡尔·威特在9岁时就掌握了6种语言,并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尤其擅长数学;9岁时考入莱比锡大学;10岁进入哥廷根大学;13岁出版《三角术》一书;在14岁时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6岁时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23岁发表《但丁的误解》一书,成为研究但丁的权威。此后卡尔·威特一直在德国的著名大学里授学,在有口皆碑的赞扬声中一直讲到1883年3月6日逝世为止。(引自《卡尔·威特的教育》[德]小卡尔·威特著;李浩然译。中国商业出版社,2004.11)

实例二:

英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俄语……如果要把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白钢掌握的外语列一个清单,至少需要四五百字满满当当的一大段文字。

虽然大学是在上海财经大学学习国际金融,但他还是更喜欢文史哲。大三的时候,他去德国学习。刚学德语半年,白钢就能看懂原版《少年维特的烦恼》。有人觉得,连一门英语都要从小学一直学到博士,人的一生能有多少时间和精力用来学习多门外语。像白钢这样30来岁就能掌握30多门外语,简直就是“外星人”。但白钢觉得自己没什么特别,只不过下苦工夫,学得快而已。

他的“秘籍”就是德国的一句谚语:要教一个人游泳,就把他推到泳池里面,没有淹死就学会了。

实例三:

在1990年代初的时候,我在瑞士访问时接触到一位先生,他的刚刚上小学的孩子竟然会说5门语言,虽然才认识不久,但我还是被好奇心驱使,向这位先生讨教他是如何教授孩子学习外语的,他是怎么处理孩子掌握母语和学习外语的,竟然能让这么小的孩子“学习”并掌握5种语言。这位先生告诉我的答案非常简单:这个孩子的父母、爷爷奶奶和姥爷姥姥分别属于不同的5个民族,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用母语和孩子交流,并没有特意“教授”孩子“学习”语言,这样,孩子在不知不觉中竟然掌握了5种语言,现在还真很难说哪种语言是母语,因为孩子没法区别哪种语言是母语,可以将每一种掌握的语言都当作是母语。

看了这样的故事你是不是觉得有点郁闷和灰心丧气,对于我们绝大多数人来说,掌握一门外语都特别困难,更别说掌握多门语言了。像许多国人一样,在1990年代初,当我第一次踏上异国的土地,真实置身于外语环境中时,才真真切切地体会到我所学到的“哑巴英语”真的是名副其实,首先是听不懂,然后是说不出来,即使绞尽脑汁终于说出来,老外也很难明白。我所学到的英语只能用于阅读和技术资料的翻译,根本不能用于口语交流,即使是极其简单的交流。当时,我大学毕业将近十年,断断续续地学习英语也十多年了。背单词、学语法、做练习、查字典,似乎是该做的都做了。虽然不是一个非常有恒心的人,但自认为还是有一点点毅力的人。可是这么长的时间学不会一种语言,显然是方法不对。或者,还有更深层的原因,我当时并不知晓。

但当时面临着一个必须尽快做出的抉择,就是是否让孩子也像我这样学习英文,父母的这一选择将对孩子的一生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不能这样学习英文,也不能因此放弃掌握英文——必须找到“学习”英语的正确方法。在2002年9、10月份的时候,终于初步探索出一套英语的学习方法,虽然与现在相比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还是非常见效的。从这个时候开始,也就是在我的孩子初二的下学期开始用这个方法,采用不背单词、不学语法、不做练习、不查英汉字典、以最接近掌握母语的方法“学习英语”,到2004年7月,孩子高中一年级暑假时,用不到3年的时间基本掌握了英语,当时去参加了一次雅思考试,达到了6.5分。在2006年高中毕业后,孩子直接到国外去读大学了。

随着许多人采用这种“自然掌握”的“学习方法”——从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到研究生、以至已过不惑之年的成年人,都可以在没有什么压力的情况下,在大约1000个小时的时间内,轻松、快乐地掌握英语——达到用英语思维、用英语学习英语的程度,并在雅思考试中区取得至少6.5分的成绩。

今天,仍然有很多人陷在“外语学习”的泥潭里,仍然在用这种方式学习英文:按音标练习发音——抄写或默写单词——背单词——学语法和词法——理解句子——翻译句子——理解和翻译整篇课文。期间需要做大量的练习,包括发音的、词汇的、词法的、语法的、翻译的等等,每天都需要学习和复习,中间只要有一个月、甚至一星期的间断,就会明显地感觉到遗忘和学习效果的倒退。很多人这样学习了几年甚至十几年,还是不能很好地掌握英文。与这些人交流,他们认为影响他们学不好英文的原因有许多,现在总结几条典型的原因如下:

1.自己的发音不够准确,音标基础不是很好,所以导致单词发音不准确;对连读、弱读、失去爆破、音的同化等知识缺少了解和练习。

2.没有人及时纠正我的发音,所以我在练习口语时不可避免地出错,自己不能及时发现,所以不能很好地改正。

3.词汇量太少了,要扩大词汇量又记不住。

4.语法知识缺乏,所以句子总是出错。

5.老师要求背诵的经典句子和段落记不住,如果记忆力不好,英文真的是学不了。

6.我的耐心和毅力都不够,所以不能作大量的、重复的练习。

7.现在学习外语有些晚了,如果从小就开始学,早就掌握英语了。

8.我的大脑反应速度太慢,可能真的不能像别人那样学好英文。

9.没有语言环境,很难找到练习的机会,如果能出国,在那样的环境中很快就能掌握英语了。

10. 知道学会英语很重要,但又很难坚持每天学习,常常学习一段时间就放弃,经过几次以后,对掌握英语失去了信心。

如果您的看法与上述一致或基本一致,那么我不得不告诉您,您对外语学习的看法是不对的,是与事实相反的。正像漏屋老师在他的《找对英语学习方法的第一本书》中所说的:“以上这些概念不但错误,而且与事实是正好相反的!”

从本文开篇所讲的三个故事中可以看出,不能在短期内有效掌握英语显然不是因为上述原因。其实,掌握语言的过程与学习科学的过程是很不相同的,传统的英语学习方法显然把问题搞复杂了。正像一位学者所说的:外语学习的原理是如此之复杂,以至于没有人能完全说清楚;但掌握的过程又是如此之简单,以至于不需要说清楚。就像实例二中所说的,学习外语的“秘籍”就像教一个人学游泳:“要教一个人游泳,就把他推到泳池里面,没有淹死就学会了。”想想我们是如何学会骑自行车的,或许会对思考如何掌握外语有所启发。

我们所有的人都会同意,只要是身心发育正常的人,经过很短的一段时间,比如10个小时左右,都会掌握骑自行车的技能。正确的“学习”方法应该是,给初学者一台自行车,用几分钟讲解要领,然后就让他骑上自行车慢慢地练习,开始是要帮助他扶一下自行车,用不了多久就可以松手了,让学习的人自己体会该如何控制自己的平衡,如何向前,如何转弯,如何上车以及如何停下来。在骑行中不断地体验和掌握所需要的技能,达到控制自如的状态。

可是,如果我这样教你学自行车,或许你用200个小时也学不会。

那么,有没有更好地掌握英语的办法呢,答案是肯定的。今天的科学技术已为我们打开了学习外语的方便之门,每一个人用1000个小时左右的时间都能掌握第一门外语。为了更科学、更便捷、更高效地获得外语(注意,我这里没有用“学习learning”二字),还是让我们来看看人类从出生开始是如何获得语言的吧(我这里使用的是“获得acquisition”,而不是“学习”)。

二、看看儿童是如何获得语言的

获得语言是人类独有的能力,这种能力与这个人的种族、文化、自然条件、社会发展水平等等因素无关,所有的人在获得语言的过程中,都必须经历以下各个阶段。人类获得语言的规律,为我们认识和了解人类获得第二语言提供了非常有益而重要的启示。

前言语阶段

1.“按次序进行谈话”是言语交流的基础

你是否遇到过这种情形,与你说话的人根本不关心你的态度或反应,只顾自己说话,绝不给你任何机会表达你的想法。如果有,多数是在不友好的状态下或是在电话里,这肯定不是一种正常的交流状态,只有精神不正常的人才会这么说话。了解什么时候以及如何“按次序进行”讲话是成人正常言语交流的基础。当我们进行言语交流时,我们等待着轮到我们说话的信号——语调的变化,言语的停顿,交谈者的表情和肢体语言等等都可能是这一信号。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对婴儿的“按次序进行谈话”的能力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现在婴儿很小的时候就具备这种能力。例如Elias和Broerse观察了48位母亲与她们3个月大及以上婴儿之间的交流,发现母亲与婴儿之间交流的方式明显地是采取的交互式轮流的方式来进行。而Mayer和Tronick对母婴交流进行了录像,发现在婴儿2个月大时,就开始与母亲进行轮流式的交流,在录像中显示,当母亲与2~5个月大的婴儿说话的时候,婴儿不会发出任何类似说话的声音,而是专注地注视母亲的语气、语调、节奏和韵律,注意母亲的肢体动作,在母亲说话的暂停期间,婴儿才会发出类似说话的咕咕声,还会露出微笑。母亲会根据婴儿做出的反应来调整自己说话的语气、语调和节奏。婴儿能够理解母亲发出的“按次序进行谈话”的信号,这种现象与成人之间“按次序进行谈话”的方式十分相似。

2.使用姿势

婴儿在开始说话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就开始将他们的面部表情与声音联系来。心理学家Yale等人观察了3~6个月大的婴儿的声音与面部运动。他们发现,婴儿会努力协调,让自己的面部表情动作与所发出的类似言语的声音结合起来。所有的父母都能回想起来,你的宝宝在2岁之前时这种现象非常多,比如9个月大时用眼睛盯着奶瓶,手向奶瓶的方向伸出,嘴里发出欢快或焦急的声音;而到16个月大时可能眼睛先盯着刚刚掉到地上的苹果,然后又快速地转头看着妈妈,同时表情丰富地发出声音。这些动作、表情和婴儿所处的场景都对婴儿的语言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3.对声音进行分辨

从出生开始,婴儿就能对声音进像分辨。婴儿能够从各种声音中分辨出人类的言语的声音,还能从所有人类言语声音中分辨出妈妈的声音。语言学家Patterson和Werker所作的研究表明,4个月大的婴儿不仅能够分辨“bah”和“gah”这样高度相似的声音,而且还能够将它们对应于适当的口型和口部的动作;婴儿更喜欢那些口部动作与他们听到的内容相对应的声音,不喜欢那些不对应的声音。婴儿会学习、了解面部表情、口部动作和肢体语言所表达的信息,作为语言信息的重要资源。这种能力随着婴儿的成长在逐渐丧失,研究表明,成年人经常“倾听”他们所看到的内容,而不是真正的声音为他们所呈现的内容。这对我们学习外语有什么启发?

我们都知道,随着婴儿成长,他能够非常轻松地掌握任何一种或多种人类的语言。这是因为,幼小的婴儿能够分辨出人类6000多种语言所具有的所有发音,并同时开始确定“声音的意义”和“声音的逻辑”。(注意,这种能够确定“声音的意义”和“声音的逻辑”的概念对外语学习是极其重要的,想想为什么出现很多的“哑巴英语”的现象,是不是与此有关呢!)但是,非常重要的是,这种分辨人类语言发音的能力并不是随着成长而成增强,而是随着成长而减弱,虽然不致消失,但是会越来越弱。在你的宝宝长到1岁大的时候,他的这种能力开始减弱,4岁的时候就已非常明显,到12岁的时候更加明显了。因此,很多语言学家、心理学家、教师都同意这样的观点:语言学习存在一个敏感期,在这一期间内,人类会轻松地掌握一种或多种语言;在敏感期以后,随着年龄增长,就不会像婴幼儿那样轻松地掌握外语了。个中原因,会在后边“语言发展理论”的有关章节中介绍。

4.声音的产生

从出生开始,婴儿就在发出唧唧咕咕声,咿呀学语有时像耳语般的断断续续,有时则是长长的尖叫或大声的喊叫。虽然婴儿能够分辨出世界上所有6500多种语言所包含的所有的声音,但婴儿的发音没有系统性,没有遵循音节的规则。直到6个月大以后,大约从7~10个月大,婴儿才能组织完好的音节,十分清晰地发出声母和韵母的声音。在10个月大的时候,大部分听觉良好的婴儿能够清晰地、系统地、反复地咿呀学语。听觉存在困难的婴儿需要更晚一些才能达到这个阶段;如果听力问题很严重,婴儿就不能顺利通过学习口语的正常阶段;而完全丧失听力的婴儿,则很难学会口头语言。在9~10个月大的时候,婴儿发出的声音已经反映出婴儿的语言背景,婴儿会越来越发出母语所包含的声音,而忽略母语中不包含的声音,既使这一声音在那种语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日语环境中长大的成年人,就不能分辨出英文中的“l”和“r”,在英语环境中长大的人也很难清楚准确地发出汉语中的“四声”的声音。

值得注意的是,婴儿从最初的唧唧咕咕和咿呀学语开始,到能够发出基本完好、基本准确的“母语”声音(这里的母语可能不只是一种语言,如本文开始时所提及的实例一和实例三,因此用引号引起注意),是在父母不知不觉中进行的。很多照看婴儿的人都知道,婴儿很享受这一过程,照顾婴儿的人会发现,对于婴儿来说,发出声音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在婴儿心满意足的时候,他会在没有任何督促的情况下,花费几十分钟甚至几小时在那里不厌其烦地咿呀学语,练习发音。而在此之前,虽然婴儿有时会发出些类似言语的声音,但很多时候是沉默的,即所谓的学习语言的“沉默期”。成年人学习外语,其实也需要“沉默期”,稍后我们会讨论,成人学习外语为什么必须有“沉默期”。

5.第一个词

在婴儿一岁左右(有些婴儿可能是9、10个月,有些则要晚很多,大约到2岁甚至3岁才开始说出第一个词),会说出清晰可辨的第一个词,通常是“妈妈”或“爸爸”,这大概是发音器官最容易发出的声音。不同文化、不同母语的婴儿,他们会说的第一个词都是“妈妈”或“爸爸”,在全球数量惊人的语言中,都普遍含有这两个词,而且都是婴儿在咿呀学语中最先发出的系统性的声音。

值得注意的是,在婴儿说出第一个词之前,婴儿已经开始显示出他们对语言内容的理解明显多于他们的言语表达。在掌握言语的“沉默期”,他们实际上已经能过理解许多事物,这构成了他们今后获得语言和使用语言的基础。“伸出你的舌头,”一位母亲得意地说,女儿伸出了舌头。“把你的手让爸爸看一看,”女儿伸出了手,“你能够眨眨眼吗?”她眨眨眼。

这一现象对成人学习外语有什么启发呢?

言语阶段

1.句子一样的词:用一个词汇表达一整句话的意思

到大约11~12个月的时候,几乎一半的婴儿已经掌握了他们一生中第一个有意义的单词,虽然有很多婴儿在更早的时候就会发出“爸爸(papa)”和“妈妈(mama)”这样的声音。大约25%的婴儿在大约10个月的时候,会发出他们的第一个单词;90%的婴儿到大约15个月的时候,通常会达到这一水平。这时婴儿所说的单个词的意思会有很多,很少只代表一个意思,这个词的意思很可能是指一个物品、一个事件、一个人或一次行动。就成年人而言,这个词的意思需要用完整的句子表达。比如,婴儿说“奶”的时候,可能意味着“这里有牛奶”;也可能是“我想喝牛奶”,或者“给我牛奶”、“我想要牛奶”、“我渴了”,甚至是“我想让你抱抱我”等等,“奶”的确切意思要借助于当时的情景和婴儿的表情和肢体语言而定。

婴儿在这一阶段所说的单个词通常是指他们熟悉的人、物体、动作,如妈妈、爸爸、奶瓶、苹果、抱抱、洗澡等,往往是名词和动词居多。

2.两个词的句子

在18个月大的时候,婴儿开始能够说出两个词,实际上是“两个词的句子”。比如在看到小花猫的时候,会跟妈妈说“妈猫”,看到汽车的时候会说“开车”,在想穿鞋的时候会说“妈妈鞋”等等。根据当时的情景,成年人会明白孩子所说的意思。婴儿说两个词的时间不会很长,而且,在这一阶段之后,好像没有紧跟着“三个词”的阶段,而是很快就开始进入多个词阶段,句子的长度从两个词到4、5个甚至更多的词。

心理学家Masur指出,在生命的最初两年中,存在三个得到广泛承认的里程碑事件,那就是:第一个是在6个月大以后获得用姿势交流的能力;第二个是大约在1岁的时候,最初的词汇的出现;第三个是在大约18个月的时候,词汇量显著快速增长。而两个词的句子与词汇量的显著快速增长正好同时发生。

3.婴儿式谈话

在这一时期,照顾婴儿的成年人开始用一种特殊的说话方式与婴儿交流,发展心理学上常常称为“婴儿式谈话”。这种对婴儿的说话方式一般是语速较慢,拉长声母发音、声音比通常要高一些大一些、言语节奏慢、多用升调,而且配合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这种“婴儿式谈话”对婴儿的言语发展极其重要。婴儿能通过自己所处的情境、声音、情绪和肢体语言将声音与语言的含义建立联系,更好地理解说话的内容,从而将言语的声音和语言的含义内化成一种条件反射,这一切非常有助于婴儿理解说话的内容和婴儿言语的发展。还有的成人喜欢用重复最后一个字的发音来与婴儿交谈,比如“吃饭饭”、“开车车”、“看猫猫”、“洗澡澡”等。这种方式会使得婴儿接收到很多不标准、以后不能使用、甚至是错误的词汇,不利于婴儿言语的掌握,甚至给婴儿未来获得丰富的语言词汇带来障碍,不值得提倡。

成年人学习外语时如果有“婴儿式谈话”的条件,是不是也会加速外语获得的速度呢!

4.电报式言语

婴儿在18个月从能够用“两个词的句子”表达一个整句意思开始,他的词汇量同时也开始以极其迅速的速度增长。我国研究者发现,我国1岁左右的婴儿一般能说出20个左右的词,而到2岁末的时候,就能说出300~500个词,如果经过刻意教授还会掌握更多词汇。心理学上常常将婴儿这个阶段的话语称为“电报式言语”,就像我们以前打电报那样。电报语的特点就是语句的结构简单,但仍然是完整的句子,如主谓句、主谓宾句等,但会省略语句中不必要的成份。比如婴儿说“车走”,可能这句“电报式言语”表达的是更长一些的话语“我家的那辆车已经被开走了”。

5.早期的语法

到两岁的时候,婴儿能够说出他们所处的环境中所有熟悉的物体与人的名字。此外,他们还能够将单个的词组合成有意义的、类似于句子一样的单元。婴儿还能够使用形容词、副词、疑问词以极简单的否定词和肯定词;他们开始学习如何细微地、含蓄地控制语调、语气和节奏。但心理语言学家们仍然不能确定这么大的婴儿是否已经意识到语法的功能。

可见,至少到语言发展的这一阶段,语法对婴儿掌握语言没有什么帮助。

6.多词句

从2岁开始,幼儿使用语言的复杂性不断提高,幼儿能把不同的词结合起来,从而提出问题、做出描述、表达意愿或发出命令。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一阶段之前,并不是所有的表达限制在双词句或单词句之内。在整个获得语言的最初阶段内,有些婴儿或幼儿就能够用3个或4个词来表达他们的意思。从2岁到2岁半,幼儿从能够说出双词句发展到使用多词句。“狗走”变成了“狗走了”,最终会说出“那只狗走了”或“我的狗走了”。你会发现2岁的幼儿学习语言的能力是令人吃惊的,你只要显示一个新的东西,告诉他“嘿,这是个汽车”,从那时起,他就能够从众多的事物中辩认出并正确命名他所遇到的每一辆汽车!这种仅仅将事物随机呈现几次之后就能学会词句意思的非凡学习能力,被心理学家称为“快速映射”(fast mapping)。“快速映射”是幼儿掌握语言的重要能力。我们成年人在学习外语和其他知识技能时,是不是可以利用自己的“快速映射”能力呢!

父母和养育者在这一阶段要尽量采用这样几种方式和幼儿交流:多问问题,如“这是什么?”“那个是作什么用的?”等;或者对猜想和假设进行检验,如“这是书吗?”“试试沉不沉?”等;或者帮助孩子弄清事物的名称、用途、性质等问题,加深孩子对事物、事件的理解。在这一阶段的幼儿的语言已经具有高度的创造性,孩子可能对拿在手上的玩具说:“你是个漂亮的宝宝”。根据自己所处的不同情境,幼儿可能会说“爸爸在哪儿?”,“我够不到。”“我还想要些米饭。”“我要跑,我跑了!”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英语是母语的幼儿,虽然在此阶段很少使用完整的主语和谓语,而且在语法上也不完整,然而很快,他们就能够利用词语变形来表达意义了。幼儿能够把动词go变为going,jump变为jumped,eat变为eated,do变为dood,这种类型的错误被称为“过度规则化”(over regularization)。正在咿呀学语的孩子开始学习语言规则,但还没有掌握所有的例外情况时,就不恰当地运用这些规则,这种现象称为“U”型现象。

7.更为复杂的变化

从2岁半到4岁之间,幼儿开始掌握一些更为复杂的语法,能够说出一些简单的复合句。复合句是由两个以上的简单句组成的、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幼儿在简单句还不十分完善时,就已经能说出少量的复合句了,在复合句出现之后,与简单句并行发展。幼儿主要采用了三种典型的形式来构造出更为复杂的句子,它们是:连接、嵌入和置换。简单的连接的例子是通过把两个句子“哪里?”和“我们去。”进行补充或合并,形成第三个句子“我们去哪里?”。嵌入就是指插入,例如,“没有”一词可以被嵌入到句子“我吃!”中形成一个意义完全不同的句子:“我没有吃!”。置换是指在句子当中更改次的顺序来改变句子的意义。在最开始,幼儿运用语调而不是置换。例如,当强调“我”和“能”这两个词的意义时,“我能去”可能是一种简单的宣言;但当“去”用一种升调来发音,“我能去”就变成一句问句。把“我能去”变为“我能去吗?”,这种简单的置换就能够表达同样的意义,这种意义很少会产生模糊性。

幼儿开始理解成人所使用的语法规则时,他们的行为举止表现出,它们仿佛对于各种各样的词和短语的语法功能都有绝对正确的理解。他们开始大量地使用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量词等等。虽然犯错在所难免,但词汇日益丰富,错误逐渐减少

8.成人似的句子

4岁以后,幼儿对语言的提炼和加工能力进一步提高,他们已经能够像成人那样,可以无意识地使用精细而复杂的语法规则,幼儿的这种掌握语法的过程仍然吸引着科学家去探究,至今还没有一致的结论。这么大的幼儿能够自问自答,还也可以用假设的语气与人交谈,还会转换语态,把“这个人被狗咬了”转换成“狗咬了这个人”等等。总之,幼儿开始使用成人所使用的很多语法规则,并不断自我丰富。在不知不觉中,幼儿的言语水平已达到能够准确、流畅表达自己意思的程度了。

三、现代科学对人类获得语言的解释

用4年左右的时间,任何身心正常的人都可以轻松地、甚至是不知不觉地掌握一种、两种甚至多种母语。4岁的孩子已经可以将语言作为思维、学习和生活的工具了。儿童获得语言的原理或机制一直吸引着众多科学家去探索和研究,所得出的研究成果和形成的理论,对我们“学习”和获得外语的方法提供了理论基础,也知道教师改革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掌握”“获得”外语时,能够轻松、快捷和高效。这里简单介绍一下主要的语言发展理论。

学习理论

1.模仿理论

传统的模仿理论最初由阿尔波特在20世纪20年代率先提出,认为儿童学习语言是对成人语言的模仿,儿童的语言是成人语言的简单翻版。

2.强化理论

强化理论认为语言的获得是一系列条件反射的过程,是条件反射“强化”了语言的获得。

3.先天语言能力理论

在斯金纳的《言语行为》一书出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任教的29岁年轻博士、后来成为著名语言学家的乔姆斯基,对行为学派泰斗级人物斯金纳的观点提出了质疑,其论据如下:

①儿童能够自己创造并说出大量的,他们从来没有学过和从来没有听过的句子,这些句子在以前从未得到过鼓励或惩罚等反馈,这些新内容的出现,怎么能总结为是“模仿”和培养“习惯”得来的呢?

②儿童在开始学英语说不规则动词和名词特殊复数形式时,出现了“U”形现象。开始出现最早模仿说不规则动词或特殊名词复数形式时是正确的(比如broke,gone,women等),过了一段时间,随着他们语言能力的提高,反而把以前正确的改成了错误的(比如说成it breaked,Mommy goed,two womans等)。这个现象并不是因为这些错误行为受到了鼓励,才使之从正确变成为错误的行为习惯。随后再过一段时间,并未受到纠正,儿童又逐渐自动把这些错误改正了。这说明儿童大脑中有个机制在内化语言的规律,而非习惯使之,即语言并非习惯。

③儿童得到的语言输入量,远远小于他们能够输出的如此复杂的语言形式。环境的输入内容,绝对不足以使他们能够掌握如此复杂的语言法则。其复杂性,绝对不是靠他们在环境中所听到和联系那些有限的“典型句型”就可以学会的。他们说的大部分语句,都是他们自己根据正确的规律自己“组合”出来的。

④父母纠正儿童语言语法错误对儿童真正改正错误并不起什么作用,怎么能用负面反馈的作用解释呢?

乔姆斯基认为决定儿童能够获得语言的原因不是经验和学习,不是通过简单的实验而习得的。幼儿的语言起源于先天遗传的语言能力,即普遍的语法知识。乔姆斯基认为,不同种族、不同语言环境的人具有一种天生的普遍语法知识,具有一种先天的加工语言符号的大脑内在机制(LAD,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在儿童发展的过程中,只要这种内在机制被激发,就能获得语言。利用这种语法知识,人类能生成和创造无数的句子。儿童之所以能分析和理解不同语言环境中的语言,是因为他们具有这种内在的语言获得装置。

乔姆斯基认为先天语言能力这一观点成立的主要依据有:

①所有民族的健康儿童在正常情况下都能获得本民族的语言,而不需要经过专门的训练。而且任何动物都不具有像人类这么强的获得语言的能力。

②儿童获得语言的过程在4岁内就完成。在如此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本民族的基本语法现象,不可能是归纳的结果。各个民族的幼儿获得语言的顺序都基本相同:单词句——双词句——简单句——复杂句,这也证明不是每个儿童自己归纳的结果。

③儿童所获得的是一套支配语言行为的特定的规则系统。这种规则系统不是像行为主义所假设的那样是一大堆的句子,而是这些句子的实质,即深层结构,因而儿童可以根据这种深层结构产生和理解无限多的句子。

④关于人脑的研究也发现大脑的某些区域存在特殊的言语机能区。

4.自然成熟理论

1959年,神经生理学家Penfield和Roberts从大脑的可塑性的角度,提出10岁以前,是学习语言的最佳年龄。

1967年,美国神经语言学家Eric Heinz Lenneberg以“神经生理学的观点”,系统地提出“关键期理论”。

5.认知理论

皮亚杰对语言发展的观点

皮亚杰认为,语言能力作为儿童认知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主体与客体作用的产物。皮亚杰的认知理论从相互作用的角度解释儿童的语言发展,有其独到之处,也较为合理地解释了儿童语言产生的机制。但是,皮亚杰的理论较为宏观,缺乏对语言产生具体过程和机制的解释。

6.维果茨基关于语言的作用和“最近发展区”理论

列夫·维果茨基是前苏联心理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学家,由于其政见与斯大林相左,其理论在上世纪60年代之前一直被打压和封锁,但在60年代以后,其关于人类发展和教育的观点和理论广为传播,并越来越具有影响力。维果茨基的理论主要涉及三个主题:文化的作用,语言的角色和“最近发展区”理论,其中后两个主题与外语学习有关。具体的概念有“内语”(inner)、“外语思维”(thinking in another language)、“内化”(internalization)和“最近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简称“ZPD”)等概念。

维果茨基认为,儿童将语言内化的过程的一个体现,是儿童先是花大量时间跟自己说话,然后逐渐转成不用出声的“内语”。后续的研究人员发现,内语练习能够帮助“内化”外语能力,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跟自己说话,要比跟别人交流重要得多。

维果茨基认为,对每一个儿童来说,都存在一个“最近发展区”——一种发展的潜力。它是指,儿童起初只能与成人或同伴一起完成,然后可以独自完成的内容,就处于最近发展区中。最近发展区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在儿童的发展总进程中,现有发展水平和可能发展水平(最近发展区)是一对不断移动的水平线。对于不同的个体,这一对水平线的实际情况也是不同的。维果茨基明确指出,“只有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才是好的教学。”这就是维果茨基的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的主要观点。维果茨基还进一步指出,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不是单向的,发展与教学的速度也不尽一致,个体发展有它自身的内部逻辑,教育和教学要尊重个体发展的内部逻辑。在教育过程中,所提供的内容如果在这个区域之下,就会过于简单,对儿童发展没有什么价值;如果在这个区域之上,又太困难,对儿童发展不会起到任何作用。因此,父母、教师等成人要向儿童提供适当的学习内容,并通过提出问题、榜样、展示、解释、指导、建议等多种形式帮助儿童发展。

维果茨基对社会历史背景对儿童发展的作用的重视,对高级思维发展的论述,最近发展区概念的提出与论述,已经为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所重视,仍然是目前各国心理学、语言学、教育学研究的热点。但维果茨基的理论也暴露出过于抽象地的弱点,对于如何促进儿童的发展,所述甚少。

7.卡拉什的i 1理论

卡拉什(Krashen)的i 1理论是对维果斯基语言发展理论(ZPD理论)和乔姆斯基的先天语言能力理论的应用。乔姆斯基认为,人天生具有一种语言获得装置,这种语言获得装置能使儿童从成人的语言中获得不同的语法结构,凭着这种装置儿童能够理解并生成新的句子。卡拉什认为这一理论也同样适用于外语学习。

卡拉什发现儿童在学习最初的语言时,父母采用的是一种简化的交流形式“婴儿语”(motherese),他们并不担心儿童说话时语法是否正确,最关心的是与儿童的交流。

基于这种考虑,卡拉什提出了i 1(input 1)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在语言教学中,教师没有必要重视正规教学如语法教学等,而应当在低度焦虑的课堂环境中,给学生提供他们感兴趣或与他们相关的最佳输入。这些输入要超过学生现有的水平,又不要超过学生的接受水平。这些输入不按语法排列,但又十分简练,易于理解,但要超过学生的实际水平。卡拉什的理论,由五大支柱组成,被称为五个“假设”(Hypothesis)。具体如下:

①“学得——习得”差异假设(The Acquisition-Learning Hypothesis)

②自然顺序假设(The Natural Order Hypothesis)

这一假设认为,无论儿童还是成人,语法结构的习得实际上是按可以预测的一定顺序进行的,即拉森——弗里曼次序。这一现象是语言学家通过统计和实验总结出的对英语语法能力掌握的自然次序:具体如下:

1、 进行时ing

2、 In

3、 On

4、 复数

5、 不规则动词中的过去式

6、 所有格′s

7、 Is,am,are

8、 冠词

9、 规则动词的过去时开始出现-ed

10、规则第三人称单数-s

11、不规则第三人称单数-es

从中可以看出,某些语法结构先习得,另一些语法结构后习得。科拉什指出,“自然顺序假设”的存在,并不是要求人们按这种顺序来制定教学大纲。实际上,如果我们的目的是要习得某种语言能力的话,那么就有理由不按任何语法顺序来教学。初学时的语法错误是很难避免的,也是没有必要太介意的。

③监检假设(The Monitor Hypothesis)

④输入假设(The Input Hypothesis)

按照输入假设,外语的交流能力是在特定条件下自然实现的,而不是主动学会的。

“可理解输入i 1”和维果斯基提出的“ZPD理论”,尽管论述问题的出发点和关注点不同,但在最佳语言学习条件的阐述上却有异曲同工之妙。

⑤情感过滤假设(The Affective Hypothesis)

7.当代脑神经科学研究对人类语言获得的贡献和引领

在1861年,法国医生和大学教授保罗·布罗卡(Paul Broca)对一个基本丧失说话功能的病人进行研究。这个病人虽然听得懂语言,但不管遇到什么事和想表达什么意思,只会说一个字“Tan”,一开口说话就说“Tan… Tan…”,于是大家就管这个病人叫做Tan。一年后Tan去世了,布洛克通过解剖发现,Tan的大脑中的左脑有个区域受损,便大胆地提出这个区域跟语言有关,并宣布他找到了主要负责说话的语言区的位置,后来证实他的观点是正确的,于是该语言区被命名为布洛卡区。一个人的布洛卡区损伤后,会导致语言产生困难(失语症),患者发出哑音,或完全丧失语言表达能力,但完全可以理解语言。

音素的学习。婴儿脑中的神经元可以对地球上任何语言的声音做出反应。刚出生的婴儿(有人认为在出生前)首先对母亲声音的语调——节奏、韵律和音调等声音特征产生反应,而不是对词产生反应。音素是构成声音的最小单位,音素结合在一起构成音节。例如,在英语中,辅音t和元音o都是音素,结合在一起形成音节to-,比如tomato。

尽管婴儿的脑可以感知所有音素,但随着一些特定的声音类型不断地刺激和强化神经元,只有那些不断被重复的音素会引起婴儿的注意。在10~12个月时,婴儿开始识别并记住母语的音素,不再关心外语中的声音。例如有一项研究显示,6个月的时候,美国和日本婴儿都可以很好地将“l”和“r”区别开来,虽然日语中没有“l”音。然而,到10个月的时候,日本婴儿在辨别“l”的时候会比较吃力,美国的婴儿却可以较好地辨别。在随后的发育过程中,婴儿区别母语声音的能力不断提高,而区别非母语的能力却不断下降。

从音素到词。脑功能发展的下一个阶段是从语音中识别出单词。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人们在讲话的时候,词与词之间并没有间断。但是,脑必须把它们区分开来,比如区别出green house和greenhouse。婴儿在8个月的时候,虽然还不明白词的意思,但是他们就可以区分出单个的词。他们以每天大约10个词的速度开始学习新的词汇。与此同时,婴儿的记忆功能和威尔尼克区的功能不断加强,使它们可以将词与其意义联系起来。当然,学会词是一种技巧,将词联系在一起形成有意义的语言则是更为复杂的事情。

语法学习。乔姆斯基相信所有语言中的句子都有一些既定的句法规则。而人脑则有一个预置的结构对这些规则作出反应。很多语言学家认为,人脑对基本语言规则的反应可能不会像从大量母语中听到的具有统计性质的规律反应那么敏感。大脑可以很快辨别出哪些词是描述物体的,哪些词是描述动作的。婴儿可以觉察出“人、行为、客体”这样单词顺序的模式,他们很快可以说出,“I want cookie”(我要饼干)。在3岁儿童的语言中,诸如时态等其他语法特征相继出现。此时儿童说出来的句子90%以上是符合语法规则的。他们的错误非常少,而一些偶然发生的错误往往是受到语法规则感知的影响。它们会产生这样的疑惑,“I batted the ball”是正确的,为什么“I holded the ball”就不对了呢?而像这样的不规则动词,婴儿必须至少学会200多个最常用的。

在随后的几年中,口语练习使得儿童不断发现语法中的不规则现象。最终,从最初的呀呀学语到形成一套精巧复杂的语言系统。没有人能计算出儿童仅仅靠听力学会了多少语法,而其中又有多少语法是被预置好的。但我们能够确定无疑的是,儿童在早期接触语言环境越多,他们就能越快地辨别语音,识别出词与词之间的界限。

这里有一点须特别注意,那就是,仅仅让孩子坐在电视机前似乎并不能实现这个目标。大概因为儿童的脑需要真正地在现实中与人进行互动,才能让他们将字词与其意义联系起来。另外,父母和婴儿交流使用的是那种缓慢的、富有感情的语言,是婴儿需要和喜欢的语言,而电视中用的语言则完全不是这样。虽然婴儿可以受到电视中快速变化的声音和图像吸引,但是他们的语言发展却没有什么提高。更多的研究证据显示,长时间地观看电视会导致婴儿的脑发育受损。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的儿科专家Susan Johnson,对电视对儿童心理发展造成的影响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这些研究发现,看电视不能给予系统以适当的刺激;看电视时,瞳孔没有放大,眼睛要一直盯着屏幕,视线不会移动。而视线移动正是阅读活动中的关键技巧。另一方面,电视中的画面每5~6秒变化一次(在一些商业广告中变化得更快),使得大脑的高级思维活动区(额叶)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加工这些图像。再者,当我们在户外看物体时,眼睛可以接收到各种不同频率的光波,而电视显像管中的磷产生的波长是非常有限的。最后,电视还减少了儿童脑创造表象的机会。

婴儿在学习语言方面有无穷的潜力,他们可以同时学习好几种不同的语言。但到了10~12个月大时,脑开始逐渐失去辨别母语和非母语之间差异的能力。这告诉我们,如果希望儿童学习一种第二语言,就需要在幼儿早期开始学习,因为这个时候脑能主动地创造出语音和句法网络。

青春期以后,负责语言获得的脑区不再对其他语言的语音有反应。因此,就要由其他的脑区来负责识别外语中的语音并作出正确的反应。脑成像研究结果显示,成人获得第二语言的脑区与母语者获得第一语言的脑区是不同的。然而,如果在青春期以前就获得第二语言的话,母语和第二语言的表征区域都在同一脑区。所以,儿童和成人的脑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反应是完全不同的。

尽管儿童的脑似乎更擅长语言学习,但对这个研究结果的解释并不应该阻碍青少年和成人学习第二语言的积极性,也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儿童每周只在学校里努力学几个小时的第二语言,就能非常熟练地掌握。同时,成人学习第二语言面对的困难与儿童很不一样。如果能够正确应对这些困难,成人同样可以轻松获得第二语言。随着人们对语言获得的原理和机制了解得越来越多,成人只要采用不同的策略,甚至比儿童学习第二语言更有优势,同样会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1997年,英国《自然》杂志和美国《纽约时报》同时刊登了一篇名为“当成年人增加一个语言时,同一个大脑但两个系统”的文章。文中报道了美国SKM癌症研究中心的功能核磁共振实验室对掌握英语和其他各国语言(有中文)的双语人士进行大脑扫描。在对从小就学会了外语还是从成人后开始学习外语对他们大脑的不同影响的实验中发现,发现在小时后就学会双语的人,两个语种语言区在大脑中是位于同一个区域,几乎重叠的;而在成年(十一二岁)以后才学会外语的人,两个语言区在大脑中是分开的,可明显分辨两个不同的语言区,而在使用其中一个语言时,该种语种的语言区是活跃的,而另一个语种语言区是关闭的,反之亦然。这一报道在语言研究领域产生了不小的轰动。这一发现对语言学习的意义是什么呢?至少可得出以下结论:

1.一直以来,人们对不同年龄掌握语言作用在生理上的区别一直有怀疑和争论,而今通过“fMRI功能核磁共振”这一新技术,证实了以往对“不同年龄段语言形成机制不同”这一猜测的真实性,也就是确实存在生理上的敏感期。

2.为外语思维的存在提供了证据。形不成这个新的“外语语言区”就无法用外语思维,只能在自己的记忆中“调取”外语知识,(成年人哑巴英语的本质)。

3.不同国家的语言,形成的机理和在大脑中存在的位置是一样的。(注:后来科学家确实又发现了,中文语言区符合上述实验结论,但汉字在大脑中存储的位置确实特殊,以后我们再讨论这一发现对中国同学学外语的帮助)

4.尽管存在敏感期,但语言能力实现的最终结果,成年人跟儿童应该是近似的,但实现过程应该就是造成效率差别的主要原因。分析和改进实现过程,也就是语言区形成的过程,定能提高实现效率,而缩短形成时间。

四、外语教学方法的回顾

对人类语言获得的认识,深刻地影响着外语教学的方式和方法,漏屋老师总结的外语教学方法很值得我们了解,看看直到今天,我们为什么还会花费这么长的时间仍然不能获得外语。

1850~1950年代:语法翻译法(Grammar Translation)

代表性教材:各种语法书、单词表和语法练习题。

1890年代~现在:直接法(Direct Method)

代表性教材:贝立兹自编的教材。

1960~1970年代:(美国)听说法 行为学结构主义教学观(Audio-Lingualism)

代表性教材:《英语九百句》

1960~1980年代:(英国)情景教学法(Situational method,PPP)

代表性教材:《新概念英语》

1970~1980年代:人本主义教学方式(Humanistic approaches)

外语教学开始关注学习者本身的特点,反对课堂对学生学习外语造成压力和恐惧感。这一时期出现了不少的方法,其中著名的有:

①交际法

代表性教材:《跟我学》

②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Teaching)

③多元智慧法(Multi Intelligence)

④完全身体反应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T.P.R)

⑤暗示法(Suggestopia)等等,在此不作过多介绍。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外语学习不是哪一个单一理论就能解释的问题,它涉及脑科学、心理学、语言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是十分复杂的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与作用的一门交叉学科。因此,要找到适合于所有人的“学习方法”是不现实的,即使是同一年龄段的学生,也会因为每个人的不同情况而选择不同的学习策略。只有这样,才能使学习者发挥最大的潜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轻松、快乐、高效地获得第二语言。

祝大家愉快、轻松、高效地掌握英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二语悉得 大型演讲
耶鲁大学《心理学导论》→ 视频&文字版(字幕)——第六课【我们如何交流:思想、语言、手语】
英语学习有诀窍之二
小学英语:记忆单词最有效的5种方法!
学习外语应该成为生活方式
书:《如何科学学外语》,最科学的语言学习方法是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