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养心更重于养身,心不安,体难康

谈到养心,可能大家更偏重于清心寡欲,远离凡尘,或者放生,献爱心等等,这些方式可能更加容易抓住一些形式,具体有可操作的地方,但究竟效果如何?这个很难说,大多可能大家都赞同这样的方式。

养心---那主体是谁?主体是你的心,偏离于这个心的方式,不一定能够使这颗心得到长养,养心的方式,其目的应该是使这颗心得到满意吧!其他任何方式,如果这颗心没有满意,那只能是伤心了!



这牵涉到一个心向外和心向内的问题,心得气以养,得不到气,心则失去涵养。那么,这个气对于心来说,重要性如何呢?大家能够感知到的是,心气足的话,做事就比较好把控,心气不足,什么都不想做。看来,这个气对养心很重要。那是不是应该珍惜这个气呢?

气要内收,内收的话才不耗气,气足才能养心。那么,今天大家的意识行为方式,对气的影响如何呢?大家争权夺利,爱慕虚荣,过于炫耀,现在讲究的是竞争,朝思暮想的是金钱,美女,社会地位。那这些方式肯定是心向外,十分耗气的行为,所以,这些方式会导致压力大,焦躁不安。这肯定是气不够了。

那这样的话,肯定是伤心的,谈不上养心。那么,要养心难不成就不要参与社会竞争了吗?不竞争难不成要喝西北风吗?人社会群体动物,脱离凡尘是不现实的。那么,我又想养心,又想在社会中取得成功呢? 难道说,不可兼得吗?

做事和养心并不是冲突的,而是互补的,做事也可以养心。任何事业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盖楼也要从地基打起,一步一步来,也不见得一个庞大的工程能够累死人,养心,也不是说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做。而是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心--也有劳逸之分别,劳要适当,逸不能过贪,过贪则会变成懒,那么,这个怎么把握,不能过劳,那也就是说,做事不能超过你目前阶段的能力,超过了肯定过劳,在你能力范围之内,做起来得心应手,并不会感觉劳心。

超出你现阶段的能力范围,自然感觉力不从心,也很难成功。顺势而为如顺水行舟,逆势而动,那你是想挨揍哦,逆势自然很是劳心。

而现在的教育模式,是让人主观努力,以志夺天,没有人告诉你,需要养势,蓄势待动,借机起势,那如果势对你有利,你去做自然很顺利,可能感觉到做事的喜悦,自然没有劳这一说。

所以说,养心和事业不冲突,也不用一辈子安于陋室。蓄势,实际上也是心向内的一种,是气的内敛,让自己不停的积累,厚积而薄发,心能够长养,事业也能取得很大的成绩。

这些只是一些小的例子,养心就在生活中,不必远徙深山,平常小事,心平气和,安于现状,蓄势待动,择机而起,势不可当。既能身体安康,又可以事业辉煌。

太多人误会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对于现代科技,不是落伍,不了解而批评传统文化者,是孤陋寡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男人,不能担当,别找情人
成事之前先蓄势
为什么说拳势呼吸是练太极时合理的呼吸方式?
傅青主,心肾不交方,人以惊惕不安为心之病,我以为肾之病
开则俱开、合则俱合 (转帖)
《劝孝歌》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