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特等功臣34年后再访朝,提出特殊要求:我的“遗像”我要带回去!

寻找柴云振。特等功臣隐姓埋名当农民,金日成:找到柴云振,历史应该改写!特等功臣34年后再访朝,提出特殊要求:我的“遗像”我要带回去!

20世纪80年代初,空降兵15军决定编写军史,并成立了军史编写组,组长为刚刚离休的李天恩。空降兵十五军军史编写组在军史编写的过程中,他们接到军首长下达的一项重要任务——寻找“失踪”的英雄柴云振。

这个任务来自中朝两国最高层的关切与期盼——此前,金日成曾倾心数十年寻找,邓小平也全程助力协助。“失踪”的柴云振到底是何许人也,引得中朝两国领导人如此关切?

原来,空降兵15军的前身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前前身为第二野战军第15军,军长秦基传,政委谷景生。15军先后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两广战役,进云南、战西昌……

1951年3月,第15军改编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下辖第29、第44、第45师),同年3月25日入朝参战。赴朝期间,先后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春夏巩固阵地作战、秋季战术反击作战和上甘岭战役……

朝鲜战争结束回国后,志愿军第15军和空降兵师改编为空军空降兵第15军(经过军改后,被改为空军空降兵军)。

抗美援朝期间,15军先后涌现出了黄继光、孙占元、邱少云等一批著名的战斗英雄。

其实,在志愿军第15军,除了黄继光、孙占元、邱少云等为人们所广泛熟识的战斗英雄外,还一位功成身退、隐姓埋名数十载的隐形英雄。

此人就是上级所要求寻找的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特等功臣获得者——在上甘岭战役中与敌殊死肉搏,右手食指被咬断,歼敌200多人,黄继光曾以他为前线楷模的柴云振!

但是,当志愿军总部授予他一级战斗英雄称号后,他的英雄勋章就一直没有人来领。柴云振“失踪”得很突然,老部队也不知他的下落,他当时是牺牲了还是仍健在?他的英雄事迹详细情况又是怎样的?是什么原因,让这样一位战斗英雄就凭空中从人们的眼中悄然消失,以至多年对觅其踪呢?

一个声名如此显赫的战斗英雄,因何突然从公众视线中消失,这一“隐形”就是30余年?柴云振的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不凡经历呢?

好在,军史编写组组长李天恩曾为志愿军15军《战场报》的记者(后任15军宣传处处长),对柴云振的英雄事迹有所了解。

柴云振是四川广安岳池县人,22岁被反动派抓了壮丁。国民党军队里的腐败与恶习令他十分厌恶,所以每当与解放军作战时,他总是回避放枪,甚至躲避起来拒绝参战。

后来,他作为解放战士加入了15军,成为4师警卫连的一名战士。在此后的对敌作战中,柴云振多次荣立战功,并于1949年12月光荣入党。1950年底,柴云振所在部队改编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他随所在部队赴朝参战,成为138团8连的一名班长。

柴云振所在的138团8连,是一个英雄连队。就是这个连队,在后来的上甘岭战役中坚守坑道作战34个昼夜,毙敌逾千。该连有一面被穿有381个弹洞的战旗,至今还保存在军事博物馆里,被誉为“上甘岭特功八连”。电影《上甘岭》中的那个八连,就是以这个连队为原型的。

上甘岭战役,就是第15军的成名战,正是他们把美军预计投入两个营,伤亡200人便可攻占的两个连级阵地,变成美韩军的血肉磨坊,损失的兵力超过他们预计的百倍。

其实,在参加上甘岭战役之前,这支部队曾经在朴达峰打过一次漂亮的阻击战。柴云振就是在朴达峰阻击战中,因作战勇敢而成为战斗英雄的。

1951年5月,柴云振所在的8连奉命在朴达峰担负阻击北上敌军的任务。战斗进行到第六天,我前沿阵地被敌占领,情况十分危急。营长命令刚从师警卫连抽来的八连七班班长柴云振率部夺回阵地,堵住敌人。

擒贼擒王,为了压制住敌人,柴云振在战友的掩护下,绕道迂迥上山,用手榴弹和冲锋枪向敌指挥所里猛轰猛扫,击毙敌一名指挥官。子弹打完了,他孤身一人以压倒一切敌人的大无畏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同敌人展开殊死的肉搏战。在肉搏中,他右手食指被敌人咬断,头部、腰部多处负伤,昏死过去。

朴达峰阻击战,柴云振班攻克3个敌占山头,歼敌200余名,捣毁敌指挥所一个,保卫了我志愿军前线指挥部和后方医院的安全,为志愿军兵团顺利北移赢得了时间,对巩固我军阵地起了关键的作用。

战斗结束后,彭总给15军军长秦基伟发了感谢电,志愿军总政治部于1952年发布第一号命令,授予柴云振特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光荣称号。柴云振所在部队成为英雄部队,柴云振所在八连被评为“特功八连”。在柴云振精神的鼓舞下,15军相继出现了黄继光、邱少云等著名英雄。

但是,此时的柴云振失踪了,志愿军总部发给柴云振的英雄勋章无人领取,朝鲜军事博物馆的展厅里挂起了英雄柴云振的“遗像”。

虽然柴云振当时被当作“牺牲人员”,但是,部队回国以后,组织上仍就指示有关部门开始查找柴云振的下落。根据一份当时保留下来的花名册,给他所在县的政府发了一份调查函,回函说该县查无此人。后来才搞清楚,那份花名册籍贯栏的填写不规范、不完整,因而错过了一次最佳寻找机会。

再后来,部队经过几次整编,驻地也不断变动,原先的一些老同志调走的调走,退役的退役,加上政治运动一个接一个,寻人的事也就顾不上了。

时间到了1980年,金日成到北京参加抗美援朝30周年纪念活动,受到邓公会见。两人自然谈到30年前的那场战争,金日成代表朝鲜国家和人民感谢中国的帮助和支持,还顺便向邓公打听原志愿军15军的战斗英雄柴云振的情况。

正好,时任北京军区司令员的秦基伟也参加了这次会见。听到问话,秦基伟回答说:“我们现在暂不清楚柴云振的情况,一旦打听到消息,一定及时向金主席报告。”

邓公听了秦基伟的介绍,当即指示说:“尽快派人寻找柴云振。只要柴云振在这个世界上,哪怕是大海里捞针,我们也要把他捞起来!”于是,才有了空15军再次组织对英雄的寻找。

柴云振到哪里去了呢?在李天恩等人的不懈努力下,终于揭开了“英雄失踪之迷”。为了寻找柴云振,李天恩等人想了不少办法,做了许多努力,除了人找人,他们还想到在报上刊登《寻人启事》:

“一级战斗英雄、特等功臣柴云振,原是我部三营八连七班班长,在朝鲜朴达峰阻击战斗中身负重伤,断了一根指头,战后与部队失散。请本人或知情者看到本启事后及时与原部队联系。”

柴云振正是在看到寻人启事后,才找到老部队。为了保险起见,老部队还特地找到一批老战友。正是那次回部队,人们才搞清了一个问题,原来,柴云振并不是他的本名。关于这一点,还是柴云振的老战友、原师部警卫连文书董贵臣为众人揭开的谜底:

原来柴云振原是师部警卫连的,参加朴达峰阻击战时才调到一三四团八连。柴云振刚到警卫连时叫“柴云正”,连队的文化教员要给他的名字赋予政治意义,就叫文书董贵臣填写花名册时把他的名字记为“柴云政”。由警卫连补入八连时,负责送兵的人按照董贵臣的山东口音又把他的名字写成了“柴云振”。

朴达峰战役中,柴云振身负重伤,被送回国内的后方医院,奇迹般康复。1952年4月,柴云振办理了出院手续,拿着三等乙级残废军人证书,在民政局领取了1000斤大米的复员费,复员回到自己的家乡岳池。

回乡务农的柴云振后,先后担任过大队长、村支书等职。30多年来,柴云振默默地为党和人民辛勤工作,无私奉献,从未吐露自己的功绩,谁也不知道他是一位大英雄。

1984年9月23日,柴云振和儿子在武汉军区两名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来到部队驻地。志愿军特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柴云振“失踪”33年之后找到了。

再次”出名“的柴云振,仍然低调为人。面对蜂拥而至的荣誉,柴云振非常平静地说:”我不是英雄,真正的英雄都没有回来!“

这个大快人心的消息,很快就通过电波传到毗邻朝鲜。得知这一消息后,金日成兴奋地说:“找到柴云振,历史应该改写过来,柴云振不是烈士,是活着的英雄。”

1985年10月,应金日成的邀请,柴云振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斗英雄代表团的成员,前往朝鲜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35周年纪念活动。期间,金日成两次接见柴云振,并给他颁发了“一级自由独立勋章”。

柴云振参观朝鲜军事博物馆时,翻译官指着墙上悬挂着的一幅素描画像对他说:“这就是柴云振的'遗像’。”翻译官还告诉他,在当年的朴达峰阵地上为他埋了一座假坟,立了一块碑。

柴云振说:“我还活着的呀!这'遗像’我得带回去!”征得朝方同意后,柴云振亲手把自己的“遗像”揭了下来,带回来保存在自己家里。

2018年12月26日,一级战斗英雄柴云振安详的走了,享年92岁。病逝3年后,柴云振获授“七一勋章”。

(图片来自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铁原血战,战士们打得只剩裤衩!战斗英雄失踪三十年,被赠遗像
特等功臣柴云振,“失踪”33年,在农村默默奉献,今健在88岁!
志愿军特等功臣蔡兴海,手榴弹玩出新境界,美军以为是高科技武器
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上甘...
张计发[抗美援朝战斗英雄]
一级战斗英雄,单人歼敌两百,事迹在世界传播,他却隐居不为人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