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衣冠禽兽原是官员的代称

对于成语“衣冠禽兽”大家并不陌生,衣冠禽兽常用来指道德败坏的人,说他们徒有人的外表,行为却如同禽兽。

其实,衣冠禽兽的原意并非如此,而是另有所指——其本义是指官服。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这种礼仪是建立在人分三六九等之上的,比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类。在人伦上要别长幼尊卑,在官场得分高低贵贱。人伦之份很好辨识,而官位高低却难写在脸上,所以才需要标识身份的信物,最方便的,就是服饰了。

比如现代社会中的军阶、警衔及各种制服,就是区分某些特殊人群的职业与职位的。古人虽没有衔意识,但他们却另有妙方,那就是衣与冠的花样翻新。衣冠作为封建等级的象征,历来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

官服等级的划分,最初是从颜色始。

隋炀帝时制定了隋代官服制度,帝王将相各服其服。下令不准百姓服黄色衣裳,从此黄色也了皇帝专用的服色。

到了唐朝,对官员服装的颜色又作出更细致的区分,比如:三品以上紫袍,佩金鱼袋;五品以上绯袍,佩银鱼袋;六品以下绿袍,无鱼袋。所谓“紫袍金袋”,就是指朝中高官。

宋代崇尚文治,冠服制度渐趋繁缛。比如,男子上身以圆领长袍为主,以季节不同而服凉衫、紫衫、毛衫、葛衫、鹤氅等。

元朝初建时,也曾令在京士庶须剃发为蒙古族装束。蒙古族的衣冠,以头戴帽笠为主,男子多戴耳环。然至元大德年间以后。蒙、汉间的士人之服也就各认其便了。

朱元璋建立大明帝国后,先是禁胡服,继而又下诏衣冠悉如唐代形制。明朝的皇帝冠服、文武百官服饰、内臣服饰,有祭服、朝服、公服、常服等名目,其样制、等级、穿着礼仪非常繁缛。

并且,为了更直观,明朝开始在官服上绣以飞“禽”走“兽”,来显示文武官员的等级。据明、清两史的《舆服志》记载,文官绣禽、武官绣兽,而且等级森严,不得逾越。“衣冠”上的“禽兽”与文武官员的品级一一对应。

文官一品绯袍,绣仙鹤;二品绯袍,绣锦鸡;三品绯袍,绣孔雀;四品绯袍,绣云雁;五品青袍,绣白鹇;六品青袍,绣鹭鸶;七品青袍,绣溪敕;八品绿袍,绣黄鹂;九品绿袍,绣鹌鹑。

武将一品、二品绯袍,绘狮子;三品绯袍,绘老虎;四品绯袍,绘豹子;五品青袍,绘熊;六品、七品青袍,绘彪;八品绿袍,绘犀牛,九品绿袍,绘海马。因此,人们称文武官员为“衣冠禽兽”。

到了清代,除了官服的前后纹饰,还佐以顶戴花翎显示为官者不同的身份和地位。

衣冠禽兽原指的是当官的,它是个褒义词,是历代读书人的终极梦想,拼却一生,也要弄一身“衣冠禽兽”的行头。

那么,这样一个高大上的好词汇,最后怎么却成了品德极坏、行为像禽兽一样卑劣的人的代名词呢?是谁最先把这个词叫臭的呢?

叫臭这个词的人,是明神宗年间的陈汝元。他在《金莲记·构衅》中说:“人人骂我做衣冠禽兽,个个识我是文物穿窬。”

这一切都是由于明中、晚期的官场腐败,各级官员欺压百姓,无恶不作,而官员大都为士大夫,他们饱读诗书,满嘴仁义道德,徒有文明的外表,但内心却充满了男盗女娼,干的多为伤天害理的勾当。

人们痛恨那些虚伪的家伙,所以,到了清代以后,“衣冠禽兽”一语遂用做贬义,泛指外表衣帽整齐,行为却如禽兽的人,比喻其道德败坏。

看来,为官者,还是得有自己的操守,得为国谋福,得为民谋利。“当官不与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明朝“衣冠禽兽”涵义演变看官德重要性
衣冠禽兽的来历
“衣冠禽兽”原是褒义词
明朝人们争着抢着当衣冠禽兽?明朝一品到九品官服绣的什么动物?
官员朝服补子,教你一眼看懂文官、武官及品级
《清朝官服的标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