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7岁丧夫,守寡76年,她如何度过漫漫长夜?

封建时代的某个时期,也就是唐宋以降,受封建理学影响,女性的地位越来越低下,除了经济上的不能独立外,她们要忍受更大的痛苦,就是封建礼教对女性情感与自由的束缚。尤其是对于寡妇,她们所要遭受的折磨就更多。

直到现在我们还会听到一句老话,叫“女子无才便是德”,那时,人们对女性的要求,就是一生儿育女的工具,没必要有思想。可是,一旦失去老公,寡妇的日子就更难过了,得把自己的身与形与都深藏起来,不可随便抛头露面。无关男性,也不能随便到寡妇门前晃荡,正所谓“寡妇门前是非多”。

为了让丧夫的女子能够按照社会要求“健康成长”,除了“三从四德”的清规戒律外,官府还别出心裁地给“贞洁烈女”们立贞洁牌坊。所谓的牌坊,就是个石门楼子,是古时用来表彰一些或死了丈夫长年不改嫁,或自杀殉葬的“女中楷模”的。这样的牌坊,就像一座山一样,把女人的情欲给压制得不得泛滥,可以这样说,每一处牌坊下,不是埋葬了一个活泼泼的生命,至少也埋葬了一个女子数十年的青春。

面对重重重压的失婚女性,她们是如何打发漫漫长夜的呢?《烈女传》就记载了这样一位女子,她14岁嫁作人妇,为夫家生养了一对儿女,17岁那年,丈夫就不幸病逝,从此,她开始了漫长的寡住生活。儿女小时,相伴身前的日子还好过,后来,女儿出嫁,儿子意外身亡,妇人只身寡居家中,安安静静地做个“好女人”,结果给自己挣来一个贞洁牌坊。

临终前,已经寡居的女儿向她取经,问她这些年是如何熬过来的。老妇人啥话没说,从房中拿出一个装满黄豆的竹筐,一下子倒在地上,然后弯下腰来,将黄豆一粒粒捡因筐里……原来,在每个难眠的长夜,她都是以这样的方式来折磨自己的。

也许是因为常年的不停劳作,老妇人的身体还非常健康,一直活到93岁才去世。去世后,她的故事被人记载下来,成为“毒害”另一拔寡居者的活教材。

(图片来自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代寡妇怎么度过夜晚此女17岁守寡,96岁临终前才说出秘密
中国古代为什么会有贞节牌坊,它到底是如何诞生的?
古代女子丧夫后,要改嫁必须遵守“奇葩”习俗,清朝最心酸离谱
古代寡妇如何度过后半生?一位90岁老人说出其中奥秘
古代丈夫去世成了寡妇,是如何度过后半生,守寡79年的她道出实情
“寡妇门前是非多”,为避嫌常年深居家中,不惜断10指守贞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