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流年记碎:舌尖上的光山

时间就像个不负责任的老人,只管自己匆匆前行,而不环顾一下身后疲于奔命的追随者。与时间相比,人生短暂且渺小,我们只有迎合,无力抗拒。这就是人之为人的悲哀。

今年春节,原计划是要回老家陪父母的,可是,临时有了状况,回家的脚步只好往后推延。有感于此,胡乱写首小诗,以释怅惘:

《回 家》

回家的人披一身大雪的衣裳

在时光里奔走

捂一朵小小的梅花在胸口

取暖

在时光里奔走的人

把梦想丢在身后

他在血液流经的岸边

无暇倾听河水的絮语

回家的人步履匆匆

除了那一朵小小的梅花

日夜照耀

他一无所有

当一阵风吹灭了他手中的花朵

他的家仍在路上

人虽然不能如期回家,但味蕾却顽固地在提醒自己,老家那些诱人的美食,却在梦里纠缠。一梦醒来,仿佛仍是口有余香。人,就这点出息,不管年龄多大,身处多远,对于老家的味道,尤其是母亲的味道,却永远无法背叛。

难怪有人会说,人可以背叛理想、感情与生活,但却永难背叛植根于生命中的味道。

多年前,曾写过一篇短文,原题为”光山四大名菜“,说的也是对家乡美食的记忆,现在重新贴出,欺骗一下自己的老胃

香椿炒鸡蛋

家乡的椿树有两种,一种是臭椿,一种是香椿。

香椿,亦树亦菜,在家乡是少有的明星植物。每逢春末,万木竞绿时,香椿也适时而生。它鲜嫩的枝芽,勾起了乡村一季的温馨。少时家贫,只有香椿季节母亲才会从院中的香椿树上折下几枝嫩绿,先用沸水淖去腥气,切碎,然后,与鸡蛋一起搅拌均匀,加盐,下热锅里平煎成饼,一道色香味型俱佳的菜式便完成了。

民以食为天。食,绝对是先民最大的智慧,尝百草的神农,之所以成为人祖,他发现的不仅仅是中药,还传之千秋万代的各色食材。

香椿,它本身就是具有春的气息,生的激情,所以才被乡亲们钟爱。

如今,城市里的大小饭店酒庄,都会有香椿炒蛋这道小菜,但,那些香椿并不是从家乡那种生长多年的树木上摘取的,而是温室里的矫情培育,我不喜欢,所以很少在饭店点取。

但是逢春时节,却仍会想念家乡那春色欲滴的亲情。

泥鳅拱大蒜

大蒜,老家的土名,通俗的叫法应该是蒜苗。青蒜亭亭时,正是泥鳅肉肥籽满的季节。此时的泥鳅才是它一生中最辉煌的时节,形如龙,味如蟹,与青蒜一起炒食,可谓天下美食之绝配。

适时而生,应节而肥,正是泥鳅的美德。当其时也,正是农家平田插秧季节,无鱼无肉,翻起田泥中的泥鳅,正可一饱口福。

记得那年,我还在泼陂河镇教育管理站工作,春末夏初之际,陪站长去一村小。那天正是周末,骑车赶了十多里山路,到时,发现校长正在田里劳作,扶耙驱牛,真正是出水才见两腿泥。心想,中午这顿聚餐肯定是寡菜少味了。没想到,那校长却从田里带回一兜泥鳅,吆喝着让老婆去地里拔些大蒜回来,中午做泥鳅拱大蒜。

那泥鳅背黄腹黑、肚大腰圆,热锅凉油,煎成两面金黄,配以大蒜香葱,其味绝佳。结果,那天中午,就着一道泥鳅拱大蒜,我们几个人都喝得东倒西歪了。

只是泥鳅拱大蒜的一个“拱”字,至今我仍不明白。

后来吃到一道比较特殊的菜,叫泥鳅拱豆腐,就是将上好的泥鳅洗净,放淡盐水里浸泡几天,待泥鳅吐干肚里的杂物,然后将泥鳅与豆腐一块凉水下锅,慢慢加温。泥鳅遇热便往凉豆腐里钻,结果是,豆腐被钻成千疮百孔,而泥鳅已是“神龙见首不见尾”。据说,这豆腐里可以吃的泥鳅的味道,而我却在泥鳅里吃出了残忍的滋味。

王八下卤罐

老家有句土话,叫千年王八万年龟。王八(又名老鳖)与乌龟都是长寿的象征。只是在饮食上,乡亲们却独独衷情于王八,却将乌龟拒之门外,究其因,是乌龟味臊。

那时,乡下农田不施化肥,不用农药,所以水塘沟渠里,常能见到王八的身影。尤其是盛夏季节,老鳖常常爬出水面晒盖,行人会毫不费力地就能抓到一两只,带回家后,由于缺必要的调料,便想出便捷的方法,先将老鳖破肚,取出脏物,然后塞进香葱食盐,去野塘里取些新鲜荷叶,将老鳖包裹严实,塞进余火未尽的灶塘里,闷烧之后,便取出撕裂分食。那个浓烈啊,可香飘十里。

而真正能体现老鳖滋味的,就要等到年尾岁初了。那时,家家为了迎春,都会从街上买回卤药,自制卤水,以备卤菜来招待春节来访的亲朋。此时,如若有幸逮到几只王八,下卤罐中卤煮一回,那味道,可就叫一个绝字。只是,冬春之季,老鳖们也要走亲串友、无暇晒盖,所以能遇到者是少之又少。正所谓物以稀为贵,味以绝为美,所以王八下卤罐,才会成为家乡人最久远的牵挂。

只是,近来,随着人工饲养技术的不断推广,老鳖也失去了其原有的味厚与甘醇。比如潢川的马蹄鳖,现在已作为商业品牌向市场推广了,那味道,与家乡之味简直有着天壤之别。

而龟,在被冷落了千年万年之后,又被人们所幸宠了。记得那年去广西出差,主人上了一罐野龟汤,一问价位,竟比老鳖高出数倍。

这真应了一句老话,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味美的王八不如龟了。

腊肉炖黄鳝

腊肉是家乡特有的,虽然外邦的如四川腊肉和湖南腊肉都比家乡的腊肉名头在响,但,它们与家乡的腊肉在制作方法上是有着绝然不同之处的。

四川和湖南的腊肉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将鲜肉用盐腌过之后,风干,再用烟熏,所以,那种腊肉的烟气太重,我不喜欢。而家乡的腊肉,是进入腊月之后,直接将鲜肉用粗腌了,挂在屋檐下风干,直到来年,肉皮紧缩、肉膘泛白、素肉发红、油满欲滴、腊味渐浓,然后它就可以任人宰割了。

腊肉应该算是家乡的方便食品,可以久搁,因为它防腐,可以随切随做随吃。因为腊肉是经过风干的,所以在炒制前,可以先用水煮一下,待肉皮变软,便可以随你煎炒烹炸了。另外,腊肉还可以当调味剂,比如炒个菜苔蒜苗什么的,先切几片腊肉爆锅,可以凭添无数肉香。

春夏时节,如果有幸捉到鳝鱼,和腊肉同炖,汤鲜肉美,油厚味长,是乡村难得的滋补佳品。

如今身处异乡,年末岁首,也会去超市买回几斤上好的五花方肉,抹上盐,还拌以八角、花椒,挂到阳台外晾晒,结果却吃不出乡村的味道来。可能是这猪肉是添加剂催熟的原因,也可能是异乡的水土本就不适合土法制作,吃出的只有咸味,而少腊味。

其实,我心里明白,它缺少的并不是儿时的滋味,而是那份浓浓的乡情而已。

(图片来自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UC头条:光山四大名菜的做法, 你会吗?
没有一只老鳖能活着爬出信阳!
香椿炒腊肉
王八、乌龟、鳖、甲鱼有什么区别?
泉州承天寺巨鳖被卡身亡 水底仍藏百斤重“鳖王”
韦德昭|少年渔趣(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