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白居易差点成为宰相,令人遗憾的是,任命书晚了八个月!

母亲是叛将侍妾,被人当傻子欺负,最终成为晚唐最有作为的明君!白居易差点成为宰相,令人遗憾的是,任命书晚了八个月!

公元846年(唐会昌六年、大中元年)的大唐,是新旧更替之年,唐朝的第十五位皇帝、唐武宗李炎崩逝,他的侄子、光王李忱被太监们拉上皇位,成为大唐的第十六位皇帝,史称宣宗。

唐宣宗李忱的称帝之旅是非常曲折的,因为,他的出身低贱。李忱是唐宪宗李纯的儿子,排行十三。他的生母郑氏( 孝明皇后),原为镇海节度使李锜的侍妾,李锜谋反失败后,郑氏被俘入宫,成为郭贵妃( 懿安皇后)的侍女。有一天,唐宪宗闲来无事,就临幸了郑氏,没想到,郑氏一击即中,生下了李忱。

李忱原名李怡,出生于公元810年(唐宪宗元和五年),公元820年(元和十五年),李怡的父皇宪宗驾崩,他的三哥李恒继位,是为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三月,刚刚继位的唐穆宗,主封李怡为光王。

李怡少时,性格持重少言,宫中都认为他不聪明。他十多岁时,身患重病,病势愈发沉重,忽然有光辉照耀其身,他便马上一跃而起,端正身体拱手作揖,像对待臣下一样,他的乳母认为这是心病。但是,他的三哥唐穆宗李恒看过后,却抚摸着他的背说:“这孩子是我家的英明人物,不是心病。”并赐给他 玉如意、御马、金带。

后来,李怡常常梦见乘龙上天,他将此事告诉母亲郑氏,郑氏对他说:“这个梦不应该让旁人知道,希望你不要再说。”

唐穆宗李恒在位不足四年就崩逝了,其后,他的三个儿子分别上位,是为敬宗、文宗与武宗,李怡就成为皇叔。李怡虽然身为皇叔,但是,在年龄上,却与几个侄子相差无几——他比唐敬宗与唐文宗都还要小一岁。

几个侄子当了皇帝后,对他这个傻皇叔是很不尊敬的,唐文宗李昂、武宗李炎常在宴饮集会之时强逼他说话,以此为乐,称其为“光叔”。武宗为人豪气,尤为不礼遇李忱。但是,在侄辈面前,李怡却表现得相当平静,面对侄辈的无礼,坦然处之。正是因为如此,李怡与众人在一起时,再多言,愈加隐晦不露。

公元846年(会昌六年)三月,唐武宗李炎病危,宦官马元贽等认为李忱较易控制,就把他立为皇太叔,“勾当军国政事”,并更名李忱,成为新的皇位继承人。李忱监国后,满脸悲伤地接待臣下,决断事务,众人这才见到他的隐德。同年三月二十一日,李炎驾崩,李忱登基称帝,是为唐宣宗。

就是这个人们眼中傻傻的“光叔”,继位后,立马就有明君之相。他重视人才,任人为贤。李忱即位后,决定宰相的人选,首先想到的是他曾经崇拜的大诗人白居易,但下诏时,白居易已去世八个月。于是,李忱写下那首后人皆知的《吊白居易》,深表怀念之情:

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作为一国之君的皇帝为一位诗人作悼亡诗,这在古代不说绝无仅有,恐也属凤毛麟角。由此可见唐宣宗李忱对白居易其人的器重、对其诗的喜爱,也从侧面表现出了白居易卓越的才能。

白居易不仅有文才,而且有从政之才。他在野时撰写诗文,才华出众;从政时颇有业绩,光彩照人。所以,他才能成为李忱即位后第一个想到的宰相人选。

李忱在位时,努力仿效唐太宗,以“至乱未尝不任不肖,至治未尝不任忠贤”为座右铭。他将《贞观政要》书于屏风之上,每每正色拱手拜读。他处理天下事务,明察果断,用法无私,从谏如流,重惜官赏,恭谨节俭,惠爱民物,故其大中年间所施之政,直到唐亡,尤被入称颂,时称为“小太宗”。

由于李忱在位时之年号为大中,故史家以“大中之治”称之,并且将大中之治比作汉朝的文景之治,将唐宣宗比作唐太宗和汉文帝一样的明君。

(图片来自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他,曾被扔进粪坑,熬死4代皇帝装傻36年,登基后雪耻成干古明君
大变局——大唐帝国的后半生 NO.415 无比幸运而又无比不幸
历史上最会伪装的皇帝,为何最爱白居易?
皇子装疯卖傻37年,太监以为很好控制,没想到登基后成一代明君
藩帅侍妾因罪入宫,不久生下貌似白痴的皇子,却成为晚唐头号明君
史上最有心计的皇帝,装疯卖傻36年,即位后秒变正常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