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丰臣秀吉的野心:死后要葬在宁波!宁波凭什么征服了他?

丰臣秀吉的野心:天皇迁都北京,自己镇守宁波!丰臣秀吉的野心:死后要葬在宁波!宁波凭什么征服了他?

1/开卷语

在日本的战国时代,丰臣秀吉的故事,绝对是那个时代的励志楷模:他出身卑微,后来投奔到织田信长大名的麾下,依靠战功而逐步上位,最终接替织田信长,通过不断征伐,武力统领日本,成为日本事实上的最高统治者。出身平民的丰臣秀吉,其一步步逆袭统摄岛国的成功史,有类于我国的汉高祖刘邦与明太祖朱元璋。

丰臣秀吉统治的桃山时代,处于织田信长的安土时代和德川家康的江户时代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丰臣秀吉也因终止日本战国乱世,而跻身日本“战国三杰”(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之一。

被胜利冲昏头脑的丰臣秀吉,又“雄心大发”,开始描绘他独霸亚洲、征服世界的宏伟蓝图——借道朝鲜,攻取明国,远控印度。在他的设计方案中,“理想”实现后,将日本天皇迁到大明王朝的首都北京,他自己则坐镇宁波,直到死后,葬于宁波。偏居一隅的“倭酋”丰臣秀吉为何对宁波如此情有独钟呢?

2/乱世草根

公元1537年(日本天文六年、明嘉靖十六年)3月17日,丰臣秀吉初名日吉丸,出生于尾张爱知郡中村的一个贫苦农家(今爱知县名古屋市中村区)。父亲木下弥右卫门曾是织田信长父亲织田信秀的铁炮足轻(下级步兵),因在一场战斗中受伤致残,无法再上战场而回家务农。日吉丸6岁左右的时候,其父木下弥右卫门就因伤重去世。

为了生存,母亲就带着7岁的日吉丸和姐姐阿友改嫁给同村的男人竹阿弥。后来,母亲又给他生下了一对同母异父的弟弟与妹妹。日吉丸继父的性情粗暴,加之日吉丸自幼生活艰辛、营养不良而身材矮小且形容委琐,酷似猿猴,因此常被人戏称为“猴子”。继父对他就更加厌恶,叱骂之余还经常拳脚相加。

因与继父不和,年少的日吉丸选择了离家出走。日吉丸生活的年代,正是日本的战国时代,都说“乱世出英雄”,日吉丸也想碰碰运气。日吉丸离家出走期间,在美浓结识了土豪蜂须贺小六(蜂须贺正胜),此人后来成为他手下的重要将领。

日吉丸的出生地尾张,介于京都与偏辟的东国之间,是块肥沃的平原,可说是仅次于京都的先进地带。这个地方商人熙来攘往,因此可以接触各地来的讯息。在这种环境下,日吉丸当然也得到一些商业的资讯,而且他天生聪慧,在旅途中,他将永乐钱换成便于携带的商品“木绵缝针”,然后再将缝针卖掉,获取利润成为旅费。

按照日本当时的法律,出身下层阶级的日吉丸,是没有资格冠姓的,因而,流浪中的日吉丸,到处寻找出人头地的机会,改变自家的身份困窘。

3/出人头地

中国有句老话,叫“工夫不负有心人”,这句话放在日本也管用。流浪多年后,日吉丸终于如愿以偿地进入远江国(今静冈县)的松下嘉兵卫家中做帮佣。日吉丸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帮主人拿拖鞋。由于去武士家工作是他的最大愿望,因此日吉丸工作勤奋,没多久即受到嘉兵卫的重视,将他提拔为出纳管理员。然而好景不长,日吉丸的能干与勤奋受到同事的嫉妒,一大群人经常在嘉兵卫的面前中伤他,尽管嘉兵卫再三保护他,但阻止不了众人的诽谤,终于在嘉兵卫善意的说明原委之后遭到解雇。

日吉丸在松下嘉兵卫家里工作四年,虽然遭受解雇,但是他仍然感谢嘉兵卫对他的提拔与呵护。后来,日吉丸称霸天下之后,他派人去寻找松下嘉兵卫,在远江国久能地方赐给他三万一千石的领地,并任他为大名。

公元1554年(日本天文二十三年、明嘉靖三十三年),17岁的日吉丸回到尾张国(其国领域大约为现在爱知县之西部,明治五年废藩置县后并入爱知县),投奔到尾张的大名(领主,相当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织田信长麾下,以足轻的身份成为了织田氏的家臣。最初丰臣秀吉也只是打杂的仆役,但他的聪明才智得到织田信长的赏识,逐步由仆役升格成为下级武士,并深得织田信长喜爱,在织田家的地位不断提升。

公元1560年(日本永禄三年、明嘉靖三十九年),日吉丸成为织田家的足轻组头(足轻是临时征集的农民兵,组头相当于小队长),并参加了著名的桶狭间合战。据说战后因其功绩信长将浅野长胜的养女宁宁许配给他。1561年(永禄四年),24岁的日吉丸与宁宁结婚。此前无法冠姓的日吉丸和宁宁结婚后,才自称“木下”,并改名木下藤吉郎。

至此,曾经无姓的日吉丸,因为拥有武士身份才可以名正言顺地在名字前冠姓了,成为他人生成功标志。

4/战斗中成长

木下藤吉郎的主子织田信长,并非是只想守着自己的尾张国混吃待死之辈,他也是个胸怀称霸天下野心的大名。所以,织田信长的人生,也是在战斗中度过的。在讨杀了今川家督今川义元后,织田信长与从今川独立的松平元康(后来的德川家康)结盟,以稳定东部防线,而后回过头来向北攻略美浓国的斋藤义龙。

1566年(永禄九年),在多次进攻斋藤义龙失利后,织田信长决定修筑墨俣城,但是,织田手下的猛将柴田胜家与佐久间信盛虽被委重任,但都先后失利。无人可用的织田信长,这才想起了“女婿”木下藤吉郎。木下藤吉郎临危授命,在蜂须贺正胜的帮助,墨俣城一夜筑城,木下藤吉郎因而进一步得到织田信长赏识,离其成功之路又近前一步。

修筑墨俣后,织田信长将居城迁往离美浓更近的小牧山城(此前在清洲城)。次年,织田信长出兵稻叶山城,在众叛亲离的情况下,斋藤龙兴兵败被俘。此后信长迁居岐阜城(即稻叶山城),并开始在“天下布武”的名义下开始了统一日本的战争。

1568年(永禄十一年),前征夷大将军足利义辉被三好氏杀害后,其弟足利义昭寻求援助,织田信长便以援助将军家为名出兵上洛(意指进京),木下藤吉郎改名为木下秀吉,随织田出征。打败三好家之后,足利义昭被拥立为将军。

随后织田信长又以违抗将军命令为由,出兵越前国朝仓家,织田信长征朝仓义景因浅井长政突袭被迫撤退时,中途在金崎得到盟友浅井长政的背叛的暗示,在撤退途中受到浅井军攻击。此战,木下秀吉负责殿后,保护织田信长和德川家康安全撤离,史上称之为“金崎殿后”。

因为救驾之功,木下秀吉再次受到织田信长的重用,在织田系的地位越来越显赫。在织田氏诸家臣内部斗争中胜出,成为织田信长实质的接班人。

5/成功上位

就在木下秀吉坐等接班的煎熬时,织田系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巨变。1582年(天正十年)6月21日凌晨,织田信长的得力部下明智光秀在京都的本能寺中起兵谋反,织田信长被杀害,史称“本能寺之变”。

正在水攻毛利军高松城的木下秀吉,偶然及早获知织田信长死讯,立即向毛利讲和,随即率兵东上,实行“中国大撤退”,与其他信长家臣会合,兵力很快集结至三万五千,并于十三日在山崎之战中击败明智光秀。明智光秀在当天深夜逃往近江途中,被村民视为败走武士,而遭劫杀。明智光秀死后,木下秀吉乘机控制京都一带,并成为织田系的实际掌控人。

1583年天(正十一年),木下秀吉在石山本愿寺的旧址上建大坂城,被称为“战国无双的城”。但城堡在防御上亦有缺点,在大阪冬之阵中,真田信繁进行了修筑加强防御。这大阪城在庆长二十年(1615年)被德川军烧毁 ,今之大阪城则是在1931年11月以钢筋混凝土重建而成的。

经过3年多的兼并大战,木下秀吉终于扫平各地自主门户的大名,于1585年(天正十三年)统一了日本全岛。为此,木下秀吉希望成为征夷大将军,但在公卿的劝阻下转而向朝廷索取关白的封号。期间,木下秀吉一度打算认前关白近卫前久为义父,得到“近卫”的姓氏。同年7月11日,朝廷允其成为前久的犹子并就任关白,并应其要求赐予新的姓氏“丰臣”。“丰臣氏”也由此成为继“藤原氏”、“源氏”、“平氏”、“橘氏”等四大姓氏之后的第五大姓氏。在得到“丰臣”之姓,木下秀吉遂改名为丰臣秀吉。

不过“丰臣”未能象其余四大姓那样发扬光大,因为它只传了两代就绝嗣了。这一切,皆因他那日益膨胀的野心。

6/丰臣秀吉的野心

1591年(天正十九年),丰臣秀吉将关白之位让给外甥丰臣秀次,自称太阁(前关白的尊称)。这一年,丰臣秀吉进行他人生中最后一场日本国内战争——平定九户政实之乱。

统一日本之后,丰臣秀吉自信心爆棚,开始制定惊天地泣鬼神的“征服计划”。第一步攻下朝鲜,第二步以朝鲜为跳板进攻中国,第三步拿下印度。为了实现这个宏伟的计划,丰臣秀吉经常给自己的臣子们画饼充饥,不断地给周围的人打气,这种美好的畅想犹如今天的传销团伙一样。他曾在给自己小妾浅野氏的信中说:

“在我生存之年,誓将唐(明)之领土纳入我之版图。”

据日本史料记载,丰臣秀吉想要搞定朝鲜,以此为跳板征服明朝。然后,让天皇到北京待着,京畿地区归天皇所有;整个北方和中原地区,交给自己的养子(外甥)丰臣秀次;丰臣秀吉决定跑去宁波安家。

“奉天皇于大唐(明)之京都(迁都北京),可于明后年幸,将京城(北京)附近之十国(县)可供圣上(天皇)御用”,“周围百国(县)吾儿(养子)领有。”丰臣本人则“乘日本船渡海,居守宁波府”。

丰臣秀吉的设想是宏大而完美的,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当他第一次出兵朝鲜时,就遭遇了人生的滑铁卢。

1592年(日本文禄元年、明万历二十年),丰臣秀吉出兵14万征伐朝鲜。战争初期,日军攻势猛烈、势如破竹,以极快的速度先后攻占朝鲜王京汉城与陪都平壤,并迅速攻占朝鲜境内大量主要城市,直趋明朝边境。朝鲜国王马上向明朝求救。丰臣秀吉于5月攻占汉城后便研议要迁都北京,将北京周围10“国”之地献为御用,赐公卿以俸禄,赐其部下以10倍于原有的领地,甚至命丰臣秀次为大唐(中国)关白,日本关白由羽柴秀秋或宇喜多秀家担任,朝鲜则交给羽柴秀胜或宇喜多秀家统治。

丰臣秀吉入侵朝鲜后,明神宗派遣辽东总兵李如松为提督,兵部右侍郎宋应昌为经略,率兵四万余人于当年12月26日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抗击日军。在明军和朝鲜三道水师提督李舜臣等的反击下,日军攻势遇阻。在中朝联军的合击下,形势对日军越来越不利,丰臣秀吉被迫与明朝和谈。

7/为何是宁波?

在丰臣秀吉的整个入侵计划中,一直在强调一点,等他统治了中国明朝,要把日本的都城迁到北京,这一点都能理解,因为北京是首都的不二之选;但是丰臣秀吉为什么反复强调,他要坐镇宁波?宁波为何对丰臣秀吉有着如此巨大的吸引力呢?

公元前2000多年的夏代,宁波的名称为“鄞”,春秋时为越国境地,秦时属会稽郡的鄞、鄮、句章三县,唐时称明州。明州自古就是我国重要的对外贸易城市,到唐朝时已经成为了我国对外贸易的中心。宋朝以后,由于海外贸易的繁荣,明州成为了著名的港口城市。

朱元璋建立的王朝叫做明朝,为了避大明的讳,明州自然不能再称明州了,于是朱元璋给它给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宁波,喻意为“海定则波宁”。

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虽然下令海禁,但却留下了宁波为通商口岸,宁波成为了明朝对外的窗口,承载了大量的对外贸易,所有的日本人如果想进入中国朝贡,必须经过宁波。在这里还发生了“争贡之役”。

当日本人看到宁波的繁华富庶,以及琳琅满目的商品后,很多日本人认为这就是大明王朝最繁华的城市。很多日本人甚至把宁波看做了第二故乡,就这样,宁波成为了日本向往的天堂。丰臣秀吉也不例外,他认为宁波有着诸多贸易的便利条件,可以获利颇丰,而且距离日本也近,便于遥控指挥,所以他选择了宁波。

有人认为,丰臣秀吉之所以有这种可笑的想法,是他的中国地理没学好,他心目中的大明王朝版图,与真实的大明王朝版图是根本不同的。他认为大明版图不过与日本大几倍,可真实的情况根本不是这样。巍巍华夏,地大物博,除了北京、宁波之外,好地方多的是,只是坐井观天的丰臣秀吉无法窥视,才犯下夜郎自大的错误,做出以蛇吞象的决定的,结果,一兵出朝鲜,就被大明的军队打了个落花流水。

1597年(日本庆长二年、明万历二十五年),贼心不死的的丰臣秀吉,心有不甘地再次出兵朝鲜,14万大军并进,决定一雪前耻。结果,明军在邢玠和邓子龙的率领下,没费什么劲,又一次大破日军。次年,丰臣秀吉病死京都伏见城,一命呜呼,妄想亲自坐镇宁波这件事,他终究无法实现。很快,他打下的江山,迅速被德川家康接手,日本进入了德川幕府时代。

(图片来自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此人要在5年内将中国纳入版图,第一战就死了15万
餐松饮涧 - 花心秀吉
出生草根却统一了日本并对明朝宣战的丰臣秀吉诞辰480周年
丰臣秀吉的最终目标,占领朝鲜、进攻明朝和印度,最后在宁波养老
日本战国三雄之——丰臣秀吉
丰臣秀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