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看看当代中外艺术界的水到底有多深?
        钱培琛生于1939年,是文革后最早来美的上海画家之一。1981年抵美后,他学了8年抽象画,成为职业画家。但画画并不能填饱肚子,为了维持生计,钱培琛当过建筑工,也曾在街头给游客画肖像,与妻女分离,办绿卡被骗,生活很艰辛,状态很不好,和许多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的艺术家一样,钱培琛的故事有个落魄的开头。但不同的是,励志故事里的画家最后会遇到伯乐,而钱培琛遇到的是两个从西班牙来的骗子。
        上世纪90年代初,一个叫迪亚兹(Jose Carlos Berganti?os Diaz)的西班牙前餐馆服务员,和他的女友罗萨莱斯(Glafira Rosales),在纽约曼哈顿的街头找到了钱培琛,说自己的朋友喜欢名画家的画,但买不起,请钱培琛帮他们画仿作,每画一幅大概500块美金。
钱培琛作品:《仕女》(1987, 麻布综合材料)
        落魄的钱培琛就答应了,杰西 迪亚兹在跳蚤市场买下了那些旧的油画布,并用茶叶袋弄脏那些新的画布,然后给钱培琛用来创作那些“大师”的作品。而钱培琛模仿画家也越来越有名,比如前面提到的罗斯科、波洛克等等,画了至少60多幅。
        不得不说钱培琛的功力应该是不错的,因为他的画不仅通过迪亚兹和诺德勒画廊卖给了德·索尔等行家,受骗的还包括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华盛顿国家美术馆(National Gallery of Art)等等。
       《纽约时报》也曾说,钱培琛比寻常的造假要技高一筹,因为他不是依葫芦画瓢地临摹,而是研究画家风格后进行再创作。
        于是在大概15年的时间里(1994-2009),钱培琛就一直在他纽约皇后区的小工作室里作画,然后由迪亚兹用茶渍和灰尘“加工”,再交给身为画商的女友罗萨莱斯,经由她卖给诺德勒画廊以及曼哈顿下城的另一个艺术商人。
        他本人表示根本不知道其作品被当作名家真品高价出售,是经纪人让他模仿著名画家的作品,这些名画家的粉丝没钱买真品而愿意收藏仿制品。钱培琛认为没有人会把他的作品当真品,因为这些名家作品是“不可复制的”,不论是纸张、油还是结构,都不可能复制。钱培琛认为这件事不能归咎于他,“我制造一把刀子用来切水果,但别人用这把刀子来杀人,责怪我是不公平的。”
        但在联邦大陪审团的起诉书中,故事却不太一样,其中称钱培琛对联邦调查局人员撒谎,虽然他在这些画作上签署了那些著名艺术家的名字,但他否认熟悉这些艺术家。在美国以这样的方式创作并不违法,甚至签署他们的名字在画布上,但是冒充艺术家原作去销售就会触犯法律。在钱培琛家里,探员们找到了多幅由他创作的抽象表现主义绘画作品、关于这些艺术家绘画技巧的书籍、画笔、画布以及众多其他的材料,例如其中“一个装着旧钉子,并在封面写着‘马克·罗斯科'的信封。这些材料都指明钱培琛就是伪造者。'
钱培琛作品:《沉思》(2002 ,麻布综合材料)
        然而尽管钱培琛创作的作品愚弄了专家,但他坚称当画作卖出去时,他只获得了很少的钱,每幅只有5-8千美元。种种关系表明,钱培琛处于这场长达近20年的“假画密谋案”利益最底层。用其好友陈逸鸣的话来讲“我是同情他的,其实画家最基本要满足的就是谋生。美国造假画的肯定也不止他一个,只不过顺藤摸瓜找到了他。他一直给我的印象都是一个憨厚的,对人待人接物也是蛮周到的,一个知识分子的形象。”
        两位艺术经销商再把伪作以百万甚至千万美元的价格售给各自的藏家,而钱培琛2005年每幅作品仅收5千4百美元,2008年每幅也只收取7千美元。连弗里德曼的律师都说:显然钱培琛不擅长讨价还价。
        由于人在中国,钱培琛目前已经不太可能因为这起案子被法律追究。中间人罗萨莱斯早在2013年就承认了作假,迪亚兹也在西班牙被捕。这个贫寒了大半生、误入了歧途的画家现在已77岁高龄。
钱培琛作品
        题外话是,钱培琛的父母早期就在国外,在特殊时期有一些海外人脉,“刚解放的时候遇到一些法国来的老师,后来是前苏联的,然后就是全盘学苏联,把法国的,美国的这些流派全都封闭起来,冷冻起来。但是我们本身喜欢这些东西,而且我们对苏派的这些东西有种抵制的心情,所以这一类人都是有自己的追求的。”艺术家陈逸鸣回忆到,“那个时候,钱培琛在上海算是有点名气的,特别是他画的那些印象派的画,在当时来说算是画得特别好的。
        1978年钱培琛与沈天万一起发起的上海“十二人画展”以非正式的形式展出,当时在全国引起了不小的争议和关注。在“85思潮”还未开始前,对国内现代绘画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很好的先锋性探索。其在1980年还在杭州美术馆举办了个人画展。当时在国内的境遇相比同期艺术家来说算是相当不错。1981年留美后,钱培琛与陈逸飞、陈逸鸣、陈丹青、张宏图、陈源初等一批80年代同时期留美的国内画家好友还相继聚首。   
到底谁挖的陷阱,谁在跳?由谁填?
        在本次售假事件中,事实证明,有关市场监管方面的问题已经困扰了这一行业多年。
        随着美国艺术市场的不断扩大,鱼龙混杂。纽约有关艺术品销售的法律规定,销售者必须签下一份保证艺术品是真品的保证书,有效期为售出之后四年,否则将遭到重罚。
        那么在艺术品交易中,谁该去调查艺术品的真实性还是悬而未决。作为诺德勒画廊售假案件中两位藏家的律师代理约翰·卡希尔说,“藏家们应该选择在业界较有信誉的经销商,可以信赖他们的承诺和提供的信息。”美国艺术交易协会会长亚当·谢费尔则表示“藏家要和画廊一起去调查艺术品的真实性,如果发生造假售假的问题,每个人都要承担责任。”
        但任Ifar(国际艺术研究基金会)会长的莎伦·佛莱谢则认为藏家将根本无法得到足够多的专业信息。而她的观点又引发出更加尖锐的问题:如果在造假售假问题中,藏家要承担一定责任的话,他们如何得知专家们对艺术作品的真实性的判定?在诺德勒售假案中,专家们的意见是在作品已出售数年后,在案件诉讼过程中才得以被公开的。
        比如,国际艺术研究基金会曾做出关于 诺德勒出售的杰克逊·波洛克的作品不是出自艺术家之手的相关报告,尽管诺德勒画廊和作品拥有者都曾收到报告,但报告在近十年后案件审理中才得以曝光。而国际艺术研究基金会在其对外刊物上也从未发表过此报告。国际艺术研究基金会的会长甚至不知道诺德勒画廊出售的所有伪造波洛克的作品都来自同一个委托人,而研究会之所以没有发布此报告,是因为“当时并不认为会是很有趣,足够吸引人的内容。”
        当藏家们想要搜集关于艺术品真实性的信息时,却会发现目前并没有艺术品收藏鉴定的资料库,而专家们也怀疑目前艺术品数据库的可靠性。而且,并非所有的艺术品研究报告都可以信得过。那些在报告中给出建议的专家们是否有相应的资格和权威?而通过技术手段证明诺德勒画廊售假的詹姆斯·马丁表示,恰恰是那些专家们给出的研究报告细节,反而成了艺术品造假的教科书。“专家们在描述细节时要更加注意,免得他们给制造精良艺术伪作时,提供了详细的说明书。”
        同时专家们可不想因为直白的披露艺术品是赝品而吃官司赔上身家,因此多数专家不愿出面指证。而他们的自保行为有使得艺术赝品在市场不断的循环流通。不断被买走,又不断被出售。
        艺术新闻报指出,目前来看,保护艺术市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保障专家学者的权益,因为最终,唯一能对艺术市场起到有效监督的还是他们。而保障专家学者的权益这一说法在三年前就在纽约提出,但相关法律至今尚未制定。因为一些立法者担心会产生连锁效应:医学专业也会给出建议,但并没有相关的法律保护,而医疗行业并未因此陷入危机。
        同时艺术品在网上销售的规范,要在5年到10年之后才会更加清楚。
        对于藏家来说,从诺德勒画廊售假案中学到的最实际的教训应该是:学会自我保护。比如在签订合同中保证出售方公布所有关于作品真实性的信息。虽然诺德勒画廊参与的造假售假案并未能撼动艺术市场,但藏家们相比于从前,变得更加需要保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震惊纽约?世界顶级名画竟出自一位上海画家之手? 2018-03-28 11:11
中国天才画家,「造假」二十年
骗美国富豪,总共分几步
朱新建是如何看待市场和收藏的?
中国“梵高”,和一场七亿的骗局
价值几十亿的多幅世界名画无人能辨真假,其造假者是位落魄的中国画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