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液晶显示面板的前世今生

液晶分子的发现发生在1850的普鲁士,而现代液晶显示技术的研究起源于美国,但现代全球显示产业的核心,完全集中在亚洲,韩国、日本、中国及中国台湾组成的三国四地,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显示面板行业的营收总额为1290亿美元,如此庞大的市场,为何与欧美地区绝缘了呢?

  
液晶面板技术起源美国
  
率先将液晶技术落实在产品应用中的是美国厂商RCA,1966年RCA为美国空军的战斗机研制了一种1200个单元的电致发光矩阵寻址平板显示器。后经过5年的研究,RCA实验室在液晶显示领域取得了关键性的突破,但是面对仍然存在的材料稳定性低,对比度低,扫描线数量限制等问题,RCA失去了耐性,另一个原因是RCA是当时电视界的霸主,并已经研制出13英寸彩色显像管电视,从扩大市场和企业盈利的角度来看,液晶显示技术的被放弃在当时看无可厚非。

有类似经历的美国厂商还有很多:西屋电气、罗克韦尔、摩托罗拉、AT&T、通用电气、休斯飞机、IBM、惠普等等,

 

 
转战日本后伴随日本经济崛起
  
1968年,日本正在二战后经济崛起的黄金时代,,当时在美国IBM实验室工作的日本物理学家江崎玲於奈,他在看到RCA公布的液晶技术研究成果时,就介绍给了日本的大学和大企业,很快就引发了关注。上世纪90年代,液晶显示技术飞速发展的那段时间,日本在液晶制造的每一环节都拥有至少一家企业,(1)日本旭硝子和电气硝子为液晶平板提供玻璃基板;(2)尼康和佳能提供扫描式和步进式曝光机;(3)NEC-安内华制造干法刻蚀设备(4)日本电工制造彩色滤光片和偏光片;(5)大日本印刷和日本凸版印刷株式会社提供先进的平板印刷设备;(6)日本真空技术株式会社提供ITO导电膜;(7)佳能提供镜像投影系统……到1998年,全球液晶显示市场,夏普实现2280亿日元的营业额位居第一,NEC、东芝分列第二和第三位,这也是日本液晶产业的巅峰。

1995年-2016年,全球地区液晶面板企业数量

 
韩国模仿日本用十年时间完成超越世界第一
  
日本的液晶产业伴随着全球笔记本市场的爆发,度过了躺着挣钱的十年,到了1994年,日本在全球液晶市场的占有率已达94%。1995年-1996年,韩国企业开始大规模进入液晶面板行业了。据业内相关报道介绍,三星当时决定进入液晶显示行业,是发现液晶的技术结构和半导体存储器接近,是企业未来发展战略的有利方向,
  
于是三星电子于1984年成立专门的液晶技术研究小组,而为了更好的完善自己的量产化技术,三星在日本设立研发机构,专门在市场衰退期,雇佣被裁汰的日本工程师,快速提升了工艺,实现了宝贵的技术积累。之后,三星又利用产业衰退周期,逆势投入高代生产线的建造。


   

 
三星在1996年成功研制了22英寸液晶显示面板

  
另一韩厂代表LG电子,同样进行着疯狂的产线投入,
  
疯狂的投入把保守的日系厂商们看呆了,他们曾经认为5代线将液晶面板生产的物理极限,而三星、LG正是从5代线开始,实现了对日本厂商的超越,因为从这时起,液晶面板开始发起了对巨大的显像管电视市场的冲击。虽然随后夏普再次发力投入更高代线的建设,但是最终也未能翻身。1999年,三星在全球液晶面板市场获得了18.8%的份额,位居第一,LG达到16.2%,位居第二。

1999年韩国厂商完成了对日本的超越,并一直保持领先至今

  
通过10年的持续学习和投入,韩国将庞大的日本面板行业拉下马,虽然这一过程更适合被描述为疯狂的国家意志对保守的学究商人的胜利,但正是韩国企业获得市场优势后,才开始将液晶面板引入更丰富的产品线之中,让全球更多的消费者享受到液晶技术带来的优势体验。那么液晶面板的下一个高地在哪里呢?
  
艰难成长中国将在2018问鼎世界
  
中国液晶显示的研究工作开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期,但一直到1984年,仍然没有量产的能力,这一年,深圳中航天马公司建成第一条4寸规格的TN-LCD生产线,770厂建成第一条7寸规格设备较先进的LCD规模生产线,随后深圳先科、深圳晶华,香港康力等纷纷投资建设产线,推动了中国液晶产业80年代末、90年代初第一个黄金期的到来。
  
到2008年,中国进入液晶面板产业的主要企业包括上广电(SVA)、京东方(BOE)和昆山龙腾(IVO),各有一条5代线。随后全球经济危机的爆发严重打击了发展初期的中国液晶面板企业,上广电资不抵债被25亿元出售给深圳天马,京东方、龙腾也损失惨重。而在这样的环境中,京东方却意外的选择了一条类似三星、LG崛起的道路,逆市加大投入,连续上马了合肥6代线和北京亦庄8.5代线。


  

京东方合肥6代线

  
由于液晶面板行业具有明显的周期规律,在下滑期投入建设,储备力量,在上升期借势发力,是有史可鉴的思路,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是当时唯一个液晶面板需求仍然在增长的市场。果然在京东方的增资动作后,三星、LG、夏普等厂商纷纷改变技术封锁态度,启动在华建设高世代产线项目。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液晶面板需求市场,曾经在很长时间中,完全依赖进口,甚至中国每年的进口物资消费排行中,液晶面板仅次于石油、铁矿石、芯片,而位居第四位。在京东方、华星光电、天马微电子等企业的不懈努力,以及政策有力支持下,中国液晶显示产业近年来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目前中国是全球拥有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最多的主产区,到2015年年底,我国已有8条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实现量产,再加上即将量产的京东方福州8.5代线、中电熊猫成都8.6代线、惠科重庆8.6代线以及京东方合肥10.5代线等,我国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高达12条以上。
  
据预测,中国的面板产能将于2018年超越韩国成为世界第一,作为全球科技行业的重要战略资源之一,在液晶面板市场的登顶必将强力提振我国科技产业的信心。
  
现在就开始欢呼吗?为时过早。要知道无论是核心设备还是生产材料,我们还在依赖进口货;显示技术已经迈入OLED时代,于此,我们和日韩竞品之间还有3~5年的差距。所以,产量上的胜利理性的讲并不十分完美,对于中国显示行业来说,还有相当长的路要去摸索。
  
综上。我们似乎可以为现代液晶面板技术梳理出这样一条发展线路:“美国订制化产出军工产品,日本产品化产出商业产品,韩国产业化产出消费产品,中国规模化产出普通产品。”所以在技术门槛不断降低,应用领域不断扩展,产品利润不断下降的过程中,参与市场争夺的选手也会产生变化,是否可以归结为“技术总是朝向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低成本环境在流动”?




中国安防展览网|安防专业网络媒体

微信ID:AFzhan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的手机屏幕要变“弯”:黑科技背后,都有哪些玩家?
液晶面板十年:尊严与误解
两个东升(生)一台戏,炮制了国产液晶面板产业的崛起|李健熙|LCD|CPU        201124
韩国面板企业承认败给中国面板企业,三星将退出液晶面板行业
全球液晶面板市场格局或将改变,TCL将超越京东方成为老大
半导体显示产业集中,“两超多强”格局还未真正到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